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V车用汽油标准与之前标准对比

国V车用汽油标准与之前标准对比
国V车用汽油标准与之前标准对比

国五车用汽油标准与之前标准对比

2013年12月18日,国家标准委对外发布我国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即“国Ⅴ汽油标准(GB 19730-2013)”,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供应国Ⅴ汽油。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表1为国Ⅴ新标准与之前标准的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

(1)国V车用汽油标准在国Ⅳ车用汽油标准的基础上调低了三个指标,即硫含量、锰含量、烯烃含量的指标限值。其中,硫含量是车用汽油中最关键的环保指标。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的能力,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μg/g降为1050μg/g,即每千克硫含量不高于10mg,降低了80%;考虑到锰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潜在风险和对车辆排放控制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新标准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负责角度,制定预防措施,将锰含量指标限制由第四阶段的8mg/l降低为2mg/l,并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为进一步降低汽油蒸发排放造成的光化学污染,减少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烯烃含量(体积分数)由第四阶段的28%降低到24%。

(2)对蒸气压、牌号进行相应调整。冬季蒸气压下限由第四阶段的42kPa提高到45kPa。夏季蒸气压上限由第四阶段的68kPa降低为65kPa。国V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

(3)为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的相对稳定,新标准中首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20℃时为720~775kg/m3。

并且,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生产更高牌号的车用汽油,以文件附录形式增加了98号车用汽油的技术要求。

为了更好地防止车用汽油对汽车发动机使用造成的危害,首次限制了在车用汽油中人为加入甲缩醛、苯胺类、卤素以及含磷、含硅等化合物。同时也规定了车用汽油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应无公认的有害作用,并按推荐的适宜用量使用。

2014年1月1日起国Ⅲ标准要求的技术规定废止,国Ⅳ要求的技术规定过渡期至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1日起国Ⅳ标准要求的技术规定废止。

车用标准(Ⅴ)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2

表1 国家汽油标准对比

表2 车用标准(Ⅴ)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附表 98号车用标准(Ⅴ)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国六排放标准 China VI vehicle emission standards

国六排放标准China VI vehicle emission standards Sales and registrations of new vehicles in regions including Beijing, Shanghai, Tianjin, Hebei province and Guangdong province now have to comply with the "China VI" vehicle emission standards,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one of the world's strictest rules on automobile pollutants. 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广东等地区销售和登记注册的新车都需符合国六排放标准,该标准被认为是全世界最严格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之一。 【知识点】 国六排放标准(China VI vehicle emission standards)全称为“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China's stage 6 vehicle emission standards)”,分为对轻型车以及重型柴油车两类标准,全称分别为《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Stage 6 Limi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Emissions from Light-Duty Vehicles)》,以及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Stage 6 Limi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Emissions from heavy-duty diesel vehicles)》。由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分别于2016年12月23日、2018年6月22日发布。其中,轻型汽车(light-duty vehicles)指包括轻型汽油车(light-duty gasoline vehicles)、轻型燃气车(light-duty natural gas vehicles)、轻型柴油车(light-duty diesel vehicles)和轻型两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标准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对修订《车用汽油》国家标准。项目编号:20120002-Q-469。 2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汽车的产量达到1826万辆,占到世界汽车总产量的23.5%。汽车的大量使用,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大气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分担率不断上升,为此,为了降低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数量,改善大气环境,中国目前正在制定我国未来第V阶段的汽车排放法规。为了满足这一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需要高质量的车用汽油与之相配套。 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了2012年北京市制定第V阶段地方标准时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对某些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标准的编制过程及强制理由 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4月27日下发的国标委综合[2012]25号“关于下达《车用汽油》等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GB 17930-2011《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2012年5-6月,接到任务后,课题组首先对国内相关标准的变化情况和国外标准的现状以及目前国内炼厂的状况开展调研。由于本次标准制定的时间要求非常急迫,难于遵循过去在GB 17930-2006和GB 17930-2011起草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此经课题组研究,本标准在GB 17930-2011《车用汽油》附录A的基础上,参考北京地方标准研究的相关数据。编写《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向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及有关单位发送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征集工作。

国五车用汽油标准

国五车用汽油标准于2013年12月18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组织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过渡期至2017年底,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供应国五车用汽油标准车用汽油。 该标准是在参考欧洲标准基础上,经专家反复试验验证,并在征求环保、汽车和石化行业意见以及网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经商国务院有关部委最终确定。

与第四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相比较,国五车用汽油标准最主要变化可以概括为“三减、二调、一增加”。“三减”是指将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ppm降为10ppm,降低了80%;将锰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8mg/L降低为2mg/L,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 将烯烃含量由第四阶段的28%降低到24%。 “二调”是指调整蒸汽压和牌号。其中,冬季蒸气压下限由第四阶段的42kpa提高到 45kpa,夏季蒸气压上限由第四阶段的68kpa降低为65kpa,并规定广东、广西和海南全年执行夏季蒸气压。同时,考虑到第五阶段车用汽油由于降硫、禁锰引起的辛烷值减少,以及我国高辛烷值资源不足情况,结合我国炼油工业实际,该标准将国五车用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并在标准附录中增加了98号车用汽油的指标要求。 国五车用汽油标准还首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为20℃时720~775kg/m3,以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相对稳定。 据测算,国五车用汽油标准实施后将大幅减少车辆污染物排放量,预计在用车每年可 减排氮氧化物约30万吨,新车5年累计可减排氮氧化物约9万吨。 国五车用汽油标准发布 根据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油品质量升级工作的要求,为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13年12月18日发布了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供应第五阶段车用汽油。 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的制定既考虑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和 空气质量改善的迫切要求,也考虑了我国车用汽油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的现状,以及油品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和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需求,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硫含量是车用汽油中最关键的环保指标,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的能力,减 少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将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ppm降为10ppm,降低了80%。

国四标准与国五标准汽油的对比

1、(1)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 2、蒸发性 3、腐蚀性 4、安定性 项目国4 国5 90 93 97 89 92 95 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RON) 抗暴指数(RON+MON)/2 90 85 93 88 97 报告 89 84 92 87 95 90 铅含量/(g/L)≯0.005 0.005 铁含量/(g/L)≯0.01 0.01 锰含量/(g/L)≯0.008 0.002 馏程: 10%蒸发温度/℃≯50%蒸发温度/℃≯90%蒸发温度/℃≯终馏点/℃≯残留物(体积分数)/% ≯70 120 190 205 2 70 120 190 205 2 溶剂洗胶质含量(/mg/100mL)≯ 5 5 诱导期/min ≮480 480 硫含量(质量分数)/% ≯0.005 0.001 硫醇(需满足下列之一) 博士实验 硫醇硫含量(质量分数)/% 通过 0.001 通过 0.001 铜片腐蚀(50℃,3h),级≯ 1 1 水溶性酸或碱无无 机械杂质及水分无无 苯含量(质量分数)/% ≯ 1 1 芳烃含量(质量分数)/% ≯40 40 烯烃含量(质量分数)/% ≯28 25 氧含量(质量分数)/% ≯ 2.7 2.7 甲醇含量(质量分数)/% ≯0.3 0.3 (1)抗爆性:衡量燃料燃烧性能、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 抗爆性用辛烷值(简称ON)来表示,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就越好。 从国四到国五的汽油标号从90,93,95降为89,92,95。 抗爆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加氢脱硫,烯烃含量减少,正构烷烃的增多导致辛烷值降低。 汽油的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为: 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和环烷烃>正构烷烃。 (2)蒸发性:反映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初馏点、T10%:反映启动性能;T50%:反映爬坡、加速性能;T90%反映汽油完全蒸发、燃烧性能。饱和蒸汽压衡量汽油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同时还可相对地衡量汽油在储存运输中的耗损倾向。 从国Ⅳ到国Ⅴ的馏程没有变化,但是饱和蒸汽压11月1日至4月30日的42~85变至45~85,从5月1日至10月31日的40~68变至40~65。这主要是由于汽油的蒸汽压越大,蒸发性越强,易于冷起动;同时产生气阻倾向增大,蒸发损失增大。所以冬季适当提高饱和蒸汽压,夏季适当降低饱和蒸汽压。

国四与国五汽油比较

国四、国五汽油比较表 1)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2、蒸发性3、腐蚀性4、安定性(评分标准:严 抗爆性用辛烷值(简称ON)来表示,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就越好。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标号从90,93,95降为89,92,95。 抗爆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加氢脱硫,烯烃含量减少,正构烷烃的增多导致辛烷值降低。 汽油的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为: 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和环烷烃>正构烷烃。 (2)蒸发性:反映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初馏点、t10%:反映启动性能;t50%:反映爬坡、加速性能;t90%:反映汽油完全蒸发、燃烧性能。饱和蒸汽压衡量汽油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同时还可相对地衡量汽油在储存运输中的损耗倾向。 从国Ⅳ到国Ⅴ的馏程没有变化,但是饱和蒸汽压11月1日至4月30日的42~85变至45~85,从5月1日至10月31日的40~68变至40~65。 这主要是由于汽油的蒸汽压越大,蒸发性越强,易于冷起动;同时产生气阻倾向增大,蒸发损失增大。所以冬季适当提高饱和蒸汽压,夏季适当降低饱和蒸汽压。 (3)腐蚀性: 评定汽油腐蚀性的指标:硫及含硫化合物、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硫含量从50ppm降至10ppm。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铜片腐蚀等没有变化。硫含量的降低不仅能减少汽油燃烧产物对金属的腐蚀。同时也能够减弱汽车对大气污染程度,降低pm2.5的含量。 (4)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碘值、实际胶质、诱导期。 直馏汽油馏分安定性很好,二次加工生成的汽油馏分(如裂化汽油等)安定性较差。 汽油组成中的烯烃含量降低,硫酚及硫醇均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际胶质和诱导期没有变化。但通过烯烃及金属含量的降低,可以推知国Ⅴ汽油的安定性要优于国Ⅳ汽油。

国四、国五汽柴油对比

(1)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汽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2、蒸发性3、腐蚀性4、安定性(评分标准:严格按顺序分类说 抗爆性用辛烷值(简称ON)来表示,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就越好。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标号从90,93,95降为89,92,95。 抗爆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加氢脱硫,烯烃含量减少,正构烷烃的增多导致辛 烷值降低。 汽油的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为: 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和环烷烃>正构烷烃。 蒸发性:反映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初馏点、t10%:反映启动性能;t50%:反映爬坡、加速性能;t90%:反映汽油完全蒸发、燃烧性能。饱和蒸汽压衡量汽油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同时还可相对地衡量汽油在储存运输中的损耗倾向。 从国Ⅳ到国Ⅴ的馏程没有变化,但是饱和蒸汽压11月1日至4月30日的42~85变至45~85,从5月1日至10月31日的40~68变至40~65。 这主要是由于汽油的蒸汽压越大,蒸发性越强,易于冷起动;同时产生气阻倾向增大,蒸发损失增大。所以冬季适当提高饱和蒸汽压,夏季适当降低饱和蒸汽压。 腐蚀性: 评定汽油腐蚀性的指标:硫及含硫化合物、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硫含量从50ppm降至10ppm。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铜片腐蚀等没有变化。硫含量的降低不仅能减少汽油燃烧产物对金属的腐蚀。 同时也能够减弱汽车对大气污染程度,降低pm2.5的含量。 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碘值、实际胶质、诱导期。 直馏汽油馏分安定性很好,二次加工生成的汽油馏分(如裂化汽油等)安定性较差。 汽油组成中的烯烃含量降低,硫酚及硫醇均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际胶质和诱导期没有变化。但通过烯烃及金属含量的降低,可以推知国Ⅴ汽油的安定性要优于国Ⅳ汽油。 (2)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柴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柴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2、蒸发性3、流动性4、腐蚀性5、安定性(评

0汽油国家标准

车用汽油国家标准 2014.10.01 项目 国三 国四 国五/京四 粤四 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RON) 不小于 抗爆指数 不小于 93# 93# 92# 93# 93 93 92 93 88 88 87 88 铅含量 % 不大于 0.005 0.005 0.005 0.005 馏程 10%蒸发温度 ℃ 不高于 50%蒸发温度 ℃ 不高于 90%蒸发温度 ℃ 不高于 终馏点温度 ℃ 不高于 残留量 ml 不大于 70 120 190 205 2 蒸气压11月1日—4月30日 KPa 不大于 5月1日—年10月31日 KPa 不大于 88 72 42-85 40-68 45-85 42-65 40-65 40-65 溶剂洗后胶质 mg/100ml 不大于 5 5 5 5 未洗胶质 mg/100ml 不大于 -- 30 30 --- 诱导期 min 不小于 480 480 480 480 硫含量 %(m ) 不大于 0.015 0.005 0.001 0.005 硫醇(需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博士实验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硫醇硫含量 %(m )不大于 0.001 0.001 0.001 0.001 铜片腐蚀(50 ℃ 3h) 级 不大于 1 1 1 1 水溶性酸碱 无 无 无 无 机械杂质及水分 无 无 无 无 苯含量 % (m) 不大于 1.0 1.0 1.0 1.0 氧含量% (m) 不大于 2.7 2.7 2.7 2.7 甲醇含量% (m) 不大于 0.3 0.3 0.3 0.3 烯烃含量%(v/v) 不大于 30 28 25 25 芳烃含量 % (v) 不大于 40 40 --- --- 芳烃+烯烃含量 % (v) 不大于 -- -- 60 60 锰含量/(g/L ) 不大于 0.016 0.008 0.002 0.008 铁含量/(g/L ) 不大于 0.01 0.01 0.01 0.01 密度(20℃)kg/m 3 --- 0.72-0.775 0.72-0.775 0.72-0.775

“京六汽油”标准

“京VI汽油”标准及历年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汽油变迁历史,分析了指标变化的原因,给出了新标准实施后可能预计的减排效果和环境改善参数,详细列出了“京VI”汽油指标,文章最后给出了从我国开始实施汽油标准起,至“京VI”汽油标准止共计六个阶段的指标变化对比,各个阶段指标变化一目了然。 北京市将在2017年1月开始实施“京VI油品”地方标准。5月31日,北京市环保局公布了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第六阶段油品征求意见稿。第六阶段油品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硫含量维持不变,烯烃、芳烃、苯等多项环保指标更严格。油品标准升级后,能使在用车的碳氢化合物减排5%左右。讨论过程中,曾经有段时间明确北京不再实行“京六”,而是直接实行“国六”,但是接近2016年底,11月初,经过各方讨论最终确定,按照《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的要求,明确北京市将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第六阶段车用燃油标准。 北京汽油使用变迁史: 1997年,率先在全国使用无铅汽油; 2004年,实施严于当时执行的国家标准的车用燃油第二阶段地方标准; 2005年,出台第三阶段油品地方标准; 2008年,出台第四阶段油品地方标准; 2012年,出台第五阶段油品地方标准; 2017年1月,全国范围将实施“国V”标准,北京将争取实施“京VI油”标准。 参照美欧标准,指标更加严格。 第六阶段《车用汽油》地方标准的技术指标参照了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车用燃油标准——主要参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第III阶段车用燃油标准和欧洲VI车用燃油标准。硫含量维持不变,进一步加严汽油中的烯烃、芳烃、苯、蒸气压、馏程和柴油中的多环芳烃、密度、闪点、清净剂等主要环保指标。与北京第五阶段

车用汽油(GB-17930-2013)

车用汽油(GB-17930-2013)

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 31/427—2009《车用汽油》。DB 31/427—2009《车用汽油》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废止。 本标准与DB 31/427—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正文首页的“警告”内容; ——将“本标准规定了由液体烃类和由液体烃类及改善使用性能的添加剂组成的车用汽油的要求 和试验方法、取样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车用汽油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取样、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安全”; ——增加第3章“术语和定义”; ——将第4章产品分类修改为“车用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89号、92号和95号三个牌号”; ——增加 5.1 车用汽油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应无公认 的有害作用,并按推荐的适宜用量使用。车用汽

——将“包装、标志、运输、贮存”修改为第7章“包装、运输和贮存”,内容修改为“根据GB 13690,车用汽油属于易燃液体,产品的安全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 0164、GB 13690和GB 190进行。” ——增加第8章根据GB13690,车用汽油属于易燃液体,其危险性警示见GB 20581-2006中第8章的警示性说明; 本标准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机动车检测中心、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中国石油上海销售分公司、中海油销售上海公司。

关于2020年全国成品油实施国五标准

关于2020年全国成品油实施国五标准 为进一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有关要求,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守法企业和消费者权益,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按时限停售低标准油品 (二)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符合国Ⅴ标准的车用汽 油(含E10乙醇汽油)、车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同时停止国内销售低于国Ⅴ标准车用汽、柴油。 二、规范成品油流通管理 (三)严禁炼油企业将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成品油以其他产品名义销售给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 (四)严禁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从无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成品油,严禁成品油批发企业向不具有成品油经营资格的企业 销售用于经营用途成品油。 (六)规范加油站(点)产品标示,按法规要求明确标注所售汽、柴油产品名称、牌号和等级(如:0号普通柴油,92号汽油(Ⅴ),0号 车用柴油(Ⅳ)),便于消费者选择、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七)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实现加油站车用汽、柴油封闭销售,除农村加油站(点)及水上加油站(点)外,加油站不得 销售普通柴油。 三、加强炼厂质量升级和生产监管 (九)中央及地方炼油企业(以下简称炼油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时限要求,实施成品油质量升级改造,保障清洁油品市场 供应。

(十)炼油企业必须依据国家现行质量标准组织成品油生产,未取得工业产品许可证、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成品油产品不得出厂。 (十一)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会同当地能源主管部门等单位继续深入开展成品油质量升级专项监管,有效促进企业如期完成升级改造; 各炼油企业按季度向相关派出机构报送升级改造、成品油生产情况 等信息。 (十二)各地质检部门督促炼油企业强化出厂检测,确保出厂成品油质量,同时加大对生产企业汽、柴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重 点查处汽、柴油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虚高标号等违法行为。 四、落实相关管理责任 (十三)各省(区、市)政府应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有关精神,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及 前述要求,加紧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明确部门职责,逐项拆解任务,启动相关工作,并按季度向国家能 源局报送进展。要畅通信息举报途径,做到“有疑必查、有举必究”;要加强信息共享,大力开展联合执法和联合惩戒,做到“一处 违法、处处受阻”;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油品质量抽 查不合格的成品油生产和销售企业。 成品油是经过原油的生产加工而成的。成品油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6类。其中,石油燃料产量最大, 成品油可直接由蒸馏原油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以由其它加工过程如裂化等再经蒸馏得到。 成品油可直接由蒸馏原油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以由其它加工过程如裂化等再经蒸馏得到。 成品油的定义:按照《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6年第23号)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 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 替代燃料。”

国四标准解读

《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和《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解读 日前,环境保护部会同质检总局发布了《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GB14622-2016)和《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四阶段)》(GB18176-2016)(以下简称:国四标准),就如何理解、贯彻上述两项标准,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制定国四标准的必要性和背景情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摩托车年产量从300多万辆上升到最高2800多万辆,增长了数倍。截至2015年底,摩托车保有量达9514万辆。据测算,2015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为4532.2万吨,其中一氧化碳(CO)3461.1

万吨,碳氢化合物(HC)430.2万吨,氮氧化物(NOx)584.9万吨,摩托车污染物排放所占比例为:CO占12.7%,HC占13.5%,NOx占1.6%。 我国是摩托车生产和使用大国,但摩托车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国内的摩托车产品仍以化油器为主,而摩托车排放控制较为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已普及电喷技术。鉴于摩托车排放控制仍有较大升级空间,为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环境保护部制定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国四标准,以促进摩托车及其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 2、国四标准适用于哪些车辆? 按照最大设计车速和排量划分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其中摩托车是指以点燃式发动机为动力、最大设计车速大于50km/h或排量大于50mL的摩托车,以及以压燃式(柴油)发动机为动力、最大设计车速大于50?km/h或排量大于50?mL的三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是指以点燃式发动机为动力,发动机排量不大于50mL且最大设计车速不大于50km/h的两轮或三轮轻便摩托车。 因燃料类型不同,摩托车还包括了汽油车、柴油车(仅指三轮柴油摩托车)、气体燃料车(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两用燃料车等;轻便摩托车还包括了汽油车、气体燃料车(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两用燃料车等。 GB14622-2016和GB18176-2016分别适用于燃用各类

国五车用汽油质量标准

国五车用汽油质量标准

对比国四、国五车用汽油质量标准,存在以下差异: 1、抗爆性。衡量燃料燃烧性能,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抗爆性用辛烷值(简称ON)来表示,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就越好。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标号从90、93、97降为89、92、95。抗爆性降低,主要是由于加氢脱硫,烯烃含量减少,正构烷烃的增多导致辛烷值降低。 汽油的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为: 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和环烷烃>正构烷烃。 2、蒸发性:反映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汽压。 从国Ⅳ到国Ⅴ的馏程没有变化,但是饱和蒸汽压11月1日至4月30日的42~85变至45~85,从5月1日至10月31日的40~68变至40~65。 这主要是由于汽油的蒸汽压越大,蒸发性越强,易于冷起动;同时产生气阻倾向增大,蒸发损失增大。所以冬季适当提高饱和蒸汽压,夏季适当降低饱和蒸汽压。 3、腐蚀性:评定汽油腐蚀性的指标:硫及含硫化合物、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 从国Ⅳ到国Ⅴ的汽油硫含量从50ppm降至10ppm。有机酸、水溶性酸

或碱、铜片腐蚀等没有变化。硫含量的降低不仅能减少汽油燃烧产物对金属的腐蚀。同时也能够减弱汽车对大气污染程度,降低pm2.5的含量。 4、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 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碘值、实际胶质、诱导期。 直馏汽油馏分安定性很好,二次加工生成的汽油馏分(如裂化汽油等)安定性较差。 汽油组成中的烯烃含量降低,硫酚及硫醇均在合理的范围内,实际胶质和诱导期没有变化。但通过烯烃及金属含量的降低,可以推知国Ⅴ汽油的安定性要优于国Ⅳ汽油。

【精品】国内外汽油质量标准对比

国内外汽油质量标准对比 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汽油质量标准分为美、欧、日、《世界燃油规范》四大标准体系。其中,欧盟汽油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最具影响力,被许多国家引用。 1.欧盟汽油标准 EN 228汽油质量标准是欧洲统一实施的汽油标准。EN 228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限定了密度、辛烷值以及硫含量、苯含量等指标的最大值。第二部分根据气候和季节将汽油的挥发性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分别执行。由于欧洲国家较多,具体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欧洲一些先进国家在满足欧洲统一法规的大前提下,又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实施标准。 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EN 228-2002汽油质量标准(与欧Ⅲ排放法规相对应),将汽油硫含量降到150μg/g、芳烃含量降到42%、要求苯含量不大于1.0%,铅含量不大于5 mg/L,并对各种氧化物的含量加以限制。2005年,欧洲将开始执行欧Ⅳ排放标准,将清洁汽油中的硫含量降为50μg/g,芳烃、苯、烯烃含量分别降为35%、1.0% 和18%。2007年10月1日起推行无硫汽油(欧Ⅴ排放标准),使硫含量低于10μg/g,并出台了EN 228-2008汽油质量标准,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该标准为最新的欧盟汽油标准。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见表1。

表1 欧盟汽油规格主要指标的变化 2.《世界燃油规范》 《世界燃油规范》是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AAM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根据所属的30个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联合发表的,主要是汽车制造商和发动机制造商针对环保要求,对汽车燃料提出的基本要求。世界燃油规范要求清洁汽油降低硫含量,减少尾气中SO x的排放,抑制尾气转化器中催化剂中毒;降低烯烃含量,避免发动机进油系统和喷嘴堵塞,减少发动机进气阀和燃烧室中生成沉积物,减少汽车尾气中1,3-丁二烯的排放,避免汽油辛烷值分布不均;降低苯和芳烃含量,减少致癌物;降低蒸汽

国五汽油标准对比

国五汽油标准对比

国V车用汽油标准与之前标准对比 2013年12月18日,国家标准委对外发布我国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国家标准,即“国Ⅴ汽油标准(GB 19730-2013)”,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供应国Ⅴ汽油。新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表1为国Ⅴ新标准与之前标准的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 (1)国V车用汽油标准在国Ⅳ车用汽油标准的基础上调低了三个指标,即硫含量、锰含量、烯烃含量的指标限值。其中,硫含量是车用汽油中最关键的环保指标。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的能力,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μg/g降为1050μg/g,即每千克硫含量不高于10mg,降低了80%;考虑到锰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潜在风险和对车辆排放控制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新标准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负责角度,制定预防措施,将锰含量指标限制由第四阶段的8mg/l降低为2mg/l,并禁止人为加入含锰添加剂;为进一步降低汽油蒸发排放造成的光化学污染,减少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烯烃含量(体积分数)由第四阶段的28%降低到24%。 (2)对蒸气压、牌号进行相应调整。冬季蒸气压下限由第四阶段的42kPa提高到45kPa。夏季蒸气压上限由第四阶段的68kPa降低为65kPa。国V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 (3)为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的相对稳定,新标准中首次规定了密度指标,其值20℃时为720~775kg/m3。 并且,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生产更高牌号的车用汽油,以文件附录形式增加了98号车用汽油的技术要求。 为了更好地防止车用汽油对汽车发动机使用造成的危害,首次限制了在车用汽油中人为加入甲缩醛、苯胺类、卤素以及含磷、含硅等化合物。同时也规定了车用汽油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应无公认的有害作用,并按推荐的适宜用量使用。 2014年1月1日起国Ⅲ标准要求的技术规定废止,国Ⅳ要求的技术规定过渡期至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1日起国Ⅳ标准要求的技术规定废止。 车用标准(Ⅴ)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2

“国六(国VI)汽油”标准最新解读

“国六汽油(国VI)”标准解读及我国六阶段汽油标准 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摘要]在“京六汽油”标准实施9个月后,已经在2+26城市开始实施“国六汽油”标准了,“京六汽油”标准就是为“国六汽油”标准的实施探路的。本文依据时间节点分阶段列出了我国汽油标准发展变迁历史,分析了本次标准升级指标变化的原因,给出了新标准实施后可能预计的减排效果和环境改善参数。国六汽油标准是在京六汽油标准基础上升级而成的,故本文也详细列出了“京VI”汽油指标,文章最后给出了从我国开始实施汽油标准起,至“国VI”汽油标准止共计六个阶段的指标变化进行了对比。 国VI依据烯烃含量的不同划分为“国VIA”和“国VIB”。 广西地区为乙醇汽油实施地区,故标准允许广西地区全年实施夏季蒸汽压要求指标。 北京已经从2017年1月开始实施“京VI油品”地方标准,该标准在蒸汽压阶段划分上严格于国六标准,采用四阶段分级,而国六汽油标准仍采用两阶段分级。北京市环保局5月31日公布了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第六阶段油品征求意见稿。第六阶段油品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硫含量维持不变,烯烃、芳烃、苯等多项环保指标更严格。油品标准升级后,能使在用车的碳氢化合物减排5%左右。在是否实施京六标准的讨论过程中,曾经有段时间明确北京不再实行“京六”,而是直接实行“国六”,但是接近2016年底,11月初,经过各方讨论最终确定,按照《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的要求,明确北京市于2017年1月1日起率先实施第六阶段车用燃油标准。在北京地区实施了京六标准9个月后,开始在京、津、河北的2+26城市率先实施国六汽油标准。全国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国六A汽油标准,2023年1月1日全面实施国六B汽油标准。 我国汽油使用变迁史: 1997年,北京地区率先使用无铅汽油; 2004年,北京实施了严于国家标准的车用燃油第二阶段地方标准;

解析国四汽油标准

1铅含量;四乙基铅易光解形成白色沉淀。铅有毒在气缸中燃烧后,其中的铅会变成氧化铅沉积下来,增加积炭量,引起气缸过热,增大发动机零件的磨损,而且排出的废弃中的含铅化合物会污染环境。 2铁含量;二茂铁燃烧物会沉积在燃烧室,使发动机严重磨损。 3锰含量;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易光解形成白色沉淀。燃烧排放物会沉积在燃烧室、进气阀和火花塞的表面,缩短进气阀的寿命,引起发动机严重磨损,火花塞严重短路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金属离子引发的粗暴式燃烧,可以损坏喷油嘴等设备。添加金属离子后,发动机在燃烧过程中,因为燃烧温度提升,造成氮氧化物排放急剧增加。 4密度;(1)根据密度可判断石油产品的成分和性质。判断油品质量密度与原结果出现显著差异,判断是否混入重质油或轻质油。两种油品混合会出现密度升高或降低,结果相差大于0.0100g/cm3可能发生混油。(2)判断燃料使用性能,密度小,质量热值就高。 5 10%蒸发温度;影响发动机的启动性能。过高冷车不易启动。过低易形成气阻(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而中断油路。

6 50%蒸发温度;表示燃料的平均挥发性和加速性能的大小。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温度过高当发动机由低速举然变为高速而需要加大油门增加油量时使燃料来不及完全气化,使燃烧不完全,甚至燃烧不起来,降低发动机功率。如果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发动机功率小。 7 90%蒸发温度和终馏点; 表示油品不易挥发和不完全燃烧的重质馏分含量多少。如重质组分多,汽油不能完全蒸发和燃烧。这样,就会增加汽油消耗量,甚至稀释润滑油,增加机件磨损。 9残留量; 10蒸气压;表示油品的挥发性。蒸汽压越大,挥发性越大,与空气混合也越均匀,燃烧越完全,减少磨损,耗油量低。过高的蒸汽压会形成气阻,中断供油。过低会影响气动性能。 11实质胶质;汽油中的烯烃氧化缩聚形成胶质。胶质通常为褐色的粘稠且流动性很差的液体.胶质过高,汽油不能完全燃烧,产生的物质积聚在气门导管部位。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温度时,无异常现象;当熄火冷却一段时间后,胶质的粘性增加把气门气门导管内。这时发动机启动会发生顶气门想象。 汽油胶质含量超标,颜色变深,但气味比较难闻,有股酸臭味。胶质具有极强的着色能力,油品的颜色主要来自胶质,颜色的深浅反映了胶质含量的多少油品中的胶质在燃烧时易形成炭粒,引起机器磨损和堵塞,胶质受热或在常温下氧化,可能转化为沥青质,所以加工中应尽量除去。 实际胶质的增长还导致色度和酸度的增加。 12诱导期;是评定汽油在长期储存过程中,氧化生成胶质倾向的指标。 诱导期长,生成胶质倾向小,抗氧化安定性好,油品越稳定,储存时间就越长。 13硫含量;所有硫化物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排放至大气中污染环境,并且在与生成水相遇后会产生具有腐蚀性的酸性物质,腐蚀发动机及曲轴箱部件。 硫会导致催化转化器的催化剂对有毒排放物转化效率降低,并可导致高温尾气氧传感器灵敏度下降而使排放增加。 14铜片腐蚀;是检验油品中是否含有对金属产生腐蚀作用的硫醇、活性硫或游离硫及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水分等物质。国家标准规定铜片腐蚀不大于1级。 15水溶性酸或碱;(1)油品中的水溶性酸碱是指油品在加工、储运及运输过程中从外界混入的可溶于水的无机酸和碱。通常多为油品在酸碱精制过程中因脱除不净而残留的酸或碱。(2)还可以致预测油品的腐蚀性能,油品中存在水溶性酸、碱会在加工、使用和储存时腐蚀与其接触的金属设备和机件。其中水溶性酸几乎对所有金属都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而碱只对锌、铝等金属腐蚀。当油品中有水存在时,其腐蚀更加严重。汽油中有水溶性碱存在时,在其作用下,铝制零件会生成氢氧化铝的胶体物质,堵塞油路、滤清器和油嘴。 16硫醇;硫醇具有恶臭和腐蚀性,硫醇硫含量影响铜片腐蚀,硫醇硫越高铜片腐蚀越厉害。 17氧含量;可减少尾气中CO的排放,但含氧化合物体积热值比汽油低,大量加入将影响汽车发动机的性能,而且NOX排放会污染环境。 18甲醇含量;甲醇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易燃、有毒液体,易受氧化脱氢而成甲醛。(1)甲醇蒸发潜热大,汽化不良二流入气缸将润滑油乳化,增大摩擦导致发动机内部件磨损。(2)对油泵、油表传感器的破坏,主要的甲醇中微量水加大了导电,使这些部件易顺坏。

车用汽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车用汽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 /427—2009 2009-10-01实施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009-02-10发布 前言 本标准第3、4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欧盟标准EN 228-2004《车用汽油》制定。 本标准与EN 228-2004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是: 一一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均采用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根据上海地区实际情况,按照研究法辛烷值划分为3个牌号; ——未设马达法辛烷值、VLI指数等项目; ——增加了抗爆指数、铁含量、锰含量、硫醇、水溶性酸或碱、机械杂质及水分项目和相应的试验方法; ——密度按20℃进行规定; ——烯烃指标规定为“不大于25%(体积分数)”,芳烃修改为“芳烃+烯烃”,指标为“不大于60%(体积分数)”; ——氧化物只规定甲醇,指标为“不大于0.3%(质量分数)”; ——馏程指标与GB 17930-2006《车用汽油》国家标准一致。 本标准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中国**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川、林荣兴、陈洪德、缪文泉、叶志良、沈伟云、唐德寿、黄成。本标准于2009年首次发布。 车用汽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液体烃类和由液体烃类及改善使用性能的添加剂组成的车用汽油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取样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规定的产品适用于作点燃式发动机的燃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国六排放标准介绍

国六轻型车排放标准介绍 2017‐11‐10

国六标准历程 2015.1 标准启动2016.6 公开征求 意见 2016.10.3 WTO/TBT 通报 2016.10.18 部常务会 审议通过 2016.12 发布

国六标准控制重点 ?采用燃料中立的更严格的限值 ?蒸发排放控制要求 ?低温下的污染物排放 ?实际行驶状态下的排放控制(RDE) ?OBD要求 ?温室气体协同控制

国6标准定位 创新 国六排放标准 延续 欧盟排放标准 协调 全球技术法规 融合 美国排放标准

国6标准概要 5 国6排放标准 工况排放(WLTC,L+M+H+ExH): ◆燃油中性,不区分汽柴油 1、CN6a: EU6C限值(CO;700mg/km) 2、CN6b: PN不变, PM加严1/3, 气体污染物加严50% 蒸发排放 1、密闭室蒸发排放(加严测试规程)–LEV II 2、加油蒸发排放(ORVR) -LEV III (分别补充了耐久性劣化因子规定。) 实施日期:2020-7-1(6a) 2023-7-1(6b ) 适用范围:GVW≤3500kg M1,M2,N1, N2 -7度低温排放(WLTC 低速和中速段): CO,THC:相当于国5的2/3; 新增NOx限值0.25g/km 耐久性:16万公里 规定了乘法老化因子和加法老化因子 OBD:参考了CARB OBD II 2013版,OBD 阈值统一采用EU6-2汽油车限值,将NMHC +NOx 进行组合。 在用车符合性: 可检查排气污染、OBD系统、 蒸发污染物以及加油污染的符合性要求 生产一致性检查: 可检查I,II,III,IV,VI,VII 和OBD系统 RDE :参考EU 的RDE 的PEMS 测试要求,采用 移动平均窗口法评价。2023年强制引入NTE 限值要求(PN-CF 值为2.1;NOx-CF 值为2.1)

柴油国五标准指标详细数值表_柴油国四国五区别

柴油国五标准指标详细数值表柴油国四国五区别 ?2015年3月31日 【导语】:柴油国五标准即将在2018年前实施,那么柴油国五标准到底有哪些指标需要达标的呢?一起来看国五柴油详细的标准吧!还有国四国五柴油的详细区别对比表哦! 国四国五柴油,简单来说主要区别就是柴油的品质区别,国五油的品质更高,排放的废气更少,污染更少。 除了柴油有国四国五的区别,汽车也有国四国五的分类的。国四国五汽车的区别,也是汽车尾气排放的标准不一样,国五车排放物更少,污染更少。国五车,配上国五油,才可以达到国家要求的全面实施汽车尾气排放国五标准。 下面从专业角度,解析下柴油油国四国五标准的区别吧! 查找国四、国五商品柴油质量标准,按照顺序列表、对比国四、国五商品柴油质量标准的差异:1、抗爆性 2、蒸发性3、流动性4、腐蚀性5、安定性(评分标准:严格按顺序分类说明)。

国(Ⅳ)国(Ⅴ)项目 5#0#-10#-20#-35#5#0#-10#-20#-35#标准DB11/ 239-2007 DB11/ 239-2012 色度/号≯ 氧化安定性/(总不溶 ≯ 物)(mg/100mL) 硫含量(质量分数)/% ≯· 酸度/(mgKOH/100mL) ≯—7 10%蒸余物残炭(质量分 ≯ 数)/% 灰分(质量分数)/% ≯ 铜片腐蚀(50℃,3h)/级≯ 1 1 水分(体积分数)/% ≯痕迹痕迹 机械杂质无无 润滑性: 磨痕直径(60℃)/μm≯460 460 多环芳烃含量(质量分数)/% ≯11 11

运动粘度(20℃)/(mm2/s)~~~~~~凝点/℃≯ 5 0 -10 -20 -35 5 0 -10 -20 -35 冷滤点/℃≯8 4 -5 -14 -29 8 4 -5 -14 -29 闪点(闭口)/℃≮55 55 着火性:? 十六烷值≮49 46 45 51 49 47 十六烷指数≮46 46 43 46 46 46 馏程: 50%蒸发温度/℃≯300 300 90%蒸发温度/℃≯355 355 95%蒸发温度/℃≯365 365 密度(20℃)/(kg/m3)820~845 800~840 800~850 790~840 脂肪酸甲酯(体积分数)/% ≯——(1)????抗爆性:柴油(发火性能)抗爆性的指标十六烷值 十六烷值低,则燃料发火困难,滞燃期长,发动机工作状态粗暴;十六烷值高, 发火性能好,滞燃期短,燃烧均匀,发动机工作平稳;十六烷值过高,局部燃烧 不完全,冒黑烟。 高速柴油机:40~60;中速柴油机:30~35;低速柴油机:<25 从国Ⅳ到国Ⅴ阶段,要求的十六烷值分别从49、46、45提升至51、49、47.并且低温下的十六烷指数由43提升至46.主要是因为柴油的理想组分是带少量支 链的大分子烷烃,在十六烷值相对较高时,发火性能好,滞燃期短,燃烧均匀, 发动机工作平稳,有利于柴油燃烧性能的提高。 (2)????蒸发性 评定柴油蒸发性的指标:馏程、闪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