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Resources Communication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向购货方、接受劳务的单位或个人应收取的款项。

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

虽然大多数企业希望现销而不愿赊销,但是面对竞争,为了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不得不面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

商品与劳务的赊销、赊购,已成为当代经济的基本特征。

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正确衡量信用成本和信用风险,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及时收回账款。

企业有了应收账款,就有了坏账损失的可能。

不仅如此,应收账款的增加还会造成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增加,企业要充分认识和估算应收账款下列3项成本:
1.1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用于强化竞争、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一项投资占用,明显丧失了该部分资金投入于证券市场及其他方面的收益。

这一成本的大小通常与企业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即应收账款额)、资金成本率有关。

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率
资金成本率一般可按有价证券利息率计算,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可按下列步骤计算:
1.1.1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账天数=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
式中平均收账天数一般按客户各自赊销额占总赊销额比重为权数的所有客户收账天数的加权平均数计算。

1.1.2计算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假设上式企业的成本水平保持不变(即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

因此随着赊销业务的扩大,变动成本率也会变化。

1.2管理成本
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全程进行管理所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得资信调查费用,应收账款的账簿的记录费用,收账过程开支的差旅费、通讯费、人工工资、诉讼费以及其他费用。

1.3坏账成本
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所以就会给债权企业带来呆、坏账损失,即坏账成本。

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越大,坏账成本就越大。

以上前两项构成应收账的直接成本,第三项为应收账款的风险成本,这三项就是企业提供给客户商业信用的付出。

2.1降低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由于企业的物质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了销售发票,而货款却不能同步收回,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

2.2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发生的当前赊销全部记
入当期收入。

因此,企业的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率一般为3%~5%(特殊企业除外)。

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2.3加速了企业现金流出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若企业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用大量的赊销方式,企业势必垫付大量的现金导致应收账款的风险的增加,主要表现为:
(1)企业流转税的支出。

应收账款带来销售收入,并未实际收到现金,流转税是以销售为计算依据的,企业必须按时以现金交纳。

(2)所得税的支出。

应收账款产生了利润,但并未以现金实现,而交纳所得税必须按时以现金支付。

(3)现金利润的分配,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回收成本都会加速企业现金流出。

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正确运用赊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并与销售、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监控、跟踪服务和反馈分析。

3.1事前管理
据有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风险是在交货前控制不当造成的。

这个阶段的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应该说相对简单,成本低得多,效果也最好。

形成拖欠以后的追讨工作,则要复杂很多,成本也高得惊人。

所以我们应该
业界观察
44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Resources Communication
把控制赊销拖欠风险的工作重点,放在事前管理上。

3.1.1事前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为尽量降低货款风险,企业有必要在赊销前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和信用等级评估。

对客户实施资信评估,一方面可淘汰那些信用不佳的客户,另一方面,也便于为客户设定一个“信用限度”,从而确保货款的安全回收。

一般说来,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和条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C”系统,这五个方面的信用资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取得:①财务报表;②信用评级报告或向有关机构核查;③商业交往信息。

对上述信息进行信用综合分析后,企业就可以对客户的信用情况作出判断,并建立客户档案。

只有对客户的财务状况、市场网络、销售能力、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充分了解,据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模式和预警机制,才能加速应收账款的回笼,有效降低坏账率。

3.1.2制定鼓励客户积极回款的政策
企业要制定刺激客户积极回款的政策,一般的做法是确定一个结算日。

企业要制订相应的销售奖励政策,鼓励客户采取赊购、现款现货等方式合作,尽量减少赊销的方式。

对货款回流及时、销售量良好的客户给予奖励或给予优惠的销售政策,可以在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特别优惠,刺激客户付款的积极性,加快货款的回笼。

3.1.3增强赊销技巧,减少货款风险
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很难避免的,为了减少货款风险,必须遵守以下几条原则:
(1)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信用政策选择赊销对象、赊销额度、赊销期限,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决不能赊销。

(2)要有一个严密的赊销审批权限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避免赊销中的个人意志,避免随便放宽赊销政策。

(3)对于新客户,赊销额度要小,
期限要短。

3.1.4建立赊销申报制度企业财务部门或信用部门要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赊销申报制度,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

如客户要求延期付款时,销售部门经办人员就须填制赊销申报单(一式多联)报信用部门审核。

应收账款列账后,申报部门的负责人及经办人员就成了该笔款项的责任人,并在信用部门的配合、监督下对款项的回收负全责。

3.2事中管理
3.2.1建立动态的资信评审和账款跟踪管理体系
要确保企业应收账款有效收回,就必须建立动态的客户资信评审机制和账款跟踪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保障企业及时了解每个客户的资信走向,辨别出高价值、高资信的客户,还能确保企业信用政策的实施更加合理有效,更可以确保企业坏账损失率降至最低,使企业的业务顺利快速地开展。

3.2.2建立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企业要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制度形式将债权责任明确下来,以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

主要内容应包括:(1)明确划分责任范围,对企业全部的客户的欠款尽可能地落实到个人;(2)明确规定在应收账款未完全收回之前,责任人不得调离企业;(3)明确规定各人的职权范围,对超限额赊销或未经审批赊销的应予以处罚,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后果;(4)明确规定隐瞒、变更应收账款事项应负的各种责任;(5)明确规定由于信用部门人员徇私舞弊、调查不实而产生坏账应负的责任;(6)明确规定责任的监督部门,防止责任管理流于形式。

3.2.3定期对账制度
要制订一套规范的、定期的对账制度,避免双方财务上的差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造成呆账和坏账现象,同时对账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而不是口头承诺。

建立定期对账制度,供货商要对客户每月发出对账函,由业务人员到对方财务部门取得签章认可,以确保
货款数额无差错。

3.2.4定期召开应收账款会议供货商要定期召开应收账款会议,要打印“业务往来余额表”、”账龄分析表”,分析发生应收账款的每一个客户、每笔贷款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并上报财务、销售部门相关领导,制定有效方案,加大回款力度。

3.2.5密切关注客户的变化,时刻留意危险信号
对赊销客户需要经常性的管理与服务。

客户经营状况不好,往往会出现一些危险信号。

营销员在日常终端拜访中,要把检查客户的经营状况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

由于货款风险的发生前必然会出现一些征兆,所以应密切观察,努力发现这些危险信号,然后依此迅速采取行动,可有效减少经营风险。

3.2.6有效催收货款
为促使客户及时付款,企业清欠人员要及时收款。

收款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拖欠货款的时间而不是货款的金额。

研究表明,货款逾期时间与平均收款成功率成反比。

3.3事后管理
根据事前、事中管理的结果,加以适当总结,形成适合本企业、特定客户的一套完整的应收账款的管理体系,然后再根据事态的不断发展,以不断变化的眼光看某一客户的信用情况,不断修正已制订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服务。

根据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针对在企业应收账款分析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企业在应收账款中出现的问题,加快企业的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

我国企业可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结合我国国情从应收账款的源头开始采取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考核等多种措施,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对企业发展带来的风险。

——摘自《江苏建材》2007年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