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农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_宋晋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土壤之上的, 在历经数千年的文化演变发展中, 中 导致国人重天命, 轻人力, 无创新, 怕变动。中国的政
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中国文化以血缘关系为 治格局中, 最难过的, 下场最不好的, 一般都是改革
纽带, 以宗法制度为特征, 以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为 家, 所以一般官员信奉的是, 不求无功, 但求无过。中
8
宋晋玲 廉永杰:试论小农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经济凡是在自然经济占优势的地方都是存在的。而这 始, 人们生老病死, 循环往复, 没有新意和刺激, 生活
wenku.baidu.com
种生产方式也是在我国人多地少现象普遍存在且土 封闭、单调、形式化。总之, 在思维层面上, 其形成的基
地地主所有制下最有效的生产方式。
本构架是“天人合一”, 天地人整体系统思维, 它的思
生产关系和生产结构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理解两点:
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看, 主要是指地主制下小农的
第 一 、小 农 经 济 内 部 是 一 种“耕 ”与“织 ”结 合 的 经
构成和身份, 我国地主制下的小农包括自耕农和佃 济结构, 即衣、食这两种人生必需品的生产劳动的结
农。生产关系主要就是地主制下这三者的关系。
价值取向、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 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虽历经天灾人祸、内忧外患而始终
等精神成果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以农耕 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并不断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
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农业自然经济其延续力最为持久, 出自己的贡献的精神支柱。道家则从相反的方向提出
悠久昌盛的中国文化正是创造、繁衍、植根于这一经 “不敢为天下先”、“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等处世格言,
基础, 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伦理思想。下面具体从思维 国农民稳重实在的一面, 也是农业生产决定的。小农
方式、国民品性和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来谈小农经济 都知道, 人哄地皮, 地哄肚皮, 所以, 精心伺候那几亩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庄稼, 会被邻人视作最大的美德。但是农业生产要求
1、从思维方式来看, 农业经济是中国传统经济的 四时更替, 对时间的精确性不做要求, 所以中国人不
会心理和行为习惯。所谓中国传统文化, 就是中国历 君子以厚德载物”。一方面, 要求自己具有奋发有为、
史上流传下来的, 由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 自强不息的精神; 另一方面, 对待他人, 对待事物, 又
化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 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 要有宽厚包容的精神。二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是我
地的依赖, 容不得人们有过分的举措和非分的想法, 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生产方式与意识形
人们活动空间相对狭小, 交流、交往较多的限于宗族、 态是相互作用的, 小农的理想就是温饱问题, 那么民
亲情之间, 重“和”重“仁”的人际关系, 培养了人们的 主、自由什么的, 就永远不是小农们最切实的目标。从
9
周 学:对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解读
古代调解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儒家文化的土壤中, 调 制度占有相当的分量, 研究传统亦意味着对美好未来的
解依据的是三纲五常等儒家经典理论, 调解过程中又大 期待。
多强调以理服人, 往往以言代法, 弃法于不顾, 实质上就
是不要法律, 把法律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从而影响了 注释:
产的基本目的,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受社会 上自耕农的地位往往不如佃农。
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支配, 对地主、乡族、国家
从生产结构来看, 我国封建时代农区的小农经济
存在不同程度的依附, 既脆弱又顽强, 易分化亦易再 一般实行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多种经营, 把小农和家
生。具体来说, 我国地主制下小农经济的特点, 可以从 庭手工业结合在一起。理解小农经济结构的关键在于
③中 国 大 百 科 全 书·法 学.中 国 大 百 科 全 书 出 版 社 ,
调解人总是高自己一等。而在调解过程中, 调解人也总 1984: 589.
是尽量摆姿态, 多数情况下会将纠纷双方都训斥一顿,
④ 江伟.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
受训的双方大多也会在挨训后终止纠纷。当事人很少有 版社, 2000: 195.
注重实际的优秀一面, 同时也由于对自然的依赖, 一 古代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在于其血缘宗法制度。血缘
旦遇上自然灾害( 水、旱灾, 虫灾等) , 农业生产就会遭 结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自然的结合方式 , 中国
到致命打击, 久而久之就培养了中国人安于天命的性 的社会组织关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父子、夫妇、
把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结合在个体家庭之中; 二 一个净租量, 不但可以改善生活, 而且可以投入再生
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 这种小私有制包 产。但自耕农经济比佃农经济更不稳定, 除了经济上
括对土地、农具、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程度不同的所 的孤立性和经济力量的薄弱以外, 重要原因之一国家
有权。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 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生 役的增减幅度远远超过私租的增减幅度。在中国历史
这样一种清醒的意识: 视自己为独立自由的主体, 明确
⑤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
将自己放到与调解人平等的地位上。可以说, 传统调解 出版社, 1988: 88.
在, 自耕农随之而来承担一定的经济义务, 因而也就
一、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特点
存在一定的封建依附关系。
关于小农经济的界定, 由于观察和侧重点不同,
3、自耕农与佃农的地位, 通常认为自耕农优于佃
学术界众说纷纭, 但基本精神大体一致。认为它最本 农, 因为自耕农拥有私有土地, 承担课税而不必交租,
质的内涵, 一个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 即 在经营相同面积土地的条件下, 自耕农会比佃农多占
中国明清时期, 中国的家庭手工业在小农经济中的地 知命。
位并不亚于农业, 这不仅是因为小农贫困不可能通过
2、从国民品性来看, 我国人民性格中最明显的特
购买取得农业以外的生产资料, 更是由于家庭手工业 性便是重天命、轻人力、听天由命、逆来顺受。农业是
已经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靠天吃饭, 儒家提出“天人合一”,“道之大原出于天,
的运作方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受到小农经济的 家交纳的是赋税。赋税既是国家政权的经济实现, 也
影响, 文化也不例外。小农经济及其生产方式为其产 部分带有地租性质。专制国家在自耕农土地上攫取了
生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它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 部分地租的转让, 显示了国家土地所有权的现实存
重要的经济因素。
第 9 卷·第 5 期 2006 年 10 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J our na l of Suz hou Educ a t i on I ns t i t ut e
Vol.9, No.5 Oct.2006
试论小农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宋晋玲 廉永杰
(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直至现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仍有着很大的影响。正所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类型和特征, 往往影响到思想文化的类型和特征, 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 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小农经济的特点中探求中国文化的成因和特征, 获得二者的关联, 取其精 华, 去其糟粕, 对推进中国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法 律 文 化 底 蕴 的 生 成 。与 现 代 法 治 追 求 法 律 至 上 的 精 神
①刘 敏 . 论 传 统 调 解 制 度 及 其 创 造 性 转 化— — — 一 种
格格不入。
法文化学分析.载社会科学研究, 1999, ( 3) .
( 三) 传统的调解制度导致了民众主体意识的缺失
② JOSEPHR NOLAN , NV ·J·CONNOLLY:
格, 即“日求三餐, 夜求一宿”, 反映到现实生活中, 则 君臣之间的宗法原则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中
多取向“知足常乐”,“平安、宁静”的生活。从政治社会 枢则由部族、宗族向家族下移, 政治与伦理的承担单
的角度来看, 小农经济思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也是 位在逐渐地缩小, 对小农家庭作为经济与社会基础的
专政社会得以稳国的基础。在各种条件的约束下, 农 功能不断强化, 使得中国文化传统的辐射力在不断增
民既勤奋耕作, 又安于天命, 总是在不抵抗的自然环 大, 以族立国阶段的小农社会已经发挥了关键性的作
境中, 围绕田块, 吃饭、睡觉 转圈 子 , 农 业生 产 周 而复 用。秦国在与六国竞逐中脱颖而出, 更是较(下转 21 页)
二、小农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天不变, 道亦不变”, 这种注重天时、地利、人和, 尤其
所谓传统就是中国历史上形成的, 具有稳定的组 是人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作用的思想, 导致中国人民形
织结构和思想要素, 前后相继, 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特 成了自强不息、宽厚包容的心理品格和道德原则。《周
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俗等深层文化的社 易大传》中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中庸”性格, 养成农人注重实际的认识原则 , 中国古 这里, 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体制为什么在中
代圣贤一向倡导君子“务实”, 久而久之 , 形成了中国 国根深蒂固。
人朴实无华, 立身行事, 讲究脚踏实地, 实实在在, 鄙
3、从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来看, 以小农经济为主
视华而不实的作风, 这些都表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的 导的农业经济状况要求有相应的社会组织结构, 中国
古代调解中主持调解的一般都是身份特殊的人, 纠 《BLACK’S LAW DICTIONAR Y ( FIFTH EDITION ) 》.
纷发生后, 当事人总是不自觉的将自己置身于等级关系 WEST PUBLISHING CO , 1995: 885.
的格式之中, 并自然而然的受其限制而浑然不觉, 认为
[关键词]小农经济 中国传统文化 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06)05—0008—02
中国传统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的生产, 传统经济
2、中国封建地主制下经常存在数量较多的自耕
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农业经济, 其主要特点是小农经济 农, 自耕农拥有他们耕作的小块土地的私有权, 向国
的依附关系在封建社会后期愈加松弛, 佃农对地主的 “男耕女织”生产方式的结合不是简单的个体现象, 有
人身依附, 先是一个逐步强化, 又逐步削弱的过程。 学者研究表明这种农业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
![收稿日期]2006- 3- 20 [作者简介]宋晋玲( 1980— ) , 女, 山西晋中人,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2004 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 廉永杰( 1948— ) , 男, 河南温县人, 西安理工大学教授、校党委副书记、学术带头人;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合。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情况下, 相对于人口来说,
1、小农经济下, 我国封建地主主要采取分散租佃 土地都是稀缺的要素, 在这种情况下, 单纯依靠土地
方式经营其土地, 佃农作为地主土地上的主要劳动者 是不能维持整个家庭生计的, 所以不得不采取充分利
从未拥有固定份地, 向地主交纳的是实物地租 , 由于 用剩余劳动力的生产方式。实行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
第二、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农民生活收入的主要 维取向是气、阳刚、五行、中庸等, 总体上趋于混沌模
来源, 并且农民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不断的调整 糊、实用、直观、系统和整体, 人们依靠自然, 注重于务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研究表明, 在 实, 重视传统和经验, 心理上趋向于自足、乐天、均和、
主干, 它的最显著特点是“靠天”。农业生产对天地自 讲精确时间, 不重效率, 相应的中国政治体制里才会
然的依赖性, 越是往前, 表现越强, 适宜的光热、雨量 出现官僚主义作风。一句话, 小农与官僚是一对双胞
以及土壤、环境是农业耕作的必备条件, 对自然及土 胎, 有小农就有官僚, 有小农经济, 就有专制统治, 这
地主制下政治统治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分离, 以及土地 多种经营, 使农业和手工业结合在一起, 人们一般用
可以买卖, 地权经常转移, 在大多数情况下佃农并未 耕织结合来概括这种生产结构, 中国耕织结合则以家
对地主形成固定的、世袭的人身依附关系 , 且主佃间 庭为本位, 男耕女织, 自己自足。需要强调的是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