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大凉山的穷人谁能得解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判大凉山的穷人,谁能得解脱?
敬一丹
一篇“最悲伤作文”将凉山的贫困推上风口浪尖。但有媒体梳理各种材料,说凉山除了“穷”,还有你不知道的另一面——当地的人已习惯于领援助,懒惰滋长了吸毒贩毒、艾滋泛滥、拐卖儿童、男人不干活等等恶习。
总之,给人的感觉是,几百亿的钱打了水漂,那里的人无可救药。我相信这观点说出了某种事实,但还是觉得这种论调有些轻率,甚至隐藏着一种势利伪善和道德胁迫。
世上所有的贫困,要总结原因的话,总不外乎主观客观,凉山的贫困,当然无法排除当地人的种种因素,这不是什么新鲜论调。但别忘了,人性的种种恶劣,在穷人身上总是展现的比较淋漓尽致。未必是他们比我们更懒惰、更嗜毒,只是他们更穷罢了。
如果当地真的吸毒贩毒泛滥,那更该去问政府、问公安,而不是质疑当地人的本性。监管不到位,哪里不可能滋长吸毒贩毒?难道“朝阳群众”举报的吸毒明星,都是大凉山跑出来的?当地政府连基本的法治都保证不了,说多少年投入了几百亿扶贫资金打水漂,这不是笑话么?
还有懒惰。之前和一个常年做公益的老师聊天,听她说起,在某山区听村干部说,有时候发救济粮和衣物,山上的山民都不愿下来取,因为嫌远。今天看新闻也有类似报道,说曾有省委书记走进一户人家,发现户主蹲坐在“三锅庄”边,但火塘里并没有火。省委书记问,这么冷为何不烧火?对方答,没有柴。再问,你年纪不大,又有力气,怎么不去砍呀?户主说,砍柴的地方太远……
这都是让外人一看就忍不了的懒惰,是所谓“贫穷的根源”。不过我想说的是那位老师的感受,她说那些村民真的是因为嫌远,还是因为那些救济粮和衣物并不是村民想要的?她不敢轻易下结论。一个常常深入山区的公益人士,保持这样的谨慎和克制,但很多从未见过大凉山啥样的人,却开始喷那些山里人天生“穷命”。
骂穷人是很容易的,穷人总是有错,要不他怎么那么穷呢?这逻辑让人没法反驳。还是引述一遍那个被引烂了的话:“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如果异地而处,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在大凉山走出不同的命运?以简单功利的标准看,每一个没有超越自己家境,取得更大成功的人,都没有资格质疑大凉山的人不求上进。
我不是要无条件地为大凉山人辩护,只是提醒,在扶贫的问题上,讨论人性是没有意义的。搞慈善捐赠的,觉得不值,可以不捐;但捐了,绝不代表自己就有了评判别人的道德权力。说的极端一点,人还有安于贫穷的权利呢。不能因为被捐赠者,没按所谓善良人士的期待生活,就变得罪加一等。
至于吸毒、拐卖儿童、教育缺乏等问题,归咎于当地人的人性本恶,更是荒唐。不提供治安保证和公共服务,那些号称五年几百亿都花去哪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尽本分,当地人如果还是懒散穷困,那也就是他们的命,由他去好了。贫穷本身,不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