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渐趋娱乐化的传播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闻传媒渐趋娱乐化的传播原因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娱乐因素已经或深或浅地渗透在
不同媒体各种类型的新闻中。
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尽管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
新闻娱乐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对传媒渐趋娱乐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闻;娱乐性;原因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5-0005-0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娱乐因素已经或深或浅地渗透在不同媒体各种类型的新闻中。
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尽管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
所谓新闻的娱乐性,指的是在媒体中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最终发展到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即所谓新闻娱乐化。
新闻娱乐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本质原因是新闻传媒的商业化、市场化。
在中国新闻传媒的改革中,产业化、市场化的驱动力,也推动着中国媒体与受众的不断贴进,而娱乐化,似乎被一些媒体当成了
赢得受众的法宝。
1 新闻娱乐性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目前,新闻娱乐性席卷全球已是个不争的事实。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地位的确立,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思
想开始多元化,人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政治信息,他们还需
要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信息,而且除了获取各种信息的同时,还希望能够在工作之余获得休闲和娱乐。
于是,纯商业的媒介大量出现,如光线传播公司制作的娱乐和体育节目遍及各地方电视台,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开始追求娱乐化了,到处搜罗奇闻趣事。
国有和公营媒介迫于竞争的压力也纷纷下海,实施商业化运作。
为了让新闻走进千家万户,大报开始小报化,党报开始晚报化,记者开始“逃避深刻,远离崇高”。
商业化后市场成为中心,收视率和发行量成了媒介的生命线。
受众的兴趣千差万别,但对娱乐追求却是无论男女老幼不分种族国别的受众的共通点。
按照以上逻辑,我们似乎不难得出:新闻娱乐性是媒介对受众追
逐的结果,其背后根本的是对利益的追求,都是市场经济惹的祸。
2 政府默许是新闻娱乐性存在的现实条件
大众传媒过去是政府与民众间联系的桥梁,如今依旧。
只不过以前仅仅强调媒介的宣传指导功能,今天则允许其功能延伸,沟通、宣传、监督、教育、娱乐等各种功能得以启动。
在所有这些功能中,娱乐功能的启动对处于改革中的人们来说,能起到相当大的社会心理“解压阀”作用。
作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的报纸等大众媒介,一方面加大报道的信息量,满足人们的知情权,起到一定的“解惑”作用;另一方面也加紧了对整个社会心理的疏导、放松作用,从而为人们“解气”。
于是,琐碎的社会新闻、娱乐性强的体育、娱乐新闻,都成为报纸报道的重点。
虽说有读者不满报纸上“只拍苍蝇,不打老虎”或“只打死老虎”的批评报道,对新闻日渐娱乐消遣的倾向,
也颇有微词,但这些报道都发泄与放松了当下人们的牢骚与紧张,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社会心理积蓄的“应力”,缓解了社会矛盾。
大众媒介的这种释放与缓解作用,对于政府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因此,娱乐节目也好,娱乐化的新闻报道也好,因为对政府的压力相对要小些,且娱乐化的新闻间接上可以缓解民众的政治热情,消解民众对政策的不满情绪,政府自然会乐于认可。
3 大众文化为新闻娱乐性提供了土壤
我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可具体化为如下内容: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政治民主化、观念理性化、文化世俗化和组织科层化。
在这种转型中,社会政治色彩逐渐淡化,经济、文化色彩凸现。
与社会转型及由此带来的变化相适应的是,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开始走上社会前台。
所谓大众文化,指的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现代传播媒介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的文化”。
在大众文化提供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人们不需要殚精竭虑,没有痛不欲生,它甚至可以把人们的智力消耗降低到几近于零,而轻而易举去理解它建构的世界。
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当受众目睹电影、电视剧、武侠小说、言情故事中那些少男少女的青春恋情终于柳暗花明,那些孤胆英雄终于化险为夷、功成名就,那些凡夫俗子竟然也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时,他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了一个集体的梦幻之中,一个对他们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了理想化的幻景之中,人们共享着一种被文化本文制造出来的欢
乐……正是大众文化这种远离意识形态,摒弃“严肃”、“神圣”、“深刻”等累人的意义,消解价值、消解意义,追逐平面化、零散化和享乐化,关注当下、关注个体的特性,恰到好处地迎合了从计划经济年代的政治高压下解脱出来的中国人的精神需求,也缓解了他们身处现代工业社会的生存压力,因而它倍受人们青睐。
于是,以娱乐性、商业性、消费性为主要特征的大众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流行就成为顺应潮流的事。
“在一定意义上讲,媒介文化与大众文化是同义语。
”大众媒介制造了大众文化,同时它又是大众文化的载体。
大众文化成为市场经济时代的文化主流,大众化、娱乐化也就成为现代媒介的主要特点:商业广告铺天盖地,消闲娱乐五花八门,明星大腕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市场经济制约下的大众文化中,“文化话语生产者对受众文化需求的引导作用、中心作用逐步趋于弱化,而文化消费者或受众对文化形态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广播业、影视业、出版业及作家、影视导演、制片人开始自觉地把城市受众的消费胃口作为自己的揣摩对象”。
当这种现象延伸到新闻领域,自然就产生了当前的新闻娱乐化倾向:新闻在形式上更多地倾向于只是一些无深度无景深但却轻松流畅的故事、情节和图片,一种令人兴奋而又眩晕的视听时空;在文本上则更多地倾向于是供人消费而不是供人阐释的,是供人娱乐而不是供人判断的。
总之,新闻的娱乐化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是符合市场和新闻发展
趋向的。
走上健康道路的新闻娱乐化不会淡化新闻的传播功能,因
为毕竟新闻的生命在于新闻的本身。
参考文献
[1]李雪莎,刘宁.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j].新闻前哨,
2010(1):29-31.
[2]杨苗苗.浅析市场条件下的新闻娱乐化[j].新闻世界,
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