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5第3期Journal of Hubei Nor mal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No.3,2005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

王 善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 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由于它的重大意义和创新性,近一年来,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中,主要涉及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基础、内涵和本质、意义和落实等方面。科学发展观本身是一个综合、立体、多维的复杂课题,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加以研究,从而进一步推动当代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综述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733(2005)0320012204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和第一要务。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它包括“为什么要发展”“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方向、发展程度、发展水平和后果。2003年10月,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坚持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科学发展观。由于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创新性,引起了社会舆论、新闻媒体等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也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一、国外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研究现状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发展理念(有些国外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它所蕴含的重要意义及对人类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受到当前国际舆论和各国学者、政要的广泛关注和肯定。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5月14日在圣保罗接受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中国依靠独特模式实现发展的有益经验的确值得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借鉴。英国《卫报》5月27日刊登题为《中国解决亿万人民温饱问题的经验》一文,认为中国这一新的发展理念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除西方发展模式之外的一个强有力的选择。日本《经济界》周刊5月25日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新领导集体正在实行“协调发展”政策,从“先富论”到“共富论”。文章说,中国经济从大局来看,最大瓶颈是地区发展不均衡和农业问题,因而中国新领导集体目前正在逐步调整“先富论”政策,消除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重视协调发展和福利。

目前国外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中,现为美国高盛公司资深咨询顾问和中国清华大学教授的著名学者雷默(Joshua Cooper Ra mo)在这方面有较为深刻独到的见解。雷默曾在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题为《北京共识》一文,对中国新的发展理念和经济改革成就作了全面理性的思考与分析。他认为,现在中国在实行三代领导人的发展理念之后,正在实施一种“在经济壮大的同时避免付出重大政治与经济代价的理论”,他称之为“北京共识”。雷默对“北京共识”进行了颇有特色的较为系统的论述:

1、关于新的发展理念提出的原因。他认为,解决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之后的中国在经历主要强调经济发展的阶段之后,面临新的发展起点,因而创建一种可持续发展与平等的发展环境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过去的发展理念要适时调整,这是处理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矛盾的唯一途径。

2、关于新的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内容。雷默认为,它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同样注重社会变化,通过发展经济与完善管理改善社会,它还包括许多非经济思想,涉及政治、生活质量等问题。其核心

[收稿日期] 2004—11—16

[作者简介] 王 善(1971— ),男,陕西洛南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研究。

是创新、不对称性、注重平等、探索有关公民地位的新思想,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并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其重心是维持稳定、减少污染和惩治腐败。3、关于新的发展理念的意义及影响。雷默认为,中国的模式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正在对中国以外的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这种新理念不仅适合中国,也是适于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它为发展中国家,即为那些正苦苦寻求发展,并希望在融入国际秩序时能保持政治独立和保护自己生活方式的国家提供了新路。中国的发展观正在全世界产生涟漪效应。他指出:“中国发生的事情正在改变国际发展、经济、社会,以及———广而言之———政治的整个图景。”[1]4、关于与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关系。雷默认为,“北京共识”包含的思想与邓小平发展理论并不矛盾,相反,它是从全球化角度看邓小平发展理论,并反映了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大部分思想。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北京共识”主张更公平的增长;邓小平说中国需要“和平与发展”,“北京共识”认为中国现在拥有创建可持续发展和平环境的许多新手段;邓小平强调“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现在的理念是:“猫的颜色确实重要,现在的目标是找到一只绿色的猫、一只透明的猫”[1]。他解释说“绿猫”(Green Cat)指注重环境保护;“透明猫”(Trans parent Cat)指G DP等中国经济发展的所有数据都应该是透明的,都应该经得起检验。5、关于“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的比较。雷默认为,“北京共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不同,与“华盛顿共识”的陈旧思路有着本质的区别。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主张走私有化、自由化和透明化的经济发展道路的“华盛顿共识”,实践结果表明存在严重问题,它与管理不善和腐败一起在近10年里破坏了十几个国家的经济,而主张平等、和平与高质量的发展愿望的“北京共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路,它正在取代人们已不信任的“华盛顿共识”。雷默认为,“华盛顿共识”的目标是帮助银行家,而“北京共识”的目标是帮助普通人民;“华盛顿共识”推崇的是市场的迅速开放和接受全球化观念,而“北京共识”主张一个国家在开放的同时必须保护本国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适度均衡、全面发展。

国外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观点和研究虽不多,但大部分基本上是客观公正地持肯定态度。尽管他们由于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及对中国的情况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等原因,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大都限于较浅的层次,缺少较为全面深入的思考,甚至有的观点还有失偏颇。但他们的许多观点与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是相通的,有的甚至是非常相似,特别是象雷默这样一些比较理性客观的西方学者,他们一些颇具特色的观点和新颖的研究角度,对我们国内当代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二、国内当代科学发展观研究现状

十六届三中全会,特别是2004年2月党中央举办省部级干部“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之后,全国重要报纸期刊有关科学发展观的文章猛增。(如2004年4月全国重要报纸期刊中有关这方面的文章达7700多篇,中国期刊网中有关文章71篇,到5月仅标题中包含科学发展观的文章就有230篇。)不少文章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学科领域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和理论深度。从研究的内容来看,涉及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内涵、出发点、本质和核心、意义和落实等诸多方面;从研究的层次来看,论及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制度、发展规律等许多层次;从研究的角度和学科领域来看,关联到哲学、发展社会学、发展经济学、史学、人口学、生态学等学科。如中央党校王伟光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一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中央党校周天勇的《论科学发展观》一文则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联系中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实际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入探讨。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提出不久,有关著作较少,其中颇具特色的主要有: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主持编写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该书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以及实施方案的三大战略突破作了重点论述;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所著的《中国:新发展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入剖析;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元正主编的《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2月版)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发展内涵、发展阶段、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规律、发展战略、发展过程、发展道路、发展目标、现代化与人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国内当代科学发展观研究主要包括下列方面:

1、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学者们认为主要有这些方面的原因: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客观需要;2)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3)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4)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重要成果,对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5)是对国际发展经验教训的合理借鉴,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6)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例如:中央党校李兴山认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转折阶段,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短腿”和“瓶颈”;以及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都要求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