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情感、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情感、行为相互影响(论述三者关系)
认知产生情感
情感是内心的体验。
我们都有情感——我们都知道什么是高兴、悲伤、兴奋、愤怒、尴尬、感激、厌恶或欣喜,但我们很难对情感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
我们知道:大部分情感要么是愉快的,要么是不愉快的;并且,避开不愉快的情感,去体验更愉快的情感,这种欲望激发了我们大部分行为。
我们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认知。
我们在某一时刻感到欣喜、失望还是忧郁,取决于相关的思想和信条。
认知影响行为
认知不但决定我们感受事情的方式,而且对我们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作用。
认知可以激励我们去做那些与目标一致的事情,例如跟朋友保持联系,坚持锻炼,培养业余爱好或者去
解决某个问题。
另一方面,认知也可以产生自我挫败的行为,例如办事拖拉,伤害我们所爱的人,把自己孤立起来,或者忽视自己的健康。
也就是说,认知既可以产生有益的行为,也可以产生有害的行为。
我们已经明白,抛弃消极的、无益的认知可以帮助自己感觉好起来。
而且,改变某些认知可以激励我们行动起来,为人生增光添彩,或者实现目标。
有趣的是,这种关系反过来也成立——正如认知影响情感和行为,行为也可以影响思维和情感。
行为影响认识和情感
行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影响情感。
首先,某些行为对改善情绪有直接的效果。
其次,某些行为是通过它们对认知的作用来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方式。
在有些情况下,改变行为可以影响情绪,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
也许,有时候你感到
沮丧,然后你决定给朋友打电话,打完电话你是不是感觉好一些呢或者,你可以通过参加体育运动、聆听音乐、投身到有趣的事情当中去,从而改善自己的情绪。
类似的活动可以活跃我们的心情,因为这些活动本来就是令人愉悦的,还可以使我们从消极的想法上转移注意。
给我们带来成就感的事情,或者让我们觉得生活有目标的事情,都可以让我们情绪高涨。
上班、从事日常活动可以让我们定心。
打开橱柜、粉刷房间、写信或者完成一项了不起的工作,都可以让我们感觉良好。
我们的很多行为都能支持或者强化我们已有的认知。
例如,逃避社交可以强化这样一种观念:我们不够出色,别人不喜欢我们。
这回过头有让我们感到孤独、忧伤,自我评价也会降低。
行动上不够果敢,往往会强化这样一种观念:不可以索取我们想要的东西。
有时这会让我们感到受挫折,感到忿忿不平。
对我们畏惧的情境作出逃避的选择,会强化这样的观念:那种情感确实极为可怕。
结果,一旦我们需要面对那种情境,我们就会感到极度焦虑。
试图在任何时候把事情做得完美,则会强化这样的观念: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完美。
结果,当我们发现自己难以做到十全十美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紧张不安、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