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摘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文教师只有创新教学途径,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教学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笔者认为,只有创新教学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性思维,开启学生的创新大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一、构筑全新的语文教学价值观
初中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旺。
在创新思想的前提下,教师要放下权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思考,大胆展开想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究、去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树立威信去影响学生,同时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特别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当的估价,哪怕学生犯错误,老师也要耐心引导,这样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居高临下,引导学生站在高处观察事物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劝学》)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小了:反过来,“不识庐山真面目”不正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吗?教学也象登山一样,
只有攀登到最高处,眼界才放得开,才能看到壮阔无比的大千世界,才能领略无穷的风光。
站得高,想象才能丰富,思维才开阔。
在这个意义下,我们在教学一篇课文时,不论长文短课,都应有个制高点,并且引导学生在这个制高点上,鸟瞰全文,驾驭全篇,只有这样,才不致于被错综复杂的事物所迷惑,才能有所发现。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写得很简练的散文,课题以“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要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谓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作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来说,重要的不在于这个回答百分之百的准确,而在于形成这个答案的过程:为什么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呢?这便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制高点),从这一点出发,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战斗场面)、国际主义(抢救儿童场面)和爱国主义(防空洞里吃雪场面)才被一一地发掘出来。
可见,引导学生站高望远是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思维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忽视了这一点,教学就有事倍功半的可能。
三、探胜索奇,引导学生去探求奥秘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是探胜索奇。
它应该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其培养学生求索精神的重要手段。
“无限风光在险峰”,奇异幽胜的东西都是在隐秘险远之处。
越是奇异幽胜的地方就越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与课文内容相呼应,同时培养了口头作文能力。
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四、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掌握事物的规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但事物总有它互相联系的一面,知识本身也一样。
因此,语文教学上运用“举一反三”的原则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不能“举一反三”就谈不到发明创造。
有人说:“举一”是容易的,讲一篇课文,抓一个问题,解一个词语都是“举一”,而“反三”则困难,这就把“举一反三”简单化了,“举一反三”是一个整体,不能孤立来看,“三”由“一”推及,“举一”正是为了“反三”。
“反”即“推及”之意,“举一反三”就是由“这一个”推知“那一个”的思维过程,“举一”而不能“反三”,“举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创造发明和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分不开,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可以引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明。
锅里水蒸气冲开锅盖,可以导出蒸气机的发明,这些是与想象和联想分不开的。
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又反过来给思维以促进,给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
五、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课堂气氛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自主地学习,帮助他们自主地建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促进他们不断向新的知识领域发起挑战,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创建一种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通过阅读、思考,让全班懂得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全班一齐思考,一齐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合作思维的
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自己思索,大胆自由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营造开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善于思考,敢去质疑,学会审问,勇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然后再去阅读课文,思考探索问题,对课文内容也就很快领悟了。
开展发现性活动,鼓励学生对接触的各种文本信息进行质疑。
指导学生从课本中发现,采用“每人每课提出三个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预习时提出三个问题,抄写在预习本上,在课堂上交流提问。
还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通过阅读报刊、看电视发现问题,如找错别字等。
中小学生正处于求知的黄金时期,有思才有疑,有疑才有审问,有审问才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笔者要求学生“天天写日记,收获在心里,伴随你远航,前程很辉煌”,引导学生写成长日记时,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最喜欢的物写起,养成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例如,学生对“成长”无法感受、理解及其表达时,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生活中的美,提出践行“勤劳、诚信、同情、自律、责任、友谊、勇气、坚韧、信仰、忠诚、励志、效品”等美德,体验成长、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茅塞顿开。
这样日记、周记不再是空泛,而是言之有物。
总之,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方面能展示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良好素质。
我们
一线教师必需站在面向未来的高度,多管齐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培养新世纪创造性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