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亭集序》看古代散文名篇的创作心理和文本模式(暂定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兰亭集序》看古代散文名篇的创作心理和文

本模式(暂定稿)

把当代散文创作的心理探索与文本模式与古代散文相比较,当代散文的显著特点是创作思路极其开阔,文本模式千差万别,呈现百花争妍的文场气势。然而古代散文与当代散文之间的文化传承,文脉互动,支持与衣赖的关系,一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探索古代散文广泛存在的创作心理以及由这种创作心理相依存的文本模式,可能有助于我们多侧面的了解古代散文的辉煌成就与思维局限,从批判中传承,在传承中辨析,是更好的学习借鉴方式。近代以来,散文创作频繁、热烈、细致地关注写作行为。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中国的散文,一直深受泛众的喜爱。从古至今,有许多创作散文并取得极大成就的文人墨客,常常是在境遇极为恶劣的情形之下,顽强坚守着精神在时代嬗变的文化平台上的位置。为散文写作呕心沥血,“语不惊人死不休”,用心中的激情书写着散文创作这一精神奇葩,为民族文化增光添彩。

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散文名篇,与作家自身对前途命运的反思紧密联系。用散文抒情述志,一直是古代散文名家不变的创作心理。他们或登楼望远,感慨万千;或泛舟水上,对月抒怀;或闻声叹息,情随意尽;或宴席联想,文采飞扬。散文这一文体不可避免地由抒情怀疑变成对自身存在的紧迫问题的表述,以期昭示于后人,启迪读者在阅读美文的愉悦之中受到心灵的启迪。

让我们遥望魏晋,历史上的魏晋时代,是一个文化繁荣、人格高尚的历史断面,是真正的乱世,各种社会力量为争夺权利和地位,激烈搏斗。众多非凡的生命意志,在历史的潮流中,卓然独立,高迈感人。当历史由社会无序状态,进入有序的专制的社会的时期,东晋末年,社会风气较前期有了根本转变,最显著的变化便是人的精神领域引进了佛教思想,乱世的苦难,铁血的惨烈,在佛教思想的感召下,全社会平静淡泊,心气平和。表现在散文的创作心理和文本模式上,较两汉和魏晋的文章有了跟根本变化。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却意境高远,至今是我们

仰望的峰巅。王羲之和陶渊明,他们笔下的文章平和淡泊,无忧无怨。 相比较而言,《桃花源记》是古代散文中的巅峰之作,稍前问世的《兰亭集序》,无论在思想内容和精神价值上也是那个时代的散文典范。可能是以这篇文章内容书写的书法艺术深层的审美功能倾倒了历代书法的爱好者,可能是泛众的审美情趣,遮蔽了人们对文章的欣赏领悟,历代文人,热情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平和简静,遒丽天成”,324个字雄奇秀丽,飞动沉静,方圆互衬,肥瘦相宜,而使作为书法载体的文章内容,反而被人们忽视了。长长的一段时期,寂寞冷遇之后,直到唐朝中期,人们才重新认识了《桃花源记》和《兰亭集序》的艺术价值,读书人才在心灵深处对这两篇散文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曾经称霸文坛的骈文,渐渐让位于这些清新雅致,意境高远的散文名篇。 作为东晋末年旷世奇才的书法家,杰出的散文大家,王羲之在吸收了汉赋和那个时代的骈体散文的文学成就的基础上,借鉴了先秦诸子散文的精华,从语言、哲学等精神领域的各个方面,以对人类生存的深切关注,写成了《兰亭集序》这篇至今仍受读者喜爱的散文名篇。当王羲之身处汉赋的大潮,浮华、空洞的语句如泛滥的洪水,大同小异的对偶,排山倒海的排比,充斥于案牍之时,《兰亭集序》用流畅多变、灵动自由、摇曳生姿的文学语言,创作出清新动人的散文篇章,的确是古代散文创作中不可多见的名篇。

可能是《桃花源记》描绘了一种无法实现,又的确是人们对当时生存状态的否定,对理想境界的精神天国的追寻,构建了中国文化中罕见的超世的理想家园,使这篇散文在中华散文史上一直是无人企及的峰巅。后世读者除了阅读、领会、感叹,一直没有如此奇特想象,巧妙构思的散文精品问世。而《兰亭集序》却因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使文章超出了单纯的序的范围,成为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的散文,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启示了许多散文名家。以下分析鉴赏这篇文章的文体模式及创作心理,探讨其他散文名篇与这篇文章的传承关系。

对时间、地点、环境的描写交代,是这篇散文首先树立的标竿,作者要在这一标竿下,舒卷散文思想的旗帜,探索玄妙的生命哲理,解析时间奥妙,追寻时间的真谛,从而立意成篇,突出中心,满足写作的愉悦。过去很多赏鉴文章对《序》文开篇即对时间地点环境作交代,多有省略。然而从东晋以来的唐宋散文名篇看,这一写作上的处置独具匠心,别有深意。也为后世散文名家的文本模式开了一代先河,后世很多散文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此章法影响,模仿成篇,不能不说是一个事实。对于《序》这样的名篇,古代散文大家若说不了解,不喜爱是不可能的。单是那324个的文字的书写就倾倒了历代文人何况那个时代文坛上的大家,都是才华横溢,文思泉涌的文章高手,在欣赏书法的同时领悟了文章的精妙,更是情理之中。

《序》文的开头,为后文写景抒怀设置了依附的环境条件。尽管真正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不多,尽管作者写景的目的为的是出“趣”,创造一种最能体现作者的自我审美追求,为空明虚静的意境抒发情理独特,又清淡脱俗的情感。但景物描写,却是不可忽缺的关键之笔,有意避免具体的色彩,用简洁的文笔,精省的笔墨,淡雅的语言,全力描写山高林茂,翠竹修长,清流急湍,映衬兰亭的和谐与疏朗,作者特有的美学诣趣,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东晋末年,读书人崇尚老庄,高谈玄理,表现在山水描写上,往往逐一营造清淡空灵的意象美,《序》文突出蓝天、清风与人对自然的感悟和亲近,意在突出风景给人的清净淡雅的灵性之美。这就为兰亭雅集之时曲水流觞,修锲之事设置了绝佳的背景,把读者的注意力巧妙地引向下文整体情趣之中。然而,比这种自然情趣美更高层次的是社会人生、思想境界的情趣美。对生命的真谛的感悟、悲喜。于是,由耳闻目见联系到人间一切喜乐及其相伴相随的乐尽悲来,良多感慨。想到死生,顿生痛感,这种超凡脱俗的情怀,对人类死生认识上的局限性的思索,使文章在后世读者的感情上产生共鸣。即使在当代,我们阅读此文,也有一种贯通古今的美感,也为文章高超的起承转合的章法艺术赞叹不已。

尤其难得的是,作者在324个字的短文中,多处探索了时间与人生的关系问题,这在古文的写作上,是文章立意的极大突破,內涵的极大挖掘。对时间的探索,也是序文深受历代文人喜爱的内在缘由。众所周知,在古罗马,圣`奥古斯丁在名著《忏悔录》第十一卷中,对时间问题,作了哲学上的艰苦探索,这是西方哲学史上探索时间现象的哲学著作名篇.“那么什么是时间呢?”奥古斯丁问道。他又解释分析说,时间实际存在的哲理,既非过去,又不是未来,而是现在。现在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是一瞬间,只有当时间正在我们的感受中经过时,才能对时间加以衡量。令人欣喜的是,王義之在《序》文中,六处探索了时间的过去和现在问题,极富哲理,比较起来,尽管文章对时间探素的深度和广度不如奥氏,但文章的时间提示比奥氏早几十年。历史如此巧合,如此神奇地将东西方兩位作家,同时摆放在时间的玄妙面前,风流人物,非他们莫属。生命过程短暂,在时间的长长流水中,生命现象恰似抬头俯首一样,瞬间变化.尤其当我们处于“怡然自足”,忘我的兴奋状态中,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消亡往往不易觉察,人生易老,“修短随化”是文章对生命价值的理性思索和人文联想,闪现人生哲理中理性之美.以上,是对《兰亭集序》创作心理和文本模式的粗浅探索。

在魏晋时代的骈文潮流之中,一切文字领域,几乎都被骈文占据了,那些讲究对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章,对文章的表情达意僵硬迟滞,作者在那样的文风背景下,能一反潮流,另寻文章新路,开创崭新文风,用洒脱流畅,简洁朴素,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叙事抒情,议论并探索人生与时间的无穷哲理,表现了文章从末有过的思想深度,不能不对历代文人产生启迪的功效。后世散文大家对序文揣摩当在情理之中。受此文影响并对自己的创作心理产生诱导启示,应是消化吸收可以理解的。

讲中国文学,尤其是唐代文学,没有不讲王杨卢骆的。

同是序体文章,王勃不忘骈体文的工整,声律和谐,语言华美,用来展示自己驾驭语言挥洒文字的才华。其创作心理,只是借登高望远宴席之会感怀时事,慨叹个人身世命运的艰难,怀才不遇的无奈,进而怨叹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