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价——外部威胁分析

“贵州省国家级保护区外部威胁研究”课题组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

二OO四年七月

第一章项目介绍

1.1 背景及立项理由

1.2 项目目标

1.3 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

第二章研究方法

2.1 二手资料的收集

2.2 实地考察和调研

2.3 相关数据对比分析

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3.1 贵州自然保护区的背景

3.1.1贵州的环境极其生物多样性

3.1.2 贵州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现状

3.1.3 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建立对贵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

3.1.4 贵州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3.1.5 贵州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发展方向

3.2 贵州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外部环境

3.2.1政治环境——分级与多头管理出现各自为政

3.2.2经济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

3.2.3法制环境——逐步完善但仍有缺陷

3.2.4市场环境——利益驱动带来新的保护压力

3.2.5 投资环境——投入不足导致创收与保护的茅盾

3.2.6 文化环境——促进自然保护存在知识性冲突

3.3 贵州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外部威胁——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3.3.1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的威胁

3.3.2当地政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的威胁

3.3.3内部管理造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外部威胁

3.3.4自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造成的威胁

第四章建议与对策21

4.1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测与评价体系

4.2建立对保护机构的业绩评估体系

4.3促进保护区职能的转变

4.4建立社区参与的保护机制

4.5地方政府减少对保护区管理的干预

4.6 建立公共的对话交流手法

结语与致谢

参考文献

贵州省自然保护区评价---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外部威胁分析

第一章项目介绍

1.1 背景及立项理由

至2003年底,贵州省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28个,占贵州省国土面积的5.4%。尽管这些保护区的管理基础和条件各有不同,各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外部威胁也不一样,但由于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针对性不强,目前贵州多数保护区管理机构仅仅把重点放在科研和执法管理上,对保护区周边的社区缺乏了解,和当地政府的协调也不够,因而不易消除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外部威胁,很难达到对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因此,对目前贵州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外部威胁进行研究,将有利于自然保护区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制定。

1.2 项目目标

通过调查,了解和评估贵州省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外部威胁,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建议,促进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

1.3 研究人员和机构

本研究由国际环境与发展合作组织中国委员会(CCICED)保护地课题组(PATF)资助,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由贵州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心,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一处,贵州省社科院合作完成。

主要的研究人员为:

任晓冬:生态学硕士,发展管理硕士

工作单位: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在中心

黄明杰:生态学硕士,发展管理学硕士

工作单位:贵州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中心

杨从明:社会学与可持续发展硕士

工作单位: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一处

管毓和:社区发展专家

工作单位:贵州省社科院

娄健:在读环境科学硕士

工作单位: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

第二章研究方法

2.1 二手资料的收集

二手资料的收集是“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价——外部分析”项目最主要的数据来源,是研究、分析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和面临的外部威胁因素的关键。长期以来,一些政府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大学以及保护区管理机构本身对贵州自然保护区管理进行了总结和研究。为此,我们访问了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贵州省林业厅,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科学院等单位,收集了相关的信息;实地到赤水、草海、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对其保存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收集。

2.2 实地考察和调研

项目研究人员在2004年6月~7月对赤水、习水、草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保护区的领导和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还到与保护区有关的机构进行调查和访谈,对保护区周边的社区进行调查和访问。在补充收集必需资料的基础上,对关键的数据进行了核实和确认。

2.3 问卷调查

针对性的对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研究内容设计了问卷,对所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放了问卷并全部回收,对问卷上需要深究的地方作了电话回访。

2.4 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策略选择

首先,项目研究人员对项目所收集的大量数据和资料进行了筛选,根据保护区管理的相关问题和外部威胁进行寻根分析,查找成因,针对主要原因考虑解决措施,提出对策备选方案,经过对比择优,最后确立合理对策。

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3.1 贵州省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3.1.1贵州的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

贵州省地处亚热带地理位置,在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地表起伏剧烈,岩溶发育广布,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类型繁多,动物种类丰富。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水文、生物都有明显的差异,构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据调查,全省有高等植物5000多种,蕨类植物70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4种,二级重点保护的29种,三级重点保护的41种,另有第二批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中新增的26种重点保护植物共计100种;有分布在贵州省的国家重点保护树种35种,省级保护树种61种。全省已记录的脊椎动物921种,约占全国种数的18.3%,其中兽类132种,鸟类421种,爬行类103种,两栖类63种,鱼类202种。在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15种,属二级重点保护的72种。此外,还有贵州省特有或稀有的动物种类19种。根据有关文献说明,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在中国各省中列第四位。贵州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贵州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3.1.2 贵州的自然保护区发展和现状

与其他省份相比,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建设起步较晚。1964年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到贵州考察,建议将省内天然林区划为自然保护区。由于当时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所限,更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一直没有开展。直到1978年1月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才开始建立了全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填补了贵州省自然保护区的空白。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在省、地(州、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努力下,加快了全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步伐。1997年底止,全省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才35个;1999年底,就达到56个;2003年更达到了128个,增加了近4倍。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则相应地从1.78%增加到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4%,增加了近3倍(见表1)。

表1 贵州保护区发展变化表

截止到2004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增加到7个,分别是梵净山、茂兰、草海、赤水桫椤、习水、雷公山和麻阳河自然保护区(见表5)。贵州省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也从过去单一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增加到其他类型的,但是仍然是以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类型的保护区占绝对优势,占整个自然保护区的92.2%(见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