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文化建设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与文化建设关系浅析

摘要: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的发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成为高等学校发展和推动的重要工作。在推进这两项工作的同时,首先需要理清两者关系,文化创新发展和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本是相辅相成的;协同创新提升计划是社会主义文化改革、繁荣发展的途径之一;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大发展大繁荣保证了协同创新计划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协同创新 2011提升计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b)-0035-02

在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重要工作。教育部党组专门下发学习通知并部署教育系统文化建设重点工作,江苏省委也颁布了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和办法。

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2011-协同创新计划

又称为“2011计划”,其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学科为基础,以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通过政策和项目的引导,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探索教育、科技、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高等学校是文化创新发展的策源地,是协同创新提升计划的执行主体,因此,文化建设和协同创新计划实施这两项重点工作,是当前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文化创新发展和协同创新能力提升本又是相辅相成的。协同创新提升计划是社会主义文化改革、繁荣发展的途径之一;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大发展大繁荣保证了协同创新计划的顺利开展。

1 协同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改革、繁荣发展的途径之一

1.1 促进文化繁荣是协同创新计划的基本要求

2011提升计划基本原则要求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与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要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

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推动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是当前国家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问题,也是协同创新2011提升计划需要解决的和提升的关键问题。

1.2 文化平台建设是2011计划总体目标的要求之一

2011计划要求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同时,也需要文化改革建设带来的有利创新氛围。

1.3 2011计划要求文化协同研究提升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

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当前高校2011提升计划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大力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协同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机制体制建设步伐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血脉,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是学校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1.4 2011协同创新提升计划培养了文化人才队伍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队伍是基础,文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加强各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人才的培养,同样也是协同创新计划的重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第一结合点的特殊位置,培养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这同样也包括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的人才。高校加强文化建设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特别是中青年理论研究队伍建设,加强自然科学文化队伍建设和社会科学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和辅导员班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文科专业在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加大人文社科人才培养力度,集聚和培养一批在人文社科领域,能够体现高校文化特色的、有建树的大师大家。

1.5 2011计划学科建设的要求带动了人文社会科学协调发展

2011计划要求依托高校现有的完善学科基础,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建设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扶持资助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调整优化高等教育中人文类和自然科学类学科结构,建设一批文化创新的优势学科。抓住协同创新提升计划这一重大机遇,大力加强学科的综合与交融,实现特色学科引领发展,若干优势学科加快发展,相关学科重点发展,基础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协调发展。抢抓机遇,大力加强学科的综合与交融、协同发展。

2 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大发展大繁荣保证了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2.1 建设有利于协同创新计划发展的文化环境

2011计划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中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

机制相结合,突破制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构建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要鼓励倡导学术创新风气,严格遵守学术准则规范,严谨开展各类学术工作,保证公正的招聘制度以及透明的晋升程序。进一步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强化学术责任,防治学术腐败。构建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着力改进与教学科研相配套的各类软硬件设施。营造崇尚创新、探求真知、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