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除以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导学案 人教版

《一位数除以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导学案 人教版
《一位数除以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导学案 人教版

3一位数除以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项目内容

1.口算。

420÷2=420÷6=150÷3=400÷8=

320÷4=200÷5=320÷8=120÷6=

2.列竖式计算。

56÷456÷238÷272÷3

3.读教材第17页例3。

(1)一共有256张照片,用2本这样的相册正好插完,就是求把256平均

分成2份后,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 )。

(2)竖式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的方法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方法相同,笔

算时,先用2去除2个( ),刚好够商1,再用2去除十位上的数,商2

写在( )位上,余下来的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再继续除,每次除得

的余数要比除数( ),所以,256÷2=( )。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估出商大约是多少,当百位上的数( )或( )除数时,

商的首位在( )位上面;当百位上的数( )除数时,商的首位就在( )位上面,每次相除后余数必须比除数( )。

5.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6.一部儿童电视剧共336分钟。分8集播放,每集播放多长时间?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

参考答案:

1.21070505080404020

2.14281924

3.(1)256240(2)百十小128 12825416160

4.大于等于百小于十小

5.两位数52两位数54......2三位数 121三位数123 (2)

6.336÷8=42(分)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人教版)

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1) 学什么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2、掌握纬线的特点 重点1、地球的形状 2、纬线的特点 我 来学主问题设计 时间 点拨 自主学习1.地球是一个。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最 大周长约千米,表面积约平方千米 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叫。 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它们分别是和。 4.在地球仪上,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所有与赤道平行 的圆圈叫 5.赤道为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称为和,分别用和 表示。北极和南极各为90度 6.按规定,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 地区 5至8 分钟 团队合作7.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纬线 /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 纬线 (2)纬线可以有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度数 (4)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 (5)南极点的纬度为,北极 点的纬度为(6)纬度从赤道 往两极在逐渐 8.读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 (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2)可以有多少条纬线能将地球划分南、北两个半球?(大小相等) 5至 10分 钟

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 课题§1.1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 学什么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 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弄清经纬线的区别 重点1、经线的特点 2、东西半球的划分 我 来学主问题设计 时间 点拨 自主学习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__,也叫____。 2._____的经度为0 °,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 _____°,称为东经和西经。东经用“___”表示,西经用“___” 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_____。 3.任意两条_____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_____,都可 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5至8 分钟 独立 自学 完成 团队合作4.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经线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经线 (2)经线可以有___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经线的度数 (4)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往西经度在变____ 18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经线: 往西 经度 在变____ 5至 10分 钟 经线 和经 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导学案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课时) 备课人:杨晓红备课组长(审核): 学习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 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开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2.培养 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 中的地理知识。 学习重难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本P2—6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读“解开地理之‘谜’”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你对那些问题疑惑不解?请说出两个。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4.自主学习:读课本22页最后一段及2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讨论课本P.3的图1-1、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应该在哪些地方开展?(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当堂检测: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不同的风土人情。你能在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举出例子吗? ◆能力提高: 1.请从以下活动中找出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活动( ) A.再睡早起 B.看报纸 C.修路、架桥 D.去医院看病 2.与草原关系不密切的活动是( ) A.乳制品生产 B.放牧 C.生产皮毛产品 D.建核电站 3.地理学可以直接指导人们 ( ) A.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B.编制电脑程序 C.用法律保护自己 D.观看足球比赛 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对什么的影响重大? ( ) A.日常生活 B.农业生产 C.交通出行 D.工业生产 课后反思: 组长签字: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 知识与技能 通过自主实践探索,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史实,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直径不同的圆片,绳子,皮尺、直尺,表格。每组准备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出课题 1、故事导入 师:老师带来一个阿凡提的故事。一天,国王又想出了一个新招对付阿凡提。他从全国挑选出一头健壮的小毛驴要和阿凡提的小黑驴赛跑。国王规定小黑驴绕正方形的路线跑,自己的小毛驴绕圆形的路线跑。 瞧!比赛开始了!(课件演示)

紧张的比赛结束了,国王的小毛驴获胜了。小黑驴觉得心里很委屈,阿凡提认为比赛不公平。 师:你们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两只小驴跑的路程不一样长。 师:它们的路程是不是一样长?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判断? 生:量一量。 师:正方形周长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生:正方形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 师:只要测出正方形一条边长就可以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小毛驴围着圆形路线跑一圈的长度又是圆的什么呢? 对!这就是圆的周长,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2、建立圆的周长概念 ①出示一个圆形钟面,问:你们知道这个圆的周长是哪儿吗?请同学到前面指一指。 ②课件出示圆,一起指一指它的周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学生 答,老师及时补充纠正) 得出圆的周长的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板书) 二、小组讨论,探究方法 想一想,圆的周长怎样测量? 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绳子或尺子,想办法得到圆的周长。 学生合作,展示交流 1、绳绕法

免疫调节导学案(绝对经典)

第4节免疫调节导学案(第一课时) 单县一中李香文 学习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重难点)。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一】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组成,免疫器官是 免疫细胞_______ 、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免疫细胞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等,淋巴细 胞包括___ 细胞(迁移到____ 中成熟)和______ 细胞(在_______ 中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是由__________ 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如________ 、淋巴因子、________ 等。 【自主学习二】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第一道防线:______ 和 ____ 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 非特异性免疫* 防线; I第二道防线: ____________ 和_______ 是保卫人体 1、免疫" 第二道防线; I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由_______ 和______ 借助血液循环 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第三道防线在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用 方式为______ 免疫和______ 免疫。 3、(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 的物质。 (2 )抗体: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_________ 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3)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________ ,体液免疫主要靠—细胞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 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学指导】 一、: ·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 (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课堂练习】: 1. P3第1题到第2题(课本上做)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取出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 ,4 3 2-,,+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 -,+,2 1 -,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 ℃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导学案

铜都双语学校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数学日导学稿 班级 70 姓名 编号 NO :03 日期: 比一比,看谁表现最好!拼一拼,力争人人过关! 课题: 有理数 设计者: 七年级数学组 自研课(时段: 晚自习 时间: 10 分钟 ) 1、旧知链接:把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6, -3,2.4,4, 0, 4 3 ,-3.14… (1)是正整数的有 ;(2)是负整数的有 ;(3)是正分数的有 ;(4)是负分数的有 。 2、新知自研:认真自研课本第7页。 展示课(时段: 正课 时间: 60 分钟 ) 一、学习目标(1min ): 1.了解有理数的概念 2.能正确地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训练课(时段:晚自习 , 时间: 30分钟) “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 基础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为正有理数 B 、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C 、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D 、0不是有理数 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 -27 , 3.3 ,13 ,-1.2,32,-131, 0 ,-39.2 ,221 (1)正整数集合:{ …}; (2)正分数集合:{ …}; (3)非负数集合:{ …}; (4)负整数集合:{ …}; (5)负分数集合:{ …}; (6)负数集合:{ …}。 发展题: 有一位同学对老师说,因为像2,+2.37,…等正数是有理数,像-1,-3.1,-6,…等负数也是有理数,同样0也是有理数,因此得出结论:有理数包括正数、0和负数。请问这位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提高题: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4节免疫调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及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能够概括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能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通过课堂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免疫调节可以杀灭病原体,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一样,对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还记得免疫的概念吗?(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异性的保护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的功能是什么?①防卫功能②监控和清除功能 根据免疫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与病原体发生作用的一般顺序,我们又将免疫系统划分为三道防线。请同学们翻到必修3的第36页,给大家1min时间预习三道防线的内容。思考三道防线如何消灭病原体? 【板书】第4节免疫调节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的功能。 2.第二道防线

没有被第一道防线消灭的病原体继续攻击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的功能。 【提问】这两道防线有何特点呢? 这两道防线的主要功能是杀灭侵入人体的大多数病菌。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承接】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因为不具有特异性,所以作用效果也很弱,如果前两道防线被突破,就需要第三道防线起作用了。提问:第三道防线由什么构成呢?(板书: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ppt显示其组成和分类)。 3.第三道防线 【过渡】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并且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又称为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呢? 当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就会产生特异性免疫来对付这种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又被称为抗原,而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被称为抗体。抗原、抗体具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来学习一下抗原。 (板书:抗原,ppt显示抗原的概念,并讲解)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 【过渡】抗原与抗体有何联系了? 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板书:抗体,ppt显示抗体的概念,并讲解其特点) 抗体是一种球蛋白,抗体分泌出来后,到哪儿起作用呢? 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还存在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母乳喂养的孩子,在哺乳期间不容易生病,就是因为婴儿直接在母乳中获得了抗体。 【思考讨论】:细胞中与抗体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过渡】根据抗原、抗体的特点,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它们是如何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呢?同学们阅读课本37页第三段并讨论思考以下问题:1、特异性免疫分为哪几种?2、分别是由什么细胞起主要作用? (三)、特异性免疫的类型: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2013年大树中学七年级数学 第一章导学案 第1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0.6,+1 3 ,0,—3.1415,200,—754200,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科学导学案+十个科学家的小故事

七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2、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4、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全面看问题。 【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 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 【课前准备】 1、科学要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和。每一个小小的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 2、鱼在水中的沉浮除了与的活动有关外,还与的大小有关。 3、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 【学习过程】

一、1、观察活动一(奇妙的现象): (1)观察PPT上图片,描述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2)讨论这些图中的自然现象,谈谈你的想法与感受。 (3)请你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奇妙现象,跟大家分享。 2、观察活动二(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1)自然界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请认真观察PPT上图片,它们各出现了哪些变化 图1 ;图2 ; 图3 ;图4 ; 图5 ;图6 ; (2)你能举出一些发生在你周围的奇妙的变化吗 3、现在你认为科学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科学要研究,并寻找它们、的原因和规律。 4、下列事物中,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 A.风是怎样形成的 B.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C.为什么会打雷 D.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E.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水为什么会结冰 G.小明的理想是什么H.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二、怎样进行科学研究 1、你看过金鱼吗金鱼为什么能自如地在水里上升或下沉呢

圆的周长的导学案.doc

《圆的周长》导学案(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11 页“圆的周长”(2)“缠绕”——用绳子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拉直。 学习目标:3、探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1、让学生在观察、测量、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1)猜想。 的过程。圆的周长与它的()有关。圆的直径越长,周长();圆 2、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会用字母表示,能运用周长计算的直径越短,周长()。 公式进行计算。( 2)实验验证。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史。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呢? 教学重难点:请同学们分组做个小实验,利用手中的圆片,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圆 1、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记录在表格中。 题。圆的周长( cm)圆的直径( cm)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 2、对圆周率意义的理解。 学习准备: 导学案、课件。 学习过程: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 初步感知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倍多一些。 在骑车时,车轮向前滚动一周,行驶了多长的路程?怎样计算?你会注解: 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经过数学家周密计算发现是一个固定的、不变的行驶多长的路程就是求()。数,我们把这个数叫作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合作探究 3.14,即π ≈3.14。 1、感知圆的周长。( 3)得出结论。 准备一些圆形实物,用手在圆周上摸一摸来认识圆的周长。你知道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了吗? 2、测量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直径 = () 通过教材第 9 页中的情境图,我知道了可以用()和()圆的周长 = 或者圆的周长 = 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C= 或者C=

免疫调节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联系与区别。 2.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 (2)学习用网络图的方式,归纳总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 (3)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免疫调节对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关注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关注热点激趣导入】 教师:以手机细菌培养实验引入,展示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病菌,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患病,就是因为什么呢? 【阅读教材建构概念】 教师: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同学们请阅读教材35页内容。 利用生活经验,实例介绍免疫器官,如裸鼠、淋巴结、白血病、扁桃体发炎。 以血常规检查介绍免疫细胞,白细胞包括吞噬细胞与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又包括B淋巴细胞与 T淋巴细胞。病原体感染导致白细胞数量变化,可提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如淋巴细胞数量上升一般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数量下降一般为病毒感染,为医生开提供依据。 介绍AIDS,即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HIV病毒感染引起。T细胞就是极为重要的免疫细胞,HIV 病毒专一性寄生在T细胞中,引发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归纳免疫的三道防线。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导学案全套

第一章有理数 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1) 导学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导学数学的兴趣。 导学重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导学难点:负数概念 导学指导: 一、改变旧世界: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知识新天地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学海苦无边: 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 ,4 3 2-,,+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 -,+,2 1 -,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四、金秋烂漫时: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五、万里长征路: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第2课时:正数和负数(2)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导学案 第1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 二、探究新知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 0.6, +1 3 , 0,—3.1415, 200,—754200,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圆的周长导学案

《圆的周长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圆的周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圆的周长意义,能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2、能用周长公式正确计算圆周长. 3、知道圆周率的意义,了解有关圆周率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重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由学生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通过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并独立完成导学案,然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让同学们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点评,补充之后由老师进行点拨,最后巩固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在老师小时候经常玩一种游戏,滚铁环,你见过吗?我们一起看一看, (1)谁的铁环滚一圈的距离长一些呢为什么 (2)、用手摸一摸准备的圆形物品的周长。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圆的周长。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 1、猜想:圆有大有小,圆的周长有长有短,请你大胆的猜想一下圆周长可能会和什么有关? 达成共识: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的关系非常密切。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2、温馨提示: (1)、组长要做到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 (2)、要全员参与,每个组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3)、说一说的题目可以口头回答 合作探究(一) 1、说一说,怎样量圆形物品的周长和直径呢(可参照课本24页)。

2、在小组内分别测量出3种圆形的物品,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填在课本25页表格里。 3、观察表格,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 我发现: 自主阅读:课本25页中间部分 1、在书中圈、画出什么叫圆周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圆周率? 圆周率π= 3、汇报展示: 合作探究一重点交流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 点拨: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自主阅读重点交流 什么叫圆周率? 精讲: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个固定的数) 补充:对于圆周率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就对此有了研究了请阅读课本29页? 提问:你有何收获和感受?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其实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的方便,我们在计算时一般π的近似值3.14,。 合作探究(二) 1、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写出主要的推导过程。 2、说一说,计算圆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四、尝试应用 补充完成例二,说一说列式的根据是什么? 点拨:π取近似值3.14已作为一般数值处理,所以计算时使用等号。 五、达标测评 一、填空 1、圆的周长由_______或_____确定 2、已知圆的直径就可以用公式()求周长;已知圆的半径就可以用公式()求周长。 2、判断正误。 (1)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2)π=3.14()

免疫调节教案

免疫调节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

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对教学目标的阐述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5)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 (2)以图解、问题串、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精品全套导学案教案

第1课时Unit 1 My name 's Gina (总第1课时) Section A 1a—2c 【学习目标】:1、熟悉掌握词汇name clock 等 2、学会介绍自己并询问他人姓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打招呼. 3、能听懂听力对话并能对根据听力对话进行自由交际. 【学习重点】:使学生学会打招呼和介绍自己,并询问他人姓名的句型. Nice to meet you . What's your name ? My name is ......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教师寄语:Knowledge is power.) 学习任务一: 熟悉掌握词汇name ,clock 1、认真观察第一页的图画,小组讨论你所认识的物品的英语单词. 2,、试着写出含有的物品的英语单词. 3、小组竞赛,展示( 看谁总结的多, 写的准确) 学习任务二: 学会介绍自己并询问他人姓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打招呼. 1、教师自我介绍,引导学生介绍自己. A: Hello , I am Gina , What's your name ? B: My name is Alan . 2、小组竞赛, 两人一组,询问他人姓名,介绍自己. 3,、分角色朗读1A对话. 学习任务三: 能听懂听力对话并能对根据听力对话进行自由交际. 1,、听录音, 给1B 的对话编号. 2、根据听力对话进行自由交际. 3、小组竞赛, 展示对话交际。 二、合作共建(教师寄语: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 小组讨论我们所学的英语名字和汉语名字的区别, 如何用英语拼写 你的名字? 三、系统总结(教师寄语:No man can do two things at once.) 1,、归纳你所学到的问候语. 2、自己编写一个打招呼并询问姓名的小对话. 四、诊断评价 (一)单项选择. 1. _______your name ? My name is Gina . A. What B. What's C. Who D. which 2. Good morning , Miss Wang ! _____________! A. Hello B.Hi C. Nice to meet you D. Good morning 3. I _______Sally , What______ your name ? A. am ,is B. is , am C. is , is D.am, am 4. ______name is Li lei . A. I B. I am C. My D. you 5.—_______, What's your name ? —John Green .

导学案免疫调节(含答案)

-------------------------- 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 一、学习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说出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说明体液免疫的过程。 4、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5.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二、自主学习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35-37内容,认真观察图2--15。8分钟后进行检测。 三:知识导航 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防卫功能 (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2)免疫系统(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位于:) () 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由 组成。包括:、。 2、免疫的过程 (1).体液免疫 1.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的物质。 2.抗体:机体的浆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专门抗击某种,本质是。 3.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 ④抗体 抗原①②③ ⑤

(2) 细胞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 ④ 抗原①②③+ 靶细胞抗原 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反应,“敌我不分”地将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①本质:将自身结构物质当作外来进行攻击 ②实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过敏反应 ①概念:过敏反应——已经产生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即)时所发生的或的反应。 ②特点: a.发作、反应、消退 ; b.一般不破坏,不引起 c. 有明显的 提醒:抗原第一次侵入机体不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3)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病原体——病毒;入侵细胞——细胞;危害: 4、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1)免疫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包括:监控并清除细胞,细胞和癌细胞 (2)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疾病:如,即AIDS,其病原体为,主要攻击人体的细胞,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5、免疫学应用 (1)疫苗——免疫中相当于,其作用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人工标记——检测追踪在机体中位置。 (3)免疫——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巩固练习: 1、下图所示淋巴细胞的分化: 图中①是指________;②是指________;①细胞在③ ________处经抗原刺激后,①细胞分化成⑤ ________; ②细胞在④________处经抗原刺激后分化成⑥ ________。 2、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 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3、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 思想。 6、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 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图片.一块钟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一块钟表)

问题1:你能猜想小秒针的顶端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所走过 的轨迹是一个什么图形吗? 学生猜想回答。 教师演示小秒针的运动过程,证实刚才两位学生的猜想是正 确的。 问题2:你能知道不知疲倦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的时 间内所走过的路程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探究新知 (一)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 果学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 样的线段围成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曲线围成的。) 2、(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追问: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正 方形的周长=边长×4师板书c=4a)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 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倍,1/4)(师,正方形的 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 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 起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猜想: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二)测量验证

【赢在起点】2013一轮复习_学案38_免疫调节

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学案38 免疫调节 省阳谷三中王文芳(暖风1261634564) 考纲要求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Ⅰ)。 复习目标 1.准确说出免疫系统的组成 2.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 3.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基础自查 一、免疫系统组成 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1.防卫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 ①第一道防线:。 ②第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①体液免疫的过程: ②细胞免疫的过程: 2.监控和清除功能 三、免疫失调 1.免疫过强 (1)自身免疫病 。

(2)过敏反应 ①概念:。 ②特点: 。 (3)过敏原是抗原吗? 2.防卫过弱 (1)举例:如艾滋病,又叫 (AIDS)。 (2)病因: 四、免疫学的应用 的发明和应用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根据抗原能和相结合的特性,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得以解决,也涉及免疫学的应用。 课堂深化探究 一.回顾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思考回答切除胸腺、破坏骨髓、两者破坏都有哪些后果? 2.填表比较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名称来源功能 吞噬细胞 B细胞 T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总结: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特异性免疫中除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 免疫类型 比较项目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区别 源头 作用物质或细胞

作用对象 作用方式 作用过程 联系 如何快速确认两种特异性免疫? 2.记忆细胞的二次应答有何特点? (1)记忆细胞的特点:。 (2)二次免疫反应: 。 (3)二次免疫特点: (4)如何解读坐标曲线? 三、免疫失调与人体健康 1.免疫反应的两重性及其分类 (1)免疫反应具有两重性,即对人体产生有利或有害两种结果。 (2)请列表归纳免疫系统的功能: 功能功能正常功能过高或出错功能过低防御 自我稳定— 免疫监视— 2.比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实质 特点 3.艾滋病(AIDS)及其预防 (1)试说明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