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e2+ → Fe3+ + e Eh0=0.77 (伏特) V4+→ V5+ + e Eh0=1.00(伏特)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2) 判断反应进行的顺序和强度 愈大,反应进行愈彻底。 <0.3,反应缓慢而不
完全。同时发生几对反应时,电位表上下距离最大的 两个半反应间先反应,直到一个反应物耗完,再发生 下一对Eh值较小的反应:
水-岩化学作用实例
水-岩化学作用实例
2.沉积地球化学作用 包括:风化、搬运、沉积和埋藏成岩等过程。
1)河水流向海洋过程中元素组份的变化
海洋水和大陆水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在各相中的组 成有很大区别: ①分散元素:河水中呈悬浮态,海水中呈溶解态(Pb 、Sc、Zr、Ti、Gr等); ②元素含量差异明显:河水中Mn、Y、Pb、Th高;海 水中Br、B、Sr、Li、Ru、F、I高。 当河水进入海水时,元素的溶解态发生了再分配。92% 的物质在海域边缘和河口处附近沉淀下来。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1. if a reaction has positive Eh, the metal ion will be reduced by hydrogen gas to the metal.
2. If a reaction has negative Eh, the metal will be oxidized to the ion and H+ reduced.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2)根据矿物共生组合推测作用的氧化还原条件。地球 化学中把常见的变价及其相应矿物作为氧化还原条件的 标型物。在不同的氧化还原环境中,将形成不同的代表 性矿物,以铁为准:
离子浓 代表环


Fe2+ 还原环

Fe2+>F 弱还原
e3+
环境
Fe2+≌F 过渡环
3+
代表性矿物
菱铁矿(FeCO3)、鲕绿泥石
氧化-还原反应在元素的迁移和沉淀活动中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Zn-Cu电化学电池示意图
两个金属电极插入被多孔隔板 分隔的ZnSO4和CuSO4溶液中 ,每个锌原子释放两个电子成 为Zn2+溶解在溶液中,电子流 动至阳极,每个Cu2+获得两个 电子成为金属Cu沉淀到金属 板上,硫酸根通过隔板迁移以 维持溶液电中性。
水-岩化学作用实例
OH-出现作用,受热液介质pH值控制。 4)pH值影响元素共生或分离(Fe、Mn) 5) 影响两性元素的迁移形式; 6) 盐类水解反应多生成酸而受pH值的控制。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3.地球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同一化学反应中,某物质失去电子,发生氧化, 称 为还原剂, 同时必然有另一物质获得同量电子发生 还原,称为氧化剂。还原剂必然同氧化剂同时存在 ,氧化和还原反应相互联系,同时发生, 这种有电 子得失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3)反应进行限度和产物共生组合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强度与反应物浓度有关。氧化-还 原反应电位Eh值随反应进展和反应物浓度变化而变化 。体系中作用物浓度变低,Eh值变小,反应无限缓慢 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不彻底性。 反应: Fe2++V5+→Fe3++V4+, 产物组合有两种,一是耗 尽V5+,组合为Fe2++Fe3++V4+,二是耗尽Fe2+,组合 为Fe3++V4++V5+, Fe2+和V5+不能共生。由于Fe丰度 高,V5+被耗尽的可能性更大。自然界常见组合: Fe2++Fe3++V4+.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碱性介质中: Fe(OH)2+OH-=Fe(OH)3+e- Eh0=-0.56v Mn(OH)2+2OH-=MnO2+2H2O+2e- Eh0=-0.05v
Eh<-0.56v时,Fe(OH)2与Mn(OH)2共生; -0.05v>Eh>-0.56v时,Fe(OH)3与Mn(OH)2共生; Eh>-0.05v时,Fe(OH)3将与MnO2共生; 表明Mn2+在碱性介质中比在酸性介质中更易氧化为 MnO2。但任何时期都见不到Fe(OH)2与MnO2共生;
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2.体系物理化学环境对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 1)不同元素氢氧化物在水介质中的迁移能力不同,同一
种元素不同价态离子的氢氧化物迁移能力也不同; 2)酸性离子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增高,有利于迁移,
在酸性条件发生沉淀;碱性元素离子性质相反; 3)在自然地球化学作用中,凡在反应方程式中有H+或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自然氧化-还原环境的极限 前述氧化还原反应是在溶液 中进行的。地壳中极端氧化 还原条件界限由水的稳定场 确定。强氧化条件上限由 H2O分解为O2的Eh0确定: H2O=1/2O2+2H++2e-
Eh0=1.23v 地壳氧化还原条件的下限为 H2O的还原反应: H2=2H++2e- Eh0=0.00v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注意:
1. 电对:Ag+/Ag、Cu2+/Cu、Zn2+/Zn、2H+/H2; 2. 在Mn++ne=M电极反应中,M叫做物质的还原态。
Mn+叫做物质的氧化态; 3. 电对的电位越低,电对中较低氧化数的物质是越强
的还原剂,而较高氧化数的物质则是越弱的氧化剂 ; 4. 标准电极电位的正、负数值,不因电极反应进行的 方向而改变;
1)介质氧化还原电位决定了离子在水中的状态及其共 生关系: 酸性介质中:
Fe2+→Fe3++e- Eh0=0.77 V Mn2++2H2O→MnO2+4H++2e- Eh0=1.28v Eh<0.77v的还原环境中,铁不能氧化为Fe3+,Fe2+与 Mn2+共生; 1.28v>Eh>0.77v的氧化环境中,Fe2+氧化为Fe3+, Fe3+与Mn2+共生;
水-岩化学作用实例
1. 风化过程中的水-岩化学作用 物理风化:温度变化、矿物岩石的膨胀和破裂等
化学风化: 方解石的溶解(无固体风化残余,所有的 离子均溶解于溶液中): CaCO3+2H+= Ca2++H2O+CO2(气体) 长石的分解(粘土是常见的风化残余): 2NaAlSi3O8(钠长石)+2H+ + H2O=
(3)环境条件:温度、酸碱度、Eh等
水-岩化学作用实例
3)风化壳的分带及硅、铝和铁的分异演化
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经风化后,不稳定矿物发生分解,可 溶性物质随水流失,剩下物质残留原地,与经生物风化 形成的土壤在陆地上形成不连续的薄壳,称为风化壳。 反应类型:溶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迁移包括:淋滤和聚积两个方面。 岩石风化过程呈阶段性:碎屑阶段、饱和硅铝阶段、酸 型硅铝阶段、铝铁土阶段。 矿物风化过程呈阶段性: 钾长石→绢云母→水云母→高岭石; 辉石→角闪石→绿泥石→水绿泥石→蒙脱石→多水高岭 石→高岭石; 黑云母→蛭石→蒙脱石→高岭石。
原生矿床:前寒武纪铁、硅建造(条带状磁铁石英岩) 矿层矿物组合:一类是不含硅酸盐矿物或少含硅酸盐矿
物的磁铁石英岩; 另一类是含硅酸盐矿物的磁铁、赤铁石英岩 化学成分:Fe3O4、Fe2O3、Al2O3 和 Fe、Al、Ca、K、 Mg 等硅酸盐类。 有利条件: 湿润热带、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充足, 生物活动旺盛,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剧烈, 矿物破坏强度大,形成几十到几百米风化壳 ,准平原地形有利于淋滤及风化壳保存。
1)风化作用的化学反应类型
(1)溶解作用 (2)氧化作用 (3)水解作用 (4)离子交换作用
Mg2SiO4(镁橄榄石)+4H2O=2Mg2++4OH-+H4SiO4
水-岩化学作用实例
2)影响化学风化的主要因素
(1)母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的耐风化能力 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和硫化物
(2)介质因素: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没有水,化学风化作用就无法进行。
部碱性物质时,发生金属离子的析出; • 还原硫化氢障—S2-是多数金属的沉淀剂; 1. 还原潜育障—金属以络阴离子形式沉淀,如U、V、
Mo等 2. 硫酸盐和碳酸盐障—硫酸盐或碳酸盐水与富含Ca、
Sr、Ba的其它类型水相互作用,形成石膏、天青石 等。 3. 蒸发障—石膏化、盐渍化salinization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标准电极电位表的应用 1)确定电子转移的方向,即反应进行的方向。
根据标准电极电位表,任一对氧化-还原反应,位于 表上方的半反应为(-)极,下方的半反应为(+) 极,反 应驱动力取决于电位差:
Eh=Eh0(-)-Eh0(+) Eh<0:反应正向进行,即(-)极半反应向右进行,(+) 极半反应向左进行; Eh>0:反应向相反方向进行。
地球化学障:描述一个地球化学景观中元素含量的急剧 变化。指地壳中物理或化学梯度具有突变的地带,常伴 随元素聚集或堆积作用。即在元素迁移过程中经过物理 化学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地带时,介质中原来稳定的元素 迁移能力下降,形成化合物沉淀。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常见的地球化学障类型
1. 吸附障—胶体、有机质吸附微量元素,并沉淀; • 碱性-酸性障氧化障—酸性溶液中含金属离子遇到深
Al2Si2O5(OH)4+4SiO2+2Na+ 黄铁矿的溶解(形成溶解硫酸H2SO4): 2FeS2 +5H2O+15O2(气体)=
4H2SO4 +Fe2O3·H2O
生物风化 :植物根劈作用,动物活动等
水-岩化学作用实例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和矿物在表生水、二氧化氧碳等作 用下的分解过程,涉及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的相互作用以及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
标准条件下:Fe2+ + V5+ → Fe3+ + V4+ 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各自标准电极电位为Eh0
Fe2+ → Fe3+ + e Eh0=0.77 (伏特) V4+→ V5+ + e Eh0=1.00(伏特) 两个半反应构成自然电池的两个电极:负极上Fe2+给 出一个电子,正极V5+获得一个电子。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4. 电对的电极电位数值越小,物质的还原态的还原能 力越强,电对的电极电位数值越大,物质的氧化态 的氧化能力越强。
5. 物质的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其对应的氧化态的 氧化能力就越弱;
6. 只有电极电位数值较小的物质的还原态与电极电位 数值较大的物质的氧化态之间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两者电极电位的差别越大,反应就进行得越完 全。
随电子从Zn电极流向Cu电极 ,Zn2+活动性增大, Cu2+活 动性降低,直到电子流动停止 时达到平衡。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离子浓度为1mol/L,气体压强为101.3kPa,温度为25℃ 我们把2H+/H2的电位人为地定为零,这样通过测定 H+/H2与其他电对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相对确定每一 种电对的电极电位.这样测得的电极电位叫做标准电极 电位或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以Eh0标示。
水-岩化学作用实例
风化壳分带性(由下而上) (1)半分解带和部分淋 滤的基岩,pH值8.5~9 (2)不完全风化带或硅 铝岩(粘土矿物)带, pH值5~8.5 (3)风化残余带,pH值 <5 自下而上:酸度递增,硅 的溶解度递减,氧化作用 增强。
水-岩化学作用实例
风化淋滤型富铁矿形成的地球化学机制
鳞绿泥石 (Mg,Fe)3(Fe2+,Fe3+)3[Al2化学梯度和地球化学障
地球化学梯度:描述一个地球化学景观中元素含量的逐 渐变化。指在一个岩性相对稳定地区,特定元素在空间 上离开矿床在垂向和水平方向上表现的含量分布变化, 从异常浓度降至背景浓度。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如表所示:在反应H2→H+以上各半反应中的还原物质(Te2、U3+、 Fe0、Se2-、V2+、Sn0等)在地壳范围内不稳定。
在反应H2O→O2之下的各半反 应的氧化态物质(Cr6+、Pb4+、 Cl0等)在地壳范围内不稳定。
水-岩化学作用的影响因素
氧化还原反应的地球化学意义
Sn2+→Sn4++2e- Eh0=0.15 V (1) U4+→U6++2e- Eh0=0.334 V (2) Fe2+→Fe3++e- Eh0=0.77 V (3) 反应先在(1)和(3)间进行(Eh=-0.62v), 直到Sn2+或Fe3+ 耗完。反应在(2),(3)或(1),(2)间进行, 直到U4+或 Fe3+之一耗尽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