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蛋白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暗带,保护因缺血濒临坏死的神经细胞,缩小梗死面积及减轻脑水肿。提示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尤瑞克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不良反应轻微。

参考文献:

[1]丁德云,吕传真,丁美萍,等.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40(5):306-310.

[2]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3]Ling L,Hou Q,Xing S,et al.Exogenous kallikrein enhance neu-

rogeneis and angiogenesis in the subventricular zone and the peri-

infaction region and improves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hyperten-

sive rats[J].Brain Rsearche,2008,1206:89-97.

[4]Xia CF,Yin H,Bodongan CV,et al.Kallikreingenet ransferpro-tects against ischemicst roke by promoting gial cell migration and

inhibiting apoptosis[J].1Hypertension,2004,43(2):452-

459.

[5]倪耀辉,丁素菊.组织型激肽释放酶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22(1):44-47.

(收稿日期:2010-06-18)

·研究摘报·

前白蛋白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王晓玲(解放军第261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94)

关键词:血清前白蛋白;半衰期;肝损害

中图分类号:R446.112

血清前白蛋白(PA)是由肝细胞合成的甲状腺素和视黄醇的结合蛋白,T1/2仅1.9d,能迅速反映营养摄入处于正平衡或负平衡。其生理功能主要是转运甲状腺素和维生素A。随着其在临床的大量应用,逐渐地受到了重视,主要的应用方面如下。

1联合不同生化指标在肝功能中的诊断价值

1.1总胆汁酸与血清PA诊断价值血清总胆汁酸(TBA)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产物,能反映肝细胞的摄取、合成及排泄功能,主要用于对肝细胞损伤的判断,当肝实质性损害时,血中的TBA浓度会随着肝细胞损害程度而升高。史俊敏等[1]检测了275例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PA和TBA,结果表明,从急性肝炎到慢性肝炎至肝硬化,患者血清PA浓度逐渐降低,TBA浓度随肝细胞损害程度而升高,同时由于血清前白蛋白T1/2较短,急性肝炎时血清PA有显著下降,是反映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早期发现肝炎患者的肝损害程度十分重要,所以联合检测血清PA和TAB可以为肝功能急性损害提供可靠依据,敏感地反映肝脏合成及代谢功能。

1.2胆碱酯酶与血清PA诊断价值临床检测的胆碱酯酶主要是来源于肝细胞的拟胆碱酯酶,T1/2约10d,当肝细胞受损害时胆碱酯酶合成减少,活性降低,有研究表明: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降低与PA的减少几乎是平行的,胆碱酯酶活性与PA含量不仅敏感地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且有助于判断肝病的严重程度。同时研究也显示在慢性肝病患者中,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PA水平依次降低,说明此两项指标可以反映慢性肝病的病变程度,同时有助于判断预后,也可以较好地反映慢性肝炎的炎症程度[2]。

1.3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与血清PA诊断价值肝脏是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场所。刘荣辉的检测结果证实了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均延长,FIB均下降,说明这4项凝血指标的检测对肝硬化出血倾向的检测有重要的意义,提示肝硬化患者治疗时要适时补充凝血因子以改善其凝血功能障碍,同时血清前白蛋白随着肝硬化的程度加重而下降越显著。临床上动态监测PT、APTT、TT、FIB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转归、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检测前白蛋白能更早地反映肝硬化状态。

1.4转铁蛋白与血清PA诊断价值转铁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主要功能是运输铁,负责铁的吸收,贮存和利用之间的转运,细胞内的许多酶类需要铁,TRF对细胞的生长存活十分重要。研究提示[3],尽管部分HBV携带者常规肝功能检查正常,但实际其肝细胞已经受损,因此监测HBV 携带者血清TRF和PAB水平变化,有利于早期发现HBV 携带者的肝细胞损害,正确评估病情并指导医生治疗。

2PA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

急性炎症、细菌感染时血清前白蛋白作为负时相反应蛋白可迅速降低,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则迅速升高[4]。两者联合检测不仅可以指导临床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而且有利于预测危重病患者的预后和病情变化,张强等[5]的研究表明在死亡组病例中,患者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同时(下转591页)

我们的治疗体会是尽可能采用小靶点和多靶点适形,在适形的基础上使80%或90%剂量曲线所占体积尽可能多并均匀分布,50%的剂量曲线不超过脊髓的外缘,这样的布靶点虽然治疗时间稍有延长,但周边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概率大大下降,这也可能是为什么所有患者包括生存期超过18个月的患者,均未发现有放射性脊髓损伤的神经症状与体征的原因。

综上所述,采用立体定向大剂量少分次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满意,止痛起效快,治疗时间短,缓解时间长,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参考文献:

[1]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088.

[2]Turner SL,Gruenewald S,Spryn,et al.Less pain does equal bet-ter quality of life following strontium-89therapy for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J].Br J Cancer,2001,84(3):297-302.[3]Hartsell WF,Scott CB,Bruner DW,et al.Randomized trial of short-versus long-course radiotherapy for palliation of painful

bone metastases[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05,97(11):798-804.

[4]苏锡龙.65例骨转移癌放射止痛效果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3,12(2):135.

[5]王风桐.90例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1,10(4):227.

[6]马志乾,安召伟,安永辉,等.放射治疗骨转移癌224例止痛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6):44-45.

[7]姚晖,李莉,王芸,等.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骨转移癌止痛疗效分析[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5,18(5):331-332.[8]Galvin JM,De Neve W.Intensity modulating and other radiation therapy devices for dose painting[J].J Clin Oncol,2007,25

(8):924.

[9]胡逸民.肿瘤放射物理学[M].北京: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578.

[10]侯友贤,石卫民,李工,等.三维立体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附830例报告)[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

32(7):664.

[11]余子豪.腹、盆部肿瘤的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J].实用肿瘤杂志,2004,19(2):107-109.

(收稿日期:2009-12-01)

(上接586页)发现在死亡组随着病情的加重CRP逐渐增高而PA水平逐渐下降;在非死亡组随着病情好转CRP下降,PA明显上升。所以早期监测CRP和PA水平变化有利于预测危重病患者的预后和病情变化。

3PA测定对营养状态的判定

通过临床对甲亢(Graves病)患者及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研究[6-7],结果显示,由于PA T1/2短,仅约1.9d,能灵敏地反映患者近期营养状况,可为临床医生在治疗及调整饮食上提供客观依据。但是在马敏等[8]对重症患者的研究中表明对ICU的危重患者而言,血浆前白蛋白不是营养支持的敏感指标,其值升高不是预后良好的指标,前白蛋白水平同营养及预后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4PA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前白蛋白首先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还可作为肝癌区别于其他恶性肿瘤的血清学标志物,也可作为恶性肿瘤的初筛指标[9],其次在化疗药物应用过程中血清PA可以作为一个监测药物对肝功能影响的早期指标[10]。尤其是对于那些基本肝脏储备功能差的患者群体可以避免因为使用对肝功能影响大的化疗药物而加重患者肝脏损害。

综上所述,前白蛋白在各种疾病诊断监测中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可以作为一项常规项目进行开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参考文献:

[1]史俊敏,吴晓勇.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测定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33(5):499-500.[2]张淑文.肝病患者检测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4):505-506.

[3]夏敦年,周镇先,武军.血清前白蛋白与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2006,

12(11):1196-1198.

[4]胡玲,张迎梅.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6):649-651.

[5]张强,何静春,刘君玲.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评估[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0):933-

935.

[6]臧允红.血清前白蛋白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营养状况的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4):579-580.

[7]王海英,梁化歧.血清前白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6):19-20.

[8]马敏,赵呈恩,闫冬,等.前白蛋白在评价重症患者营养和预后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9):30-

32.

[9]吴志浩,魏祥松,汤汇明,等.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26(10):759-760.

[10]王刚,季楚舒,胡冰.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在肿瘤化疗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2):242-

243.(收稿日期:2009-1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