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专题策划分析 以《谁来救助大病困难群体》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来救助大病困难群体》专题策划分析

2014年第47期

总第1063期

2014年11月22日

专题报道

《谁来救助大病困难群体》记者/王大千

《消除民政救助的“悬崖效应”》记者/韩振鲍晓菁

《慈善救助:打通“最后一厘米”》记者/鲍晓菁甘泉

《“贫病交加”考问基层医疗能力》记者/王大千高晧亮

专题策划,通常是期刊总体策划的“点睛之笔”。许多期刊就是靠独特的专题策划,形成比较稳固的读者群。每本期刊所面对的目标读者群,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期刊必须得有自己的社会承担和使命意识,必须得有自己的办刊理念和价值取向。而这些,最好的体现就是专题策划。

《瞭望》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大型时事政经新闻周刊,作为党刊,它的定位自然是比较高的,注重挖掘重大的独家新闻和组织重大主题报道,注重对中国和世界重大事件的权威性深度报道,注重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现象和发展趋势的准确性和前瞻性剖析。自然,它的专题策划也体现着期刊的办刊理念、编辑思想和团队力量。形成一种规模话语,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兴趣与内心共鸣,以及社会的反思和进步。

【背景】大病救助条例十多年前就已确立

本期的策划也是在当下医疗改革势头正旺之时,关注到了大病困难患者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自2002年启动大病救助制度以来,全国各个省区相继实施,并且不断修改、完善,增加救助病种、扩大救助人群。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之下,大病救助究竟制定什么样的条件门槛,才能让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得到帮助,并且避免让投机取巧的人钻了空子?条例自实施以来,有多少真正的贫困患者能够受益于此获得治疗,又有多少人因为信息不对称并不了解这一制度,是值得考量的问题。

“一个全方位、立体、多层次的大病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困难群众抵御大病来袭的最大期盼。然而破解大病困难群体救助过程中的资金、制度、衔接三重困境,仍然任重道远。”

【切入点分析】

思维的纵深感是专题策划的灵魂。专题报道作为刊物的重中之重,应积极体现刊物最典型的报道风格,应充分展示刊物最核心的价值取向。《瞭望》的专题策划则主要体现对国家重大社会现象和发展趋势的剖析。大病救助制度目前在农村基本已经实施,但问题上存在,而社会媒体的焦点尚未集中到这里,《瞭望》的记者编辑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领先对其进行分析解读,是在迎合读者,为读者服务的同时,更是引导读者,要比读者领先一步。

【结构】“总—分”的报道结构

期刊专题策划有的又叫“封面故事”,它是一本期刊吸引目标读者的中心所在。专题策划要吸吸引并锁定读者的目光,首先在于本身策划的主题非常集中,专题策划既然称“专”,忌散。那么从他的标题到结构,都必须凝聚于一点。

针对此次医疗民生类的话题,《瞭望》采用了总—分的报道结构,使其主体和中心非常明确。开篇报道将大病困难群体的一系列问题铺陈开来,这也是该专题刊登以来被外界媒体转载最多的一篇,是整个专题报道的主打文章。后续的三篇报道是针对重点核心进行更细化的解读,无论结构还是标题上,都迎合着第一篇报道,主题集中。

在开篇文章《谁来救助大病困难群体》中首先直指大病困难群体的现状,“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干”,疾病对患者家庭造成巨大困扰,衍生出更多社会问题。而现行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特别提出了新农合,在实施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让患者家庭处在希望与绝望的边缘。后续报道《消除民政救助“悬崖效应”》是对这一现状的深度剖析。

大病救助制度自2002年实施以来,配合着城镇职工医保、城镇救助医保、工会救助制度和新农合等其他医疗保障制度,希冀把因病致困的困难群体从生活的悬崖边拉回。但种种制度实施起来却面临着多重困境。救助资金不到位、现有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以

及患者由于缺乏医疗常识和对救助制度的了解,放弃就医,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贫困交加:考问基层医疗能力》便是对基层医疗保障制度困境的进一步解读。

《谁来救助大病困难群体》在最后提出:大病救助亟需构架多元化救助体系。民政政府是社会救助的力量主导,但是在筹资与支付的过程中有明显的滞后,不能完全使困难群体及时受到救助。与此同时,相比官方救助更为灵活的是,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慈善组织和民间自发组织的草根慈善。二者的互补结合,是完善多层次、立体的大病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力量。《慈善救助:打通最后一厘米》是针对慈善救助的灵活之处和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在最后也指出,构建多元专业的慈善救助组织,以保障慈善大病救助乃至整个慈善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谁来救助大病困难群体》

大病救助是社会上早就有的制度,但记者首创“大病困难群体”这一个专有名词,让人很容易记忆,也更能引起公众的关注。在标签化时代,尤其在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总能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绿茶婊”、“五毛党”、“文青”、“高富帅”……无标签不成魔。作为大病患者这样一个尤其困难群体,无疑更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并被给予更多的帮助。

记者将华尔街日报体运用的淋漓尽致,每一个问题都由一个具体事例说开去,事例反映现象、反映主题、反映背景,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颇受读者青睐。文章的布局结构也严谨合理,大病困难群体“徘徊在希望与失望的边缘”,而“困难群体的救助面临多重困境”,所以“亟需构建多元化救助体系”,这是文章的整体脉络,将这一现实问题全面地铺陈开来,从整体上把握“大病困难群体”这一现象。

《消除民政救助“悬崖效应”》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继续提出新的概念——“悬崖效应”。悬崖效应是指事物在量变到质变过程中,在临界点(线)阶段或范围所发生的变化特征和结果,即由量变突破度引起质变。该术语一般用来代指经济学一个相关的现象。这里用在医疗救助领域,指民政医疗救助的“兜底”作用。很多家庭因不是低保户而难以纳入民政大病救助范围,最终被大病拖垮,最后不得不依靠低保维持生活,由低保边缘掉入“悬崖”。

指出问题后,记者归纳了民政大病救助需要突破的两大困境:制度困境和资金困境。关于问题和对策,记者采访了各级个地方民政干部,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当前大病救助制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对民政部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慈善救助:打通最后一厘米》

这一篇报道的标题借用时下很流行标题“模板”:打通便民“最后一米”、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打通党群关系“最后一米”、打通儿童救助最后一米,甚至景区电子票如何打通“最后一米”?

将“最后一米”改为“最后一厘米”,更体现其紧迫性。的确,在当下民政救助尚不完善之时,慈善的助推力尤为重要,这攸关着每一个贫困患者的生命和家庭。慈善组织在参与救助的过程中常面临着“捐助价值”的考量,更加需要良好的引导和监督机制。

慈善组织与大病困难群体这最后一厘米,除了对疾病本身的治疗之外,还涉及心里辅导、信息传达、护理服务等,完整的慈善救助体系是“一揽子工程”,不仅仅是帮助患者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还要给予他们温暖,让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这一报道的深度广度触及了当前慈善组织存在的各种问题,既有思维的厚度,也有问题的广度。一则好的专题报道,不止于迎合读者,而是以专业的新闻敏感,创造视角,写读者所不能想,从而引发思考和共鸣。

《“贫病交加”考问基层医疗能力》

这篇报道是王大千在此次专题中的第二篇,继续沿用了华尔街日报体。

“贫病交加”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山西、重庆、河南等多省市走访重病患者家庭后的直观感受,许多贫困地区百姓陷入“越穷越病、越病越穷”的恶性循环……这是记者走访得知的大病困难群体形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作为此次专题的最后一篇报道,将最终矛盾归结在基层医疗保障体系上,这是记者通过长期大范围走访所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出,是本次专题策划的核心,同时也旨在警戒各级政府和社会各单位,救助大病困难群体,需要基层医疗卫生部门作出更大的努力。

【视觉】文编与美编的完美结合

专题策划应该是文编和美编完美合作的产物。好的图片对文字是一种极好的补充和发挥,可以起到“尽在不言中”、“不着一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