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灵川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


1. 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B. 它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C. 它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象征
D. 它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答案】C
【解析】
【详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C项说法符合题意;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ABD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C。

2. 《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A. 古巴比伦
B. 古代埃及
C. 古代印度
D. 古中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两河流域的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发展起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

其突出的代表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

其中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A。

3. 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由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
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
A. ①④②③
B. ①③④②
C. ①②④③
D. ③②①④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应该是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古印度;位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位于黄河流域,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①④②③。

选项A 符合题意;BCD 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A 。

4. 佛经里说到:佛陀路遇被视为贱民的担粪的提尼,最后提尼被佛陀收为弟子。

这反映佛教倡导
A. 婆罗门是第一种姓
B. 所有信仰安拉的人都兄弟
C.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D. “众生平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佛陀路遇被视为贱民的担粪的提尼,最后提尼被佛陀收为弟子”,这说明佛教没有等级歧视,主张“众生平等”,故D 符合题意。

题干没涉及婆罗门,信仰安拉是伊斯兰教,上帝是基督教概念,故ABC 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

5.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纵横,几平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以‘个人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引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希腊的
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土地。

这种自然环境成为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可知,材料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A 项符合题意;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说法绝对,排除B ;希腊的地理环境不是民主制度的根源,排除C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说法绝对,排除D 。

故选A 。

6. 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

这指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 )
A. 产生条件
B. 主要内容
C. 制度缺陷
D. 进步作用
【详解】依据材料中“男性公民的俱乐部”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只针对雅典男性公民,即本城邦的成年男子,而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有缺陷,故C正确;自然地理环境、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条件,故A错误;公职人员由公民抽签选出、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等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故B错误;“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说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D错误。

综上故选C。

7. 欧洲人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称作“古典时代”。

与古希腊相比,古罗马政治制度上最大贡献在于
A. 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
B. 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
C. 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D. 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点:罗马法制建设。

解题思路:在西方文明中,希腊民主政治及罗马法律是非常具有典型的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古罗马在政治制度上最大贡献在于贡献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成为各国立法的法律基础,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B符合题意;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是指古希腊。

A不符合题意;古罗马是先实行君主制,再实行共和制,最后实行独裁帝制。

C不符合题意;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是指古希腊。

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 亚历山大大帝用行动实践了“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的口号,对亚历山大东征理解错误的是
A. 亚历山大东征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
B.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
C. 亚历山大东征掠夺了东方财富
D.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正义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侵略扩张的战争,并不正义,故D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东征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掠夺了东方的财富,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9. 下面是读书活动中一段关于“罗马帝国”的笔记,笔记中所能反映的信息是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A. 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B. 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 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D. 帝国源于爱琴海区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可知,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选项C符合题意;AB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C。

10. 成为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是
A. 《民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万民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法学渊源”等信息可知是《十二铜表法》,因为《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中的第一部成文法,故选B;《民法典》是拿破仑颁布的,排除A;CD都与“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不符,排除。

11.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希腊文明起
D. 古代两河流城文明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点:古希腊文明。

解题思路:掌握古希腊文明代表。

根据“《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掷铁饼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都是古希腊文明,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C。

12. 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

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菜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法兰克王国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 首创了“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B. 镇压斯巴达克起义,消除了国内危机
C. 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D.制定《十二铜表法》,稳定了国内秩序【答案】C 【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
位,从而使得法兰克王国发展迅速,故选C;首创了”元首制”的是屋大维,排除A;镇压斯巴达克起义和制定《十二铜表法》都是在古罗马时期,和法兰克王国不符,排除BD。

13.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反映的西欧政治制度是
A. 雅典民主制
B. 封建等级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民主共和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要对封君效忠,形成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故选B;综上所述可知ACD与题意不符,排除。

14.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其中行“臣服礼”和“授职礼”是最重要的仪式。

通过“服礼”和“授职礼”,双方便明确了彼此间的义务和权利,封君与封臣的关系也就正式形成了。

那么,封君
与封臣之间形成的关系是()
A. 平行的并列关系
B. 只尽义务不享有权利的关系
C. 主仆关系
D. 严格的等级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础上,西欧形成了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封君与封臣之间形成的关系是严格的等级关系。

故选D;封君与封臣之间不是平行的并列关系,A错误;封臣对封君要尽义务,封臣也享受从封君处的权利,如封臣受到外来攻击,封君必须提供保护,B错误;主仆关系是封君对封臣役使,只有享受权利而无义务,不符合题意,排除C。

15. 以下当代国家中,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的是
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意大利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查理曼死后不久,帝国分裂,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瓜分了帝国,在此基础上形成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 “什一税”就是要求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从而使教会变得富有起来。

“什一税”的设置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 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
B.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
C. 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
D.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
【答案】C
【解析】
【详解】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在位期间,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全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教会因此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

C正确;克洛维皈依基督教,但没有设立十一税。

A错误;格里高利七世鼓吹教皇权力至高无上,反对世俗君主操纵主教叙任权。

B错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晚于查理曼大帝。

D错误。

综上故选C。

17. 下图是铸有查理大帝正面像的钱币,以下事件与查理大帝有关的是
①建立法兰克王国
②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
③800年时,教皇为其举行了加冕礼
④四处征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克洛维,故①不符合题意;查理大帝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

故②符合题意;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大帝举行了加冕礼。

故③符合题意;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

故④符合题意。

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解题时,首先排除与查理大帝无关的①,然后排除含有①的选项ACD,即可得出答案。

18. 假如你是生活在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 自备农具和牲畜,在领主自营地上每周无偿劳动3天
B. 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使用权外,还可以耕耘一片自己的草地和牧场
C. 自己要的生活物品均可以自己生产,如盐和铁
D. 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作为庄园的农奴,不可能所有的生活物品都可以由自己生产,C项说法过于绝对,是最不可能遇到的,故选C;ABD中的情况都是有可能遇到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19. 大学的发展得到国家教会的支持,但不允许大学做的是
A. 免赋税特权
B. 发表与神学不同的观点
C. 司法特权
D. 教育自主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大学在欧洲兴起,西欧古老大学拥有许多特权,欧洲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选项B符合题意;ACD项都是大学可以做的。

故选B。

20. 《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

”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
A. 公民陪审法庭
B. 庄园法庭
C. 元老院
D. 公民大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 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它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奥斯曼土耳其国家
D. 阿拉伯国家
【答案】 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国王)穆罕默德二世亲率20万大军和300艘战舰,从西线对君士坦丁堡发动大规模进攻使得拜占庭帝国灭亡,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
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

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B. 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
D. 拜占廷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拜占廷帝国395年。

出现顺序为C 。

23.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句话表明
A. 罗马法消除了罗马的
社会矛盾
B. 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 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可知法律是用来治国的重要手段,故选C ;“消除了”、“唯一依据”等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B ;这句话出自《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不能体现影响深远,排除D 。

24. 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

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A.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 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 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
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这段话表明城市里人民是自由的,“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5. 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

《田令》中有“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这材料中反映了改革中哪项举措
A. 实行贵族世袭制
B. 颁行“班田收授法”
C. 田地可以自由买卖
D. 受田者死后,不用归还国家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可知,它反映的是日本大化改新中“班田收授法”即班田制的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班田收授法效法隋唐的制度,规定土地属于国家,国家每六年按人口把田地分给农民“授田”,向他们收取赋税,死后田地由国家收归,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6. 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其中他不可能提到的是
A. 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
B. 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
C. 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
D. 日本各岛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日本曾经多次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日本仿效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ABC项都有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7.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B. 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C. 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D.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8. 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图“?”处应该填写
A. 城市的兴起
B. 农业的发展
C. 科学的进步
D. 教育的普及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导致10世纪西欧出现了的现象。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长篇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加,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发展。

城市重新兴起发展。

A项符合题意;图片中还有商业贸易的发展,B项不合题意;CD两项图片没有涉及到,不合题意,故选择A。

29.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正确的一项是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②率穆斯林占领麦加
③迁居麦地那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但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②①
D. 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率领一
些信徒迁居麦地那,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
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故C符合题意,排除ABD。

30. 世界著名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是马云在1999年创办的。

“阿里巴巴”最初是阿拉伯一部文学著作
中的人物,这部文学著作是
A. 《天方夜谭》
B. 《伊索寓言》
C. 《荷马史诗》
D. 《威尼斯商人》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
活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

所以,“阿里巴巴”最初是阿拉伯一部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这部文学著作是《天
方夜谭》,A项符合题意;B项是古希腊的寓言故事集;C项是古希腊的英雄史诗;D项是英国戏剧家莎士
比亚创作的戏剧。

由此可知BCD三项都不属于阿拉伯的著作,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31-32题,每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1. 上古时代东西方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让我们一起阅读材料,分析比较,寻求答案。

材料一:图1: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一黑色石柱上部,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
的浮雕。

材料二:图2:黑色石柱下部法典具体条文。

材料三: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材料四: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占有总人口1/6的人享有了民主权利,才使雅典国家与古代其他国家特别是东方国家严格区别开来……它已在思想和传统上为后来所有类型的西方民主和法治奠定了基石。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两项主要文明成果。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定这一法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该法典在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埃及法老当年修建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
(4)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古巴比伦王国与古代埃及君主统治的共同特征。

(5)综合四则材料,指出奴隶社会时期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

【答案】(1)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治源远流长。

(3)作为法老的陵墓。

(4)国王有无限权力,君主专制强化。

(5)东方的政治制度是专制制度,西方的政治制度是民主制度。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河流域文明的两项主要文明成果主要有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

(2)《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其地位地位表现在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治源远流长。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金字塔建造的目的是作为法老的陵墓。

(4)根据材料一、三可知,古巴比伦王国与古代埃及君主统治的共同特征都是国王有无限权力,君主专制强化。

(5)综合材料内容可以看出东方的政治制度是专制制度,西方的政治制度是民主制度。

32.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材料二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

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オ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材料三宇宙间独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再信仰本部落的神。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中佛教的教义对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哪个等级最为有利?试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中所说的“救世主”是谁?材料反映该教派的教义是什么?
(3)材料三的观点属于哪种宗教?该宗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何作用?
(4)根据所学知识,比较、分析上述三大宗教教义宣传的共同点是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宗教和宗教活动?
【答案】(1)刹帝利;佛教教义有利于刹帝利的统治。

(2)基督教;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有利于促进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4)都宣扬忍耐、顺从等主张;每个人都有自己宗教信仰自由,应尊重他人信仰等
【解析】
【详解】(1)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

佛教教义对种姓制度中的刹帝利等级最为有利。

佛教教义有利于刹帝利的统治。

(2)根据材料中的救世主和上帝可知这个宗教是基督教。

救世主是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

根据材料“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オ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材料反映该教派的教义是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