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所有分类]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所有分类]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研究是跨学科比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文学与其他姊妹艺术如绘画、音乐、影视、雕塑、建筑、摄影等关系的比较研究。

各门艺术之间彼此又拥有各自的媒介手段和发展历史,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和功能。在讨论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时,应当承认,“每一门艺术都会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经验,每一门艺术创造的都是一种独特的基本创造物。” ([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藤守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74页)。各门艺术都有其特殊的对象,莱辛曾借用古罗马作家普卢塔克的话说,“谁若是用一把钥匙去劈柴而用斧头去开门,他就不但把这两种东西都弄坏,而且自己也失去了这两种工具的用处。”(莱辛:《拉奥孔》第202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当今各个艺术种类为扩大其表现力,正在突破原有的疆界,互相借鉴和吸取,形成了一种超媒介的趋势。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说:“不同种类的艺术趋向于互相替代,如果还不能到达这一点的话,至少也互相增添了新的力量。”

莱辛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这种汇通和差异在传统美学中已经论述得较为充分,跨学科研究主要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的互相借鉴和渗透。“这种研究以全部艺术为领域,从单个艺术品之间的偶然联系直到整个文化时期文学艺术作品互相渗透的极为复杂的情形,可以有无数值得研究的题目。”([美]玛丽?盖塞:《文学与艺术》,载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34页。)

尽管文学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研究选题虽然很多,但必须坚持文学主体性的原则,韦斯坦因特别指出:“在跨学科研究中,我们应谨慎从事,以适当的分寸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总体……还应特别注意我们论证时进展的逻辑,因为在比较艺术研究中,不知不觉地离题是最容易发生的事了。”([美]韦斯坦因:《文学和视觉艺术》,载《文学的内在关系》,第251-270页)。一般地说来,文学和艺术的比较往往遵循三个基本途径:即两者的关系、影响和综合。从研究方法上说,既可以是历史性的因果联系研究,又可采用基于一定背景下的平行研究。

(一)文学与绘画

中西方很早就认识到诗画有着密切关系。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斯曾说过:“绘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我国北宋诗人苏轼在评论王维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在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在一幅意境幽远的绘画上,题上一首小诗,再加上几枚朱印,诗书画融为一体,可谓珠连璧合,构成了艺术史上的独特样式(如图1、图2)。中国诗歌历来讲究“诗情画意”,绘画中多有以诗为题作画比赛的逸事掌故,如“踏花归来马蹄香”、“野渡无人舟自横”等,都是画史上的佳话(图3、图4)。

图 1

图 2

在西方的小说和诗集中也常常配有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无疑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同时,中西方也都看到了诗与画的区别。陆机说过:“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莱辛根据诗与画的不同的艺术手段和读者的感觉方式,对诗与画作了更为明确的区分。他认为,绘画适合于摹仿空间中并列的物体、静止的状态,诗适合于摹仿时间中展开的动作和情节。人们观看一幅画时,是靠画中各物体的空间关系来理解整体,而在读一首诗时,则是靠事件的时间序列来理解它。文学与绘画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这里主要探讨文学对绘画的借鉴,即文学是如何通过借鉴绘画的因素来丰富自身并实现新的转换的。

1、文学从绘画中获取技法

由于绘画艺术手段的直观性,小说家有意识地学习绘画中的基本技法,包括色彩、线条、光线和构图等。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苔丝》的描写就有很强的绘画效果,作品中不少段落都可转化为可视的形象。康拉德的小说也是如此,作者非常注重从色彩上塑造空间,并通过色彩使空间变形,请看下面一段:

快要落山时的太阳的直径变小了,一道奄奄一息的褐色无光的光线……北方出现了一道浓浓的云堤,它带有一种阴险的乌黑的橄榄色彩,低低地一动不动地压在大海上,仿佛在航道上设置了一道坚固的障碍。

作品中色块和作家的主观感受结合在一起,使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这里可以看出印象主义绘画和俄国画风的影响。

中国绘画中的空白和简洁等成为中国一些文体意识比较强的作家的自觉追求。所谓“空白”,是中国画的一种特殊技巧。中国画家在描摹景物时,不重西洋的油画那种通过工笔的描画传达出物的外在形态,不肯让物的底层阴影填实了物体的“面”,而是用写意的方式创作,采取虚实结合的手法,“计白当黑”,赋予空白以韵味和生机。同样,对笔墨而非线条的重视则使中国画较西洋油画更为简洁、灵动。中国画的这些技法为作家们所领悟,成为他

们创作中的重要技巧。鲁迅曾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文学创作和理论上的“视角主义”直接受到西方立体派绘画理论的激发。受物理学发展的影响,立体派认为,以往绘画中所采用的平面透视的方法不能见出事物真实的立体的存在,因而这些画家采用多视角的方式,全方位地观察事物的构成,使画中的人物和景物仿佛被打碎后重新组合一样,给人一种扭曲和变形的效果。其代表人物为毕加索,他的立体几何式的绘画开创了西方绘画的一个新境界。受此启发,新小说派代表作家罗布-格里耶的《咖啡壶》,就是从三个视角透视咖啡壶的。

罗布-格里耶

钱钟书在谈到莱辛《拉奥孔》时,提到绘画中“富于包孕的片刻”。莱辛认为,与时间是诗的因素不同,空间是造型艺术的最主要因素。如果说艺术的最终目的都是要传达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那么在选择题材这一点上,画家比诗人责任更大,他们必须选取一个行动当中“最具包孕性的片刻”描绘,从而暗示出前后的行动。这一刻往往会给观者多样的感觉,产生强烈的震撼力和无尽的遐思,甚至使瞬间化为永恒。如今,叙事作品也开始吸取绘画中的画面选择原则,精心处理事件的场景和故事的开头和结尾,以刺激读者的想象。

2、借鉴绘画的空间意识

20世纪以来,人们在诗画关系的研究上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话题。文学作为时间的艺术是与它所运用的媒介——字词联系在一起的,而一些现代诗人和作家在寻找新的表现方式和技巧时越来越注重空间感觉的原理。他们所努力追求的恰恰是要打破传统的时间序列,希望读者不是通过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的理解来获得完整的印象,而是打乱时间让人们从空间中去理解他们的作品,像欣赏一幅画或一座雕塑一样,同时得到作者所要传递的各种印象。有个叫约瑟夫?弗朗克的美国人在研究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时说:“由T?S?艾略特、庞德、普鲁斯特和詹姆斯、乔伊斯为代表作家的现代文学,正在向空间形式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说,读者大多在一个时间片刻里从空间观念去理解他们的作品,而不是把作品视为一个序

列。”( [美]约瑟夫?弗朗克:《小说的空间形式》)“场景描绘”也是文学向绘画借鉴空间感的方式之一,场景的呈现代替了叙述。法国新小说《密室》就是突出的例证。这类小说没有通常所认为的情节,也没有合乎逻辑的动作,整个作品由几个画面组成。读者阅读这部作品时,从中获得的不是时间序列(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画面中推断出时间),而是一幅图画。这类小说只有从空间上把握,才能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氛围。

3、中国古代文论与画论

中国古代文论与中国画论的关系密切,几乎难以分割开来。画论中的术语和思想常常被运用到诗文理论之中。以贯穿我国古代文论的“形神”这对范畴而言,它的勃兴就与绘画中形神理论的发展相关。魏晋时期,随着人物画的逐渐成熟,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明确提出绘画中必须“以形传神”的理论。唐代以后,山水画异军突起,取代了人物画的地位,形神理论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宋代郑椿就说:“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此虽曰画而非画者,盖只能传其形,不能传其神也,故画法以气韵生动为第一”,指出“物”也有“神”;而文人画的兴起,又使画者格外注重表现作者个人的品格和理想。这些都深深地影响到诗文创作,使唐代以后的文学理论一改六朝以前对“形似”的强调,开始认识到“神似”的重要性。

诗圣杜甫就明确把传神作为艺术创作的审美标准。他说,艺术形象不仅要传形,还应传神,作家的才力、学识修养更是艺术创作传神的重要条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了司空图,更强调诗文要有“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要“离形得似”。其他如“风骨”这一概念也是对中国绘画中“骨法”的借鉴,这些说明中国古代文论对绘画理论受惠颇多。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家曾用绘画概念来说明小说的叙事技巧,如“背面傅粉法”、“横云断岭法”、“重作轻抹法”等,这些概念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初创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论对绘画术语和方式的借鉴既表现出中国传统文论的感悟式的特色,也反观出中西异同,重逻辑和思辨的西方经典文论是很少采用这种具象

(二)文学与音乐

在人类的童年时代,诗乐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用于祭祀和欢庆。封建社会早期,诗歌与音乐也有着密切联系。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篇篇入乐的。早期的文学批评看到了诗与乐、舞的内在联系。《毛诗序》曰:

诗者,志之所云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在古希腊,诗与乐起初也是同体共生。当时的诗人离不开他的七弦琴。随着社会的进化,分工逐渐细密,相应地文学与音乐也独立开来,成为不同的艺术种类。钱钟书认为,“诗、词、曲三者,始皆与乐一体。而由浑之划,初合终离。凡事率然,安容独外。文字弦歌,各擅其绝。……即使折衷共济,乃是别具新格,并非包综前美。”(《谈艺录》27)文学与音乐的分离是一种必然,这种分离促使了各自发展的完善。没有这种分离就没有现代文学和现代音乐的高度发展。而如今两者的互相渗透和互相倾慕又表现出各自对自身的超越。

作为艺术门类来看,文学和音乐有着一些共同的因素。相对绘画、雕塑而言,文学和音乐都属于时间艺术,时间是这两种艺术存在的框架,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声音动态结构,文学是在时间中连续呈现的词语有序结构。不过,它们所用的媒介又是各不相同的,音乐的旋律比文学的文字更为抽象,它对听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听众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的自由。而这一特点正是文学所努力追求的。另一方面,音乐的某些表现方式如叙述性、戏剧性与文学的某些本质特征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有些著名的音乐作品是受到文学作品包括民间故事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梁祝故事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文学与音乐的关系在那些具有比较深厚的音乐造诣和音乐经历的作家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音乐往往成为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托马斯?曼和米兰?昆德拉等。音乐性在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中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示,音乐在作品的整体结构和表现手法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了解了作家与音乐的关系,对于理解作品大有裨益。

1、文学对音乐技巧的吸收

文学尤其是诗歌,一直与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英国现代派诗人艾略特曾指出:“我认为诗人研究音乐会有很多收获。……音乐当中与诗人最有关系的性质是节奏感和结构感。”(转引自张隆溪选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26页。)他荣获诺贝尔奖的诗作《四个四重奏》就是这方面的尝试。《四个四重奏》由四首诗构成,每一首诗都以一个与诗人的全部经验中某一时刻相关的地方命名。从结构上说,每首诗分成的五个部分,就像“有自己内在结构的五个乐章”。诗人所采用的音乐手法使诗歌回转跌宕,严谨而富于流动美,也使我们在“倾听”中领略作品的美感。

叙事文学也可以吸收音乐的因素和技巧。王蒙曾表示,他希望他的小说结构不是单线条的独奏,而是有着复杂变奏和和声的交响乐。在叙事作品中,一些小说家常常借鉴音乐的技巧如动机、主题变奏等。音乐中有一种通过主导动机的反复出现来标明特定情景和人物以加强结构的方法,文学中也常采用这种主导动机的方式,通过重复使作品的某些意蕴得到加强,

或在结构上形成呼应。

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结构对现代小说文体的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昆德拉的小说就是突出的例子。昆德拉将音乐的思维方式引进小说创作,以音乐为参照系,在小说形式上作了大胆的革新。

昆德拉

首先,他要求新的小说既能包容现代世界存在的复杂性,又具有建筑结构的清晰明确。换句话说,既要广阔复杂,又要简洁凝练。而这一思想直接来源于捷克音乐家雅那切克作品的启迪。为了增加小说的密度,昆德拉借鉴了雅那切克的创新手法,即在音乐中无情地删去无用的音符,只让能表达基本性东西的音符存在,并且不用过渡,采用突然的并列,不用变奏,采用重复。由此,他要求小说必须摆脱陈规旧习,削去一些无意义的展示、描写、解释和过渡,使其言简意赅。

其次,昆德拉所追求的小说对位艺术也是受到音乐上复调意图的启发。所谓音乐上的复调,即同时展开两个或几个声部(旋律),它们既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昆德拉所说的复调小说不仅仅指几条情节线索的对称和平衡,还要求把非小说性的文体合并到小说的复调中,如哲学、历史、诗、梦、在小说中的运用,其意旨在于构成一支关于人的存在的和谐的音乐。他在自己的小说中努力探索并实践着这种音乐对位。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第六章中,我们看到了多种因素的并置:斯大林儿子的死,一个神学思考,亚洲的一个政治事件,弗朗兹在曼谷死去,托马斯在波希米亚下葬。这些叙述构成了一种多

层次、多线索、多形式交织融合的立体小说风格,更适合表现复杂的现实世界。

2、文学对音乐本体性的追求

现代以来,文学的这种追求已不是一般性的要求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美”,也不仅仅是通过借鉴音乐方法来丰富和扩展文学创作领域,而是对音乐本体的追求。音乐成为文学的“理想自我”。

这种追求首先表现在对音乐中音响的运用上。音乐之所以较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能更直接地表现人类的情感,重要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它是通过音响的强弱来实现的。而这一点也正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所看重的。这些象征派诗人在创作中表现出对音乐中音响模式的渴求。前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保尔?魏尔伦在《诗的艺术》这篇象征派诗歌的宣言中特别强调诗歌的音乐性,认为诗歌的首要因素是音乐。在他的《被遗忘的小咏叹调》里,将一些有表现力的词语反复呈现,模拟雨声的单调、连绵,渲染出哀愁、忧伤的情调。后期象征派诗人瓦雷里更重视语言的“义”和“音”的融合。他的《海滨墓园》被称为诗之乐。在用词上他选用半谐音和叠韵词使诗句铿锵错落,富有律动。在语调上,又根据内容情调的抑扬起伏强弱变化进行巧妙的设计,使开篇与结束首尾呼应,中间的语调变化丰富。全诗具有一种昂扬乐观的基调。象征主义诗人对诗歌音乐性的追求,使诗歌中的音乐因素更加鲜明、突出,从而丰富了诗的表现力和美感。我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也具有这种音乐美。这首诗不仅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了诗人的感伤情绪,而且在声音的处理上别有特色。诗人反复描写雨巷的悠长,姑娘“默默行着”,“走近”,“飘过”,“远了,远了”,体现了法国前期象征派诗人讲究形象的流动性的特点。诗中反复出现的“悠长”的“长”,“雨巷”的“巷”,“希望”的“望”,“女郎”的“郎”等字,韵母相同,音韵和谐,具有法国前期象征派诗人魏尔伦主张的音乐美,并由此为我国新诗用韵开辟了一条新径。

这种追求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音乐语言的抽象性和丰富性的仰慕上。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曾指出:“音乐比别的艺术更宜于表现漂浮不定的思想,没有定型的梦,无目标无止境的欲望,表现人的惶惶不安,又痛苦又壮烈的混乱的心情,样样想要而又觉得一切无聊。”(63)含混性,抽象性是音乐的又一重要特征。现代派音乐家瓦格纳不仅以其《尼贝龙根的指环》成为后来同名诗剧的前驱,更对意识流小说的产生发生了重要影响,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就一再提到这位音乐大师。当然,文学对音乐本体的这种追求是在类似的层次上,而不是说要最终取消语言。

总之,现代人对音乐本体的追求是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折射。音乐化的语言似乎

比具有明确所指的文字陈述更能传达出对现代生活的特殊感受。

3、文学理论批评与音乐

文学理论批评与音乐的关系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批评的过程中运用音乐的方法分析作品,从文学中发现音乐;二是文学批评本身吸收音乐的理念。

用阅读乐谱的方式阅读神话,从和声中把握神话的深层结构是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主张的一种阅读方法。在《神话与意义》这本小册子中,列维-施特劳斯将神话的阅读和理解与音乐相提并论。他说,如果我们阅读神话像阅读报纸和小说那样,一行接着一行,从左到右,我们是不会了解这个神话的。……神话的基本意义是不能从一段一段的事件来了解的,神话必须从许多事件中去了解,虽然这些事件在故事的不同时间里出现。所以我们读神话时,应该像阅读交响乐队的乐谱一样,不是一行五线谱接着一行五线谱,而是要领悟全页。他本人就是用这种方式阅读俄底浦斯神话系列的。他将不同时间的一系列事件加以组合排列,在纵横交错中读出了其深层的二元对立。

文学理论批评对音乐的借鉴主要表现在对音乐理念和方法的吸收上。其中比较熟悉的概念有“复调”理论。所谓“复调小说”,是由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对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进行分析时提出的,指作品中权威声音的消失,众多人物构成一种平等的对话。复调小说目前已成为现代小说中颇受青睐的一种。巴赫金认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一种“多声部性”的、全面对话的小说。作者创造了独立的、处于平等对话地位上的主人公,使作品不再是“在作者统一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的艺术品,而构成了“众多的、地位平等的

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相互间不发生融合”,宛如音乐复调中多个并行穿插的旋律。也许小说作者并不是有意创作一部“音乐化”的小说,但批评家却在音乐的启发下,“读出”了小说中的复调结构。

(三)文学与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综合运用光、影、声结合的技术,逼真形象地表现文本,并以极为直观、方便的欣赏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影视的传播方式和对受众的覆盖面,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难以与之抗衡的。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詹姆逊曾指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形象社会或景观社会,视像对人们的影响已超过甚至代替了文字。由于影视的强烈冲击,传统文学形式逐渐走向萧条,人们日益疏远了书写文字。这一状况既造成了文学的危机,同时也促使了文学的反思和革新。

1、文学和影视的联姻

尽管影视艺术对文学有很大的冲击,但影视与作为“母本”的文学仍有隔不断的联系,首先,文学是影视艺术产生的重要基础,因为影视拍摄需要文学脚本,有些影视剧是先有文学作品,然后才改编而成的,著名导演张艺谋曾坦言:“我所拍的电影几乎都是由小说而来的。”而脚本的质量则是影视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而优秀的影视艺术则往往与其脚本的文化底蕴有关。

另一方面,影视又是文学作品得以广泛传播的媒介。中国的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外国的《飘》、《战争与和平》等都是借助影视而使大众得以知晓的。今天的许多作家们也格外喜欢“触电”,《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小姐你早》、《空镜子》等一批优秀作品,都在问世后被迅速搬上荧幕,从而家喻户晓。不仅如此,影视的播映还可以带动相关图书的热销。影视艺术引发了人们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兴趣,从而扩大了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当然不可否认,这种互动中也有一些商业炒作的色彩。

2、影视冲击下文学的革新

在以影视为代表的新型艺术的冲击下,文学创作处于不断翻新之中。法国小说理论家萨洛特在《怀疑的时代》一文中曾说,小说之所以成为次要艺术,是因为它固守过时的技巧。文学必须尽可能地创新(包括外在形式、表现技法和内容等)才能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西方现代小说和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为此作了种种努力。

文学在与影视的联姻中可以吸收影视中的一些新的表现方式。影视的要求也正在改变着书写文学的语言和结构。影视艺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画面,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足以抵得上千言万语。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虽然讲究炼字炼句,但毕竟有大量的记

述和描写。如何凸现语言的魅力而又不失简洁,是文学应对快捷性的影视艺术冲击的策略之一。与此同时,创作中尽可能地去掉概述和评论,推崇省略和空白,这些也成为一些小说家自觉追求的目标。此外,影视中灵活的镜头转换也给小说的叙述技巧以很大的启发。从叙事学的发生史看,电影理论为叙事学提供了灵感和实践。今天的小说形态日益简练,呈现出由侧重描写到走向展示的变化趋势,这与影视艺术的冲击和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无不相关。

3、文学的魅力

以直观的形象为特色的影视艺术不可能取代以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有许多东西是影视作品无法表现和替代的。影视艺术主要用影像说话,它通过历历在目的景色和人物提供并担保了故事的确定性和真实感,给人以逼真的感觉是影视艺术的胜处,但这种画面在便于观众直接欣赏的同时也给予观众一种固定的形象。文学由语言文字构成,文字的间接性和歧义性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广阔性和暗示性为读者营造了自由想象的空间。这一点在小说《红楼梦》和电视剧《红楼梦》的差异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借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老话,《红楼梦》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而电视剧《红楼梦》中“一千个读者就只有一个林黛玉”了。其次,较之,影视艺术具有快捷的特点,它在及时地为人们提供视觉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一种文化快餐的感觉,而经典的纸质文学作品却代代相传,常读常新。再则,文学语言所具有的隐喻、修辞乃至评论等手段也是其他媒介难以企及之处。这些正是文学艺术的生命力之所在。

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

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 1、如何理解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于内容? 在艺术构思中,形式是追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作品有怎样的内容,就会呼唤适合这内容的表现形式,而特定的形式也往往是为特定的内容服务的。这种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是建立在创作过程中内容与形式是割裂开来的基础之上的,即艺术作品的内容在未物化为形式之前。事实上,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内容与形式是统一在一起的,艺术形式总是以积极能动的方式服务于内容,而且其自身也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所以,我们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于内容,实际上这是从艺术创作过程的角度来考察两者的关系而得出的结论。 2、如何理解形式的能动性和相对稳定性? 艺术形式总是以积极能动的方式服务于内容,而且其自身也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 形式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每个不同的艺术家,在选择创作题材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身把握艺术语言的特长来加以取舍裁定,一般不会强己所难而为之;其次,还表现在选用不恰当的艺术形式,对于内容的表现,不仅不能使之增色,反而会糟蹋内容、歪曲内容。 艺术作品形式的相对稳定性,首先,表现在某一种类型的作品,在将形式剥离内容后依然可资利用的继承性上,即鲁迅所提出的“旧瓶装新酒”;其次,还表现在有些艺术作品形式的美,可以抽取出来,构成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3、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是怎么体现的?(如何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内容是有形式的内容,形式是有内容的形式。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相互包容、相互转换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 1、从艺术创作过程的角度来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于内容。作品有怎样的内容,就会呼唤适合这内容的表现形式。 2、艺术形式总是以积极能动的方式服务于内容,而且其自身也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所以,从艺术鉴赏即接受角度来看,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是形式,这形式被认知、被体验了就是内容,所以,形式又先于内容、决定内容。(1)首先,艺术欣赏必须从对形式的解读、感受开始,进而才能达到对内容、意蕴的把握。 (2)其次,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内容的欣赏。 (3)另外,从接受角度来看美术、电影、音乐等作品,它们的形式自身就是内容

最新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普通话三分钟3篇汇总

艺术大师徐悲鸿曾说过这么一句格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道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普通话三分钟1 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小说,因为小说有趣,好玩,情节曲折,尤其是短篇小说,情节紧凑、短小精悍,有着深刻、丰富的社会意义。看过的短篇小说中,我最爱的是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鲁迅的文章大多是议论文,所以大家比较少看过她写的小说。《故事新编》汇集了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不过,他的短篇小说可一点都不唯美,而是体现了生活现实的一面。 里面有个故事,我印象特别深刻,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男主人公叫涓生,女主人公叫子君,他们不顾家人的反对,一起私奔了。可是,婚后的生活一点都不美好,涓生失去了经济来源,每天都在不停的找工作,不停的碰壁。子君开始 觉得生活很浪漫,后面也不得不向生活低头,因为她每天要洗碗做饭,而且也不能再涂雪花膏了。因为贫穷,他们互相埋怨,几乎天天吵架。终于有一天,他们吵完架,涓生继续出门找工作,子君在家里想不开,自杀了。这个故事以浪漫开始,却以悲剧结束。毕竟,王子娶了公主是童话的结局,并不是最后的许诺。这个故事揭露了一个现实的问题爱情需要“物化”,他基于基本的生活,没有生活基础的爱情势必会破灭。 这就是最喜爱的文学形式,短篇小说。 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普通话三分钟2 我喜欢在工作之余读格言。因为格言往往给我启示 艺术大师徐悲鸿曾说过这么一句格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道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一个人顺利或成功时,傲气就常常随之而生,有了傲气的人,自命不凡,以为自己聪明能干,高于别人一等,于是目空一切,这必须注定了他今后的失败。当成功时,赞扬、过誉之词迎面而来,往往使自己过高估计自己,从而产生傲气,而它一旦产生就使人头脑昏昏然,辩不清是非曲直,更听不进批评的意见,这也必然导致事业的失败,所以,“人不可有傲气”,这就要求我们在顺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成绩面前要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正确估价自己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但在“无傲气”的同时,必须“有傲骨”。也就是必须有志气,有信心,人往往在失败和挫折面前灰心丧气,并把原因归为“自己天赋不足”,从而“破罐子破摔”,从此一蹶不振。因为失败了,冷眼、讽刺就会随之而来,这也会使人丧失锐气和进取心,这就要“有傲骨”,“说我落后,我承认,但我不甘心,我找原因再努力,一定会赶上你。”要有这样的雄心与信心。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几次失误,使我国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的国家。但中国

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是叠态的影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它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反之,就起严重的阻碍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两型社会”教育,将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一、综合实践活动 如果说素质教育的提出带来了中国教育的“第一个春天”,那么2001年,教育部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提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迎来了中国教育的“第二个春天”。其中增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最直接的途径。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界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

活,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具体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为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以问题为主要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以自身发展为最终目标;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多样的学习体验和能力的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相对灵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指导纲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的特点,制定课程实施标准,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进行相应的校本开发和实施。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对象的研究型活动,包括制定方案、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统计、信息收集与处理等;二是以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为主的实践型活动,包括参观、考察、服务、宣传、义务劳动、经济活动等;三是以项目设计和技术实践为主的设计型活动,包括设计、制作、研制、种植、养殖以及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技术实践,进行大胆创新。这三类实践学习活动可以相对独立,更多的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影视与文学的异同

影视艺术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文学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则具有直观性。文学文本中并无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而是必须依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复现为逼真可感的艺术形象,因而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和间接性。影视艺术通过蒙太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直接呈现出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因而其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 文学与影视艺术尽管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密切联系并可相互相通。文学与影视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技巧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影与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电影对于文学的借鉴:一方面,文学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 法,如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抒情,散文的意境,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另一方面,世界电影史上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既有经典作品,也有当代的畅销作品。在国外,莎士比亚、雨果、小仲马、狄更斯、海明威、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改编成的电影,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创造了经典的银幕形象,黑泽明的《罗生门》、科波拉的《教父》和《现代启示录》、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以及 《乱世佳人》、《美国往事》、《法国中尉的女人》、《克莱默夫妇》、《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这些在世界影坛广为流传的影片背后,都有着经典、流行的文学原著。文学是电影的创作源泉,由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阿仑罗 勃-格里叶编剧、著名导演阿仑雷乃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而由我国四大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也是很成功的例子。还有根据鲁迅的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祝福》是迄今为止鲁迅小说中改编得最为成功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巴金的《寒夜》,曹禺的《原野》、《雷雨》、《日出》等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也先后被改编成电影。老导演凌子风先后改编了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许地山的《春桃》、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等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名著改编系列,他将自己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感悟渗透到从文学到电影的二度创作之中。 在影像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热衷于影像世界所提供的丰富、形象和生动的视听效果。这种特殊的文化语境让文学与电影出现一种文学不仅可以借助电影、电视等新的传播手段重新获得轰动效应”的层面,而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依赖电影、电视,找回曾经的辉煌。在文学借助电影、电视发光并重 新唤起人们对文学的热情的同时,更唤起了作家对于电影、电视的热衷。以往,创作者多是把文学读本改编成影视剧,而现在则是影视剧衍生出许多相应的文学读本,出现了文学与影视同步推出”的新现象。《刮痧》、《大腕》、《永不瞑目》、《大宅门》、《雍正王朝》、《橘子红了》等与电影、电视剧同名的图书所提供的信息一点也不比电影、电视剧本身少。 1988年,王朔的四部小说同时被拍成了电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被第五

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

1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 文学艺术形式无外乎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之别。我喜欢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小说。小说内容丰富多彩,人物生动形象,故事扣人心弦。第一次接触小说书可能应该是《西游记》吧。上小学的时候,生活条件不算很好,家里没有电视,而那时候电视里正播放着《西游记》,每当听到那动听的音乐,我便很激动,可因为条件的限制,好多集的《西游记》我都没看到,心里真是着急。有一天,突然从邻居家的书柜里翻到了一本很厚实的《西游记》,虽然还有好多的字不认识,但基本能读懂。于是我便像着了谜似的,成天捧着那本书。没有看到的内容在书里面都得到了补充,而且有时候经过对比,我发现书上所介绍的比电视里播放的更完整,更有意思。也许就是从那开始吧,我迷上了《西游记》。我特别喜欢书里的猪八戒,他遇到事情总想退缩,经常贪些小便宜,也经常被孙悟空欺负,是师徒几个取经路上的开心果,如果没有猪八戒在里面,这段路上该多么无聊啊! 我曾经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仙,那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啊。碰到坏人欺负小朋友时,我可以从头上摘下一根头发,放在嘴边一吹,一只大狼狗出现了,它凶猛地扑向坏人,把坏人吓跑了。然后再摘下一根头发,变成一袋好吃的零食,我哄着那个小朋友,两人一块儿开心地吃着零食。 2我喜爱的动物 有人喜欢乖巧的小猫。我呢,最喜欢的要数那只有时胆小如鼠,有时又胆大包天的小乌龟了。我最喜欢的那只小乌龟的名字很多:有时叫它小可爱,有时叫它小调皮,有时叫它胆小龟...... 经过我长时间的细心观察和精心喂养,我了解了一些乌龟的生活习性的性格。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生活习性的性格都很有趣。小乌龟很少挑食,平时给它吃什么它就吃什么。如:水果、蔬菜、肉类和乌龟食它都吃。乌龟吃食很有趣:一日三餐,先看看食物动不动,在用鼻子闻一闻,碰一碰看有没有危险。食物没有危险的话,它就大胆了,猛地一咬,然后细嚼慢咽或囫囵吞枣。乌龟既喜欢阴暗有水的地方,也喜欢晒太阳。每逢阳光灿烂的时候,我就把乌龟盆端到阳台上。这时乌龟就会爬上石头,伸展头和腿,时不时闭上眼睛,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一副舒服惬意的样子,让人看了忍不住发笑。我喜欢这只小乌龟,因为它的可爱。有趣把我带到了一个永远充满快乐的世界 3谈谈卫生与健康 卫生与健康是紧密相关的,讲卫生是拥有健康身体的前提。人们常说病从口入,而一旦生病就必然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进入我们口中的食物的卫生清洁,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餐具要做好消毒处理。如果我们忽视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往往也会因不卫生而导致身体的不适。目前一些蔬菜水果为了防止生虫而喷洒了化学药品,所以我们在食用前一定要用清水先浸泡一会再清洗,使用菜板时要先切蔬菜类,再切禽肉类,做好食物的卫生清洁是保证我们拥有健康身体的大前提。其次是我们生活环境的卫生,小到家庭,首先做好个人的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洗手,饭后口,勤洗澡,勤换衣,做好个人家庭的卫生清洁,保持居住空间的空气流通清新。大到整个社会环境,做好绿化,做环境保护,从每个人健康的角 度来讲,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保护环境卫 生其实也是在保护着我们个人的身体健康。 4谈谈服饰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很经典的一句话,也很有道 理。当今社会物质文化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想要 的是吃饱睡暖,更想要的是能够享受生活,跟着潮 流,追求时尚,追求完美! 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可见后者的修饰是十分 重要的,一个人的美是由内在美和外在没构成的, 两者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在这个文明社会里, 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而个人的穿着很 多时候能反映一个人的品味和性格,有些人喜欢穿 的休闲大方,可能他就是那种比较喜欢自由舒适的 生活,有些穿的比较个性,也许他比较喜欢另类的 生活,有些则穿的比较朴实,则他可能喜欢比较平 淡安慰的生活,等等。而我则比较喜欢简约大方的 衣服,但一定要也要舒适。穿着的合体更是十分重 要的,喜欢打扮喜欢时尚不是错,但首先我们要懂 得一定要适合自己,不要一味盲目的追求时尚,把 不适合自己的硬添到自己身上,那只会显得更碍 眼!我觉得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也要根据自己实际 的经济能力,不要盲目攀比, 5我和体育 我从小就不太喜欢体育,并非是我不喜欢运动。每 次上体育课我都很兴奋,而且对于老师安排的运动 项目,也都积极的参加,但是,由于我从小缺乏锻 炼,所以,每次的体育达标都很难,渐渐地,每次 上体育课,心里是既欢喜又害怕,欢喜是因为又上 体育课了,害怕进行体育达标测试。记得那时进行 体育达标测试,每次我都反复训练,但都很难达到 老师的测试标准,看着其他同学顺利地通过了达标 测试,我心里羡慕极了。毕业后做了一名老师, 看到现在的孩子,我就鼓励他们积极的去参加体育 运动,不但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还可以培养对体育 的兴趣。所以,每次学校举行体育比赛,我就会多 派些选手,给他们一些机会。每天课间操时间,我 会坚持督促每一位孩子按时到操场上去做课间操。 而我,也会积极参加我们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随 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的繁忙,我也越来越体会到体 育锻炼的重要性,于是,每天晚饭后,我会常常带 孩子出去散步,临睡前坚持跳绳。 6我喜欢的书刊 我喜欢的书刊有很多,比如读者,青年文摘,故事 会等等。 可能有人会说,成年人了,怎么还喜欢看故事会这 种幼稚的书刊啊?但是我觉得年龄与学习的内容 是没有必要的关系的,只要是自己对这些书刊的内 容对自己有用,只要这些内容是健康的,不管是什 么书都可以读。 我喜欢故事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故事会的内容通俗易懂。我记得我第一次读 故事会是在我二年级的时候,那时候认识的字还不 是很多,不过我还是可以读懂里面的一小部分,那 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里面的笑话部分。后来上了小 学的高年级,认识的字渐渐地多了,我就可以读懂 里面全部的文章了。故事会的文章不会很长,只有 两三页,短小精悍,通俗易懂。 第二,我喜欢故事会还因为携带方便。故事会一般 不会很厚,只有几十页。平时我都会把一本故事会 放在背包里面,在等车,在等人,在排队打饭的时 候,我就会拿出来看。这样既方便,又充分利用了 零散的时间。我喜欢故事会,因为它使得我养成了 充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第三,故事会的内容联系实际,接近生活。她里面 的内容不想其他书刊,总是谈谈科学如何发展,未 来如何美好,她只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实际情况的 反映。比如说村民如何脱贫致富,贫穷的学生如何 艰辛学习等等的一些题材。我们读着就觉得特别的 亲切自然,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 第四,我觉得故事会有一个特点就是小故事大道 理。他不会以很大的篇幅来阐述道理,而是通过一 个几百字的小故事来说明。并且他不会在文章中点 明这个道理是什么,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去 思考,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我喜欢故事会就是 因为她帮我养成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良好的思考 习惯。 除了故事会,我还喜欢读者。读者原来的名字是叫 做读者文摘,听说与美国的读者文摘同名,就改为 读者了。我觉得其实读者这个名称更加好,因为它 就是为了我们读者而办的。 7谈谈美食 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好、美味的食物。为什么 要说美好呢?因为一种食物,它好吃,但色不美, 味儿不香,是不能算作美食的;反过来,色美、味 香,但不好吃,更不能算作美食了。燕窝鱼翅、鲍 鱼熊掌,并不能是人人都能享用到的。虽然,它们 在我们心目中都是美食,但终究离我们普通人太遥 远,还不如一些传统的大众美食来得更贴切,更具 有真实感。我们能看到它的色、闻到它的味儿,品 尝到它的美。所以,我更喜欢这些大众美食。(我 应该算作一个不太会吃的人吧。因为很多东西对我 来说都是美食,比如:水果里面的西瓜、蔬菜里的 茄子甚至一碗煮得甜软香糯的米饭......至于一 些传统节日食品更不会遭到我的拒绝,如:元宵、 粽子、月饼等等。)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们中国 的风俗习惯。莲蓉的、豆沙的、凤梨的、桂花的、 水果味儿的......品种繁多,各取所爱。每年的元 宵节,我都会去超市买几个品种的回来,与家人一 起分享节日的快乐!一年只吃一回的元宵,还真是 一种美食!吃过了元宵,就等着端午节的粽子了。 煮熟的粽子,散发着淡淡的粽叶香,剥开来,尝一 口,又香又软,美味可口。你说这种无污染、不含 任何添加剂和色素的食品算不算美食呢?原来, 我喜欢的那些传统食品,才是真正的美食啊! 8我喜爱的职业 我喜欢的职业是教师!“老师”对于我来说,就是 神圣的代名词。从小学到中学,我遇到了许多好老 师,他们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教导,就像父母亲一 样。正是因为这些老师的影响,使我深深喜欢上了 教师这一职业。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 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 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 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 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 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 灵,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 去。一个好的教师具有健康的个性品质,乐观、开 朗、自信,能善待学生的过错,宽容学生的无知, 理解学生的心情,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发现问题, 并不畏艰难,努力解决问题,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教师应具备以下个性品质:广泛的兴趣、坚

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释义:形式: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即是说,就设计而言,看得见的是形式,如形状、结构、材质、色彩等表现形式指的是它的装饰性;看不见的是功能,如衣食住行,指的是它的使用价值、实用性。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其中“为人造物”指明了设计必须是人工创造的产物,且必须具备有用性即实用功能。在设计中,一般来说设计作品的内容即是其功能,而与内容相对的,必然要有相应的形式。设计作品的形式,作为与内部结构相关联的外部表现形态,需要通过一定的材料、形状、色彩等在作品外部形成可被人感知的实体,因此设计中要求的“按照美的规律”也主要体现在对形式的创作中。一般来说, 人造物的发展大致要经过功能至上、形式至上、功能与形式的融合三个阶段。每当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时, 设计会重复经历这三个阶段, 或以更高的形态重复经历这三个阶段。 一、设计生产之初的功能至上 如果说设计是一种“为人造物的艺术”,那么“为人造物”就是设计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设计的标准。 人类产生之初,造物行为就是植根于人的生存、生活需要,进行造物的最初目的也是为了制造出满足人生存基本需要的物品,在以后的石器制作中无论是制作技术从一次加工到二次加工以及到后来的局部磨光、整体磨光,还是工具的品类从单一到多样化再到专门化和组合,始终都体现着“功能至上”的原则。而在漫长的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实用的目的对物的原形不断进行改造,在物的使用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引起的精神上的快感和舒畅的基础上,人类萌发了对形式中体现的形式美感的最初认识。 二、追求形式的手工业时代设计 当人类的设计活动进入手工业时代,由于最初的设计是在一种“功能至上”思想指导下进行,设计出的产品都是以追求物的有用性为根本目的,因此,大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到了手工业时期其内在的使用功能就趋于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当一件东西的基本功能已经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形式作为一种可以为人所感知的外部形象,在不影响物的有用性的前提下,对它的处理就有了相对较大的自由度。 手工业的独立是在原始社会的瓦解时期,伴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时代的来临也意味着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居于社会下层的手工匠人所生产出来产品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居于社会上层的统治阶级。为了满足统治阶级彰显社会地位、炫耀财富的需要,手工匠人在制作器物时往往不记成本的追求“错金镂(lòu)银,雕缋(huì)满眼”的效果,有时甚至到了穷加雕饰的地步,在这一时期的设计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形式凌驾于功能之上的状况,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的设计中都得到反映。比如明代的宣德炉,再如洛可可时期的路易十五的办公桌和豪华台柜,都是形式凌驾于功能之上的典型作品。圆明园的海晏堂是仿制的西方建筑,但是由于对功能结构原理的忽视以至喷泉的动力机构瘫痪后,只得由人工提水来维持其正常喷水,这更加是只重形式。 三、手工业设计向现代设计转型期中形式与功能的争斗 18世纪的工业革命翻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以煤、铁、钢等新材料的使用为基础的工业技术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处于重大的变革之中。在强大的机器面前,个性的设计屈服于机器的生产,那些充满艺术创意和手工技艺的设计也被惟利是图的商人所摈弃,传统的审美趣味被单纯注重使用功能和效率的大批量机械产品所掩盖。 针对机器生产引起的产品艺术质量的下降,也是为了重新唤起人们对产品形式的关注,威廉·莫里斯领导了工艺美术运动。随后,以法国、比利时为首开展了新艺术运动,还有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时发生的装饰艺术运动。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备课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动画专题 四朵金花 (播放千与千寻片段,然后问大家刚刚所看的是什么,答千与千寻,再提问千与千寻是什么,答动画。播放标题PPT,“没错,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动画专题,为什么是动画专题呢?因为艺术这个范围实在是太~大了,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章的内容,我们就以动画为代表,更好的诠释今天所要讲的知识内容。”正式开始讲课) 一、艺术作品的内容。 ?题材与主题。 ?叙事作品中,情节也是艺术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对情节的要求表现为完整性、丰富性、生动性和新颖性。 题材: ?题材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经过选择乃至虚构而进入作品的生活内容。 ?题材的概念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义的,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也称取材范围;另一种是狭义的,指的是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内容的基本的材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题材提炼于素材。(素材,就是能因艺术家的兴趣所致而进入创作视野,并能够引起创作冲动的感性的生活材料,或原创的艺术资料。)素材是题材的原材料。 (接下来播放视频。) 主题: ?主题就是作品反映的生活的社会意义与作者对它的认识与评价,也就是作品的中心思想。 ?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作品的题材,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艺术作品的主题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可以是政治性的,哲学性的,伦理性的,宗教性的,生活情趣及自然之美等性质的。

?主题是题材的思想升华。 宫崎骏: 宫崎骏,1941年1月5日出生于东京都文京区,日本动画师、动画制作人、漫 画家、动画导演、动画编剧。他的作品具有极强的想象力,为人们展现的是一个个魔幻而又美丽的世界。 (宫崎骏的动画主题介绍。) 1、环境保护主题:营造绿色的世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环境”是宫崎骏创作动画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作者用“环境”主题表达对工业化时代的人文关怀和忧患意识。宫崎骏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富于跳跃性的故事情节,将动画艺术和现实结合在一起,使观众感受到环境保护理念的重要性,引发对人类环境文明的反思。 2、热爱和平主题:反对战争,远离杀戮。 反对战争,崇尚和平主题一直贯穿宫崎骏的动画。宫崎骏认为战争,是一种无义战,只要两国交战,便没有正义之分。战争是人类自取灭亡之道。宫崎骏幼年亲身经历了战争中人性的堕落。影片里的灾难都是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而引起的。代表作:《哈尔的移动城堡》、《天空之城》、《红猪》等。 代表作:《风之谷》、《幽灵公主》等。 3、亲情情感主题:亲情的回归,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宫崎骏由于工作的原因,和自己的孩子们缺乏交流,逐渐和孩子们产生了代沟。自感惭愧的宫崎骏为了弥补年轻时的过失,在多部作品中表达了亲情主题。代表作:《悬崖上的金鱼公主》、《龙猫》等。 4、青春成长主题:少女的“拯救”,塑造宫崎骏女性主义的完美形象。 崇拜女性主义的痕迹在宫崎骏的作品里可见一斑。宫崎骏认为女性比男性更能适应复杂变化的社会,以少女作为主角,与故事的发展、少女本身的特点以及独特的日本文化审美追求相关。女性由于性格上的独特优势,能够容纳一切事物,以少女作为主角,有利于宫崎骏描绘自己幻想的空间。 代表作:《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等。 二、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构成作品艺术形象的物质形态,也就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总体上是由内在的组织结构和外显的艺术语言两种形式因 素构成的。(艺术作品的结构,就是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的样式。“艺术语言”是一个借用词,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和外在呈现形式,指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BGM。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艺术表现手法与表现技巧的总和,是形象揭示艺术内容的显性手段,是作品的外部表现形态。)

(完整版)文学与影视的关系

文学与影视的关系 影视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文学与影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是可以相相通的。 首先,文学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有直观性。文学语词形象要我们进行再创造,文学文本中并没有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而是必须依靠读者的联想,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成艺术形象。因而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影视艺术通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呈现出来,给观众的视听感官,所以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 其次,文学是时间艺术为基础的艺术,而影视艺术是以空间综合艺术。文学作为一种时间艺术,要靠我们在逐字逐行阅读过程中,才能逐步显现出文本全貌。同时,文学的议论、说明、叙述、修辞等,都是艺术感觉和欣赏的对象。影视作为时空艺术,必须将空间造型当作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来考虑,要把空间的造型和时间的流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给观众呈现出时空复合的具体形象。另外,影视艺术中编者的议论、叙述等,要通过旁白、独白等有限地使用。 文学与影视艺术尽管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密切联系并可相互相通。首先,文学与影视得以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艺术。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和叙事技巧最早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至于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在中外影视作品中,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改编而成的,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文学与影视作为叙事艺术,都是在流动的时间中连续地描绘事物。正如法国影评家玛格尼所说:“电影和小说二者均为叙述作品,叙事有它自身的规律,与展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连续性,小说的各种程式和电影的各种常规技巧大抵是为了保持连续性才产生的。” 小说是在一个个语词组合的场景的连续中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影视是在一个个画面连接的场景中构成银幕形象,在时间的延续中叙事是它们的共同性。这使文学和影视艺术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叙述复杂而连续的社会生活。 其次,小说这种艺术样式本来就蕴含着某些电影因素。蒙太奇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它是属于影视艺术的。但作为一种叙事的方法,早就见于狄更斯的小说。雷班曾对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段描写作过分析,这是在小说中写到大卫童年时的伙伴斯提福兹的船遇险后,大卫在海滩上见到他的尸体时的一个情景: 但是他把我领到海边。就在她和我——两个孩子——寻找贝壳的地方——昨夜来的那条旧船的一些比较轻的碎片被风吹散的地方——就在他所伤害的家庭的残迹中间——我看见他头枕胳膊躺在那里,正如我时常看见他躺在学校里的样子。 这段文字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超过了一般的想象,它建立在连续几个不同场景的巧妙而自然的联系上,而这本是电影的基本手段蒙太奇所擅长的。所以,这部小说的上述写法意味着

艺术课堂内容与形式

艺术课堂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浅谈音乐课堂中多元艺术形式的整合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有机融合是音乐教育的一个良好形式,对于增加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乐与美术、舞蹈、文学等人文学科结合起来,以使音乐教学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突出教学的艺术性和教法的“随机性与灵活性”,进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体验音乐的渠道。 一、音乐教学与古诗词艺术的整合 “诗言志,言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语言形式的音乐性是诗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它所具有的音乐气息是其他体裁的文学无法比拟的,诗歌与音乐在韵律、形象、节奏等方面具有共通点,使诗歌具有音乐特性。而音乐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增强古诗词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激情。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入音乐手段,可以改变传统诗词教学的枯燥乏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游子吟》一课时,学生表现出了超乎一般歌曲的高度兴趣,不论在学习效率上,还是歌词内涵理解上较之以前歌曲都有质的变化。如果根据不同年级教材的特点删改一些学生不喜欢的歌曲,每学期挑选二至三首古诗词歌曲进行教授,如在高年级教授柳永的《雨霖铃》、范仲淹的《苏幕遮》、汉乐府《木兰辞》,中年级教授王维的《红豆》、

李煜的《虞美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低年级教授杨万里的《小池》、李白的《春晓》,往往会在音乐课堂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用音乐的方式让学生去领悟诗词的意境,记住诗词的内容,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激活了音乐课堂,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音乐教学与舞蹈艺术的整合 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实践表明,学生在音乐课中是最容易兴奋的,因为在课中他们能发挥和展现他们自己的表演才能,有唱有跳,包括许多男孩子也很喜欢在课中律动、舞蹈。例如,学习一年级下册《萤火虫》这首歌曲时,可以根据歌曲的律动,编一些萤火虫飞时的舞蹈动作让学生模仿。演唱时,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学生挥动手臂,如同一只只小萤火虫上下飞舞。如果在音乐课中对学生进行舞蹈律动的训练,能够使他们实现躯体上的自我保健、情绪上的自我调节、生活方式上的自我控制和人际关系上的自我调整。音乐教师可以自编“动作模仿操表演”,对各种动物进行形象加工、动态模仿,同时要注意事物的外形动态、特征的节奏感及形象化的体现,使学生跳起来如临其境,如仿其形,天真活泼,富有情趣。如,模仿小鸭子的“鸭子步”、小毛驴的“甩鞭”和跑跳步、小兔子的蹦步……在音乐课中,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对某首歌曲进行律动的编创,从这种小小的练习中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学生对作品的展现也体现了他们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情绪的表现,音乐教师则可

形式和内容

1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内容,由于条件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利用新形式。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一对广泛而又具体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小说或一出戏,总是抒写着某种思想、感情和描述着某些人、某件事,表达着一定的生活内容;而这些内容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们在语言、体裁、结构和表现方法上各不相同。如果把所有这些不同的作品加以分析归纳,则每一部作品都具有着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抒写什么,描述什么,这是它的内容;怎样抒写,怎样描述,这是它的形式。我国古典诗文理论里,就已开始把文学作品分为志(情)与文、质与文、意与辞、实与华、情与采等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其中志(情)、质、意、实等概念,都是指作品的内在因素,即相当于内容的概念;文、辞、华、采等概念,都是指作品的外在表现,即相当于形式的概念。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内容,形式就无法存在;没有形式,内容也无从表现。这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的。因此,我们只能在抽象的意义上把它们分别开来。从创作过程看,总是先有了一定的内容,然后才有用来表现这种内容的艺术形式。作家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了深刻的感受,在脑海里逐渐形成生动的生活画面或人物形象,酝酿和构成作品的主题,然后才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把这些生活画面或人物形象组织起来,赋予一定的形式,构成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也不是并列的、没有主从之分的,在两者之间,内容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这是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一般关系 2含义: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以及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是唯物辩证法五对基本范畴之一。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辩证关系:1、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2、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3、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意义:自觉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的原则,以促进事物的发展;自觉运用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则,可以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为新内容服务。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克服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 3

普通话说话例文之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

普通话说话例文之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 1工作之余,我最喜欢读书了。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不仅可以使我忘却身边的烦恼,而且还可以增长知识。从上学以来,我看了很多的书:有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也有名家的散文。但我独独喜欢小说,每当自己买回一本新的小说后,总会迫不急待的翻开它,一动不动的读起来,遇到感人的情节时,也会掉下眼泪。小说读了不少,包括《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手》这样的国外名著。要说最喜欢的,还属《西游记》、《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 《西游记》汇聚了神话小说的离奇和武侠小说的精彩,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因此也深受读者的喜爱。《西游记》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的善良,孙悟空的机智,猪八戒的狡猾和沙僧的忠厚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现在仍然清晰的记得孙悟空与妖怪打斗的场面,不仅被他的勇敢与机智所佩服,也为唐僧的顽固不化感到惋惜。后来,有机会又把《西游记》读了几遍。当然,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慢慢的,我也读懂了唐僧的良苦用心,也被他的菩萨心肠所感动!是啊,“佛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有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才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红楼梦》也是我喜爱的一部小说。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时的时候,正值青春萌动。最初完全是着迷于作者笔下缠绵的男情女爱,对“贾雨村”之类的“荒唐言”、“辛酸泪”,并无太多感觉。与《西游记》一样,多读几遍之后,我不仅感受到一个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年轻男女情感命运悲喜沉浮的凄美描写,也读懂了那个社会变革的历史。 2文学有许多种表现形式,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它的特点,比如小说像讲述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诗歌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某个意境;戏剧更是用夸张的方式表现了所要表达的。我喜欢文学,喜爱各种文学表现形式。各个时期会有所偏重。 中学的我,很喜欢诗歌。因那是一种朦胧的情绪。大学的我喜欢看小说,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如《傲慢与偏见》《穆斯林的葬礼》《围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现在的我,更多的是看散文,因为它的篇幅较小,基本上能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阅读。即使是工作以后,我也喜欢看点书,所以偶尔会买回一本读者,意林,格言,之类的杂志。消遣之余又有所充实。我喜欢阅读给我带来的愉悦,喜欢看完一篇文章后带给我的回味。我特别喜欢看关于情感类的文章,不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有揭示某种社会现象针砭时弊的读来也是大快人心。 3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是小说 。小说有趣、好看、吸引人,许多人都很爱看,我也很

谈谈文学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文学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文学院103班姚宇敏28号关键词: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决定地位反作用完美结合 内容摘要:各类文学作品都有它的内容与形式,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在文学创作中,单纯的追求形式或内容,而忽视另一方的做法,都是违反文学发展规律的,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在相当程度上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我们通过了解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的关系,进一步去探讨文学作品形式的主要因素,使形式适应内容的需要,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内容与形式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的一对范畴,辩证唯物主义的学说阐述过这一观点:“世界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所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内在的各个要素的总和;所谓形式,就是指事物内容各个要素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态,它是事物存在的具体方式”。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世界上,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所有的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一、文学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在文学作品中,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也是有机的统一体,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那么,什么是文学的内容,什么是文学的形式呢?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在他看来,“绝对理念”是宇宙的本源,文艺通过感性的艺术形象显示绝对理念,是由绝对理念发展出来的形式之一,而且是最不完善的一种。②显然,这是客观唯心主义在文艺的内容问题上的表现。根据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后创造出来的。它包含着客观因素——现实生活;也包含着主观因素——作家的思想感情。具体地来说,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指通过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展现的社会生活,以及这种艺术形象所隐含的思想意蕴;文学作品的形式则是文学作品内容的载体,它是指作品的内部组织构造和外部表现形态。所以,作品的形式是为表现作品的内容服务的。 别林斯基说:“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地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消灭了内容; 反过来也一样: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这句话说明了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的,那么,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的内容的载体,文学作品的内容需要靠文学作品的形式来加以组织、表现和物化。如果说内容是一个人的灵魂,那么形式就是一个人的肉身,没有了灵魂,那个人便如同行尸走肉,没有喜怒哀乐,或者说一个人没有了肉身,灵魂便无所寄托,那就无法被世人了解。只有灵与肉的统一结合,才更丰富,更有灵性。由此可见,内容与形式构成了文学作品不可分开的有机统一的因素。 二、文学内容的主导决定地位 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并不意味着内容与形式是并列的,处于同等的地位。

谈影视与文学的关系

谈影视与文学的关系 选修了一学期的“影视文学与欣赏”,我对电影的认识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以前,我总认为电影仅仅是表演。然而,通过对各种优秀影片的观看以及赏析,我了解了影片不仅仅是单纯的表演,它与文学、艺术、科技等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学期观看的影片《活着》和《罗生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这两部影片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来,那么,我就根据这两部优秀的影片来谈谈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从电影产生开始就一直存在着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尤其是对文学名著的改编。电影与小说虽然处理的是同一个故事,都是属于艺术性叙事,但是两者在讲故事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同的叙事方式为观众也营造了不同的悲剧效果。 影片《活着》是由张艺谋导演执导的,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根据青年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与小说从叙事视角、情节、场景和节奏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叙事的差异。 在叙事视角方面的差异:小说是以“我”来展开故事的情节,电影中导演张艺谋把“我”这个主体去掉了直接把福贵推到银幕之前用全知叙述的方式让观众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福贵一家的离合悲欢。 在情节方面的差异:小说《活着》是由“我”——一个民歌采集者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的。“我”因职业需要,经常下乡采集民歌,偶然碰到一名叫福贵的老人,他给我讲述了他一生的经历。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就埋下了伏笔,这是因小说的本质造成的,只有提前埋下伏笔才不会让情节显得突兀。影片为了突出主题,增删了许多情节。为了影片的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古老的民族艺术皮影戏被导演增加了分量。整部影片也以皮影贯穿始终,显得含蓄蕴藉,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 在场景方面的差异:小说中死亡的气氛一直笼罩在读者的心头,不知道下一个死的是谁。在电影中虽然仍是沉闷和阴郁的气氛,但在这灰色的气氛中还是有一些欢乐明亮的色彩。 影片《罗生门》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一部代表作,这部片子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该影片与小说在叙事结构、意向的运用、表现的主题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叙事结构上:小说是樵夫、僧人、捕快、强盗、老妪、女人、和武士亡魂七个人面对按察使时对于案情的陈述的记录。三个主角相互矛盾的供词提供故事的轮廓,其他四个人的供词则起着补充情节、交代人物身份、故事背景的作用。电影沿用了小说的多重叙事角度,但电影将时间切分为三个维度,就像影片的场景有三个一样。我们可以将罗生门下、按察使审判处成为第一、第二叙述场景,将密林中成为被叙述场景。 在意向的运用上:小说绝大多数在于从司空见惯的小事中挖掘人性,所以更多关注于细节。但电影作为一个视听觉媒体,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述故事,更多的关注镜头的有效性,于是电影的意象有了更多的象征意味。比如阳光,在我看来就象征着人类的道德;密不透缝的大雨,就像那个阴沉、破败的场景一样裹挟、压抑着人性。 在表现的主题上:小说以几个人对同一案件的不同证词或告白,在扑朔迷离中凸现出人性。它描写了人性的丑恶,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和不可知,作者对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