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教案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教案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教案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一.课前唱《西游记》主题曲。

大家好,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没有什么礼物,送给大

家一首歌,好吗?

听过吗?什么的歌?喜欢吗?会唱的跟着一起唱好吗?

歌中的猴哥叫什么名字?还有其他名字吗?他最典型

的一个动作是什么呀?能不能演一演啊!

喜欢猴哥吗?最喜欢他的什么?那你能说出几个猴哥

的故事吗?

这些故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介绍《西游记》。孙悟空是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西游记》它想象丰富,故事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它从诞生到现在的四、五百年里,不但

我们中国人喜欢,而且已成为了世界文学中的拥有的最

广泛的读者的著作之一,被改编成几国文字,还被拍成

电影、电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二.揭题: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也节选了两则孙悟空

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之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

三.一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边

读边在脑海里过电影,想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检查:

(1)读出生字,并给这些字组词:僧诡嗅妖缕杖

(2)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中心词是什么?现在你们能借助这个课题来说说课文

的主要内容吗?(课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

四.二读课文。

那你能找出课文中还有与三有关的描写吗?

三个人物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跑唐僧三

现在谁能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初步感受吗?

你能很快地找出孙悟空的一打,二打,三打分别在哪

一段吗?

五.学习一打

好,我们首先来欣赏孙悟空与白骨精的第一个回合。

在这一回合里,有几个人物出场,那这些人物当中,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一位?最喜欢的是哪一位?

不同的同学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那下边就请大家划

出自己喜欢的那一位的有关句子,好好地体会这些人物

的性格特点。然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体会人

物的性格特点:比如,感情朗读,比如表演人物的动作,

也可以谈谈自己是如何从语言文字里读懂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交流:(随机由学生说)

说说你品读的是哪一位?

A.(如孙悟空)你用什么方法来体会人物特点的。 1.(如朗读)好,你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描写悟空的句子,好吗?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我觉得他哪儿读得好,读出了什么?哪儿读得不好,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可范读,让学生体会)学生练读,再指名,再评议。

大家刚才理解得到位,读得也很有感情,其实老师还可以教你一招,保你更具大圣风采,想不想学,就是配上动作,试试)

悟空的本领了得,火眼金眼,我看我们的同学的本领也更是了得,老师虽能不能目睹悟空的风采,却从你们的朗读里,你们的体会里,你们的动作里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悟空,一个机智,善于识破诡计,嫉恶如仇的孙悟空。

2.如学生是以表演来理解,思路如下。

一生表演,其他同学当导演,说说他的演技。

请导演们说说表演水平。提醒从四个动词上来评价,有没有演到位。从这个动作里你们体会到了一个怎样的

悟空。为什么?那能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吗?在朗读时,

要注意什么呀??对了,要读出悟空的特点。

3.如学生以谈体会来理解人物,思路如下。

那就让学生先谈体会,我从哪些词里觉得悟空怎么样?体会得很好,谁能来读出来呢?读出一个机智的,孙悟空。再配动作。

要求学生能说出孙悟空识破白骨精的妖术,嫉恶如仇,敢于斗争的特点。

B.那哪位同学来说说唐僧和白骨精呢?

白骨精:

你先把描写白骨精的句子读一读好吗?

说说你觉得白骨精怎么样?你想用什么方法向大家报

告你的学习成果。

(要求学生能说出白骨精诡计多端,善于乔装打扮,

还想使用美人计,把自己变成一个善良的、纯朴的,可

爱的村姑以希望获得人们的喜爱。真是一个可恨的白骨精。)

那唐僧呢?谁来分析一下唐僧的性格特点。

唐僧,

读了这一句,你觉得唐僧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说

说理由。唐僧善恶不分,白骨精是个妖怪,他却说他是

个好人。如果没有他把悟空拉住,也许在第一回合里悟

空就能消灭那个妖怪了,也就不会有下文的被妖怪捉去,差点遭受被杀的祸害了。

刚才我们通过读,通过说,了解了这三个人物不同的

特点,其实呢,我们还可以想,想出他们的心理活动。

现在就请大家选择一个人物,来把它的内心的活动写出来。

练习纸:

白骨精:我要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悟空:我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僧:我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习二打与三打

刚才我们大家通过不同的方式,初步体会到了悟空的

机智、白骨精的狡猾、唐僧的是非不分不同的特点,接

下来大家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再次体会在二打、三打中

这三位的性格特点呢?

同学自学,也可分组学习。

同学交流:以学生的发言为主,学生说谁就先交流谁,一般的思路是学生先找出描写这些人物的句子,然后可

以让学生先感情朗读,再谈谈对人物的理解,也可以先

谈理解再感情朗读,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基本要求:

孙悟空:二打学生能说出悟空善于识别妖怪,但是他

的气愤之情更为强烈。

三打主要能说出悟空的火眼金眼非常厉害,不管白骨

精变成什么,都骗不了老孙。悟空嫉如仇,敢于斗争具

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设疑:大圣,你心里倒底在想什么呀?你就不怕师傅

责备了吗?你师傅的紧箍咒可是很厉害的呀?

你现在有什么话来夸夸悟空吗?

白骨精:二打能理解到白骨精诡计多端,一计不成又

生一计。

三打能理解妖怪利用唐僧人妖不分的弱点,把自己扮

成一个来寻找妻儿的孤老头子。先是大喊救命,再是控

告孙悟空打死了他的老伴和女儿,要与孙悟空拼了,最

后利用唐僧拦住悟空的机会逃命。真是个诡计多端,善

于变化的妖怪。

唐僧:二打主要理解唐僧对悟空的不满的程度加深了,也说明了唐僧的糊涂。

三打主要理解唐僧对妖怪要“以慈悲为本”,要让学

生说出唐僧说的“人以慈悲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

错在哪里?要让学生说出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

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就如那个老夫与蛇中的东郭先生。真是糊涂啊!!!

设疑:

刚才我们分别从三个人物各自的语言,行动里体会到了人物的不同特点,今天老师还再教给你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同一个故事里,人物之间的特点可以互相烘托。你能体会得到吗?比如写白骨精如此诡计多端,你会觉得孙悟空怎么样?又如白骨精如此狡猾,孙悟空如此忠勇,你会觉得唐僧怎么样?

七:小结

这堂课我们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用不同的方式领悟了三个人物的鲜明的性格特点。这就是名著的魅力所在。课文里的一打、二打、三打情节类似,但是同学们有没有觉得重复之感呢?那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语言的特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由教案频道h

《三打白骨精》公开课教学设计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目标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白骨精的贪婪、狡猾和诡计多端的性格特点。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本课中的部分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利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感悟白骨精三变的语言文字,并引用原著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白骨精三变的语言文字的感悟,体会白骨精的贪婪、狡猾和诡计多端。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 1.同学们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哪些呢? 2.一提到《西游记》,播放片头音乐。你脑海中会出现谁,为什么? 3.除了这些小说中还有哪些人物形象呢?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4.这么多的人物(板书:人物),必然会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节(板书:情节),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环境(板书:环境)。 揭题前形成副板书:人物 小说情节 《西游记》环境 5.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根据《西游记》有关内容改写而来的课文(板书:8.三打白骨精)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本来在古代作品中“三”往往泛指多数,想一想“三”泛指多数的成语有哪些?(三令五申、三番四次、三年五载)但我们今天这儿的“三”却是实指,孙悟空先后打了三次妖魔。 2.出示预习要求:①自学本课生字词②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③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谈一谈你对课文的了解。 3.汇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 出示练习题: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再变成(),最后变成(),都被孙悟空识破了,孙悟空()次()打白骨精。 (提示:最后孙悟空()打白骨精,应该要体现出悟空对白骨精的怎样的感情?) 三、精读感悟 同学们看黑板,任何一篇小说中都会有:人物、环境、情节这三个方面,因此,我们把“人物、情节和环境”称为小说的三要素。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也不例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从这三个方面来聊一聊。 1.人物: (1)首先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指名回答。 板书:孙悟空 白骨精唐僧 (2)你能根据我们刚才的课堂作业,用箭头表示出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吗?最好在配上关键的字词。 请学生上台完成板书: 孙悟空 打拦 白骨精吃唐僧 2.环境: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1)这就是环境,指名读,评价。课文中虽然描写的很简短,但就这两个词(山势险峻、峰岩重叠)给你什么感受? (2)吴承恩的原著中是这样写环境的:(出示)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hè)湾环,虎狼成阵走,麂(jǐ)鹿作群行。无数獐(zhāng)豝(bā)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

8三打白骨精(电子表格教案设计)

8《三打白骨精》教案 单元 第三 单元 课题《三打白骨精》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有关词语。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点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课前准备课件 课型新授主备人哈佳君审核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再设计 课前导入 课前唱《西游记》 主题曲。 1、送给大家一首 歌,播放《西游记》 主题曲。 2、揭题: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西游记》 里的一个故事—— 《三打白骨精》 学生交流

互动交流 1.轻声自由读课 文。指读要求: ①读准生字,读 通句子,读顺课文。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 肉,先变成( ), 又变成( ),最后 变成( ),都被孙 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 (略) 三、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 1、孙悟空三次怒 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 然段里?快速浏览课 文找到。 2、交流 一打(2-4)二 打(5-6)三打(7) 1、用同样的方法自己 学习第五、六、七三自然段, 完成表格其余部分。 2、交流“二打” (1)白骨精一计不成, 又生一计,这次怎么现身 的?体会“闪”字。 (2)孙悟空如何应对 的?为什么这样做? (3)结果呢? (4)唐僧对此是什么 态度? 探究:如果唐僧能松箍 咒,孙悟空是不是会离开? 体会孙悟空的坚定。 (5)分角色朗读师徒 对话,读出唐僧由生气到无 奈,孙悟空据理力争的语 气。 3、交流“三打” (1)前两次都让白骨 精逃了,还让孙悟空受了惩 罚,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什 么呢? 巩固应用一、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一再——()非常——()哀告——()反义词:责怪——()推辞——()有些——() 全课小结唐僧因为人妖不分,三次阻拦孙悟空,但最终还是孙悟空更胜一筹,打败妖精,继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三打白骨精》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打白骨精》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打白骨精》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有感情地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懂课文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妖术,勇于斗争到底顽强精神,体会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点: 重点:有感情地读,通过语言文字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能用自己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吗? 2、正因为白骨精“三变”,所以就有了孙悟空三次棒打,那么,三次斗争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第一打”“第二打”“第三打”。 二、精读课文 第一次斗争 1、请大家轻声读读2——4小节,第一次斗争情形,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句子,注意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性格。

2、学生读课文,画语句子: 3、引导学生阅读以上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性格。 4、交流汇报。(教师适时予以指导) 白骨精 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指名读(出示段落) 自言自语是怎么说?(自己跟自己说) 那你再试一遍。 师:自言自语是跟自己说,你这样说都让别妖精听见了。 师:都控制不住自己情绪了,心里头那高兴啊,那叫——不胜欢喜。 (出示视频) 指导朗读 变成了一个什么样村姑?(美貌) 说说美貌词(出示视频) 看到美貌,你想到了哪些词? (闭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 这美下面藏是——恶。 把感受送进去再读 “径直”(目标明确,很不得马上把唐僧抓走)

三打白骨精教案设计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一.课前唱《西游记》主题曲。 大家好,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没有什么礼物,送给大家一首歌,好吗? 听过吗?什么的歌?喜欢吗?会唱的跟着一起唱好吗? 歌中的猴哥叫什么名字?还有其他名字吗?他最典型的一个动作是什么 呀?能不能演一演啊! 喜欢猴哥吗?最喜欢他的什么?那你能说出几个猴哥的故事吗? 这些故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介绍《西游记》。孙悟空是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西游记》它想象丰富,故事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它从诞生到现在的四、五百年里,不但我们中国人喜欢,而且已成为了世界文学中的拥有的最广泛的读者的著作之一,被改编成几国文字,还被拍成电影、电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二.揭题: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也节选了两则孙悟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之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 三.一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边读边在脑海里过电影,想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检查: (1)读出生字,并给这些字组词:僧诡嗅妖缕杖

(2)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中心词是什么?现在你们能借助这个课题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课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 四.二读课文。 那你能找出课文中还有与三有关的描写吗? 三个人物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跑唐僧三拦 现在谁能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初步感受吗? 你能很快地找出孙悟空的一打,二打,三打分别在哪一段吗? 五.学习一打 好,我们首先来欣赏孙悟空与白骨精的第一个回合。 在这一回合里,有几个人物出场,那这些人物当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一位?最喜欢的是哪一位? 不同的同学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那下边就请大家划出自己喜欢的那一位的有关句子,好好地体会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感情朗读,比如表演人物的动作,也可以谈谈自己是如何从语言文字里读懂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交流:(随机由学生说) 说说你品读的是哪一位? A.(如孙悟空)你用什么方法来体会人物特点的。

三打白骨精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3.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4.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点: 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教学难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欣赏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https://www.360docs.net/doc/f98467050.html,/s?word=%B8%D2%CE%CA%C2%B7%D4 %DA%BA%CE%B7%BD&tn=sitehao123&f=3 学生可以跟唱,渲染气氛。这首歌曲出自哪一部电视剧呢? https://www.360docs.net/doc/f98467050.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 word=%CC%C6%C9%AE%CA%A6%CD%BD%CB%C4%C8%C B&in=21528&cl=2&lm=-1&st=-1&pn=7&rn=1&di=51697186140& ln=1997&fr=&fm=result&fmq=1309234706453_R&ic=0&s=0&se= 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7&-1 &di51697186140&objUR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f98467050.html,%2Fyy %2Fhyyt%2F200904%2FW020090413517730557295.jpg&fromUR Lhttp%3A%2F%https://www.360docs.net/doc/f98467050.html,%2Fyy%2Fhyyt%2F200904%2Ft 20090413_3165207.htm&W500&H427&T8890&S38&TPjpg

三打白骨精教材分析及精彩片段

8、《三打白骨精》教材分析及精彩片段 一、单元目标 《三打白骨精》是六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的主题是“诗文精粹”,由《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三篇课文组成。编写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课文主旨 《西游记》是取材于宋元以来流行于民间的取经故事。《三打白骨精》是根据其第二十七回改写的。 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赞扬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的本领和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斗争精神,讽刺和批判了唐僧等人把现象当作本质,是非不分、人妖颠倒的错误思想,揭露了白骨精的吃人本性。 因为小说是以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作品,所以教学本篇课文,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入手: 1、从情节入手,抓住主要矛盾。 2、从外表入手,体会人物特点。 3、从环境入手,突出人物形象。 三、课文脉络 本文围绕“三变”、“三打”和“三拦”展开。作者采用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主要部分虽情节基本相同,但是叙述内容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给人重复冗长之感,相反更能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也更能体现降魔除妖的不易。比如,白骨精的“三变”:一变村姑送斋饭,使了美人计,二变找女儿的老婆婆,使了苦肉计。三变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使了离间计。 课文共7个自然段,可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 第二部分(第二至七自然段)讲了孙悟空三次怒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知识点 1、字音:斋、咒:翘舌音拎:前鼻音蛤蟆:都为第二声蒙、喝:多音字拄第三声 2、字形:蛤蟆、斋 2、词语:径直哀告蒙骗 3、体会文中夺、拎、举、扯、闪、摔、笑等表示人物动作的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 4、体会文中人物形象。 5、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别写了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经过。 6、故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幼儿园大班三打白骨精精选教案案例

幼儿园大班三打白骨精精选教案案 例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全被孙悟空识破。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下面是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三打白骨精精选教案案例一 活动目标 1.为动画片配背景音乐,了解影像中音乐的作用。 2.初步尝试简单的乐曲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剪辑动画片《三打白骨精》片段(时间约五分钟,消音)。 2.各种乐器。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片《三打白骨精》 1.边看边讨论:片中的人物可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告诉幼儿影片中每个主要角色即将出场或有事情发生时都会有一段独特的背景音乐,音乐可以使人们知道马上就有重要事情发生,并能增加视觉效果。 二、将动画片分成四段讨论配乐 1.第一段: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出来时可以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引导幼儿分析人物的不同特征) 2.第二段:白骨精出现时应该是什么样的音乐?孙悟空与白骨精第一次打斗时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 3.第三段、第四段:第二次、第三次打斗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引导幼儿知道三次的打斗音乐应该一次比一次强烈) 三、幼儿自行分成四组分别为四段动画片配乐 1.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乐器来配乐。例如孙悟空与白骨精打斗时可以用架子鼓来烘托打斗气氛;唐僧念紧箍咒时可以配上碰铃刺耳的声音等等。

2.各小组分别进行乐器合成练习。引导幼儿根据情节选择合适的乐器以及注意各乐器合成时的和谐。 3.启发幼儿想象除了用乐器来配乐,还可以用什么来配 乐?(例如自己的嗓音、教室中的器具等。) 四、将动画片与配乐合成。 第一次,让幼儿自己选出几位同伴对白,其他的进行配乐。第二次配乐时录音,制成配乐音带,让幼儿边欣赏动画片边听听自己的配乐,找出不和谐的地方,再进行第三次配乐。 幼儿园大班三打白骨精精选教案案例二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不同人物的说话方式。 2.尝试用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3.对皮影艺术活动感兴趣 活动重点:了解故事中任务的说话方式。 活动难点:用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1.知识经验准备:对《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所了解。 2.物质材料及空间准备:

《三打白骨精》案例分析

《三打白骨精》教学整合案例评析 金城江区第五小学黄旭瑞 教材分析: 《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属于叙事性课文。课文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又是学生所熟悉的故事题材,适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进行简要的复述训练。 学情分析: 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本文主要是通过阅读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在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教学目标: 1、能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语或句子感悟白骨精、唐僧和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感受文章抓住人物语言、心里、动作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4.感受文章反衬和反复叙事的写作手法。 精读内容: 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着弯头的竹仗,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去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 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 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 - 1 -

《三打白骨精》公开课教学设计

《三打白骨精》公开课教学设计 8、三打白骨精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3、细读课文,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及好处。 教学重点: 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先学: 自主阅读《西游记》的青少年版或观看相关视频。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揭题。 1、介绍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引出小说六要素(板书)。 2、揭题,板书,质题。 二、带着3个目标自学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 2、轻声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课文大致意思。 3、结合小说六要素试着说说课文的大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 1)指名读。 2)及时指正 3)齐读 2、词语。 1)学生交流已经理解的词语。 2)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 3、结合小说六大要素,师生一起试着说说课文大意。 四、理清脉络分段。 1、再读课题,重读“三打” 2、找出课文中“三打”白骨精的各个段落,以每次打白骨精作为一段,这篇课文应分几段。 3、交流分段情况。

五、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次斗争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描写第一次斗争的段落,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词句,然后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下列投影片: 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朝妖精劈脸一棒。 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3、引导学生阅读投影片上的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也可以小组展开讨论。 4、交流汇报。(教师适时予以指导) 5、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部分,体会到了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现在大家来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来体会的呢? (学生概括学习方法,教师板书:阅读课文——画出句子——品析词语——体会性格) (二)学习第二次和第三次斗争 1、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大家想不想用这种方法来试试,看看从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斗争中,你们能体会到他们的哪些特

三打白骨精教案

8、三打白骨精 教材简析《三打白骨精》一文节选自吴承恩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七自然段)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文章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是一篇进行讲读教学的好范例。 学情分析本课选自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与其他三部名著相比,学生们对《西游记》所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另外几部,可以说没有一个学生没有在影视作品上看过,对故事中的情节和剧情的安排基本上已心中有数。因此教师不需要对文章的作者及人物做多的介绍,可以直接进入课文,按?三变------三识------三打------三责?的思路组织教学。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对重点词句和具体情节的分析、比较,深刻理解、体会人物形象特点。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经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突破:经过对课文的学习,尤其是对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识?、?三打?的品读和体会,把握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学生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魄力,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西游记》视频、音乐等。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西游记》相关资料,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2、正因为白骨精的“三变”,所以就有了孙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责”,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板书:三变、三打、三责) 二、“一打” 1、下面来学习“一打”白骨精。当白骨精出现时,在唐僧师徒的心目中各是什么形象?轻轻读,静静想,抓住关键的字词支持你的想法。 2、交流: A在猪八戒的眼中,白骨精是怎样的形象?先来看看原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出示:说不尽的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zhu àn)林。 (1)自由读;(2):指名读;(3)师生接读:说不尽的眉清目秀,那是什么样的眉毛———那是怎样的眼睛——那是怎样的体态——那是什么样的声音——(4)原文中,猪八戒看到了那村姑摇摇摆摆,就偷偷去看。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在八戒眼中,他看到了村姑的美。

幼儿园儿童剧表演教案:三打白骨精

幼儿园儿童剧表演教案:三打白骨精 大班音乐活动X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综述,游戏网络,游戏准备,游戏提示等内容,为动画片配背景音乐,了解影像中音乐的作用. 初步尝试简单的乐曲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活动准备,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儿童剧表演三打白骨精教案吧。 幼儿园儿童剧表演教案:三打白骨精 一、游戏综述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塑造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幼儿每每谈论起这个故事,都是津津乐道,眉飞色舞。200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动画片《西游记》,更是获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当猴哥猴哥嘹亮的音乐声响起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被牢牢地吸引住了。动画片《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的形象惟妙惟肖,白骨精的三个变身小姑娘、老太婆以及老公公,都具有比较典型生动的人物特征,适合大班幼儿表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教师选择了这一情节进行改编、表演,帮助幼儿在提高表演能力的同时,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也有助于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增进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游戏网络 三、游戏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三打白骨精》,了解白骨精的狡诈,孙悟空的聪明机灵,猪八戒的憨傻,唐僧的固执、迂腐等不同的角色特征,为表演做铺垫。 2.观看过动画片《三打白骨精》,已学会唱主题歌《白龙马》。 3.通过图片、文字、电视节目等途径认识猴子,了解猴子的特性。 4.通过语言活动大家来学孙悟空,帮助幼儿掌握孙悟空的表情、眼神、动作等形象特征。

5.通过美术活动我们来包装,师幼共同为表演设计、制作行李等道具。 (二)游戏资源 1.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1)场景:树、花草。 (2)道具:唐僧师徒四人以及白骨精的面具,唐僧的禅杖,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钉耙,沙僧的行李挑担、月牙铲、黑胡子、假发,小妖的刀、斧,老婆婆的篮子以及馒头,老公公的拐杖。 2.选配音乐。 (1)动画片主题歌《白龙马》:用于第一场唐僧师徒四人上场。 (2)阴森恐怖的音乐:用于第五场白骨精和众妖出场。 (3)欢快有力的音乐:用于第五场结束的猴子舞。 (三)家庭与社区 家长可以带幼儿去看成人表演的戏剧《三打白骨精》,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 四、游戏提示 1、白骨精的三次变身是重点,既要体现变的过程,又要体现小姑娘、老婆婆、老公公三个角色的衔接。排练时,教师让小姑娘、老婆婆以及老公公分别躲在三朵花(树)的后面,这祥白骨精第一次变身时,就走到事先躲藏小姑娘的位置,与扮演小姑娘的幼儿交换位置,其他两次也是同样。这样交换既隐蔽又自然,不仅方便了幼儿表演,也能保证舞台上较好的站位效果。 2、形象地表现孙悟空是难点。孙悟空的面部表情、说话的语气语调、身体动作等,要让幼儿表现得生动形象,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看电视剧《西游记》中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帮助他们分析、总结人物的特征:眼睛不停地眨,手不停地在脸上、耳后做抓耳挠腮的动作;双腿站立时都是弯的,

《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四年级上册)

《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四 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我和____过一天”。这是一篇想象作文,要求选择神话或者童话中的某一个你喜欢的人物,发挥想象,写一写你和他的故事,写清楚你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发生什么故事。写之前要明确人物形象的特点,如葫芦娃本领高强、爱憎分明;神笔马良机智聪明、惩恶扬善……要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表达对人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要明确自己喜欢的神话和童话中的人物,能运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人物的特点。 2、能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写清与自己喜欢的人物过的一天中一起去了哪儿,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在写故事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表达对人物形象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明确自己喜欢的神话和童话中的人物,能运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人物的特点。

2、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情感 【课件依次出示《哪吒闹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神笔马良》《葫芦娃》动画片图片】同学们,你们能猜出影片名及主人公吗? 同学们,你们看过很多神话和童话,里面的人物一定深深吸引着你。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聊聊你喜欢的人物吧。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走进人物,感知特点 同学们,你最喜欢神话或童话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交流提示: 1、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神话或童话中的哪个人物。 2、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这个人物带给你什么感受? 3、小组里的同学可以对成员介绍的人物进行补充或提问。】 同学们,请小组合作,根据交流提示说说你喜欢的人物。有相关的资料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同学们,谁来一边展示资料一边进行介绍?提示:说清楚自己喜欢这个人物的理由。 设计意图:了解人物的特点是写好本次习作的关键。通过相互交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典型课例教案 (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八课《三打白骨精》)设计执教教师寿县安丰镇三关小学梁巍 8、三打白骨精 教材简析 《三打白骨精》一文节选自吴承恩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部分人物。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七自然段)讲述了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文章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是一篇进行讲读教学的好范例。 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与其他三部名著相比,学生们对《西游记》所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另外几部,可以说没有一个学生没有在影视作品上看过,对故事中的情节和剧情的安排基本上已心中有数。因此教师不需要对文章的作者及人物做多的介绍,可以直接进入课文,按?三变------三识------三打------三责?的思路组织教学。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会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对重点词句和具体情节的分析、比较,深刻理解、体会人物形象

特点。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经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突破:经过对课文的学习,尤其是对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识?、?三打?的品读和体会,把握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学生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魄力,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西游记》视频、音乐等。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西游记》相关资料,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在我国,文学的发展形式有许多种,如:唐诗、宋词、元曲,到了明清时代就演变成为小说,其代表就是?四大名著?,你你知道是哪四部吗?都有哪些人物? 引出:小说的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浅谈三打白骨精中各人物形象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在读《西游记》的时候,相信各位最熟悉的便是“三打白骨精”这一经典片段了。而白骨精也因为这个故事变成了闻名中外,垂名青史的妖精。其实,整个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先变成一个小姑娘,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然后分别变成老婆婆和老头子,但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然而,听信猪八戒谗言的唐僧却不相信孙悟空所言,写了纸贬书将孙悟空赶回花果山,最后唐僧也被别的妖精抓了。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白骨精她并没有多精良的武器,也没用什么复杂的计谋,甚至可以说白骨精的计谋是非常低劣和破洞百出的,但也成功的离间了唐僧和孙悟空的感情。然而,就这么简单的故事,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但是,在这里,我只想分析一下在三打白骨精里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沙僧出现不起眼,按下不论)。 一、 唐三藏,是西天取经集团的大BOSS。他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身上肩负着去西天取经的重任,心中抱着坚定不移

的取经信念,拥有着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殉道精神。他明知此去取经路途遥远,且途中险恶,但还是不顾一切,毫不退缩的前往西方取经。而且,他为人善良,拥有一颗出家人的慈悲之心。不贪图钱财,不为名利所诱,不好女色,一心向佛。可是,人无完人,看似完美的唐僧也有着缺点。他懦弱无能,胆小怕事,优柔寡断,是非不分,人妖不分;耳根子软,多次听信猪八戒谗言冤枉孙悟空;有多少次因为自己的盲目慈悲,不辨是非,听不进孙悟空的话,使得自己被抓身陷妖精洞穴。所以,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看书,我都觉得唐三藏过于天真!可能是多年的僧侣生活,使得他不识人间复杂;徒弟们的爱护,使得他不知妖怪的奸诈。 在三打白骨精中,唐僧看到白骨精假扮的貌美如花的村姑,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么荒山野岭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一个女人,刚好又在他们腹中饥饿的时候手提食物出现在他们面前?这种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的事,唐僧这么精明的一个人竟然因为这村姑的美貌想都没想就没怀疑了!红颜祸水,古人诚不欺我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能理解,但是美色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啊!还要不要取经了?!而后的老太太也是。“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要生产?断乎是个假的。’”行者多聪明!而唐僧那盲目的慈悲心,让他忽视显而易见的现实!再后的老公公也是,唐僧竟能因为那老公公“数珠掐

《三打白骨精》优秀教学案例推荐

《三打白骨精》优秀教学案例推荐 句容市黄梅中心小学谢美根 教学思路: 利用小说中“环境”的描写,渗透《西游记》中的环境描写;借助小说中“情节”的研究,探究《西游记》中的写作特色;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评价,导读《西游记》中的意义主题。 教学形式及教学重难点: 小说《西游记》中记载着一个个基于民间故事又超越现实的神怪故事,《三打白骨精》就是一例。以往,我们习惯于把课文当作种种大道理的载体,眼睛瞪得再大也看不出“故事”的情趣和意味。跟学生说故事,可以通过“聊”的方式,即对话。因此,承接上学期教学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经验——我们期待着继续以“聊”的方式,超越“讲”,教学中努力做到,比“讲”更轻松、更幽默、更开放、更亲密。这种“聊”不仅是“说说”、“读读”,而是以儿童为主体,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故事因素,站在平等对话高度上的教学形式。因此,“聊故事”应该是语文课堂的风景之一。当然,聊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看似轻松,实则不轻松的“举重若轻”,那些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应当在师生不着痕迹的尽情对话中得以落实。 教学过程: 一、聊小说的要素 (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为了表现人物复杂的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增强故事的真实性而创设的的特定场所和背景。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小说中,除了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还有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在这里我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打白骨精》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为例说明。) 师: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板书:名著)。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 师:(板书:《西游记》)说到《西游记》,你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板书:人物) 师: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师:那我们就看看他可爱的样子和动作。《西游记》里说“俺老猪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俺也是一个好男子呢。”(学生笑) 师:那咱再看看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今天他将看出的是什么妖精呢? 师:把你看到的送到词中,再读——生:白骨精(读出“吓人”的感觉)师:《西游记》里除了白骨精还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 师: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在一起,必然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发展的——生:情节。 师:而这些人物和故事的情节,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活动场所,这场所就叫——生:地点。 师:要说地点专指具体的地方,这活动场所也指更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教师手势比划,提示学生。)

第三单元:诗文精粹 8、三打白骨精

第三单元:诗文精粹8、三打白骨精 一、理解课文 1、本文节选自明朝小说家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其中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美猴王出世》、《八戒大战流沙河》……四大名著中另外三部分别是《红楼梦》(曹雪芹清)、《三国演义》(罗贯中明)、《水浒传》(施耐庵明)。 2、《西游记》根据唐僧玄奘赴天竺(印度)取经的史实创作而成。 3、白骨精的“三变”分别是:美貌的村姑、八旬老妇、白发老公公。 可见白骨精是一个狡诈贪婪、诡计多端的妖怪。 4、人物形象(白骨精的形象分析见上面一行) 孙悟空:机智勇敢、坚定不移、嫉恶如仇、神通广大、忠心耿耿 唐僧:心地善良、人妖不分;猪八戒:贪吃好色;沙僧:任劳任怨 5、《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六大要素是:①时间: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②地点:一座高山中;③人物: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④起因:白骨精要吃唐僧肉;⑤经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⑥结果:白骨精被打死。 二、重点词语 1、险峻、妖怪、斋饭、蛤蟆、咒语、隐瞒、径直、脱身、哀告、甘心、脊(jǐ)梁、蒙骗、 无奈、长生不老、不由分说、无心向善、有意作恶、火眼金睛 2、不胜欢喜:胜,承担、承受。指非常高兴。无故.伤人:故,原因。 不由分说:由,听从。分,分辩。说,解说。长生不老:长生,永久生存。 3、近义词:造化(运气)隐瞒(欺瞒)径直(直接)蒙骗(欺骗)哀告(哀求) 4、多音字: 喝 hē喝水 hè喝问蒙měng蒙古 mēng 蒙骗 méng细雨蒙蒙恶è凶恶ě恶心三、下列歇后语是从《西游记》故事中产生出来的,你能把前半句和后半句用线连起来吗?孙悟空遇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孙悟空的金箍棒不知官多大 孙悟空守桃园有理说不清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说变就变 孙悟空封个弼马温自食其果 9、词两首 1、会背诵、默写、解释这两首词。 2、《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 误入藕花深处,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这首词写出了词人郊游时的愉悦,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热爱。 3《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和词人“醉”了,也可能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心情。 4、《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的作品,张志和,号“烟波钓徒”。词中了描绘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的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向往。 5、《渔歌子》中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雨小,鱼肥,穿了蓑衣,戴了斗笠,渔翁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了,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不愿再涉足朝廷的风浪. 透露出词人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6、《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我知道的词牌还有:清平乐、忆江南、水调歌头、沁园春、西江月。 4、兴尽:兴,兴致。尽了兴致,游兴得到满足。不须:不必,不一定要。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打白骨精》优秀导学案

学案(第一课时) 一、检查自学情况: 1、牢记生字: wùsēng mán 孙()空唐()隐() yāo zhāi hámá ()怪()饭()() Zhàng āi ha 拐()()告()道 gūzhòu mēng kūlóu 紧()()()骗()() 2、理解下列词语: 险峻:挑拨: 索性:哀告: 慈悲:自言自语: 诡计多端: 二、课堂交流: 1、自由读课文,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前()次都被白骨精逃脱,第()次终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2、找出课文中与“三”有关的描写。

3、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三、课后作业: 本文改写自吴承恩的《》,写了()在西天取经路上辨真伪识丑恶三打()的故事,赞扬了主人公()、()、()的精神。 导学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不胜欢喜”、“长生不老”、“斋饭”“火眼金睛”“蒙骗”等词语的意思。 3、以“三变”为突破口,探究“三打”“三责”,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并初步了解三个人物的个性特点。 4、搜集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从中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教学资源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预习设计 1、查字典明确生字、新词的读音和意义。 2、能基本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3、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学程预设 一、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听师唱动画片《西游记》插曲。 2、师生共同简介名著《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教案

三打白骨精 一、教材: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八课 二、教学目标 1、能写、默课文的生字和新词,能说出文中关键字词在课文中所指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故事情节内在结构。 3、原着片段与课文结合,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感受人物特点,了解文本包含的惩恶扬善的主题。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任务分析 目标1:认读与默写属于文字符号的记忆;词语解释主要涉及具体概念学习。达到记忆、理解、运用水平。 目标2:课文内容知识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达到理解水平。学习条件是:(1)能读懂课文内容,对中心句、关键词有敏锐的感觉;(2)对《西游记》人物有所了解。 目标3: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的运用。其学习条件是:(1)理解课文内容。(2)具有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 目标4:兼具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的学习,达到理解、运用水平。学习条件:(1)具备朗读技能;(2)理解课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概括课文主要情节,说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揭示课题 3、孙悟空是谁白骨精是谁为什么要打 4、本文节选《西游记》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二、阅读“三变”情节,分析白骨精的特点。 1、概括,让我们把文章读薄,这还不够,我们更应该把文章读厚,了解故事的具体情节,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就从起因开始,谁来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生:是唐僧师徒四人被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要吃唐僧肉。 2、文中怎样写的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 师:自言自语是怎样来说的 生说:声音轻,发自内心,自己跟自己说。怕别的妖怪听见抢走唐僧;怕唐僧师徒听见吓走了。再读。 师:名着改编的文章有很多文言味很浓的词句,像这里的“不胜欢喜”就是一个,“胜”跟我们平时理解的“胜”一样吗 生:说不出。 师:不知道的时候,我查字典,是“能够承受”的意思,那“不胜欢喜”就是—— 生:喜欢得不得了,心里都承受不住了。谁再来读 生读。

浅谈三打白骨精中各人物形象

在读《西游记》的时候,相信各位最熟悉的便是“三打白骨精”这一经典片段了。而白骨精也因为这个故事变成了闻名中外,垂名青史的妖精。其实,整个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先变成一个小姑娘,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然后分别变成老婆婆和老头子,但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然而,听信猪八戒谗言的唐僧却不相信孙悟空所言,写了纸贬书将孙悟空赶回花果山,最后唐僧也被别的妖精抓了。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白骨精她并没有多精良的武器,也没用什么复杂的计谋,甚至可以说白骨精的计谋是非常低劣和破洞百出的,但也成功的离间了唐僧和孙悟空的感情。然而,就这么简单的故事,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但是,在这里,我只想分析一下在三打白骨精里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沙僧出现不起眼,按下不论)。 一、 唐三藏,是西天取经集团的大BOSS。他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身上肩负着去西天取经的重任,心中抱着坚定不移的取经信念,拥有着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殉道精神。他明知此去取经路途遥远,且途中险恶,但还是不顾一切,毫不退缩的前往西方取经。而且,他为人善良,拥有一颗出家人的慈悲之心。不贪图钱财,不为名利所诱,不好女色,一心向佛。可是,人无完人,看似完美的唐僧也有着缺点。他懦弱无能,胆小怕事,优柔寡断,是非不分,人妖不分;耳根子软,多次听信猪八戒谗言冤枉孙悟空;

有多少次因为自己的盲目慈悲,不辨是非,听不进孙悟空的话,使得自己被抓身陷妖精洞穴。所以,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看书,我都觉得唐三藏过于天真!可能是多年的僧侣生活,使得他不识人间复杂;徒弟们的爱护,使得他不知妖怪的奸诈。 在三打白骨精中,唐僧看到白骨精假扮的貌美如花的村姑,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么荒山野岭的地方,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一个女人,刚好又在他们腹中饥饿的时候手提食物出现在他们面前?这种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的事,唐僧这么精明的一个人竟然因为这村姑的美貌想都没想就没怀疑了!红颜祸水,古人诚不欺我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能理解,但是美色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啊!还要不要取经了?!而后的老太太也是。“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要生产?断乎是个假的。’”行者多聪明!而唐僧那盲目的慈悲心,让他忽视显而易见的现实!再后的老公公也是,唐僧竟能因为那老公公“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而心中欢喜。至此,白骨精的三戏就完成了。整个章节,我们看到的就是唐僧的一叶障目、听信谗言和不讲情面。 二、 孙悟空,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有着强烈的叛逆精神的人物。他从石头里蹦出来,为求长生拜师,再到后来的上天庭做官,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下。他的前半生无不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挥舞着金箍棒,脚踏着筋斗云,拥有七十二变的本领,还练就了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