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和风骨之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格和风骨之辩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风格和风骨是一个常出现的概念。风格和风骨有联系,但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风格的内容范畴要比风骨的内容范畴要大的多,风格有多种多样,而风骨是一篇或一部作品给人的总体的风格感觉。

关键词:风格风骨气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1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风格和风骨是一个常出现的概念。风格最早的提出是在晋葛洪《抱朴子·疾缪》:“以倾倚屈申者为妖妍标秀,以风格端严者为田舍朴。”《晋书·和峤传》又见:“少有风格, 慕舅夏侯玄之为人⋯⋯”其后唐朝也沿用了这一“风格”,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便有“坐中薛华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的诗句。书法家张怀《书断·中》也有“宪章小王,风格秀异“之言。更有《庾亮传》中评说庾亮“风格峻整”,以及《世说新语·德行》中品评李元礼“风格秀整”。这里的“风格”所指,是与前面的风范、格调相近的人的风度、品格。

风骨最有名的要数“建安风骨”这个名词,其次我们还可以听到比如说:“左思风力”、殷璠在《河岳英灵集》里称赞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等等。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的《风骨》是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一篇。明天启刻、梅庆生音注《文心雕龙》的序文中说:“风者,化感之本原,性情之符契。诗贵自然,自然者,风也;辞达而已,达者,风也。……岂非风振则本举,风微则末坠乎!故《风骨》一篇,归之于气,气属风也。”《风骨》篇的批语中又说:“风骨二字虽是分重,然毕竟以风为主。风可以包骨,而骨必待乎风也。故此篇以风发端,而归重于气,气属风也。”在这里首先阐述了“气”与“风骨”的关系,并且明确指出“风骨”一词,“风”居于主导地位。

风格与风骨似有非常多的相同之处,与《诗经》中的风有很大关系,然其两个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后世对于“风骨”与“风格”界定也多有争议。黄侃先生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但失之笼统。又有人持“‘风’就是文章的形式;‘骨’

就是文章的内容,而且‘骨’决定‘风’,即内容决定形式。”为可取也。叶嘉莹女士论述颇为中肯“‘风’字在中国文学批评中,一般当指一种感动的力量,……流动活泼之精神为主的意味而已。”“所谓‘骨’者,实在应当是文词的意味而已,应当指文词所依附的一种重要骨干。这种骨干应该是以内容情意为主,以作品之结构为辅所形成的。……‘骨’字该是指情意结构而言的。”5而我认为在文学批评史中“风骨”与“风格”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辩别。

一、内容范畴

基于初始的“风格”论及的是人的风范、格调及人的风度、品格,后来,风格与人的文章联系起来而称文章风格。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家,还有用“体”来指“风格”的。刘勰之前的曹丕《典论·论文》论“体”时说:“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意思说作家气质有清浊之分,带来不同的文章风格,它不是外在强力而形成的。与刘勰同时代的钟嵘《诗品》,在评论陶渊明诗的特色时曾说:“文体省静,殆无长语。”语言简洁、清秀,几乎没有长句子。而对沈约“详其文体”后,肯定其诗体风格是“五言最优“。这里的“体”都指的文体风格,也就是说每个作家都因有自已擅长的文体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刘勰《文心雕龙》中也有了“风格”一词,刘氏在《议对》篇中,评论应劭、傅咸、陆机的文章时,称其“亦各有美,风格存焉”。刘氏从审美上肯定这3 人文章各有所长,都独具风格。《夸饰》篇中,在评析《诗经》、《书经》时说:“虽诗书雅言,风格训世。”诗书虽为寻常话,但可用以教育世人。这两处“风格”多指作品语言文字上表现出的作家风范、格调。4 而现代的“风格”是指不同作家的个性在作品中形成的不同特色,指一个时代、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和气派。被称作作家的指纹。

风骨说主要集中在古代,集中在诗歌理论中,“风骨”理论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是指对一切作家作品的总的要求,是指呈现在作家作品中所呈现出整体风貌,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其主要论述集中在《风骨》一篇。刘勰说:“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练于骨者,析辞必精。”“骨”与文辞关系比较密切。运用文辞首先要用“骨”。身体没有骨骼就立不起来,文辞没有“骨”也立不起来。语言端正劲直、析辞精练才算有“骨”;如果思想贫乏,文辞又不精练,就无“骨”可言。因此,“骨”也就是要求有情志的作品写得文辞精练,

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合而言之,有了“风”就生动,有了“骨”就劲健。以“气”运辞,故语言劲健挺拔,“捶字坚而难移”。以“气”负声,故音调顿挫低昂,“结响凝而不滞”。文章达到这种境界,才是“刚健既实,辉光乃新”,才能激动人。总之,“风骨”的基本特征,在于明朗健康,遒劲有力。除刘勰外,南朝梁钟嵘也提倡风骨,不过他使用的词语是“风力”或“骨气”。他在《诗品》中曾称曹植“骨气奇高”;在《诗品序》中又指出:“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这里所说的建安风力实即建安风骨。刘勰、钟嵘两人都极力推崇建安风骨,把它作为对六朝形式主义文风进行批判的武器,但由于积重难返,“风骨”说在当时并未取得太大的成果。到了唐代,陈子昂基于改革文风的需要,高倡“汉魏风骨”,用“风骨”作武器,横扫六朝绮靡文风的余习,使唐代诗歌的革新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文学批评史上看,“风骨”说是从中国优良的文学传统中概括出来的,并为后代进步文论家所继承,它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用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

在《文心雕龙》中,《体性》只是一般地论述文学作品有多样化的风格;《风骨》则是在多样化的风格当中,选取不同的风格因素,综合成一种更高的具有刚性美的风格。所谓“风骨”,也就是指一种鲜明、生动、凝练、雄健有力的风格。这是刘勰对文学风格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或更高标准。

二、影响因素

因为作品是作家或艺术家创作出来的,由于他们个人出身、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思想感情的不同。又因为创作时主题形成的特殊性和表现方法的习惯性,因而不同的作品便形成不同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往往表现出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流派的和阶级的属性。古代风格论最早集中体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体”指体貌,即文章的风格,“性”即作家的性情、个性。“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即道出“才、气、学、习”与作家风格的关系。也在另外篇数中对风格有论述,其风格论可谓详尽备至,不仅包含作家“才、气、学、力”,政治、时代、体裁,乃至君王喜好均囊括之。这里的“才、气、学、力”、政治、时代、体裁、君王喜好,等等都指形成风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