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图片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8年论文集中有两篇文章颇有意味:一篇是作为“总编辑”的范敬宜要“为摄影记者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6]另一篇是作为“摄影记者”的金涌呼吁总编辑改变“思维定势”,支持新闻摄影改革。[7]这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入,体制问题对新闻摄影功能和地位的影响突显出来。
1990年,第一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举行,正式提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报纸编辑总方针,特别是要向总编辑宣传重视新闻摄影的理念。
其次,新闻摄影具有特殊的宣传引导功能。这个功能也是由新闻传播功能引申出来的。“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起着党的宣传工具和社会舆论的向导作用。”[22]新闻与宣传历来就是难解难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新闻就是宣传,而且不管怎么说,新闻确实扮演着一定的宣传的角色。新闻摄影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新闻摄影自身直观真实的特征相对于文字新闻能给宣传以更有力的支持,所以尤其受到宣传的重视。
第五,审美功能。新闻摄影作品虽不同于艺术品,但其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善、美、假、恶、丑等各个方面,“给人们增加了对现实生活的是非、美丑的判断能力。”[24]依然有自己的美的内涵。很多新闻照片在保证饱含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拍得很漂亮,起到既传递新闻信息又美化版面,还能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的多重作用,这并不损害新闻摄影的新闻性和版面地位。
之后,新闻摄影理论年会的论文大量涉及新闻摄影的特征、价值、优势和职能等问题,同时新闻实践领域也有很大的突破进展。
1981年6月,《中国日报》创刊,该报发表的新闻照片别具一格,图片不只大,而且突出“人”字。从题材的角度来看,发表了《儿童吃西瓜》(王文澜 摄)等富于生活气息的照片,既自然生动,又贴近百姓生活;从画面表现的形式来看,也以不干涉对象的现场抓拍为特色,使人们看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图片的价值和魅力。[3]此后,新闻摄影表现的领域得到拓展,时效性增强,与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密切,形式更加新颖活泼。照片可以被放大安排在头版显著位置,总体数量也得以增加。此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纷纷加大对新闻图片数量、质量的重视,开辟图片报道专栏。
新闻照片的优势,在于以其形象性从视觉上和心理上引起读者的注意,并以其直观性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有人引证国外报纸版面的实例,指出新闻照片是外报的“天之娇子”,头条必须有照片,这是时代的需求读者的需求[4]。新闻摄影报道新闻的功能优势挖掘出来了,必然在版面上受到重视,其地位也才可能相应得以提升。
新闻图片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6-7 19:12 | 提问者:匿名
这是老师留给我们的问题~~要3000字左右呢~谁能帮我找点资料,或是有什么好的想法,又或者可以告诉我哪些网站可以找到,尽快啊~我很急啊~谢谢了
最佳答案 第一种情况:新闻图片是作为重要的新闻事实来补充记者的文字报道的.在新闻报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六)新闻摄影功能简述
关于新闻摄影的具体功能,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拓展与深化的,上文关于地位和功能相互作用的演进过程已经作了基本的论述,这里再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一些条理化的归纳和补充。
首先,作为一种新闻形式,新闻摄影具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这是新闻摄影最主要的功能,也是其存在的主要依据。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业中“最机敏、最敏捷的视觉神经”,也是“交流各种信息最通俗、最迅速、最直观的工具之一”。[21]新闻摄影区别与文字报道之处在于其直观形象性,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甚至读者可以以形象来证实文字报道的可信性。当然,正是由于新闻照片的威力之大,假照片的危害也更大。如果扩展到传播学的视野看,新闻报道事实的过程也是传播知识的过程,对新闻摄影来说主要是感性的认知。同时,新闻摄影又是一种文化交流与传承的纽带。
(二)新闻摄影初显身手及地位提高
八十年代初,在整个新闻界拨乱反正、改革创新的背景下,摄影界开始尝试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一探索首先是从提高新闻摄影自身的新闻性开始的。
1983年,李莉在分析当时报纸新闻照片新闻性时有一个统计数字:《人民日报》的样本中只有11%的照片是事件性新闻照片。[2]新闻照片不报道新闻,不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能怪别人不重视你的地位么?文章还分析指出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是新闻工作者缺乏新闻意识、新闻与宣传不分。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意识到新闻摄影的功能和优势。从提高新闻性出发来发挥新闻摄影的功能、提高自身地位的思路才是正确的。
第二种情况:新闻图片是作为记者的文字报道的解释和说明,在新闻报道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第三种情况:新闻图片的作用是兼顾上面两种情况的.
举例:一个车祸新闻,现场的照片就是作为重要的新闻事实来补充记者的文字说明的.
一篇讲述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可能把以前的唐山大地震的图片也发出来跟这次地震作比较,此时的新闻图片就是做解释说明作用的.
总的看来,随着新闻摄影传播功能的彰显,其地位是在不断地突出,虽然不同报纸的情况有很大差别,但“图文并重”的理念在新闻实践中还是得到了普遍的贯彻。新闻摄影自身的地位,“是要逼出来的,靠干出来的,而不是靠喊就能喊出来的。”[20]
可以预见:随着影像传播时代的到来,没有新闻摄影,就难有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
新闻摄影成了市场化报纸竞争的有力工具,深入到新闻报道的各个领域,读报变成了“读图”,所以有人惊呼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新闻摄影受到如此的重视,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有人开始强调新闻摄影的独立地位,[14]甚至呼吁新闻摄影要在报纸上唱主角,[15]以图片为中心报道新闻编辑版面。
真正使新闻摄影“独立”起来的,是专题摄影的大量出现和1995年《中国青年报》摄影专版的开辟。但即便如此,新闻摄影也不可能摆脱文字而单独报道新闻,“独立”和“主角”的提法只能被看作新闻摄影努力摆脱“重文轻图”观念束缚的强烈愿望。如果最初“图文并重”只是作为新闻摄影争取自身地位和发展的旗帜的话,那么现在的迫切问题应该是探讨如何使图文更好的结合,来提高新闻事业的整体素质,应对时代的挑战。从“图文并重”到“宜图则图、宜文则文”[16]和“图文相连”,[17]也是新闻摄影自身地位和功能逐步明晰的过程。
(四)市场经济给新闻摄影带来机遇
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报业形势的变化也使新闻摄影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十四大之后,“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关注的主题。我们的新闻事业是要反映时代的风貌的,作为其重要一翼的新闻摄影,理应当仁不让。“新闻摄影最根本的任务是纪录历史,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促进社会向前发展。”[11]那么摆在新闻摄影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社会。
某个科学家研究出了重大的科研发明,此时他的发明成果的图片就是兼顾补充记者文字报道和解释说明的作用.
新闻摄影的地位和功能
(一)地位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地位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功能的发挥决定地位的确立;一定的地位确立又为功能的实现提供保证。新闻摄影地位的提高和对功能的认知与拓展就是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同时,新闻摄影地位和功能也与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新闻摄影的地位主要是与文字形式相比较而言的版面地位;新闻摄影的职能,主要的是作为新闻的共通职能,然后才是摄影自己的特色。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特点是需求和供给均日益丰富而且高效,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更直接而迅速,这恰好给新闻摄影以大显身手的机遇。“新闻摄影能更直观的反映典型人物的形象,记录典型人物工作和生活的原生态,有利于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性。”[12]同时,报纸要吸引读者占有市场,就要关注读者需求,发掘自身卖点,而照片就是报纸最好的“卖点”。[13]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化影像传播的背景下,新闻摄影影像具有跨文化沟通与传播的特殊优势。媒体上的影像和新闻摄影展览,在国际交往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没有什么比影像能更快地让世界了解中国和让中国了解世界。
近年来,各种世界性的新闻摄影展览,如2003年11月11日起在北京举行的“美国国家地理百年摄影作品精选及重访马可-波罗之路大型摄影展”和各种摄影节在国内接连举行,在促进摄影界内部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第三,新闻摄影具有舆论监督的功能。这也是作为新闻的基本功能之一。新闻摄影的批评揭露,具有见证性和现场感,因此也更具有威慑力。如果违法乱纪者对于“某某地某某人”这样的描述已经熟视无睹的话,那么把他的影像公之于众无疑还是可以多给他一点震慑的。如《人民日报》“立此存照”等批评监督性新闻摄影栏目都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新闻摄影的优势和劣势的相对性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为人们认识,到了九十年代后期,西方一百五十年前的黄色报纸浪潮在我国新闻界阴魂再现,低质图片的大量泛滥带来的视觉污染再次引起人们的反思。
我们应该怎样重图呢?“图文并重”是针对“重文轻图”提出来的,而“重文轻图”的要害在“轻图”——轻视用图片来表现新闻,“重图即重视形象新闻”,而不是仅仅多用图来装饰版面。[18]市场压力下新闻摄影界在理论研究中也转而更加务实,以版面的吸引力、报纸的经营为出发点改革新闻摄影,但这与强调新闻摄影的新闻性并不矛盾,能经受市场检验的成功的报纸依靠的还是优秀的新闻图片。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独特作用和功能,决定了真正重视新闻的报纸就不会轻视图片的版面地位。
新闻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这是长久以来对新闻职能的规范,当然也适用于“六大兵种”之一的新闻摄影。但是,新闻毕竟不同于宣传,完全用宣传的思路来规范新闻事业的发展,会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不良影响,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新闻事业和新闻理论研究“畸形”、落后的原因。发掘新闻摄影的功能也必须遵循新闻自身的规律。
(五)影像传播时代的新闻摄影
如果把新闻摄影放到图像化时代的影像传播环境中来考察,那么它无疑成为新闻媒介中最为活跃的传播手段。
首先优秀的新闻照片简洁直观、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其次它突破了语言的障碍,适应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需求。“摄影影像在当代传播中都具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9]传播学的引入给新闻摄影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这方面的研究现在还比较少。从载体上看,新闻摄影也早已突破了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束缚,走向电视、互连网等新兴媒体,其施展的空间得到更大的拓展。
贯彻“图文并重”的业务指导方针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的,一是更新编辑理念,呼吁报纸给摄影以更大的空间,提高其版面地位;二是提高新闻摄影自身质量,发挥其在报道新闻中的功能和优势。总编辑是图文并重的关键,“只有掌握报纸版面生杀大权的总编辑在版面上开了绿灯,图文并重的方针才可能得到落实。”[8]“幅大量多”是必要的,没有一定的量,“重”就表现不出来,但“重图,主要是指新闻图片有分量,能够传播重要信息,反映重大的主题”。[9]图片与文字是协作与竞争关系,“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互争平等的采访权和发稿权,”[10]应根据新闻事件所呈现出的势态选择具体的报道方式。人们相信,只要给新闻摄影以机会,它就一定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争取到相应的地位。
(三)图文并重的提出和实现历程
八十年代中期,新闻摄影改革的呼声很高,“图文并重”也就在这时提了出来。但是几年下来,虽然报纸版面上图片更多、更大,但“长期以来,新闻照片主要不是作为报道新闻而存在,而是被当成美化版面的填充物而存在”[5]的局面依然没有根本的改观。“图”,并没有重起来。因此,怎样真正实现“图文并重”,提高并确立新闻摄影的地位,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第四,历史文献价值。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摄影最根本的任务是纪录历史,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促进社会向前发展。”[23]“黑镜头”、“老照片”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使人们突出地感觉到照片作为历史记录的巨大意义。历史文献价值不是刻意去追求的,真实反映时代风貌、记录社会变革的新闻照片不仅是好照片,也理所当然的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90年,第一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举行,正式提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报纸编辑总方针,特别是要向总编辑宣传重视新闻摄影的理念。
其次,新闻摄影具有特殊的宣传引导功能。这个功能也是由新闻传播功能引申出来的。“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起着党的宣传工具和社会舆论的向导作用。”[22]新闻与宣传历来就是难解难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新闻就是宣传,而且不管怎么说,新闻确实扮演着一定的宣传的角色。新闻摄影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新闻摄影自身直观真实的特征相对于文字新闻能给宣传以更有力的支持,所以尤其受到宣传的重视。
第五,审美功能。新闻摄影作品虽不同于艺术品,但其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善、美、假、恶、丑等各个方面,“给人们增加了对现实生活的是非、美丑的判断能力。”[24]依然有自己的美的内涵。很多新闻照片在保证饱含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可以拍得很漂亮,起到既传递新闻信息又美化版面,还能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的多重作用,这并不损害新闻摄影的新闻性和版面地位。
之后,新闻摄影理论年会的论文大量涉及新闻摄影的特征、价值、优势和职能等问题,同时新闻实践领域也有很大的突破进展。
1981年6月,《中国日报》创刊,该报发表的新闻照片别具一格,图片不只大,而且突出“人”字。从题材的角度来看,发表了《儿童吃西瓜》(王文澜 摄)等富于生活气息的照片,既自然生动,又贴近百姓生活;从画面表现的形式来看,也以不干涉对象的现场抓拍为特色,使人们看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图片的价值和魅力。[3]此后,新闻摄影表现的领域得到拓展,时效性增强,与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密切,形式更加新颖活泼。照片可以被放大安排在头版显著位置,总体数量也得以增加。此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纷纷加大对新闻图片数量、质量的重视,开辟图片报道专栏。
新闻照片的优势,在于以其形象性从视觉上和心理上引起读者的注意,并以其直观性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有人引证国外报纸版面的实例,指出新闻照片是外报的“天之娇子”,头条必须有照片,这是时代的需求读者的需求[4]。新闻摄影报道新闻的功能优势挖掘出来了,必然在版面上受到重视,其地位也才可能相应得以提升。
新闻图片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6-7 19:12 | 提问者:匿名
这是老师留给我们的问题~~要3000字左右呢~谁能帮我找点资料,或是有什么好的想法,又或者可以告诉我哪些网站可以找到,尽快啊~我很急啊~谢谢了
最佳答案 第一种情况:新闻图片是作为重要的新闻事实来补充记者的文字报道的.在新闻报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六)新闻摄影功能简述
关于新闻摄影的具体功能,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拓展与深化的,上文关于地位和功能相互作用的演进过程已经作了基本的论述,这里再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一些条理化的归纳和补充。
首先,作为一种新闻形式,新闻摄影具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这是新闻摄影最主要的功能,也是其存在的主要依据。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业中“最机敏、最敏捷的视觉神经”,也是“交流各种信息最通俗、最迅速、最直观的工具之一”。[21]新闻摄影区别与文字报道之处在于其直观形象性,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甚至读者可以以形象来证实文字报道的可信性。当然,正是由于新闻照片的威力之大,假照片的危害也更大。如果扩展到传播学的视野看,新闻报道事实的过程也是传播知识的过程,对新闻摄影来说主要是感性的认知。同时,新闻摄影又是一种文化交流与传承的纽带。
(二)新闻摄影初显身手及地位提高
八十年代初,在整个新闻界拨乱反正、改革创新的背景下,摄影界开始尝试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一探索首先是从提高新闻摄影自身的新闻性开始的。
1983年,李莉在分析当时报纸新闻照片新闻性时有一个统计数字:《人民日报》的样本中只有11%的照片是事件性新闻照片。[2]新闻照片不报道新闻,不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能怪别人不重视你的地位么?文章还分析指出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是新闻工作者缺乏新闻意识、新闻与宣传不分。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意识到新闻摄影的功能和优势。从提高新闻性出发来发挥新闻摄影的功能、提高自身地位的思路才是正确的。
第二种情况:新闻图片是作为记者的文字报道的解释和说明,在新闻报道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第三种情况:新闻图片的作用是兼顾上面两种情况的.
举例:一个车祸新闻,现场的照片就是作为重要的新闻事实来补充记者的文字说明的.
一篇讲述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可能把以前的唐山大地震的图片也发出来跟这次地震作比较,此时的新闻图片就是做解释说明作用的.
总的看来,随着新闻摄影传播功能的彰显,其地位是在不断地突出,虽然不同报纸的情况有很大差别,但“图文并重”的理念在新闻实践中还是得到了普遍的贯彻。新闻摄影自身的地位,“是要逼出来的,靠干出来的,而不是靠喊就能喊出来的。”[20]
可以预见:随着影像传播时代的到来,没有新闻摄影,就难有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
新闻摄影成了市场化报纸竞争的有力工具,深入到新闻报道的各个领域,读报变成了“读图”,所以有人惊呼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新闻摄影受到如此的重视,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有人开始强调新闻摄影的独立地位,[14]甚至呼吁新闻摄影要在报纸上唱主角,[15]以图片为中心报道新闻编辑版面。
真正使新闻摄影“独立”起来的,是专题摄影的大量出现和1995年《中国青年报》摄影专版的开辟。但即便如此,新闻摄影也不可能摆脱文字而单独报道新闻,“独立”和“主角”的提法只能被看作新闻摄影努力摆脱“重文轻图”观念束缚的强烈愿望。如果最初“图文并重”只是作为新闻摄影争取自身地位和发展的旗帜的话,那么现在的迫切问题应该是探讨如何使图文更好的结合,来提高新闻事业的整体素质,应对时代的挑战。从“图文并重”到“宜图则图、宜文则文”[16]和“图文相连”,[17]也是新闻摄影自身地位和功能逐步明晰的过程。
(四)市场经济给新闻摄影带来机遇
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报业形势的变化也使新闻摄影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十四大之后,“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关注的主题。我们的新闻事业是要反映时代的风貌的,作为其重要一翼的新闻摄影,理应当仁不让。“新闻摄影最根本的任务是纪录历史,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促进社会向前发展。”[11]那么摆在新闻摄影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社会。
某个科学家研究出了重大的科研发明,此时他的发明成果的图片就是兼顾补充记者文字报道和解释说明的作用.
新闻摄影的地位和功能
(一)地位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地位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功能的发挥决定地位的确立;一定的地位确立又为功能的实现提供保证。新闻摄影地位的提高和对功能的认知与拓展就是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同时,新闻摄影地位和功能也与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新闻摄影的地位主要是与文字形式相比较而言的版面地位;新闻摄影的职能,主要的是作为新闻的共通职能,然后才是摄影自己的特色。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特点是需求和供给均日益丰富而且高效,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更直接而迅速,这恰好给新闻摄影以大显身手的机遇。“新闻摄影能更直观的反映典型人物的形象,记录典型人物工作和生活的原生态,有利于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性。”[12]同时,报纸要吸引读者占有市场,就要关注读者需求,发掘自身卖点,而照片就是报纸最好的“卖点”。[13]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化影像传播的背景下,新闻摄影影像具有跨文化沟通与传播的特殊优势。媒体上的影像和新闻摄影展览,在国际交往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没有什么比影像能更快地让世界了解中国和让中国了解世界。
近年来,各种世界性的新闻摄影展览,如2003年11月11日起在北京举行的“美国国家地理百年摄影作品精选及重访马可-波罗之路大型摄影展”和各种摄影节在国内接连举行,在促进摄影界内部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第三,新闻摄影具有舆论监督的功能。这也是作为新闻的基本功能之一。新闻摄影的批评揭露,具有见证性和现场感,因此也更具有威慑力。如果违法乱纪者对于“某某地某某人”这样的描述已经熟视无睹的话,那么把他的影像公之于众无疑还是可以多给他一点震慑的。如《人民日报》“立此存照”等批评监督性新闻摄影栏目都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新闻摄影的优势和劣势的相对性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为人们认识,到了九十年代后期,西方一百五十年前的黄色报纸浪潮在我国新闻界阴魂再现,低质图片的大量泛滥带来的视觉污染再次引起人们的反思。
我们应该怎样重图呢?“图文并重”是针对“重文轻图”提出来的,而“重文轻图”的要害在“轻图”——轻视用图片来表现新闻,“重图即重视形象新闻”,而不是仅仅多用图来装饰版面。[18]市场压力下新闻摄影界在理论研究中也转而更加务实,以版面的吸引力、报纸的经营为出发点改革新闻摄影,但这与强调新闻摄影的新闻性并不矛盾,能经受市场检验的成功的报纸依靠的还是优秀的新闻图片。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独特作用和功能,决定了真正重视新闻的报纸就不会轻视图片的版面地位。
新闻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这是长久以来对新闻职能的规范,当然也适用于“六大兵种”之一的新闻摄影。但是,新闻毕竟不同于宣传,完全用宣传的思路来规范新闻事业的发展,会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不良影响,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新闻事业和新闻理论研究“畸形”、落后的原因。发掘新闻摄影的功能也必须遵循新闻自身的规律。
(五)影像传播时代的新闻摄影
如果把新闻摄影放到图像化时代的影像传播环境中来考察,那么它无疑成为新闻媒介中最为活跃的传播手段。
首先优秀的新闻照片简洁直观、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其次它突破了语言的障碍,适应了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需求。“摄影影像在当代传播中都具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9]传播学的引入给新闻摄影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这方面的研究现在还比较少。从载体上看,新闻摄影也早已突破了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束缚,走向电视、互连网等新兴媒体,其施展的空间得到更大的拓展。
贯彻“图文并重”的业务指导方针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的,一是更新编辑理念,呼吁报纸给摄影以更大的空间,提高其版面地位;二是提高新闻摄影自身质量,发挥其在报道新闻中的功能和优势。总编辑是图文并重的关键,“只有掌握报纸版面生杀大权的总编辑在版面上开了绿灯,图文并重的方针才可能得到落实。”[8]“幅大量多”是必要的,没有一定的量,“重”就表现不出来,但“重图,主要是指新闻图片有分量,能够传播重要信息,反映重大的主题”。[9]图片与文字是协作与竞争关系,“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互争平等的采访权和发稿权,”[10]应根据新闻事件所呈现出的势态选择具体的报道方式。人们相信,只要给新闻摄影以机会,它就一定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争取到相应的地位。
(三)图文并重的提出和实现历程
八十年代中期,新闻摄影改革的呼声很高,“图文并重”也就在这时提了出来。但是几年下来,虽然报纸版面上图片更多、更大,但“长期以来,新闻照片主要不是作为报道新闻而存在,而是被当成美化版面的填充物而存在”[5]的局面依然没有根本的改观。“图”,并没有重起来。因此,怎样真正实现“图文并重”,提高并确立新闻摄影的地位,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第四,历史文献价值。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摄影最根本的任务是纪录历史,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促进社会向前发展。”[23]“黑镜头”、“老照片”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使人们突出地感觉到照片作为历史记录的巨大意义。历史文献价值不是刻意去追求的,真实反映时代风貌、记录社会变革的新闻照片不仅是好照片,也理所当然的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