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追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认为一切皆苦,人生之路苦难时刻紧紧伴随。 而种种人生痛苦的根源又在于众生“无明”,不 懂得“无常”和“无我”的道理,过分执着于 “有常”、“有我”和欲念贪求。因而在佛教看 来,要从无边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就要灭尽无明, 去除贪欲,斩绝尘缘。为此,就必须经过漫长而 痛苦的修炼过程,用种种繁琐的、严格的戒律去 禁锢、束缚自己,使人专注精神,集中思想去悟 解佛理,以修成正果,求得解脱。佛教所提出的 修持方法有八正道、三学、六度等。
之士”。但无论是“圣 王”还是“能 法之士” 无一不是备受人景慕和 崇拜的“英雄”。
法家所设计的这种“英雄人格”无论是 “圣王”还是“能法之士”都须具有“去 私心行公义”、“任力”、“贵法”、 “重势”这四个基本特征。
法家把“去私心行公义”视为其圣贤人格 的首要特征。 第二个特征是“任力”而不 “任德”。
八条目实际上只是一条目,就是“修身”、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 骤,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齐家”、“治国”、 “平天下”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 所谓达到最后完成,就是“止于至善”。人只有在 社会中尽伦尽职,才能够尽其性,至于完成。
通过长期的理论探索与道德践履,儒家提出了一 套完整的人格修养方法,其中包括反身内省、主 敬、存心养性、重学与力行等方面的内容。
总的来说,道家主张取“遁世”态度, 主张与世无争,回避社会矛盾,向后 退让:退回自然,返朴归真,实现与 自然的和谐共处;退回自我及其内心 情感,清净无为,陶情冶性,寻求自 我内心的和谐宁静。为了强调这种 “自然而然”,庄子还在 《逍遥游》 中比较了人对“道”所能达到的四 种
状态,即“真人”、“至人”、“神 人”和“圣人”其理想的人格境界就 是成为无私的“真人”, 忘我的“至 人”,不求功绩的“神人”,不贪名
作为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
“君子”是由孔子首先提出 来 的,“君子”之风也是开始 于孔 子的大力倡导。从 《论语》 中我们可以看到, “君子道者 三,我无能焉:仁者 不忧,知者 不惑,勇者不惧。”
概括起来,儒家的“君子人格”包含了以 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仁 爱精神。
第二个特征是济世情怀。
秦王朝的丧钟也同时击碎了法家事功理念 的自圆梦境,将其负面瘤疾和局限诸如极 端功利主义、非道德主义等予以充分曝光, 引起后世思想家长久的反思。汉代对秦事 功及其精神遗产有继承有扬弃,从汉代儒 学关切的内圣外王话语到人们习称的儒法 合流,在深层上体现了寻求历史与伦理和 谐、立功与立德互补的反思和努力。
三、 追求建功立业的法家“英雄人格”
(一)、法家的理想人格——英雄人格
法家的理想人格是由韩非所设计的。以韩 非为代表的法家重视法、术、势,在继承 荀子性恶论和老子权术政治学说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理想型的政治性人格。
wk.baidu.com
基于对现实社会、人生 世相的深刻认识,法家 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准则 和处世态度,提出了其 理想人格“英雄”的设 计。这种理想人格主要 分两种类型:其一是“圣 人”或 “圣王”,其二是 “能法之士”或“智术
第三个特征是“贵法”而不“贵义”。 第四个特征是“抱法处势”。
法 家 代 表 人 物 商 鞅
法家的理想人格是基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 洞察,人生世相的犀利解剖而提出的,在 先秦诸家中独树一帜,在后世也产生了较 大的影响。虽然法家的人性论中对仁义鄙 弃,对道德的忽视,对实力、权势、权术 的极度推崇与汲汲追求表现出明显的偏颇 乃至荒谬,但是“圣王”和“法术之士” 所具有的“法不阿贵”的品格,却无疑是 值得称道的。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追求
一 、追求“修齐治平”的 儒家“君子人格”
(一)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人格 在中国思想史上,以孔孟为代表
的儒家对于道德的充实、人格的 伟 大、情操的完美非常重视,孜 孜以 求。儒家所设计的理想人格 是一种 “君子人格”,这种人格 精神强调有 德行的人要根据自身 情况结合外在 环境来决定自己的 行为和思想。
第三个特征是中庸的品质。
第四个特征是注重气节操守,富有献身精 神。
(二)儒家的人格修养方法——修 齐治平
在儒家伦理实现的一般模式中, 儒家非常注重人格的自我修养。 历史上著名的儒学思想家,都非 常重视、关注人格修养问题,对 此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理论探讨。
孔子把“修己以安人”及“修己 以 安百姓”作为对君子人格的基 本要 求。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人格理论的精粹是“内圣外王”,各 家各派均以其作为人格设计的基本架构和理想目标,但各 家对其内涵的界定又有所不同。大致说来,儒、法两家所 设计的人格是一种道德人格,代表着人们对至善的追求; 他的“内圣”之道是从事道德修养,以追求一种崇高的道 德境界;他的“外王”之道是从事政治实践及其它社会事 务,以建功立业。而道、佛两家所设计人的人格则是一种 逍遥人格,代表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其“内圣”之道是 从事精神修养,以提升精神境界,达到一种超越而自由的 精神境界;其“外王”之道则是从事俗务,即以“出世” 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
法家也为臣民树立了明确的事功目标,具 体说来,臣民事功落实在治功、军功和农 功三途。
在先秦诸子之中,法家是当时真正的务实 派,最具现实意义,秦始皇统一天下就是 最好的证明。事功精神有效聚合了秦社会 的理想意志,充分张扬了秦人的历史能动 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极大的历史潜能和社 会效率,这无疑是列国间长期实力较量后 秦人终操胜券的一大精神优势。
“八正道”指的是实现佛教理想所应遵循的
八种途径或方法,包括正见、正思维、正 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在佛教理论中,八正道的内容又可以归结为戒、 定、慧三个方面。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 “戒”,正念、正定属于“定”,正见、正思、 正精进属于“慧”。戒、定、慧合称三学。
佛教的修习方法,除八正道、三学之外,还有六 度。六度是通过修行达到涅槃境界的六种具体方 法与途径,是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它包括 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智 慧度。其中精进度就是八正道中的正精进,持戒 度、禅定度、智慧度分别是戒、定、慧三学。只 有布施度与忍辱度是在传统的修持方法之外增加 的。
声的“圣人”,也就是所谓的“至人 无已,神 人无功,圣人无名”。
(二)、道家的人格修养方法——清静无为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提出了“真人”、“至人”、
“神人”的理想人格,同时强调通过自我的内在 修养来实现其理想人格目标。其内圣方法是“涤 除玄览”和“致虚极,守静笃”等等,即通过内 在修养而排除贪欲和诈智,使内心进入“虚静” 的状态,由此即可达到“无为”的精神境界。
道家的理想人格特征是主张淡泊名利,平 和心性,主张“轻利寡欲”、“致虚守 静”、“无私不争”,强调“复归于朴”、 “绝圣弃智”,崇尚清静无为,提倡无欲, “是以圣人不行而智,不见而明,不为而 成”。
道家的理想人格实质是“道通为一”、“抱一为 天下式”,强调人的精神自由和意志独立。在道 家看来,现实的个人在社会中是极其渺小的,人 所要做的是保持其自然本性,不为物欲蒙蔽,不 为他物牵累,“致虚极,守静笃”,“依德而行, 循道而趋”,纵情于山水间,逍遥于天地外,做 到不辨物我,不执是非,不论善恶,安时处顺,全真 保性,从而达到本性与大道统一。
(一)、佛家的理想人格——随缘人格
作为宗教,佛教是以出世的面目出现的,它似乎 总是站在远离人类的立场,超越人类来说话,但 是实际上,佛教的教义、目的和旨归却又是紧紧 围绕人的问题而展开的,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是 佛教所关注的重点。因而在佛教教义中,蕴含了 非常丰富的人生理论,对理想人格的论述也相当 完整。
第二,佛是“无欲”的。
第三,佛是“无争”的。
第四,“无修之修,成佛随缘”。
佛家理想的随缘人格强调“无我”、“无 欲”、“无争”与“随缘”,有鲜明的出 世倾向。这种人生理论虽有其片面、荒谬 之处,但其所包含的许多合理因素与真理 的颗粒,对历代人们的人格塑造产生了相 当大的影响。
(二)、佛家超凡脱俗的修持方法
法家所倡导的“英雄人格”在我国人民的心底早 已为它竖起了一座不倒的牌坊,在我国经久不息 的“英雄崇拜”便是法家这种理想人格激励的产 物。治世崇拜英雄,乱世呼唤英雄,正是这种埋藏在 心底深处的“英雄情节”激发着一代又一代的文 人士子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四、 追求“超尘绝俗”的佛家“随缘人格”
(3) “坐忘”。道家所追求的是一种不受任何条件 限制,无拘无束、怡然自得的“真人”、“至人” 境界。
(4) “心斋”。在道家看来,泯灭物我、人我是人 生修养的重要阶段,但是,到这一步还只是消除 了我与外界、外物的矛盾,而“我”却仍然存在, 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这样那样的杂念。人生修 养的最高层次还要最终泯灭自我。
(1) 反身内省。 (2) 主敬。 (3) 存心养性。 (4) 重学。 (5) 力行。
二 、 追求“清静无为”的 道家“隐士”人格
(一)、道家的理想人格——隐士人格 道家在许多人的眼中只讲天道而少及人伦,似乎
是不近人事的。其实不然,道家以“自然”释 “道””,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出了他们的人格理 想。 道家文化更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合”,不 仅主张以平等、平和的态度对待外部自然存在, 与一切自然存在和谐共处,同时也主张将这种原 则应用于社会人生,提倡一切顺其自然,由此发 展出它的基本精神。
总之,佛家认为,世界皆空,人生皆苦,
为了摆脱痛苦,就要通过修炼去消灭欲望。
作为中国化的佛教,禅宗认为人的真心本 性容易受到妄念贪求的遮蔽,世俗尘缘的牵 累,从而迷失本心,达不到真如境界,难于成 就理想人格。因此应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 行中,斩断尘缘、了绝凡根、明心见性、觉 悟本心,才能摆脱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复 归大道。
孟子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 强调以修身为本,最终完成治平 之业作为对君子人格的一种规定。
而《大学》则对“君子”的理想人格模式 进行了具体而集中的阐述,提出了有名的 “三纲领”、“八条目”,将早期儒家有 关理想人格的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三纲领”是儒家“为学”要解决三个根本 性问题:“明德”即是明白自己的德性,或 者说使自己的德性得以昭示于人;第二步 “亲民”,亲爱人民,或解为教化民众,也 就是所谓齐家、治国;“至善”是儒家社会 理想的最高境界,亦即所谓“平天下”,使 天下“太平”,进入“大同”世界。三纲领 实际上只是一纲领,就是“明明德”,“亲 民”是其方法,“止于至善”是最后完成。
(二)、通向英雄之路——建功立业
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作师”,同时重刑 轻罚,尚兵重农,其理想的人格是英雄。 从人皆“用计算之心相待”的人性论出发, 以功利主义为原则,以刑罚和庆赏刺激人 的欲望,杀敌报国立功受赏的勇武之士是 他们推崇的榜样。
法家所设计和倡导的事功,是以君主为本 位和实践主体的。
在此基础之上,道家提出了无为、绝仁弃义、“坐忘”、 “心斋”等具体的人格修养方法。
(1) 无为。老子说:“道常无为。”庄子说:“无为而尊 者天道也。”无为是道家根本的政治主张,同时也是其重 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无为”要求人们因循事物的自然状 况、顺应万物的本性及其内在规律。
(2) 绝仁弃义。道家认为,人最可珍贵就是人的本心、本 性,人一旦丢掉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会变得空虚,丧失任 何价值。而仁义礼仪的推行无疑会改变人们的朴素本性, 束缚人的本真情感。
佛教的理想人格是“佛”。所谓“佛”, 即“觉悟者”之意,是指经过修持取得 “觉行圆满”的大悟者。与儒、墨、法诸 家理想人格的入世特征及道家理想人格的 游世特征相比较,“佛”是一种出世型的 理想人格。
佛家对其理想人格的基本要求有“无我”、 “无欲”、“无争”和“随缘”等。 首先, 佛是“无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