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思考 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是一种责任,爱是教育的方法,爱是沟通的
法宝,爱是情感的润滑剂,爱是精神的佐餐,爱是
打开心灵的钥匙……是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 育中的爱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然 而“爱”最重要的前提当是理解——“爱的理解是师 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只有基于理解,基
于信任和尊重的爱才是无私的爱、真正的爱,教师
无疑,这强调了一种特殊的对话,即个体主观意识层面的 “潜对话”。著名学者潘新和先生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中 论述到:对话不仅有“显对话”、“隐对话”,还有“潜对 话”。“潜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话,,也不是直接与某 人的言语交流,它是人与文本、世界的视界融合和沟通。对于 人的心灵拓展、思维深化、境界的跃迁来说,潜对话的功能是 不容忽视的。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文本内涵的复杂性,与文本 的潜对话,是在十分广阔的范围里、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进行
三、什么是对话?
什么是对话?雅氏这样说:“对话是探索真理与 自我认识的途径”。他认为:“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
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
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对
不能说与不可说的东西,在对话中只能间接传达出来,
但是在毫无保留的对话方式中,这种方式在团体中时 常发生,真理会一刹那在人群中突然亮起来,但这只
同样的背景,同样的做法得到的却是不同的效 果!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是 多么重要!这是爱的基础,爱的源泉。教育的爱是
什么?是几次物质的帮助?是衣食住行的关心?还
是几句温暖的安慰?也许都不完全是。斯霞老师用 她一生的经历向我们诠释:老师的爱其实就是一粒 种子,它要在学生的心田里开花、结果。
这段对话看似精彩,实则并没有激发学生的情感
共鸣,更难以使他们领悟到柳树那种的神奇力量。如
何处理好“柳树”与“人”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蕴
含在文本之中的人性魅力和人格力量,这是本课教学 的关键。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他们的理解、感悟 都是一个层面的,且没有融入文本进行深入的“潜对 话”。 教师的问题“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写柳树吗”是
个二元论的选择性问题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它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在
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无法拓开,思考无法 深入。
如果这样问:“同学们,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 发现吗?在作者与‘柳树’之间你感觉到了什么吗?” 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感觉便会多向度敞开。 他们就会在琢磨柳树生长经历的同时,仔细品味作者 的传奇人生。这时他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 相似之处,这样的比对、观照过程就是柳树的“人格 化”过程,也是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过程。只有基 于这样的“潜对话”,学生才能从文本中领悟到更多 的精神内涵、摄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课堂上也必然会 呈现出精彩而深刻的对话。
男人和女人,不再有爱情这件无比美妙的的事儿。
在本书的第一章,雅斯贝尔斯明确指出:“教育
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的知识和认识的堆
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
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谁要 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的学 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 的。”“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
审视我们当下的课堂教学,当师生对话、生生对 话渐成蓬勃之势。我们不得不重温这样的忠告:“人
们的愚蠢常常在于忘记了目的而只重视了手段。”
理想的课堂,我们需要师生自由、民主的对话,但更 需要培育学生的“潜对话”。每一位教师应有责任引 导学生在自我意识中与自然对话,与自己对话,与思 想对话,与世界对话。深层的潜对话体现出一种思维
绝不能为了爱而爱。
听过这样一个教育故事:有一位名师在介绍经验时谈到,
一次上课铃响后,他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这时,一名迟到 的同学站在教室门口喊报告。这位老师点点头示意他进来,直 等到他在位置上坐下来,翻开书本,才开始讲课。结果,这堂 课上,这位迟到的学生听得尤其认真,不住地举手回答问题, 表现十分积极。一个老师听说这件事后,也效仿了一次。那天, 他碰巧也遇到一个学生上课迟到。他让学生走进教室,也同样 看着他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课本后,才开始讲课。不料这位 学生却因此满脸通红,整堂课上总是心神不定。课后,这位老 师百思不得其解。之后通过其他学生才了解到,那位学生认为 是老师故意跟他过不去,当众出他的丑……
读书· 思考· 实践
谈读书
回到教育的原点
——雅斯贝尔斯著作《什么是教育》读后
什么是教育?这样的问题相信许多人问过,
许多搞教育的人思考过,许多教育家研究过。
而对于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来说,教育也许就
是上上课,改改本子,管管学生,参加必要的
教研活动等等。因为终日的忙碌,我们的工作
日益浅表化、机械化、功利化,教育的本质似
品质,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生存方式,它能真正带来
生命的成长、精神的超越。
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谈思考
读书催人思考,读书使人深刻。
哲学的思辨 人文的浸染 美学的熏陶
“ 教育不是工艺,而是哲学,是艺
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
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
的,它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和言语生命养育,作用甚至超过师
生间的对话。
一位老师执教陈忠实的作品《青海高原一株柳》,教者先 引导学生感知柳树的神奇和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生命力的强大, 在出示作者陈忠实的一段简介后(这简介主要写陈忠实历经磨 难的人生历程),师生之间有这样的一段对话:老师问:“同 学们,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 写柳树吗?”一生答:“我觉得作者不仅仅在写柳树,还在写 他自己。”一生答:“我认为作者是通过柳树来书写他自己的 人生。”又一生答:“我觉得柳树的经历仿佛就是作者自己的 人生经历,所以他写柳树就是写他自己。”……老师大声感叹: “你们都是陈忠实的知音呀!正因为作者从这株柳树的身上体 会到了生活的艰辛、生命的磨难,由此而抒发出了自己的心声, 所以他才会写得这么动人、这么深刻、这么震撼人心。”
亲终于停止哭泣,端起饭碗,因为她饿了。那个含情
脉脉的姑娘不得不离开情人一小会儿,她需要上厕所。
那个哲学家刚才还在谈论面对苦难的神明般的宁静,
现在却因为牙痛而呻吟不止。当我们的灵魂在天堂享
受幸福或在地狱体味悲剧时,肉体往往不合时宜地把
它拉回到尘世。
马雅可夫斯基在列车里构思一首长诗,眼睛心不 在焉地盯着对面的姑娘。那位姑娘惊慌了。马雅可夫 斯基赶紧声明:“我不是男人,我是穿裤子的云。” 为了避嫌,他必须否认肉体的存在。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
灵与肉
周国平
我站在镜子前,盯视着我的面孔和身体,不仅惶 恐起来。我不知道究竟盯视者是我,还是被盯视者是 我。灵魂和肉体如此不同,一旦相遇,彼此都觉陌生。
我的耳边响起帕斯卡尔的话语,肉体不可思议,灵魂
更不可思议,最不可思议的是肉体居然能和灵魂结合 在一起。
人有一个肉体似乎是一件尴尬事。那个丧子的母
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
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
回顾我们的课堂,受传统文化及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 总习惯于“传道”,习惯于“言传身教”。语文课上,很多 老师注重道义的传播和信念的追求,教师俨然成了布道者, 传授或变相传授着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同学们,这篇 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呀?”“这个人具有哪些品质?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充斥课堂,学生 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他们从文本中感受到的往往是“高 大全”的人物形象以及许许多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难以在 心底与文本产生真正的共鸣。在老师的话语霸权下,在热闹 喧嚣的背后,学生缺失了自己的思想。
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给了我宗
教一般的洗礼,这样一扇窗口,让我对教育
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更多的思
考。当我们面对困惑的时候,当我们孤独无
助的时候,当我们自身的教育信念逐步沙化
的时候,也许亲近经典,回到教育的原点去
思考、去驻留、去寻找,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教育离心灵有多远?
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
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
基于这样的观点,雅斯贝尔斯评析了三种不同
的教育方法。第一种是训练,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
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他认为在第一种方法中,人
是纯粹的客体,在第二种方法中,人还是处在相对 开放的交往中。而只有在第三种方法中,人才将自 身与他人的命运相连,处于一种身心敞开、相互平 等的关系中。如果存在的交往成为现实的话,人就
雅斯贝尔斯说:“爱在彼此存在中实现,一个真实的自我
和另一个真实的自我在彼此互爱中联系起来,这样,一切事物
才能在存在的光辉中敞亮。”“爱把生命提升到真正存在的境 界,它超越了感官的直观。”那位名师,正是在平时与学生的 交往中,用理解,用尊重,用涓涓细流般的爱心赢得了学生。 他们的心灵之门已经彻底打开,相互融通,所以才会心照不宣, 配合默契。师生之间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 便能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而没有爱心,没有相互之间的信任, 是绝对达不到这一境界的。
我们一生不得不花费许多精力来伺候肉体:喂它,洗它, 替它穿衣,给它铺床。博尔赫斯屈辱地写道:“我是他的老护
士,他逼我为他洗脚。”还有更屈辱的事:肉体会背叛灵魂。
一个心灵美好的女人可能其貌不扬,一个灵魂高贵的男人可能 终身残疾。荷马是瞎子,贝多芬是聋子,拜伦是跛子。而对一 切人相同的是,不管我们如何精心调理,肉体仍不可避免地要 走向衰老和死亡,抱着不屈的灵魂同归于尽。那么,不要肉体 如何呢?不,那更可怕,我们将不再能看风景,听音乐,呼吸 新鲜空气,读书,散步,运动,宴饮,尤其是——世上不再有
然而,雅斯贝尔斯对“对话”的论述还不止于此,他进一 步阐述道:“对话的唯一目标便是对真理的本然之思。其过程 首先是解放被理性限定的、但有着无限发展的和终极状况的自 明性,然后是对纯理智判断的怀疑;最后则是通过构造完备的 高层次智慧所把握的绝对真实,以整个身心去体认和接受真理 的内核和指引。”由此可见,“对话”的内涵可以进一步理解 为个体自我内在的思考。——“师生在似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去 寻找难题,在错综复杂的困惑中被迫去自我思考。”“在一筹 莫展的‘思’的痛苦中,会产生自己独立的判断力。”
能在生活交往中出现。”
关于对话,很多哲学家、教育家有过论述。在中国文化和 西方文化的早期奠定时期,都有先哲推崇和主张通过“对话” 来探究真理和知识。比如,孔子、苏格拉底都采用对话的形式 来教学,成效显著,意义非凡。巴赫金认为,“人是作为一个 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 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被称为现代“对话”概念之父的 马丁· 布伯认为:“存在”并非“我”自身所具有,而是发生 于“我”与“你”之间,他指出个体“我”不应当把他者视为 客体而形成“我—他”关系,而是应当建构平等的“我—你” 关系,使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构成平等的相遇,这种“我— 你”关系和敞开心怀便被称之为“对话”。
教育是应该触及灵魂的,它应追求人格的唤醒、 心灵的解放与精神的敞亮。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
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
果一种教育未能潜入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
深处的嬗变,它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了。
二、教育的爱是什么?
在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中,雅斯贝尔斯指出:“爱是 教育的原动力。”他说,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眼 中显现出来,因为真正的爱不是盲目的,它使人的眼睛明亮。 他分析道:现行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 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 作。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实现它的途 径如今似乎不是教育,因为现行教育的运用恰恰阻碍了爱的交 流。因此,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 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他还说:“爱与交 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中的重要一维。与人的爱的天性相对的是 怯懦,然而怯懦恰恰会助长别人对自己的控制,人的良知和在 良心规则之下的爱与交流是逐步减少怯懦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