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学与语文教学同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人文素养,弘扬中华美德

—让国学教育与语文教学同行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阵稚嫩的童音娓娓入耳,朗朗的读书声中,一张张孩子的笑脸绽放,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孩子们激昂铿锵的语调让人荡气回肠!这是南溪县前进小学开展的“诵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活动的一组镜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然而,由于没有系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导致青少年对古代圣贤、经典名著、成语典故知之甚少,孩子记得最多、背得最多的是电视广告,买得最多、看得最多的是卡通漫画,想得最多、玩得最多的是电脑游戏,说得最多、唱得最多的是流行歌曲;许多孩子不知道体贴父母、尊敬长辈,不懂得兄妹谦让、长幼礼数,不知道待人接物、择友交往,不懂得勤俭节约、合理理财;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身上面临传承危机。南溪县前进小学开展国学教育课题研究,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把经典诵读成为乐趣,成为习惯,成为时尚,成为责任,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民族精神,弘扬中华美德。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让国学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相融合,促进学生爱国学、学国学、用国学。我的基本做法是这样的:

一、通过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国学教育。

在日常教学中,我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国学教育因素,使国学教育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如:结合一些有代表性的课文:《桂林山水》、《狼牙山五壮士》等进行热爱祖国和为祖国而献身的高尚品德教育。如: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等名言以及孝亲观念,敬长行为,节约美德,科学精神等都可渗透于课堂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我积极挖掘国学中的德育内涵,设置一些德育情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引导学生结合《三字经》《弟子规》中的关于“学习”“孝顺”等相关内容,自我检查对照,相互监督,不断进步。

在语文教学中,和国学教育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古诗文教学。“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静谧幽远;“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热血沸腾;“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记忆共鸣等,都能带给孩子独特的审美和情感体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孩子们都能通过他们的诗跨越千年与古人对话:山水田园,边塞高歌;解读人生的起起落落,品味人生的悲欢离合;足不出户游览祖国的壮丽河山,边读边遥想群星璀璨,月圆长河。在诗里,情感得以升华,灵魂得以寄托。每学一首诗,我就让孩子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积累,去拓展,如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我就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诗题以及诗人,之后再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王安石的诗,通过反复品读,体味王安石堪称经典的炼字之功。又如学习《赤壁之战》,我就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从原著中了解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周瑜的英雄豪迈之气等。

诗言志,在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

挫折。当遭遇挫折时,我让孩子读“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当付出努力却收效甚微时,我勉励孩子读“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扬鞭有到时”。志当存高远,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诗中找到自己人生的目的,找到那个等待唤醒的自己。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这是他们的天性,也是教育的良好契机。在实施国学教育中,通过对英雄模范、历史人物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受到感染和教育。为了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我充分利用和挖掘《国学启蒙》教材中的故事,引导孩子亲近国学。如在学习《三字经》过程中,我利用孩子耳熟能详的《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老少咸宜的传统美德故事,引导孩子走进国学,去了解、接触做人做事的道理。孩子在国学教育的影响下变化很大。变得有礼貌了,知道体贴父母了,有一天,一个家长下班回家,刚按下门铃,就听到孩子说:“妈妈,我来接你!”接着孩子飞奔到楼下牵着妈妈的手。其实,孩子也刚放学回到家,看到孩子气喘吁吁地来迎接自己,家长觉得非常感动,非常幸福。回到家,孩子还把在学校新学到的歌曲《跪羊图》唱给她听,向她表示要做一个听话、有孝心的孩子……

二、将国学教育与学生自我管理结合,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课外开展“经典诵读PK王”竞赛等不同层面的主题教育活动,常给学生灌输以孝为先的思想,触动学生心灵,让学生有所感动。在重阳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了一次“爱老、敬老,爱心拥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针对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让学生训练定力,抛开脑中杂乱的东西,使其专心,达到了高效、轻松愉快的学习效果。在我的语文课上,没

有惩罚制度,只有行为规范和奖励,同学们都能对照规范去做。同学们之间关系和谐,互相帮助,特别团结,很少有吵闹和打骂的现象。

为了有效推动国学教育,我还十分重视国学小老师的选拔与培养。国学小老师,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真实体现。尊重并发挥好国学小老师,能渲染国学诵读氛围,提高国学教育质量,减轻教师过重负担。

开展国学教育,目的是提升人文素养,弘扬中华美德。班主任工作与国学教育同行,学生能得到发展,家长能得到进步,教师能得到提高,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正如我校五年级七班的邓乔木同学说:“我从3岁起妈妈就教我读唐诗,现在我还记得当时学的一首《春晓》,古诗中描绘的美好意境令人神往。”进学校后他自己开始学习一些国文精粹,如《春江花月夜》、《江城子》、《醉翁亭记》等,从一开始的死记硬背到现在能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了,感觉受益匪浅!有个家长说,孩子多学习一些古代经典美文,多理解一些古人为人处事的道理,对培养其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行为非常有益。比如孩子诵读《增广贤文》,理解到“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意思后,懂事了许多,知道回家给父母打洗脸水,给父母捶背等。

总之,国学课堂一定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情况入手,采用故事化、情趣化、活动化策略,并结合课题研究,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益;让我们将经典诵读活动进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国学从神坛走向常态,从书架走向心灵,从活动走向课程,让校园里时时处处充满童真稚气的、朗朗的古诗文诵读声,让国学教育成为前进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