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当今中国之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当今中国之意义
陈学明,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433我国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研究,这一研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这一研究促使人们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僵化的理解中摆脱出来,为中国人民实现思想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这一研究为增强马克思主义信念
带来了推动力,为正确总结苏东剧变的教训提供了借鉴;从本世纪初至现在,这一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理论资源,即一方面为这一道路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做出理论说明,另一方面为中国道路破解面临的难题和矛盾提供理论启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社会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资源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上个世纪70年
代末80年代初流传到我国的。我国学者对其已经进行了长
达30多年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伴随着我国改革开
放的整个历史进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构成了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甚至整个理论研究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
成部分,也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学界的“显学”。西方马克思主
义研究对当今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的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
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本世纪初至现在。笔者在这里回顾一下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这三个阶段,着重揭示各个阶段的研究在当今中国所产生的意义。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开辟新的历史时期,关键在于要破除原有的思想障碍,实现思想解放。而在各种思想障碍中,无疑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僵化的错误理解是最大的思想障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中国第一阶段的意义就是促使人们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僵化的理解中摆脱出来,为中国人民实现思想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涌进国内,卢卡奇、葛兰西、马尔库塞、哈贝马斯、阿尔都塞、萨特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名字在中国一下子耳熟能详,他们的著作成批成批地被译成中文出版,充斥于中国的书店之中,他们的理论和观点甚至走进了大学的课堂。所有这些,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最主要的是带来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的改变。人们从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并不完全是
如当时所理解的那样,起码人们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原来还具有以下这些特点:其一,现实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为自己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使命,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地与现实相结合的过程。20世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对20世纪西方的历史进程产生
重大影响,主要在于它具有“现实性”这一重大特征。尽管有
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纯学术来进行研究,但总的来说,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绝大多数派别都注重面对社会现实。即使他们同西方国家的工人运动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即使他们从来也没有企图建立某种政党来实践自己的学说,即使他们大多是在书斋里钻研学问的学者、教授,即使他们写下的著作晦涩难懂,但是,从他们所关注的一些理论问题来看,他们实际上也并没有回避现实的挑战,在他们那深奥难懂的思想中负载着大量关于急剧变化着的
资本主义世界的信息,跳动着这个特定时代的脉搏,也倾注了他们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命运的深刻关注。可以说,他们实际上是在书斋里,用他们特定的语言和方式曲折地反映着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只要看一下整个20世纪西方马
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一个阶段他们研究的主题都与现实息息相关。20世纪初,主要研讨的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围绕着如何看待帝国主义与战争展开研究;苏联十月革命发生以后,又对苏联十月革命的意义以及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前景集
中进行探讨;在法西斯主义兴起以及随之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究的注意力转向探讨法西斯主义产生的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基于电子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新发展,把对科技革命的社会政治效应纳入了研究的视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能够比较自觉地使
自己的研究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当然出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他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工人阶级自己解放自己的理论,实践性是它的本质特征之一,即它必须面向现实。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永远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的活力与魅力出自于实践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苏东剧变后,西方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反思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陷于失败的根
源时,往往把失败的根源归结于理论脱离实际,即僵化地、静止地、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他们运用大量的事实揭露了由于理论脱离实际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巨大危害,这更激起了他们密切联系实际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自
觉性。其二,开放性。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都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开放”,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强调马克思主义应向各种思潮开放,吸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中的宝贵因素。从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一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某一特定的哲学思潮“融合”在一起的派别,如“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等。这样,我们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往往是借助于与其他西方哲学思潮的结合而实
现的。在20世纪西方世界的哲学舞台上,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思潮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画面。西方马
克思主义理论家在致力于吸收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宝贵因
素的过程中,首先是重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较早的欧洲权威的哲学体系联系起来,退回到马克思以前的哲学舞台上去。他们试图通过这一途径,即直接从欧洲哲学权威出发,沿着青年马克思的轨道,重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当然,他们更多的是试图把一些现代西方哲学思想“补充”到马克思主
义哲学中去。可以说,他们广泛涉及现代西方的各种哲学流派,只要一出现有影响的新的哲学思潮,他们都会把其纳入自己的理论视野,寻找可以用来修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闪光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热衷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开放”,是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认识密切
相关的,即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创始人那里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倘若不吸收他们以前
的以及与他们同时的哲学思想,就不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继续发展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仍然必须保持自己的“开放性”,从一切
优秀的哲学思想中吸收养分。其三,多样性。纵观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西方世界的发展,不难看出这种发展往往
是通过多样性来实现的。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于1932年公开发表以后,围绕着对这一文献的不同解释,更是出现了各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解释路向,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多样性趋势越来越明显。西方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