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其”“而”“于”“以”“为”地用法

合集下载

7年级虚词之、于、其、而,用法整理大全

7年级虚词之、于、其、而,用法整理大全

7年级虚词之、于、其、而,用法整理大全初一之文言虚词“之”“于”之一、动词,到……去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到蜀州去上任2、辍耕之垄上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3、吾欲之南海我想到南海去)二、人称代词1、下车引之便从车里下来拉元芳代词,他(元方)2、学而时习之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代词,它(知识)3、曲肱而枕之弯着胳膊当枕头代词,它(胳膊)4、择其善者而从之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代词,(他们的长处)5、其不善者而改之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代词,(自己的缺点)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代词,学习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代词,学习9、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代词,它们(石兽)10、沿河求之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代词,它们(石兽)12、当求之于上流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代词,它们(石兽)13、求之下流到下游寻找石头代词,它们(石兽)14、求之地中在原地寻找它们代词,它们(石兽)15、人皆吊之人们都来安慰他代词,他(精通术数的人)16、人皆贺之人们都去祝贺他代词,他(精通术数的人)18、借旁近与之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代词,他(仲永)19、传一乡秀才观之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代词,(仲永写的诗)20、邑人奇之同县的人对他感到奇怪代词,他(仲永)21、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还花钱求方仲永做诗代词,方仲永作诗23、于舅家见之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代词,他(方仲永)24、受之天也他的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代词,方仲永的聪慧25、不受之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代词,通达聪慧26、不受之天不是天生聪明代词,通达聪慧27、妇拍而呜之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哼唱着哄他睡觉代词,他(小孩)28、撤屏视之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代词,里面29、复投之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代词,它(狼)30、又数刀毙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代词,它(狼)31、亦毙之也把狼杀死代词,它(狼)三、指示代词,这、此32、怒而触不周之山怒而用头去撞不周山代词,这座33、闻之笑曰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代词,这件事34、一老河兵闻之一位老河兵听了这话代词,这番话35、忽啼求之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代词,这些东西(笔墨纸砚)36、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代词,这件事37、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代这件事)四、助词,用在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隶属、领有或修饰限制的关系,相当于“的”1、其反激之力但水流的反冲力2、至石之半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3、然则天下之事这样那么天下的事4、其邻人之父亦云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5、而疑邻人之父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6、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7、近塞之人靠近长城一带的人8、此独以跛之故惟独他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9、不能称前时之闻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10、于厅事之东北角在客厅的东北角上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1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五、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1、仲永之通悟仲永的通达聪慧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六、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不译1、卒之为众人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4、公将鼓之庄公就要击鼓进军)七、宾语前置的标志1、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2、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3、弗(fú)之怠不敢放松抄写这件事代词,指代抄书这件事4、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代词,指郊外也有春天这件事5、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6、何以战凭什么打仗?7、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八、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1、马之千里者千里马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无“之”字的定语后置句:艨艟数百几百条战船善泅者数百善于泅水的吴中健儿湖心亭一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于一、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等,1、译为“在”山门圮于河寺院正门倒塌在河中求石兽于水中并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湮于沙上埋在沙里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果得于数里外果然在几里开外找到了于舅家见之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于厅事之东北角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其一犬坐于前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译为“自”,“从”当求之于上流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是因为他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3.译为“至”,“到”日攀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天拉着仲永到同县的人家四处拜访饮于河、渭就到黄河、渭水去喝水4.译为“对”,“对于”于我如浮云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5.表示比较,“比”“过”贤于材人远矣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6. 被动句中引出主动者臣诚恐见欺于王)文言虚词“而”“其”而一、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文言文虚词(而、以、之、其、于、为)的用法-2019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学习

文言文虚词(而、以、之、其、于、为)的用法-2019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学习

(五)“以”作动词 1.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 2.使,令 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战国策》 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 3.凭借;仗恃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 4.认为,以为 我以日始出。——《列子· 汤问》 5.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6.做,从事 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叶绍钧《倪焕之》
4.表示结果,"以"之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 行为的结果,可译为"以至"等。 例:不宜妄自菲薄 …… 以塞忠谏之路也。 5.表示原因,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 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6.表示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而"或不译。 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结构助词,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相当 于“得”。 例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 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8.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劝学》) (5)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一) "以"作介词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译为:"用"、"拿 "、"以"、"把"、"按照"、"根据"、"凭借"、"因为"、" 由于"等;如表时间、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 从"。 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 奇才。 3.(项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18个文言虚词及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

18个文言虚词及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排版清晰)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排版清晰)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必将如鱼得水。

一、“之”的用法:1、代词①代词,代人,译为:他(她),他(她)们。

例:愿陛下亲之信之。

杀之以应陈涉。

二世杀之。

楚人怜之。

陈胜佐之。

长跪而谢之曰。

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代词,代事,译为:这件事,它。

例:肉食者谋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时人莫之许也。

③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

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指示代词,译为:这。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①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禽兽之变诈。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复立楚国之社稷。

五十里之地。

皆布衣之士也。

用武之国。

天府之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天子之怒。

聂政之刺韩傀也。

③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④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例: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顷之,一狼径去。

3、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

例:吾欲之南海。

送孟浩然之广陵。

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注:此处作实词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通常都是三人称,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以”的用法: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意义较多。

①译为:把。

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虫草为林。

以君为长者。

今诚以吾众诈……以头抢地耳。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②译为:用,拿。

例:以刀劈狼首。

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屠惧,投以骨。

以大易小。

今吾用十倍之地。

咨臣以当世之事。

祭以尉首。

③译为:凭,靠。

例:何以战。

文言虚词“之”、“以”、“于”的用法

文言虚词“之”、“以”、“于”的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一、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1、结构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

(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⑤忘路之远近。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

(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刘禹锡《爱莲说》)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刘禹锡《陋室铭》)④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礼记)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

不必译出。

例如:①公将鼓之。

(左秋明《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蒲松龄《狼》)4、宾语前置标志。

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

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

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

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如:马之千里者。

(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而、其、以、之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而、其、以、之

1.动词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皆以美于徐公
2.副词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用 认为、以为
通已
3.复音虚词是以/已是 : 因此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介词
以刀劈狼首
拿、用
何以战
凭、靠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和、跟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

赵王岂以一璧之固欺秦也
由于
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表时间地点界限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 省去. 例:夫晋,何厌之有
1.代词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我们的
汝来省吾,只一岁,请归取其孥
你们的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他们的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它们的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他们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自己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中的

其皆出于此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吾其还也 其孰能讥之乎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以为认为,把……当作或看作.把……作为或制成 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 果. 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渤之陋也. 例: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有 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 么办法用来…… 例: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劝学

熟记文言文虚词“之、其、以、于、而”顺口溜

熟记文言文虚词“之、其、以、于、而”顺口溜

熟记文言文虚词“之、其、以、于、而”顺口溜1、之字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用作助词: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c.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d.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2、其字顺口溜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3、以字顺口溜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1.作为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总结[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总结[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1.而2.与3.乃4.其5.所6.为7.焉8.以9.因 10.于 11.则 12.之1.【而】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2.【与】(一)介词。

1.介词。

和,跟,同。

【例】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2.给,替。

【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3.比,和……比较。

【例】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连词。

和,跟,同。

【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三)通假。

通“欤”。

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3.【乃】(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2020高中文言虚词“之、其、而、因、以”知识整理

2020高中文言虚词“之、其、而、因、以”知识整理

高中文言虚词“之、其、而、因、以”知识整理1、之①人称代词(作第一人称的要特别注意)例句:其孰能讥之乎?(之:我)②指示代词例句: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之属为之谋(之:这)之二虫又何知(之:这)③结构助词“的”例句:古之学者必有师④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表示提宾例句:鸡豚狗彘之畜句读之不知何厌之有⑥定语后置标志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⑦音节助词(句末,衬音节)例句:填然鼓之怅恨久之顷之,烟炎张天⑧动词,表示“到,往”例句:项伯夜驰之沛公军2、其①人称代词(作第一人称的要特别注意)例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我)②人(物)称代词(作定语)例句: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曲中规③指示代词(译为“那”或“那些”)例句:其日牛马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④表示推测语气例句:其皆出于此乎⑤表示反问语气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其孰能讥之乎⑥表示祈使语气例句:汝其勿悲!吾其还也3、而①表示并列并且”)例句:蟹六跪而二螯(可译为“和”“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表示顺承(承接)例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履至尊而制六合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③表示因果,译为“因而”例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④表示修饰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弃甲曳兵而走吾尝跂而望矣⑤表示递进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表示转折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⑦表示假设例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⑧表示目的例句:争割地而赂秦外连衡而斗诸侯会盟而谋弱秦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⑨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句:某所,而母立于兹4、因①表示顺承,可译为“于是,就”例句:因求假暂归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②表示顺承,可译为“趁机”例句:因击沛公于坐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③介词,译为“凭借”例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人之力而敝之④介词,译为“沿袭”例句:蒙故业,因遗策⑤介词,译为“由,通过”例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⑥介词,译为“根据”例句:因材施教(根据)⑦介词,译为“因为”例句: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⑧名词,可译为“机会”例句:于今无会因⑨名词,可译为“原因”例句: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5、以①介词,可译为“用,拿,把”例句:请以战喻树之以桑以六合为家②介词,可译为“按照”例句:斧斤以时入山林③介词,译为“凭借”例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籍何以至此④介词,译为“因为”例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以故荆轲逐秦王⑤介词,译为“凭……身份”例句: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⑥介词,译为“在”例句: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⑦连词,表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句:作《师说》以贻之⑧连词,表结果,可译为“以致”例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⑨连词,表示并列例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⑩动词,可译为“率领”例句: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文言虚词用法

文言虚词用法
文言虚词用法
考点说明: 1.常见的文言虚词《大纲》规定了18 个,即: 之、其、而、则、乃、以、于、若、 为、所、焉、因、何、乎、且、也、 与、者。 2.要求: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 • • • • • • • • • • • •
一、而 (一)连词 1.表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2.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3.表承接,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4.表转折,相当于“可是”“却”。 5.表修饰,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6.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使”。 7.表因果,因而 (二)代词 通“尔”,你,你的。 〔而已〕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
为什么 把……怎么样 多么
怎么
•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①吾欲之南海, 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君谓皇上何如人 也?④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 「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 「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 「何为」 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⑶作什么。例:客何为者?
返回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表并列 2.劳苦而功高如此 表递进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拔剑切而啖之 5.子退而自察也 表承接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表转折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9.吾尝终日而思矣 12.扣舷而歌之 表修饰 10.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表假设 12.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因果 1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14.而翁归。 15.而母立于兹。 代词,通“尔”
• 「若此」如此,这样。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 雨霏霏,连月不开。 •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指挥若定。 • 「若何」怎么样。例:以闲敝邑,若何? •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例:车后若干递送夫。

关于文言虚词“之”“而”、 “以”、“ 其”的用法

关于文言虚词“之”“而”、 “以”、“ 其”的用法

关于文言虚词“之”“而”、“以”、“其”的用法一、【之】(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

”(《勾践灭吴》)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劝学》)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

”(《烛之武退秦师》)之:代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

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

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

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

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

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考标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的意义与用法专题复习资料

考标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的意义与用法专题复习资料

考标文言虚词一(一)、连词“而”的用法1、表转折,“却、反而、竟然”之义,或不译。

前后在意义上有明显反差和转折的:而听细说、小学而大遗、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因人之力而敝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表并列,前后词语或短语在结构上通常相似或相同,在句中处于同等地位而并列说明的,或表示两个动作、两件事同时发生的。

可译为“而且、且”等,或不译:侣鱼虾而友糜鹿、蟹六跪而二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吾从(之)而师之、而又有剪发杜门、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3、表结果、因果,“而”前的人事物直接导致“而”后的事情,“而”后的事情由“而”前的人事物引起的。

可译为“所以”“因而”“于是”“才”等,或直接用“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今急而求子、夜则以病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其疾病而死、赂秦而力亏、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4、表承接(即顺承),表示继前面动作之后紧接着另一个动作,往往译为“然后”等:毕礼而归之、觉而起、起而归、归而求救国之策、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表目的,表示“而”前的行为是为了“而”后的事情,有明显的目的性、方向性或计划性。

通常可译为“来”:择师而教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6、表假设,一般用于主谓之间,通常译为“如果、假设、即使、就算”等。

“而”后的事情未发生,处于某种预想状态的,较少: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7、表递进,表示意义上进一步的发展或提高,较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8、表修饰,有时可直接译为“地”“着”;或在形式上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动词),在中心语前表某种方式、条件等;或“而”前的东西处于附属地位,表补充说明,一主一次的: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群臣相视而嘻、缇骑按剑而前、缒而出、戮力而攻秦、立而饮之、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扣舷而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客喜而笑、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顺流而东也、自远而至;攀援而登、箕踞而遨一(二)、代词“而”的用法通“尔”,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们)”的意思: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二、何1、疑问代词,什么,引导一个宾语前置句,“何”做前置宾语:何为其然也、而又何羡乎、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何以至此、而幸生也何为、何以知之、君何以知燕王、何辞为、何以伐为、童子何知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不引导一个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何也、君亲其谓予何、赐也何敢望回、夫子何哂由也3、副词,多么、何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可省去(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二、其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二)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如: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其闻道"作主语)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鞭蕖》"其可目"作宾语)(三)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

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四)指示代词,表远指。

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2.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

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3.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表选择)三、而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如:(一)表示并列关系。

如: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二)表示递进关系。

如: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表示承接关系。

如: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四)表示转折关系。

如: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五)表示假设关系。

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六)表示修饰关系。

如: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七)表示因果关系。

如: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论语》)(八)表示目的关系。

如: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③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四、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在)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在……中)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到)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从、自)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例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悦,为击缻。

(《廉颇蔺相如列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五、以1.介词。

(一)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可译用、拿、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二)起提宾作用,"把",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

(《赤壁之战》)(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

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西南夷传》)(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

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quot;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敛赀财以送其行。

(《五人墓碑记》)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