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虚词于和於用法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独于罹。”(<小节弁>)郑<笺>:“于,曰;罹,忧。” (3)“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周南葛覃))<经传释词> 训“于”为“聿”。 这一类的“于”,现代有人认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 “黄鸟于飞”。相当于“黄鸟在飞”。这种说法我们不敢苟同。 这类旬中的“于”凝固在动词前面,对它后面的动词有紧密 的附着性,正如前人所言,作“日”、或“聿”解。因而毫无疑 问,它们都是动词词头。 B类有“于焉”、“于襄”、“于征”、“于狩”:“于苗”等28 旬。郑(笺>、毛<传>大部分解作“往”,有时也解作“於”或其 它一些动词。也有人把它解释为介词“在”。如: (1)“无小无大,从公于迈。”(<泮水>)郑<笺>:“于,往; 迈,行也。” (2)“维日于仕,孔棘且殆。”(<小节雨))毛(传):“于,往 也。” (3)“所谓伊人,于焉嘉客。”(<小鸿白>)(诗经直解><诗 经辞典>:“于,在。” 高本汉也把这一类的“于”大部分解作“往”,但是他对 其中一些“于”字进行解释时也遇到一些困难。不难发现, 这一类“于”字后面的动词如“役”、“迈”、“苗”、“征”等词义 本身就有“往、去”的意思。如再把动词前面的“于”作“往、 去”解。就显得多余了。把“焉”等动词前的“于”解作介词, 则更不妥。实际上,这类“于”同A类用法属相同的语言现 象.也是动词词头。 C类有“予耜”、“于垣”、“于茅”、“于宣”等5旬。从形 式看,c类似乎是这么一种结构:“于”+“名词”,注家一般 把这个“于”作动词来解释。也即把这种结构看成一种动宾 结构,如: (i)“一之日子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豳风七月)) 毛(传):“于貉,谓取狐狸皮。”郑<笺>:“于貉,往搏貉以自为 裘也。” (2)“三之日于藕,四之日举趾。”(<豳风七月>)毛<传): “于耜,始修耜也。” 这一类中的名词加“于”作述语,通常单用不能作述语。 而加了“于”,似乎成了固定结构。按现代汉语看它们是 “于”+名词,实际上就是古汉语中的“于”+动词,即“于”后 的名词是用作动词的。如:耜,就是修耜;茅。指取茅;垣。就 是筑墙壁。 据上述分析可见:“于”字加在动词前作动词词头是<诗
万方数据
经)里常见的“于”字用法,也是区别于“於”的一个主要方 面。
(--)用在名词前面的“于” 同后代典籍中出现的用法一样,<诗经)中“于”也有用 在名词前起到介词的作用的,且此类用法达213次之多。 前人对介词“于”作过许多训释,综观全(诗),“于”作介词不 外乎以下八种情况: A.“于”带上表示地点、处所的名词,或者带上代词 “何”。作动词的状语。如: (1)“游于北园,四马既闲。”(<秦驷>) (2)“彼人之心,于何其臻?”((小鱼菀>) “于”引进动作处所。表所在,现代汉语常译为“在”。还 有一类“于”虽然也是引进动作的处所,但译成现代汉语应 为“在……中”,在全<诗>中出现频率也相当高,共117次 (包括出现在同篇同文的“于”)。如“二之日纳于凌阴。” ((豳东>) B,表示动作、行为的归趋,可译为:“到”、“至”、“及于” 等,这一类“于”全<诗>共出现38次,如:“出自幽谷。迁于乔 木。”(<小鹿伐>)郑(笺>:“迁,徙也。谓乡时之鸟出从深谷, 今移处高木。” C,“于”引进时间在古汉语中是常见的,但<诗经>里只 有三例,如:“我自不见,于今三年。”(<豳东>),“于”相当于 现代汉语的“到”、“至”。 D,表示动作之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从”,如:“行归 于周?万民所望。”(<小鱼都))这一类“于”全<诗)共出现8 次,先秦典籍中用例也很多,如<老子)第64章:“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这个“于”也可译为“自”。表示起始。 E。表示双方相互关系或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对 于”。全<诗>中共出现20次,如“惠于朋友,庶民小子。” ((大荡抑>) F,用在被动句中,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并使被动关系明 显,全<诗>共出现8次。如:“忧心悄悄,愠于群小。”(<邶 柏))<集传):“言见恕于众妾也。” G,表动作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给”,全(诗>仅出现2 次,(1)“言私其用微,献静于公。”(<豳七>)(2)“谕祠蒌誉, 于公先王。”(<小鹿天))。 H,表趋向,可译作现代汉语的“向”。这一类全<诗)出 现7次,如“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大荡江))“先民有言, 询于刍荛。”(<大生板>) 全<诗)“于”除了上述用法外,还有少数几个(仅三例) “于”在句中没有实在意义,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使句子铿 锵有力。语言富有音乐感,因而更适于吟唱,符合<诗经> “唱”的特点。我们将这类“于”字句列举如下: (1)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周臣载>) (2)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大荡抑>)
旬具有选择性。如<离骚>计有“於”字句(於为介词)10句, “乎”字句(乎为介词或语气助词)14句,“於”字句完全为上 句,“乎”字句完全为下旬。屈原的其他作品如<九章>,宋王 的作品<九辩)也基本上如此。“於、乎”在用法上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区别呢?作为介词而论,<离骚)的“於”字句和 “乎”字句“於”“乎”互换是完全可以的。廖序东先生认为 “合理的解释”是考虑到音读的适用性,先念清声母的“於”。 后念浊声母的“乎”,吟诵起来就有较强的音乐性。
(1)(广雅释言):“於,于也。” (2)<诗-,J、雅·都人士>:“行归于周。”<笺>:“于,於也。” (3)<仪礼·既夕礼>:“寝东首于北墉下。”注:“今之于为 於。” (4)<诗·邶风·式微系>:“黎侯寓于卫。”<释文):“于,本 作於。” 于,上古汉语中音为[ha]/[a],和“於”同音;乎,上古汉 语其音为[ha],匣母,鱼部,和“於”“于”同部,双声,叠韵。 它们是同源字,因而相互间有通用的情况。如: (5)<吕氏春秋·贵信>:“又况乎人事!”注:“乎。於也。” (6)<札记·中庸>:“见乎著趣。”释文:“一本乎作於。” 先秦典籍中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即“於”、“乎”对上下
万方数据
庐舍其宾馆。言其所当言,语其所当语。谓安民馆客,施教 令也。”从句子的语义肴,“于时”释为“于是”是正确的。我 们的看法可以从古人的注释、古书用例等方面得到印证。 <书·尧典>:“黎民於变时雍。”<传):“时,是也。”<诗-驷铁): “奉时辰牡。”(传>:“时,是也。”<考工桌氏>:’时文思索。” <仪礼·士冠礼>:“孝友时格。”<论语):“时哉时哉。”虞赞注: “时者。是也。”<尔雅释诂):“时,是也。”因此,(诗经>里的 “于时”。犹“于是”。
词或名词前面,而“於”多用为叹词。“于”在动词前作动词词头,在名词前起到介词的作用。少数“于”
在句子中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於”“於乎”“于嗟”在<诗经>中的意义完全一样,都是表示感叹,叹息
等。固定用语“于以”应理解为“如何”,“于时”应理解为“于是”。还有两种特殊用法:“于”通“为”,“於
(于)”表示疑问,同“安”。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钜
(3)申伯远南,谢于诚归。(<大荡崧>) (三)叹词:於,於乎。于嗟 1.於 叹词“於”,用本义“乌”。<诗经>里这种作叹词的“於” 共出现21次,主要出现在句首,如:“文王在上,於昭上天。” (<大文文>,(周文桓>)“於皇武王!无竟维烈。”(<周臣武>) 独“命於绎思”((;ill臣般>)一句“於”在旬中。 杨树达<词诠):“於,叹词,读与‘乌’同。郑(笺>:“於, 吧辞也。”它表示感叹、叹息等,如同现代汉语的“啊”。 2.於乎 “於”除了单独作叹词外,还能与“乎”连用(即“於乎”) 作叹词。我们知道“於”间[a],“乎”音[ha],它们之间是叠 韵关系,如同现代汉语的“啊呀”。“於乎”其实等同于“乌 乎”。后代加“口”作“呜呼”。表示感叹。作为叹词“於乎”, (诗经>中出现10次,其中9次出现在句首,如“於乎小子, 未知藏否。”(<大荡抑>)“於乎前王不忘。”((周清烈>)仅“王 日於乎,何辜今之人”(<大雅云汉))一句“於乎”出现在句 尾,郑(笺)日:“王忧而嗟叹……”。 3.于嗟 “于嗟”,在先秦典籍中是很常见的叹词。<诗经>里出 现在文句不同的旬中有7次,加上同篇同文的,则为11次, 它主要用在句首,表示感叹,如:“于嗟麟兮!”((周南麟之 虽b)。<传):“于嗟,叹辞。”<释文>:“于,音吁。”<集传): “于,音吁。”<集疏):“<韩诗),于,作吁。予,吁古今字。 ……予嗟二字合训,是感叹词。”上古汉语中“於”音为[ha]/ [a】,“於乎”音为[a]/[ha】。可见,作为叹词,“於乎”就相当 于“於”,二者相通。又“于”音同“於”,二者可以借用。如 “於乎小子”,<小尔雅·广训>:“乌乎,于嗟也。” 由上述分析可知,<诗经>中叹词“於”、“於乎”、“于嗟” 的意义是完全一样的,都是表示感叹、叹息等。 (四)两个固定用法:于以,于时 1.于以 “于以”在全(诗>中共出现10次,如“于以四方,克定厥 家。”(<周三桓))(<词诠):“以,疑问代名词,假借为‘台’,何 也。”)郑(笺>:“予以,犹言往以也。凡<诗>言‘于以’,犹言 ‘爱以’、‘粤以’。皆语词”。我们认为“予以”应理解为“如 何”,郑(笺)不当。“以”是“台”的本字。<说文解字)段玉裁 按:<汤誓>、<高宗彤日><西伯戡黎>皆云如台。<殷本纪>皆 作奈何。台,何也。因而“以”即“何”,“于以”就相当于“奈 何”、“如何”。 2.于时 <诗经>里“于时”就是“于是”,这种固定用法共出现5 次,其中四句出现在(大生公>中,“京师之野,于时处处。” “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郑<笺>:“于,於。 时,是也。京地乃众民所宜居之野也,於是处其所当处者,
关键词:汉语虚词;于;於;用法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49(2001)04—0044—03
於,本与乌同,它是乌的一个异体字。<说文>:“乌,孝 鸟也。”<小尔雅·广鸟):“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穆天子 传>卷三:“比徂西土,爱居其野。虎豹为群,於鹊舆处。”郭 璞注:“於,读曰乌。”(山海经·西山经>注引作“乌”。<诗·邶 风·北风):“莫黑匪乌。”於(乌),上古汉语音[a]。于,<说 文):“於,词也,象气之舒于。<论语)引<书):‘孝于惟孝’。” 上古汉语中,於,予,是相通的,这可以从古人的注释,古书 用例等方面得到印证:
第4期
刘美娟:<诗经>虚词“于”和“於”用法初探
45
前面的用法。“子”用在动词前面,全(诗)共出现67次(包 括同篇同文出现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A类有“于飞”、“于差”、“于归”、“于逝”、“于下”等共34 旬。注家多作“日”或“聿”解,通常被看作动词词头,如:
(1)“王子出征,以匡王国。”(<小南六>)郑<笺):“于, 日。”
第23卷第4期 Vol_23 No.4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LISHUI TEACHERS COLLEGE
2001年8月
Aug.2001
《诗经》虚词“于"和“於"用 法初探
刘美娟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民族教育学区,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于”“於”两个虚词,在上古汉语中是通用的,在(诗乎”字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共计35次 (其中作为介词出现在文句不同的句中有14次,加上同篇 同文,则为20次)。如<郑丰>:“俟我乎巷兮。”相比而言, “于”、“於”是<诗经>里出现频率较高、用法较复杂的虚词。 前人对它们作的训释并不少,但其中许多“于”字用法各家 说法不一。笔者试图在前人说法基础上条分缕析,别异求 同,谈谈拙见。
●一 综观全<诗),不难发现,“于”和“於”在用法上的主要不 同之处在于:“于”多用在动词或名词前面,而“於”多用为叹 词。 (一)用在动词前面的“于”
前人对<诗经)“于”的训释中,分歧较大的是加在动词
收稿日期:2001—04—12 作者简介:刘美娟(1963一
万方数据
),女,浙江龙泉人,高级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