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在皮肤科临床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柴胡汤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7月——2011年9月间收治的100例皮肤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患者采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评估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10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55例,显效26例,好转10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91%。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皮肤科疾病时,采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皮肤科;小柴胡汤;临床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35-02

皮肤科疾病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较大影响,不仅导致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痛苦,同时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外观,从而打击了患者的自信心,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小柴胡汤中富含各种中药材,对于治疗皮肤疾病效果显著,能够快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1]。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皮肤科疾病患者,对其应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8年7月——2011年9月间收治的100例皮肤病患者,其中,男性58例,年龄在11-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岁,女性42例,年龄在13-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4岁。100例患者中,痤疮25例,黄褐斑25例,斑秃25例,神经性

皮炎2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患者采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评估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方法对于痤疮的治疗,基础方为:柴胡10g、炒皂刺6g、黄芩10g、野菊15g、法半夏10g、夏枯草15g、香附12g、连翘15g、郁金12g、蒲公英15g、炙甘草6g、大枣3枚、生姜3片。对患者进行加减治疗,持续进行1个月。对于黄褐斑的治疗,基础方为:柴胡10g、桃仁10g、黄芩10g、赤芍15g、法半夏10g、枳壳10g、香附12g、六路通15g、炒白芍15g、当归15g、炙甘草6g、王不留行15g、郁金15g、川芎12g、白菊15g、元胡10g。对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2]。对于斑秃的治疗,基础方为:柴胡10g、炙甘草6g、黄芩10g、炒白芍15g、法半夏10g、枳壳10g、太子参15g、远志15g、五味子6g、钩藤15g、麦冬15g、生龙牡各30g、首乌藤15g、郁金15g、鸡血藤15g。对患者进行加减治疗,持续进行2个月。对于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基础方为:柴胡10g、鸡血藤15g、黄芩10g、首乌藤15g、法半夏10g、苏梗10g、香附12g、藿香10g、生姜3片、茯神30g、大枣6枚、远志15g、五味子6g、生龙牡各30g、太子参15g、麦冬15g。对患者持续治疗1个月。

1.3 疗效标准基本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外观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消失,外观有较大程度的恢复。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消失,外观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无效:患者的病情呈现加重趋势[3]。

1.4 统计学分析对于本文中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

学软件进行t检验,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性指标进行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通过治疗,患者病情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10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55例,显效26例,好转10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91%。

3 讨论

皮肤科疾病对于患者的危害较大,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对此,需要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病情,缓解患者的痛苦。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于所有的皮肤疾病患者均采用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处方中的柴胡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黄芩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凉血止血的作用,赤芍能够凉血散瘀、活血通经、清热解毒,鸡血藤具有活血、补血、通络的功效,法半夏能够理气化痰、润肺止咳,郁金具有凉血破瘀、行气解郁的功效,麦冬具有润肺沁心、养阴生津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滋肾、敛肺、生津、涩精的功效[4]。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显著,通过对患者持续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外观的恢复,并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由此可见,临床上在治疗皮肤科疾病的过程中,对于患者采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庞志英.小柴胡汤与温胆汤加减辨证论治郁证[j].中医研究,2010,25(03):36-37 .

[2] 刘志香.浅谈《伤寒类方》中小柴胡汤类古方加减应用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1(05):54-55.

[3] 许燕萍,蔡小平.从升降理论谈“少阳为枢”及小柴胡汤证治[j].中医研究,2008,36(09):89-90.

[4] 赵体浩.从宋本《伤寒论》原况看小柴胡汤所治病证的广泛性[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32(06):2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