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体育新课改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关于学校体育新课改的一点看法【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体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任何改革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它需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理论与实际,时间与空间等一切相关的因素。为使学校体育改革能健康深入地发展,我们有必要听听各种不同的声响,深化我们的课改认识,完善我们的教学观点,促进我们的学校体育改革,是不无裨益的。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学生问题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体育教师的共识,从20世纪后期,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形成”增强体质”的指导思想,到21世纪初,体育教学走近”关注学生健康”,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现在的教师更注重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
1关于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问题
我国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主张,但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说法。新课改下,”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直接搬来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有人认为缺乏层次,没有反映出学校体育的特点。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应当反映出诸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等相对具体一些的内容。
2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的问题
我们并不否认,传统教学中也出现了许多良好的教学方法。但更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传统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动作用是很不够的。在现代教学理念中,特别强调了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即使在低年级的教学中,现在教师也非常注意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一节”纸的游戏”课中,教师让学生用报纸卷成纸棒和搓成纸球,用纸棒像打垒球那样来击打纸球,结果发现了学生中有多种不同的击打姿势,教师又组织采用相同姿势的学生进行比赛,再让各组中打得最远的学生进行表演,让大家一起来评一评究竟用什么方法能把纸球打得最远?虽然由于各种不同条件的影响,每节课都可能会获得不同的结果,但学生通过了实践、探究、争论,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收获。这种主体学习的方式正在越来越得到教师的重视。
3关于主动体育的问题
很多人在写学校体育改革的文章时,批判”身顺而心违”的被动体育,认为这种体育有碍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变被动体育为主动体育,变”要我练”为”我要练”。其实学生的体育兴趣只是学校体育改革的依据之一,而不是唯一的依据。而且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可以培养、可以拓展和可以改变的。不同的声响认为:这只讲了问题的一面。学校体育的制度保证,同样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制度就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学
生从事体育锻炼大多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校当年推行”强迫体育”的经验,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几十年的体育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模式:”二列横队一字排,看齐报数挨个来;教师口令一声吼,风风火火跑起来;热身运动七八节,胳膊伸伸腿抬抬;两个内容一节课,上下搭配巧安排;下课之前先整队,放松整理别懈怠。”这种教学模式反映在教案上也同样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即从苏联传承下来的教案,虽然时至今日已经有了不少演变和发展,但从根本上来看,仍然没有跳出原始的格局。另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由于大纲的制约,内容也始终跳不出固有的范围。正是这两个条件决定了教学方法几十年来改进不大,即使有改进,也是微观上的改革,谈不上从宏观角度出发的改革。例如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于研究的只是教材教法的改进,而不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更新,我们研究的只是教学效果的改善,而不是教学过程质的飞跃。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对21世纪的体育教学影响极大,从”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
教学观念,使我们开始反思这种模式化教学是否能适合于所有的教学内容,是否能适合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这种固化的教学内容是否能适合于时代的发展,是否能适合于每个不同个体的健康需求?由此而出现了新课程中的创新与改造,例如江苏的三门球与飞标这两项运动在江苏地区备受不同年龄学生的喜爱,其原因就是对
旧教材内容的成功改造。三门球剔除了竞技运动复杂技术的一面,渗入游戏性的另一面,使女生也感受到了活动的无比乐趣;击标是对投掷教材的改造,它同样剔除了投掷必须”背后过肩”的竞技规则要求,吸收了飞标和保龄球的部分规则,形成了学生喜爱的一项普及性运动。新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造在很多地方表现为教学设计方面的创新。
新课标给了我们一片广阔的天地,使得每一个体育教师都能在这片天地中施展自己的才能。正所谓”战无常法”,在新课标和新理念下,教学方法不拘泥于统一的模式,在我们对新课程逐步加深理解的过程中,每一个教师一定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设计出最适合主体学习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4关于”分层教学、运动体验”问题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近年来许多人都倡导”分层教学”。不同的声响认为:”分层教学”也有缺点。其一是,纯化了人际关系,不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其二是,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满、自卑、甘居中游等不同的心理障碍。多数人强调,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获得成功和愉快的情感体验。并认为这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之必须。也有人却说在体育教学与身体锻炼中,让学生获得挫折和失败及战胜挫折和失败阶情感体验,更是难能可贵的。并认为这是磨练学生意志,提高学生耐挫力与心理调节能力之必须。
唐代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毛泽东同志也曾告诫
过我们: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要把握和分析研究对象的一切方面与一切联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我们有必要听听学校体育改革中的不同声响,结合国情和教育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的接受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5月
[2]《实践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3]《现代教育技术》.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4]《学校体育论丛》.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5]《中国学校体育》.国家教育部主办,2003-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