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后四十回问题的来历与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后四十回问题的来历与现状
一、《红楼梦》后四十回问题的来历与现状
《红楼梦》有八十回和一百二十回之分,即前八十回和前八十回再加后四十回,原因在于有一个“作者”问题。
一般认为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四十回的作者,多数认为是高鹗;一部份人认为是无名氏,包括部分红学专家;也有一些人认为是曹雪芹。
专家们为此写了大量研究文章,在报刊上,专著中,举凡专门论述的、附带提到的、重复的、偶有新意的、出人意料的,几十年来从不间断,直至今天。
后四十回问题成为《红楼梦》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在探讨后四十回的作者之前,有必要先回顾一下后四十回问题是怎么来的。
1、后四十回是如何出现的
(1)后四十回问世前的《红楼梦》
《红楼梦》前八十回约写成于1752年(壬申)。
至1754(甲戌),已有脂砚斋对此书的“重评”批语。
①今有“甲戌本”的转抄过录本存世,稿本正文有“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等语,说明此时作者已写成了八十回。
至1759年(己卯),脂砚斋开始“四阅”抄评,到1760(庚辰)第四次阅评完毕,今有“己卯本”和“庚辰本”的转抄过录本存世,内有“脂砚斋四阅抄评”等语。
1764(甲申)初,或1763(壬午)除夕,作者曹雪芹去世。
脂本虽然出现较晚,已在1920年代后,但1791年公开印行的程甲本中说,《红楼梦》脍炙人口“几二十余年”,1792年印行的程乙本说,前八十回抄录传阅“几三十年矣”。
由于传抄范围是逐步扩大,因此脂本所记时间能与程本对得起来,应是可信的。
经脂砚斋阅评的八十回稿本,通过不断转抄,从亲友流传到社会。
至今已发现的各种脂本有十多种,包括上面提到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
当然这些本子也不是脂砚斋批阅的原本,而是根据原本转抄或一再转抄的本子,而且都发现于1920年代以后。
根据有关记载,乾隆时期已有人见过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如周春《阅红楼梦随笔》中记“乾隆庚戌(1790)秋,杨畹耕语余云:‘雁隅以重价购抄本两部,一为《石头记》八十回,一为《红楼梦》一百廿回,微有异同。
爱不释手,监临省试,必携带入闱,闽中传为佳话。
’”又如舒元炜藏的《红楼梦》前八十回己酉(1789)抄本内,有舒的序文,说全书“业已有二于三分……核全函于斯部,数尚缺夫秦关。
”(“秦关”指一百二十之数)当然周春所记是传闻,虽然应当承认其可靠性,但那两个本子并没有流传下来,舒元炜也没有说亲眼看到过后四十回。
到现在为止,脂本除了“红楼梦稿”和“蒙府本”这两种外,还没有发现其他抄成于清代的后四十回。
蒙府本后四十回是根据后来的印刷本抄配,对于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没有什么研究价值。
“红楼梦稿”又名“杨藏本”,有专家认为是根据后来的印刷本抄的,也有专家认为来自另一种手稿本。
但不管怎么说,仅凭这个本子,尚无法证明这是来自前八十回作者曹雪芹所写的稿本,也无法确证这个本子必定产生于印刷本出现以前。
从目前来看,凡1791年以前的后四十回抄本及转抄本,除杨藏本当别论外,已都失传了。
(2)后四十回的问世
距曹雪芹去世不到三十年¬——1791年(辛亥),带有后四十回的印刷本“程甲本”问世,今有当时的原本留存。
这个本子是在程伟元主持下第一次印行的,所以后人把它称为程甲本。
在程甲本中,程伟元说《红楼梦》所传只有八十回抄本,他竭力搜罗,经数年留心,得到了二十多回,后来偶然在“鼓担”上见到十多回,便买了下来,因有残破磨损,遂邀友人一同整理,然后刊行。
高鹗在程甲本中说,应程伟元所邀,一同参与,成全其事。
程甲本卷首有程伟元和高鹗二人分别写的“序”,交代了后四十回的来历。
二人所写“序”的全文如下:②《红楼梦》序
《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
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然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只八十卷,殊非全本。
即间称有全部者,及检阅仍只八十卷,读者颇以为憾。
不佞以是书既有百廿卷之目,岂无全璧?爰为竭力搜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
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笋,然漶漫不可收拾。
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版,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始至是告成矣。
书成,因并志其缘起,以告海内君子。
凡我同人,或亦先睹为快者欤?小泉程伟元识。
《红楼梦》序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
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
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
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
工既竣,并识端末,以告阅者。
时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铁岭高鹗叙并书。
过了约三个月,程伟元把《红楼梦》又重印了一次,后人称为程乙本。
程乙本中有程伟元和高鹗二人合写的引言,引言中说前次印行没有仔细校对,有所差错,现作了订正。
引言的全文如下:
《红楼梦》引言
一、是书前八十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三十年矣,今得后四十回合成完璧。
缘友人借抄,争睹者甚伙,抄录固难,刊版亦需时日,姑集活字刷印。
因急欲公诸同好,故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
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惟识者谅之。
一、书中前八十回抄本,各家互异。
今广集核勘,准情酌理,补遗订讹。
其间或有增损数字处,意在便于披阅,非敢争胜前人也。
一、是书沿传既久,坊间缮本及诸家所藏秘稿,繁简岐出,前后错见。
即如六十七回,此有彼无,题同文异,燕石莫辨。
兹惟择其情理较协者,取为定本。
一、书中后四十回系就历年所得,集腋成裘,更无他本可考。
惟按其前后关照者,略为修辑,使其有应接而无矛盾。
至其原文,未敢臆改,俟再得善本,更为厘定,且不欲尽掩其本来面目也。
一、是书词意新雅,久为名公巨卿赏鉴,但创始刷印,卷帙较多,工力浩繁,故未加评点。
其中用笔吞吐,虚实掩映之妙,识者当自得之。
一、向来奇书小说,题序署名,多出名家。
是书开卷略志数语,非云弁
首,实因残缺有年,一旦颠末毕具,大快人心,欣然题名,聊以记成书之幸。
一、是书刷印,原为同好传玩起见,后因坊间再四乞兑,爰公议定值,以备工料之费,非谓奇货可居也。
壬子花朝后一日小泉、兰墅又识。
从此后,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迅速传播,并被一再翻刻,以致风行海内。
2、程本问世后的反应
自1791年带有后四十回的程本问世后,至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前,这130年里,社会上对后四十回是基本认可的。
这期间出现了大量评红、论红、咏红诗文,这些诗文一般都是将程本一百二十回作为整体来看。
对此,我们可以参看由一粟编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和朱一玄编的《红楼梦资料汇编》。
③这130年里没有出现过一部有意去掉后四十回的排印本,也没有以别的续书来代替后四十回,即去掉程本后四十回,将前八十回与别的续书合在一起一并印行。
这应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有助于对后四十回作者的认识。
但由于毕竟先有前八十回的抄本,后有一百二十回印刷本,因此这130年中,也曾有人对后四十回的来历提出过疑问,最重要的是裕瑞。
裕瑞生于1771年,卒年不详。
他在《枣窗闲笔》中说:“细审后四十回,断非与前一色笔墨者,其为补著无疑。
”还举出许多他认为后四十回写得不好的内容。
以后嘉庆时期的陈镛在《樗散轩丛谈》中说:“《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第原书仅止八十回,余所目击。
后四十回乃刊刻时好事者补续,远逊本来,一无足观。
”
在多数人将一百二十回作为整体的情况下,这些说法应是比较注目的,然而却引不起世人的注意,不仅没有引来更多的共鸣与深究,相反嘉庆时的张新之在《红楼梦》读法中说:“有谓此书止八十回,其余四十回乃出另手,吾不能知。
但观其中结构,如常山蛇,首尾相应,安根伏线,有牵一发浑身动摇之妙,且词句笔气,前后略无差别。
”邱炜萲《菽园赘谈》中说:“《红楼梦》一书,不著作者姓名,或以为曹雪芹作,想亦臆度之辞。
若因篇末有曹雪芹姓名,则此书旧为抄本,只八十回。
……或以前八十回为国初人之旧,而后四十回即曹雪芹所增入。
观其一气衔接,脉络贯通,就举全书笔墨,归功雪芹,亦不为过。
”
其实,裕瑞虽然激烈地反对后四十回,但他也说:“此四十回,全以前八十回中人名事务苟且敷衍,若草草看去,颇似一色笔墨。
”对陈镛之评,周绍良认为是“对一百二十回刊本嫉之如仇,几同裕瑞之见,故道听途说,甚或徒凭臆测,遂有此恶评耳。
”“因他见过八十回抄本,不满刊本后四十回,嫁祸于程。
”④实际上最先指出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有区别的,正是程伟元,他告诉读者,后四十回不是与前八十回一同得到的。
裕瑞虽说后四十回与前非一色笔墨,却也没有明确提出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他说:“程伟元臆见,谓世间当必有全本者在,无处不留心搜求,遂有闻故生心思谋利者,伪续四十回,同原八十回抄成一部,用以绐(欺骗)人。
程伟元遂获赝鼎于鼓担,竟是百二十回全装者,不能鉴别燕石之假,谬称连城之珍,高鹗又从刻之。
”裕瑞的这段话说明他并不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只是“又从刻之”而已。
至于说由于程伟元认为世间一定有一百二十回全本,在留心搜求中,有人伪造了后四十回,连同八十回一起,抄成一部用来骗人。
这话与程伟元所说并不相符,因为程伟元说这一百二十回也好,后四十回也好,并不是一次性得到的。
从现存后四十回的文字看,也可证明原稿确是“漶漫不可收拾”,经过一番“截长补短”的工作后才予印行(后详),而并不是作伪者一次性提供给程伟元的完整书稿。
总之在胡适发表考证前的130年中,裕瑞的“伪续”说没有产
生多大影响,读者、评者仍把一百二十回作为整体。
正如冯其庸、李广柏所说:“在清代,大多数的评点派都是把一百二十回看作是一个人的笔墨,如王雪香、姚燮、洪秋蕃等,他们虽然未明说一百二十回是一手之作,但他们将此书作了整体的评论和结构上的分析,绝无一点涉及后四十回是否一人之笔的问题,这说明他们是根本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张新之是明确说出来后四十回不是伪续的看法的。
”⑤
关于“高鹗续写后四十回”之说,在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前,已经有人明确提出,俞樾在《曲园杂纂•小浮梅闲话》中说:“《船山诗草》有《赠高兰墅鹗同年》一首云:‘艳情人自说红楼’,注云:‘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然则此书非出一手。
按乡会试增五言八韵诗,始乾隆朝,而书中叙科场事已有诗,则其为高君所补可证矣。
”⑥俞樾举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例证,即《船山诗草》中提到高鹗补红楼一事。
《船山诗草》的作者是张问陶,他与高鹗有交往,所以写了《赠高兰墅同年》一诗。
晚清至民国初,关于后四十回作者是高鹗的说法不时出现,如震钧的《天咫偶闻》:“兰野,乾隆乙卯玉殿传胪,亦有诗才。
世行小说《红楼梦》一书,即兰野所为。
余尝见其诗书册,有印曰‘红楼外史’。
”李放的《八旗画录》:“嘉庆时,汉军高进士鹗酷嗜此书,续作四十卷附于后,自号为‘红楼外史’。
”恩华的《八旗艺文编目》:“《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汉军曹[雨沾]著。
高鹗补。
”许叶芬的《红楼梦辨》:“《红楼梦》一书……曹雪芹原本只八十回,以下则高兰墅先生所补也。
”平步青的《霞外捃屑》:《石头记》“初仅抄本,八十回以后轶去。
高兰墅侍读鹗读之,大加删易。
”李葆恂的《旧学庵笔记》:“近人《桐阴清话》中引船山诗注云:《红楼梦》小说自八十回后皆高兰墅鹗所补。
予按鹗汉军旗人,乾隆乙卯进士,官给事中,尝自号红楼外史,其即因曾补是书之故欤。
”
陆树仑在《有关后四十回作者问题的考辨》一文⑦中说:“这些人对于《红楼梦》不一定有什么研究,有关后四十回的作者的记载,也不一定作过什么考证,看来多半是转抄来的。
”他们之转抄,无非是说,《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还有这么一种说法而已,并未产生多大影响。
胡适认定《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是高鹗,所引用的材料也只是张问陶的诗、注和俞樾指出的“叙科场事已有诗”,并未将其他人的资料作为依据。
3、胡适、俞平伯的考证与影响
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接着1923年俞平伯出版《红楼梦辨》,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新红学”由此确立。
而认定后四十回的作者为高鹗,是新红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自此开始,“曹雪芹、高鹗”两个名字作为《红楼梦》的作者,印上了这部书的封面,⑧大量指责后四十回的文章不断出现于报刊、著作,直至今天。
那么胡适、俞平伯考证后四十回的作者为高鹗,其证据是什么呢?胡适的全部证据是:
后四十回是高鹗补的,这话自无可疑,我们可约举几层证据如下:
第一,张问陶的诗及注,此为最明白的证据。
第二,俞樾举的“乡会试增五言八韵诗始乾隆朝,而书中叙科场事已有诗”一项。
这一项不十分可靠,因为乡会试用律诗,起于乾隆二十一二年,也许那时《红楼梦》前八十回还没有做成呢。
第三,程序说先得二十余卷,后又在鼓担上得十余卷,此话便是作伪的铁证,因为世间没有这样奇巧的事!
第四、高鹗自己的序,说的很含糊,字里行间都使人生疑。
大概他不愿完全埋没他补作的苦心,故引言第六条说:“是书开卷略志数语,非云弁首,实因残缺有年,一旦颠末毕具,大快人心,欣然题名,聊以记成书之幸。
”因为高鹗不讳他补的事,故张船山赠诗直说他补作后四十回的事。
但这些证据固然重要,总不如内容的研究更可以证明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决不是一个人作的。
我的朋友俞平伯先生曾举出三个理由来证明后四十回的回目也是高鹗补作的。
他的三个理由是:(一)和第一回自叙的话都不合。
(二)史湘云的丢开,(三)不合作文时的程序。
这三层之中,第三层姑且不论,第一层是很明显的:《红楼梦》的开端明说“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明说“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岂有到了末尾说宝玉出家成仙之理?第二层也很可注意。
第三十一回的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确是可怪!依此句看来,史湘云后来似乎应该与宝玉做夫妇,不应该此话全无照应。
以此看来,我们可以推想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做的了。
其实何止史湘云一个人?即如小红,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极力描写这个攀高好胜的丫头;好容易他得着了凤姐的赏识,把他提拔上去了,但这样一个重要人才,岂可没有下场?况且小红同贾芸的感情,前面既经曹雪芹那样郑重描写,岂有完全没有结果之理?又如香菱的结果也决不是曹雪芹的本意。
第五回的“十二钗副册”上写香菱结局道: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芳魂返故乡。
两地生孤木,合成“桂”字。
此说明香菱死于夏金桂之手,故第八十回说香菱“血分中有病,加以怨气伤肝,内外挫折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饮食懒进,请医服药无效”。
可见八十回的作者明明的要香菱被金桂折磨死。
后四十回里却是金桂死了,香菱扶正,这岂是作者的本意吗?此外,又如第五回“十二钗”册上说凤姐的结局道“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个谜竟无人猜得出,许多批《红楼梦》的人也都不敢下注解。
所以后四十回里写凤姐的下场竟完全与这“二令三人木”无关。
这个谜只好等上海灵学会把曹雪芹先生请来降坛时再来解决了!此外,又如写和尚送玉一段,文字的笨拙,令人读了作呕。
又如写贾宝玉忽然肯做八股文,忽然肯去考举人,也没有道理。
高鹗补《红楼梦》时,正当他中举人之后,还没有中进士。
如果他补《红楼梦》在乾隆六十年之后,贾宝玉大概非中进士不可了。
⑨
俞平伯将他的证据归纳为5条:
(1)宝玉不得入学中举。
(2)黛玉不得劝宝玉读时文。
(3)宝钗嫁后,不应如此不堪。
(4)凤姐宝钗写得太毒。
且凤姐对于黛玉,无害死她的必要。
(5)宝玉出嫁不得写得如此神奇。
”⑩
此外还有未归纳进去的,如“凤姐不识字”,“巧姐年纪忽大忽小”等。
胡适和俞平伯的这些证据可以分为两个部份,一是内证,二是外证。
“内证”,属于《红楼梦》中本身的问题,即胡适说的“内容的研究”。
按照书中内容,后四十回不应这么写,俞平伯的证据都是内证。
“外证”即胡适所指出的四条证据。
此后,陆续有研究者作了许多补充,但所补的主要是内证,是从《红楼梦》的本身以及1920年代开始出现的脂砚斋评语,来证明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不是同一作者。
对于外证,除了发掘、考证高鹗、程伟元的生平和印行高鹗的诗文集外,基本上没有新的可以证明高鹗续写后四十回的资料。
毫无疑问,“外证”可以用来认定后四十回的作者是高鹗,而“内证”是在于想说明后四十回与前八十
回不是同一作者,但无法证明只有高鹗才会这么写,即也有可能是“无名氏”所为。
4、后四十回作者问题的现状
目前,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高鹗续写,这种观点至今仍占极大多数,不少著作、文章以及网络帖子,都是按照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来研究、评论《红楼梦》。
尤其是各种普及本《红楼梦》原著,作者的署名仍是曹雪芹和高鹗。
二是后四十回中有曹雪芹的残稿。
持这种观点者并非个别,可以周绍良为代表。
⑾虽然这种观点看起来也有一定理由,但由于很难划分哪些是“残稿”,哪些是高鹗的“续稿”,大多只是凭个人的喜好来说哪些写得好,哪些写得不好,且很难以“好”与“不好”来断定是不是原作者所写,因此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小。
三是主张“无名氏”续后四十回,持这种观点者,极大多数原来认为后四十回的作者是高鹗,后来发现高鹗续书说的外证不够有力,甚至证据不足,便根据大量“内证”,包括脂砚斋评语,认定后四十回的作者是无名氏。
从目前看,持这种观点的人正在增加,但还远不能取代高鹗续书说。
持“无名氏续书说”的人当中,有的是卓有成就的红学专家。
第四种便是认为后四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当然由于程伟元得到的稿子有所残损,因此已经过高鹗修补。
几十年来,持这种见解者始终不乏其人,但也始终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了“脂本伪造”说,并发生了激烈的交锋。
直至今天,持脂伪论者仍维护着自己的见解。
“脂本伪造”说主张后四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但正是由于方向相背,所持观点与相信脂本的专家从根本上相反,因此脂伪论关于“曹雪芹作后四十回”的见解自然不能使多数专家信服。
事实上脂本伪造说有未能克服的障碍,对有些现象无法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除了以上四种观点外,有些人提出后四十回的作者另有其人,甚至认为前八十回的作者也另有其人,如夏荷提出续作者是曹雪芹的遗孀杜芷芳。
⑿赵冈说后四十回是另一满人按照曹雪芹的原稿改写。
⒀杨兴让认为后四十回的作者是张宜泉。
⒁宋谋玚认为:“后四十回很可能就是程伟元续的。
”⒂季稚跃认为“续作者最有可能的是吴玉峰”⒃还有人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兆页]、是脂砚斋、是吴梅村、是洪昇、是曹渊、是曹硕、是墨香、是李鼎、是张岱、是俞楚江、是边连宝、是纪晓岚、是弘晓之兄弘晈、是康熙的儿子胤礽、是明代驸马梅殷的后人、是湘籍人、是郑成功的后代郑克[左土右爽]、是明末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是湖南娄底一女子等等。
由于这些观点经某一个人提出后,基本上没有经过正面(认同)、反面(反驳)的反复探讨,因此这里不作评论。
十四年前朱眉叔在《真假〈红楼梦〉大论战势必展开》一文⒄中说:“反对续书论,认为后四十回也是曹著的人,寥若晨星,他们的舆论也处于劣势,程、高续书说仍居于统治地位。
其所以如此,非但是持续书论者人多势众,权威人士多维护续书论,更主要的是反对续书论者还没有足够的力量,针对续书论的大量的论点论据,进行短兵相接的论争,予以一一驳倒。
”在过去的十四年中,这种情况一如既往,未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对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不论持哪种观点,多数人认为是续得比较成功的,相当一部份人指出续书中的种种不足,但总体上还是认可。
也有一些人认为后四十回一无是处,但人数不多。
一个最为明显的事实是,除了供研究
的影印脂评本外,凡各种排印本《红楼梦》,几乎都是一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都是源自程伟元、高鹗的程甲本或程乙本。
正如刘梦溪所说:“近年出版的不论依据何种底本整理出来的《红楼梦》新校本,都不敢斩去程、高补作,哪怕作为附录也好。
”⒅后四十回既不能去掉,只印八十回本,也不能以别的续书来代替程本后四十回。
曾有舍弃后四十回的情节,按照“探佚”来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和京剧《红楼梦》,结果没有得到观众的首肯。
事实证明,去掉后四十回,以另辟蹊径的方式来取代后四十回,那必定是失败的。
注:
① 有一部份研究者认为脂砚斋是假冒作者的亲友,脂本是伪本。
对此,后面将有必要的辨析。
② 本书所引程伟元、高鹗、周春、裕瑞、陈镛、邱炜[艹爰]等清人文字,均见一粟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后称《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63年12月。
③ 系《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资料丛书》第七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④ 周绍良《雕红丛札》,载《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3辑,第308页。
⑤ 冯其庸、李广柏《红楼梦概论》第241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10月。
⑥ 此据一粟编《红楼梦卷》。
胡适《红楼梦考证(改定稿)》引录,少“传奇”二字,标点也有不同,见《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第1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
⑦ 载《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2辑。
⑧ 目前少数《红楼梦》版本的署名方式有所不同,但那些版本或者是供研究用,或者是某位专家的点校本,印量一般不大,在读者群中没有产生根本的影响,更没有扭转整个局面。
⑨ 《红楼梦考证(改定稿)》,1921年问世,此据《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8月,以后凡引《红楼梦考证(改定稿)》,均同。
⑩ 《红楼梦辨•后四十回底批评》1923年出版,此据《俞平伯说〈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以后凡引《红楼梦辨》,均同。
⑾ 《红楼论集¬——周绍良论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
⑿ 原文载《兰州学刊》1985年第6期,此据《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3辑,第322页。
⒀ 转引自《红楼梦学刊》1984年第3辑,第40页。
⒁ 有关红学网站及杨兴让著《红楼梦研究》,三秦出版社2002年。
⒂ 宋谋玚《高鹗没有骗人》,载《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3辑。
⒃ 季稚跃《〈红楼梦〉成书过程考析》,载《红楼梦学刊》1989年第4辑。
⒄ 载《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第3期。
⒅ 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第382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