中医正脊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脊疗法

一、定义是指颈、胸、腰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变在一定诱因条

件下,发生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直接或间接地对神经根、椎动脉、脊髓、交感神经等产生刺激或压迫,而引起临床多种综合症,且常由此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其支配的脏器出现病症,通过运用正骨手法治疗脊椎达到解除病症的一种二、治疗机理通过脊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促使患椎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从而对突出的髓核产生周边压力,使突出物易于回纳,通过拨正偏歪棘突,椎体关节得以恢复正常(或代偿性)的解剖位置,使之与周围肌肉群相适应(即古医籍所称“骨合缝”、“筋入槽”),解除关节囊、黄韧带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椎动脉血流。此外,对合并小关节僵凝者施以旋转手法,还能松解粘连,增加活动范围,缓解疼痛。

[临床应用]

二、本疗法对损伤性脊椎病变,如颈椎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某些损伤性截瘫等均有较

好的疗效。有些病人甚而能收立竿见影之效。此外,对由脊椎病引起的高血压、心律失常、脑外伤后综合征,视力减弱或失明、耳聋等疾病也可在修复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疗效。

应用脊椎(定点)旋转复位疗法获效的前提,是明确诊断和确定病椎部位。对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和诊断,有以下四个特征:(1)患椎棘突位置偏歪。医者用拇指做脊柱触诊时,可查知偏歪棘突的一系列体征;(2)患椎上下棘间隙一宽一窄;(3)患椎棘突旁压痛,或伴有向下肢放射痛;(4)患处棘上韧带有条索样剥离,触及钝厚,压痛明显。凡临床具备其中一、二个特征者,即可触诊。对颈椎病、外伤后头晕、脑外伤后缩合征、耳目失聪及肩臂疼痛麻木等表现为头、面、颈、臂部位症状为主者,应在颈椎段检查和确定病椎部位,并施以相应的整复手法。对心律失常、胃痛、肋间神经痛、腹泻等表现为以胸、腹部症状为主者,应在胸椎段检查和确定病椎部位,并施以相应的手法。对腰痛、下肢疼痛麻木、大小便障碍等患者,检查及整复手法应侧重于腰椎段。

三、脊椎病病因发病诱因:过度疲劳;睡姿不良、落枕、工作或生活姿势不良,感受风寒,

轻度外伤,内分泌失调等。基础病因: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突入椎管、椎孔、横突孔;韧带肥厚、钙化;颈、肩、背、腰部软组织劳损致脊柱失稳;先天性畸形(椎体融合、颈肋、椎管狭窄)。

四、病理1.椎间盘变性或突出(膨出);2.脊椎错位:关节突、勾突位置改变;3.椎

周软组织改变:松驰变性,痉挛硬变,无菌性炎症,萎缩等;4.骨质增生;一般来说,脊椎在失稳状态时并无临床症状,但在一些诱因下可发生错位而出现症状。如果受到压迫或刺激,还会出现相应症状:神经根——其支配范围疼痛,麻木,无力。椎动脉——头晕,头胀。脊髓——根据脊髓受损的程度不同,可以在受损脊髓平面及以下的支配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如截瘫、运动障碍、感觉迟钝、缺失、分离、过敏等。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内脏出现病症。

五、治疗范围 1.颈椎病,颈肩综合症,颈源疾病(眩晕、头痛、耳鸣、冠心病、胃病等)

2.胸椎小关节紊乱,胸源性疾病(支气管炎,哮喘,胃病,肝病,乳腺增生,糖尿病等)

3.腰椎间盘病(膨出,突出),腰肌劳损,腰骶部肌筋膜损伤

4.骶髂关节错缝(移位),

梨状肌综合症,臀部(臀大肌,臀小肌,臀中肌)劳损。 5.小儿脊柱保健按摩,治疗小儿厌食,免疫力低下等。禁忌症:1.肿瘤,骨折,开放性创伤,关节脱位不宜手法治疗。2.严重骨质疏松及长期应用激素的病人。3.孕妇,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儿童小于12岁只适合脊柱保健治疗。 4.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病情未稳定的病人。 5.严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人。 6.传染病、皮肤病、血液病、凝血机能障碍

的病人。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7.椎管狭窄大于1/3的病人。

整脊疗法

人體所有軟綿綿的組織與器官能「掛」得起來,全靠骨骼系統的幫忙,而骨骼系統的支架,全在脊椎骨,脊椎骨上頭頂著頭顱,下面吊著薦骨,中間還保護著脊髓,脊髓是周圍神經的主軸,周圍神經成對的從脊椎骨體中間分出來,向左右再往前及上下分佈。除周圍神經外還關聯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因此可以說神經網路的原發點在脊椎開始。脊椎是由七個頸椎體,十二個胸椎體,五個腰椎體及一塊大薦椎骨體組成,神經即從由脊髓通過椎體間的空隙走出來,一旦脊椎體發生移位,或產生壓迫或甚至周圍肌肉,韌帶組織緊張,都會直接影響通過的神經,間接引起神經供應的末端器官,肌肉或分泌腺體。

起源

在19世紀末,加拿大的帕瑪(Daniel David Palmer)移居美國,在愛荷華開設診所,發現一個早期失聰的病人脊椎出現了異位,經過他用手將其推拿回正常位置後,患者居然恢復聽力,因此他推想脫節的脊椎壓迫到神經,會干擾到正常肌肉、呼吸、循環、消化以及抵抗力,若然將脊椎體的移位,用手法將其推回原位,使脊椎回復良好的曲線後,病症即能解除,這就誕生了「整脊療法Chiropractic」。1897年帕瑪創設整脊療法學會,並傳授理論及發展治療的手法,自此整脊療法開始推廣延伸。

演變

演變過程中,整脊人員可分三類,第一類是「直接派」即以帕馬理論為基礎,不論何種病症皆認為是由於脊椎不完全脫位Subluxation 所引起,所以治病方法就是將脊椎復位。第二類是「混合派」他們專注在維持神經系統機能完整,可是亦認為疾病的發生還有其他因素存在,必需合併其他方法,同時加以改正。第三類是則將療法的運用設限在非手術性的神經肌肉骨骼疾病(如因肌肉痙攣、神經發炎、關節炎等引起的疼痛)。

经络整脊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明代《正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有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实补泻。”这就是至今为伤科所遵循的“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的观点。对于脊柱的问题不能单单解决局部的疾病,还要通过辨证施治对整个机体都要有所调节,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整脊疗法也注重病人全身的所有变化,通过调整脊柱各个关节之间的位置,同时观察骨盆是否有旋转等问题,调整骨盆的位置达到平衡,从而调动整个机体的自我恢复能力。近十几年,美国整脊疗法发展很快,也像中医一样更加注重人体的整体观念,注重人体的营养均衡、情绪稳定等等,强调使整个机体达到理想的状态,逐步改善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维持体内生理平衡,从而得到整体的康复。中医按摩疗法与西方的整脊疗法有很多的相似地方,同时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二者都很重视整体观念,强调要重视人体的整体状况,要求医者着眼整体,辨证施治。

脊椎错位与病症的关系图

椎间关节症状

颈椎1 眩晕、偏头痛、失眠、嗜睡、头昏沉、颈性高血压、脑供血不足、摇头

颈椎2 眩晕、头痛、失眠、嗜睡、眼干涩、斜视、耳鸣、心动过速、腮腺炎、过敏性鼻炎

颈椎3 眩晕、头昏沉、偏头痛、颈肩综合征、神经痛、粉刺、痘疹、湿疹、牙痛张口不能

颈椎4 头昏、恶心、呃逆、双手麻木、肩周炎、落枕、鼻塞、牙痛

颈椎5 胸痛、心跳过缓、恶心、呃逆、颈、肩、手掌胀痛、口臭、火气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