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耳穴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耳穴压豆治疗不寐
一、定义
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是邪气客
于脏卫阳,不能入阴所得。不寐又称“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
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
轻者——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
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现代医学中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可以不寐为主要症状。
二、病因病机
l.常见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
2.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有关。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理性质有虚实两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神不安为实;
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心神失养为虚,但久病可表现为
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
三、诊断依据
1、主证:轻者人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2、兼症: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
3、病史:本病证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
4、实验室检查: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它器质性病变。
四、辨证要点
辨证当辨虚实。如急躁易怒而不寐,多为肝火内扰;脘闷苔腻
而不寐,多为胃腑宿食,痰热内盛;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不寐,
多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寐,多属脾虚
不运,心神失养;心烦不寐,触事易惊,多属心胆气虚。
五、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虚证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在泻实补虚的基础上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
镇惊安神,清心安神,配合精神治疗。
五、鉴别诊断
六、证型
(1)热扰神明
[证候] 面红目赤,夜难入寐,心烦意乱,身热口渴,胸闷胀满,头昏头痛,口燥唇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沉数。
[治法] 清热通腑,清脑安神。
[耳穴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垂前、枕、额、肝、胃
(2)肝郁化火
[证候] 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 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肝、枕、耳窝上、三焦
(3)痰热内扰
[证候] 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治法] 化痰醒脑,清热安神。
[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胃、胆、肺、脾
(4)胃气失和
[证候] 胸闷嗳气,脘腹不适而不寐,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腹痛,舌苔黄腻或黄燥,脉象弦滑或滑数。
[治法] 和胃健脾,化滞安神。
[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脾、胃、大肠
(5)瘀血内阻
[证候] 烦扰不安,头痛如刺,心慌心跳,夜不成寐;或合目而梦,且易惊醒,甚则数日毫无睡意,神情紧张,痛苦不堪,舌多暗紫,脉多弦细而涩。
[治法] 理气化瘀,通窍安神。
[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肝、胰、胆
(6)心脾两虚
[证候] 患者不易入睡,或睡中梦多,易醒再难入睡,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脾、胃、小肠
(7)阴虚火旺
[证候] 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手足心发热,盗汗,
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清心,养脑安神。
[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肾
(8)心胆气虚
[证候] 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治法]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胆、肾
(9)心肾不交
[证候] 心烦不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咽干,精神委靡,健忘,腰膝酸软;男子滑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交通心肾,补脑安神。
[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肾、内分泌
(10)肝郁血虚
[证候] 难以入睡,即使入睡,梦多易醒,或胸胁胀满,善叹息,易怒急躁,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疏肝养心,安神镇惊。
[穴位选择] 皮质下、神门、心、交感、脾
七、操作方法:
压丸法(主要介绍):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1、操作方法
消毒后,医者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用镊子夹取耳穴压丸贴片贴压耳穴,并轻轻揉按1~2分钟。每天4~6次,可留置3~6天。
2、手法介绍:
(1)直泻压法:食指、拇指指尖垂直按压,侯至有沉重胀痛感时,持续按压20秒钟,停歇10秒钟,再按20秒钟。重复压主穴6~10回,配穴4~6回。适用于实证、痛证。
(2)旋转压法:指腹顺时针方向旋转轻轻揉压,候至稍有胀痛或刺痛后,每穴按压1~2分钟。适用于虚证或年老体弱者。
(3)点平压法:指腹(或指尖)按压丸药,候至有轻度胀痛时,每穴以0.5秒钟的速度间歇地按压1~2分钟。适用于一般体质或虚实不显者。如失眠、头昏。
3、注意事项
耳廓皮肤有炎性病变、冻疮不宜用;湿热天气,耳穴压丸宜2~3天;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