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 二进制数和逻辑运算的知识结构
(1)最基本知识:二进制数,二进制与十进制 的转换,二进制的四则运算。
(2)其他知识与最基本知识的联系:以命题的 概念及定义一个真命题为其真值“1”,假命题 的值为“ 0”为中介,就逻辑运算和二进制的四 则运算联系起来,即:
二进制加→或运算 二进制乘→与运算
3.1.2 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2.认知结构
概念:人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综合及其组织。 信息技术学科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大脑中 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
3.1.2 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2.认知结构
(1)一百度文库的(长期的)认知结构变量
学生在计算机的全部知识结构的内容和组织特征,这 些特征直接影响学生在信息技术科学学习中未来的成绩。
(2)特殊的(短期的)认知结构变量
情 输入阶段
境
相互作用阶段
预期 操作阶段
目标
3.1.3 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
(2)相互作用阶段
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后,学生原有的计算机的认知结构 和新知识发生作用,并以同化和顺应两种基本形式,进入 相互作用阶段。
情 输入阶段
境
相互作用阶段
预期 操作阶段
目标
3.1.3 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
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的原则
教师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进程、内容、方法、组织 和实施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要主动积极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
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4.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基础性 综合性 操作性 应用性 整合性 趣味性 发展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特点
学习内容的发展性 学习目标的拓展性 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3.1.2 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1.知识结构
概念: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而形成的整体, 它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最基本的知识和其他 知识与最基本知识的联系,是相对而言的。
3.1.3 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技术科 学的认知过程,根据学习认知理论,这个过程包 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 段,其一般模式如下图所示:
情 输入阶段
境
相互作用阶段
预期 操作阶段
目标
3.1.3 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
(1)学习起源于学习情境
输入阶段就是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内容,创立学 习情境。在这一学习情境中,学生原有的计算机科学 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发生冲突,在心理上 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教学设计要顺应学生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任务的确定要考虑学生认知因素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认知结构及其认知发展水平,必须以 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
课程结构的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因素
把课程设置的逻辑体系同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起来,使 教学内容的编制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
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认知因素
教学过程中的呈现教材、学生感知和理解、强化、反馈 都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紧密相关。
现代性 实践性 工具性 应用性 文化性
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信息技术的教学原则是信息技术教学 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它是 在基本的教学论原则的指导下,以中小学 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主要特性和学生认 识发展的基本特点等为依据而确定的。
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章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基本原则
3.1 信息技术课的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是教育部门有计划、有 系统制定的教学内容,是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学、心理学等科目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包括教材的设置、内容的编订、组织进程 和时序的要求等,同时还包括教育目的、 方法和评估。
3.1.1 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特点
(3)操作阶段
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操作阶段,其本质是在相互作 用阶段产生的新的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实验、练习等实 践活动形成新的计算机认知结构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进 一步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产生更为完善的计算机 认知结构,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情 输入阶段
境
相互作用阶段
预期 操作阶段
目标
3.2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学生在学习某一相对小的知识单元时,他们的知识结 构中对这一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
例2 学习微机结构这一知识点时,短 期的认知结构变量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能掌握微机的基本结构,但对其各部分功能较 模糊。 ②能较熟练地掌握微机基本结构,也能讲出各部 分的功能,但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微机的基本结 构与各部分的功能。 ③能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充分掌握微机基本结构及 各部分功能,才能理解微机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从而揭开计算机的神秘色彩。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它是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了解实践是人们认识 的基础,是知识的源泉,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 去理解、掌握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 知识,去解决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 于实际的能力。
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重视教材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 重视联系实际
科学性:指教给学生的应是反映客观真理的知识,教 学要反映当代最新科学成就。 思想性:指教学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辩证唯物 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精神,防止腐朽思想对学生 的侵蚀。 教育性:在传授和学习一定知识的同时,总会有某种 思想、观点、道德精神影响学生。
3.3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
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3.1.2 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影响 学习的认知因素主要有:
▲ 已有知识经验 ▲ 智力发展水平 ▲ 智力活动方式 ▲ 认知结构的特征
教学中应把改善学生的认知因素作为主要目标, 使学生会学、善学、爱学。
情 输入阶段
境
相互作用阶段
预期 操作阶段
目标
3.1.3 信息技术课的一般学习过程
(1)学习起源于学习情境
常用方法:在具体讲授教学内容时,首先提出与课程相关 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望和内在的学习兴趣。 注意事项:教师提供的新内容应当适合学生的能力、兴趣, 激发其内部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