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设施不足、教师资源有限、教师教法陈旧、教学方式评价单一、学生基础薄弱、主观能动性不强等等这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英语教育教学步履维艰。
另外对大部分农村学生来说,许多学生成绩差,都认为学习英语很难。
不会写或者书不成文,偏误屡出;不会读或音标读不准;不愿交际或者害怕发音不准被人嘲笑;连平时的课堂教学接受率都不一定保障,更谈不上日常交际简单的口语对话。
这些都是影响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瓶颈”。
如何打破“瓶颈”使农村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是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农村英语教学课堂中使用“情感式教育”,以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的目的,从而增强教学实践的效果。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研究发现,在青少年身心成长发展过程中,情感发展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相互联系和协调的基本方面。
纵览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英语只被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于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传授学生知识,而忽略了英语的“美”,它所具有的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功能也都被弱化了。
学生也单纯地把它们作为知识被动接受,缺少和老师的情感交流。
知识传授逐渐演成为机械的填鸭活动,而不是互动式活动。
农村教育本来就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教育方式
更是一成不变,如果教师不努力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城市农村教育发展就会更加不平衡、不稳定。
在农村英语教学中使用“情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活跃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融洽关系,又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那么如何自然有效地把“情感教育”策略融入应用到农村英语教育中呢?
1.重视教学过程的情感目标和情感交流
情感教学的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点:让学生处于兴奋饱满的愉悦的心理状态中,为认知提供良好的情绪氛围;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让学生在对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好学、乐学的人格特征。
由于农村学生有着细腻、强烈的自卑感,在学习中容易倾向于自卑、自闭、自我保护,更不愿意积极主动和教师进行配合,行为习惯比较消极。
而学习语言又需要听说读写的综合练习,学习者的充分参与,师生的良好配合,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斗志,让其充分地意识到平等自强自爱自信;相反,教师应避免使用消极的语言批评指责。
因为当情感受到抑制时,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挥和实现。
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以下两点:
(1) 寓教于乐
这是情感教育中的最核心的原则,教师要在教学中操纵各种教学变量,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
在农村,教育技术多媒
体的运用还没有完全普及,教学设施也比较简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特色,比如相应的直观教具、动作表演、卡片、实物,随时随地依情设境或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口头交流。
教师也可以把游戏引进课堂,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可锻炼其表达能力。
除了教科书设计的游戏,还可以“集思广益”征求学生的意见。
例如在讲授现在进行时态时,就可以老师表演一个动作,然后让其他同学猜:what am i doing?然后再换其他同学表演,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现在进行时态的含义和结构。
(2) 爱心无限
我们都知道“爱是教学的媒介,友爱更是消除戒备心理的传感器”,因此教师在教学和交流中应该多鼓励赞扬学生,不要因为偏见而对农村的学生有鄙视和漠视之情,更不应以教育者或长辈自居而应对他们“居高临下”。
平等友善地尊重他们,让原本自卑的学生在关爱之中收获感化和信心,他们也就会敞开心扉消除彼此对立情绪及情感障碍。
更乐意主动积极地学习。
从而使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另外,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和个体差异性,可能整个班级学生的素质会有所参差。
此时教师的爱心不仅表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
这些学生普遍都基础差、逆反心理强、自卑、自尊心脆弱。
对此教师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比如petty girl./wonderful./well done./excellent
perfect./good job./good boy./good girl 等赞扬的话。
从心理角度讲,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更加重要。
2.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
不同性格的中学学生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来处理具体学习任务。
外向型性格的学生活泼开朗、善于交际,学习英语时不怕犯错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也可能对语言的理解深度不够,掌握的知识凌乱、不系统。
而内向型性格的中学生中腼腆、害羞、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善于交际,其口语能力水平提高有限。
但可能善于分析理解,理解语言的内在规律。
因此教师要注意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主观能动性,然后因材施教。
主动的参与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间接培养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另外也不可忽视学生“学”的过程转变。
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这样容易忽视学生的情绪特征和学习新知的思维过程。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等。
把情感态度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来。
情绪会影响心情和学习。
当一个人情绪高涨时,情感有正面的促进作用;情绪低落时则起反面干扰作用。
因而教师要注意扩大学生参与面,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
柳斌同志曾说过:“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教育不能造就新一代四有
新人。
”远离情感,造就的人才也是没有灵魂的摆设,教育之路,左边是知识,右边是情感,一路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