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国内票据市场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世今生:国内票据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百姓金融网
关键词:票据市场,发展,缺陷趋势,票据,金融,财经
中国的票据市场起步较晚。

往前追溯,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1994),概念推广,尤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当时为了解决企业间的“三角债”问题,政府开始鼓励企业之间用票据结算。

第二阶段(1995-1999),市场票据建立。

最主要标志是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初步建立并完善了有关票据业务的法规和制度,对票据市场的利率、生成机制的初步完善。

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票据市场急剧扩张。

其中2000年11月9日,上海开办了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是内地第一家专业化票据经营机构。

随着2003年中国票据大纲的正式启用,票据行业更是有了相关的法律支持和发展平台。

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市场化程度偏低,市场对票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处于相对残缺的状态。

中央银行制定的再贴现率,使得商业银行利用再贴现利率与贴现利率的利差获得盈利。

在这种情况下,票据市场的内在动力不足,形成了“企业高度依赖商行,商行高度依赖央行”的局面。

现行票据市场机制的发展与市场需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脱节。

此外,我国的票据市场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充分的市场交易平台和清算中心。

近年来,票据贴现的巨大利差使得一些不法商人嗅到了“商机”,在票据市场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催化下,票据案件在各地频频爆发。

7月中旬杭州900亿票据案的爆发就是一个明显的
例子。

不法商人通过伪造虚假交易合同来获得银行的银行承兑汇票,然后通过贴现获得资金。

部分人还反复循环开票、倒买倒卖、贴现赚取息差,导致银行存、贷规模被无限放大,使政府和监管部门对金融形势造成误判,不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在票据行业内,甚至存在企业财务人员参与到与票据中介同质的活动中去并借以获取利益的现象,形成了票据市场内部单纯以利益来作为贯穿交易过程始终主线的乱象。

与西方票据市场强调为资金的流动拓宽渠道不同,我国票据市场最初的动因是为了弥补信用体系的缺陷,这就决定了在起步的时候,市场参与主体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的问题,所以对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进行了强制规定。

从监管层打击票据案的力度来看,国家已经明确表明了要求票据贸易背景的真实性。

光票虽然便利,但确实容易被不法商人利用,危害到实体经济。

所以,从发展趋势上看,光票将慢慢退出票据市场,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资料票将成为今后票据市场的主体。

票据市场会慢慢进行整合,形成统一、规范的运作机制,通过规范专业的票据中介机构进行以资料票为主的票据业务的运作,打造一个统一、完整、充分的票据市场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