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抒情诗范文借物抒情的古诗有些

咏物抒情诗范文借物抒情的古诗有些
咏物抒情诗范文借物抒情的古诗有些

咏物抒情诗范文借物抒情的古诗有些 1.《沁园春·雪》

近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简介

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2.特点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目标 :平时多留心身边事物,用多角度观察生活。善于捕捉实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想法。运用多种手法状写事物,或进行介绍说明,或以物喻人,或咏物寄意,或以物忆事多角度训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3。使用要点

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

1、在这个维特式的骚动不安的年龄里,异性之间任何一个微小的情感,都可能在一个少年心里掀起狂风巨浪!——《平凡的世界》

2、爱会让人变傻,不管是那种形式的爱。情感都是荒谬的,你一旦对某人付出情感,你就是愚不可及。——《成为简·奥斯汀》

3、把我最温柔的情感,磨碎糅合在这字里行间不动声色的给了你。

4、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小王子》

5、历史因此令人怀疑。循着不同的情感,历史原来并不确定。——史铁生

6、翻炒是情感的升温,糖醋是情感的蜜意,烹饪又何尝不是一种柔情。——汪涵

咏物抒情诗有:

1﹑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3﹑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4﹑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6﹑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F弹琴》

7﹑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白居易《夜雪》

8﹑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10﹑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11﹑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12﹑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13﹑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1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夜月》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6﹑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17﹑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18﹑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一、不同的文学评论家对于咏物诗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仅仅是《全唐诗》就有咏物诗六千多首,所以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只能举例如下: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3、《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8、《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马诗·其五》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0、《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11、《咏竹》

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12、《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3、《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4、《幽兰操》

唐·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15、《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6、《咏桂》

唐·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17、《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8、《感遇·兰叶春葳蕤》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二、咏物诗概念介绍: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比蛇

好向人间较短长, 截冈邀路出林塘

纵然身死尤遗直, 不是偷从背后量

赞梅

冬雪压枝枝愈坚, 霜刀雕花花更妍;历尽三寒含清香;苦中报春春满圆. 松

沐风浴寒枝倍坚, 霜冻雪冷本性显;狂风摧吹腰不弯,

垂范高洁留人间. 赏竹

天生抱节志向高, 若谷虚怀凌云笑;寒暑往来难改色, 纵有狂飙不屈挠. 柏

地冻风摇蟠龙根, 冰天磨砺铁铜身;三九严寒还本色, 狂雪霜刀岂奈何?

咏菊

百花凋霜我独艳,

大志自是抵风寒;

丝丝蕊蕊系根本,

苦雨凄风不改颜.

素有凌云志,

坚韧节节高;

空心灭邪气,

汗青丹心耀.

1 《墨梅》元·王冕

即景抒怀诗鉴赏定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咏物诗的特点。 2.方法与过程:通过做题,掌握咏物诗的解题步骤。 二【自主学习】 (一)、即景抒情诗概念 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也称为借景抒情诗。 (二)、即景抒情诗鉴赏要点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三)、即景抒情诗歌常见意象举例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相思)如杨柳、长亭、南浦、酒等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月亮、鸿雁、双鲤、捣衣等(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如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等 (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如菊花、梅花、松柏、竹、冰雪、草木等 (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如红豆、莲花、连理枝、比翼鸟等 (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或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如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等 (四)、即景抒情诗常见意境 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空寂、幽静、幽美、宁谧、朦胧、寥落、萧条、荒凉、冷寂、凄清、清幽等 (五)、即景抒情诗表达的情感 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 3.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4.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考题试做】 一、(2014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2)此的下片“帘半卷,燕双归”这一景物的描写,暗含着怎样的情感? (3).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二、2013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情景,蕴含怎样的情感?(4分)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答案:修禊热闹场景,清明时节的祭祀,都因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异地而不能参加,增添愁绪,夜不能寐,江畔独步折柳,更又回想亲人苏堤“折柳”送别之场景,更添思乡之愁苦,也就令人愁眉不展了。 三、(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请结合诗歌中间两联,分析诗人心境。(5分) (2)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3分)

借景抒情的古诗

借景抒情的古诗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经典抒情诗句

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16、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王建《海人谣》 17、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18、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19、内苑只知含凤觜,属车无复插鸡翘。——李商隐《茂陵》 20、嗟因循、久作天涯客。——柳永《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21、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22、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23、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4、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25、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26、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 27、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初春》 28、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29、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陈亮《念奴娇·登

多景楼》 30、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朱彝尊《出居庸关》 3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 32、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3、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元好问《秋怀》 34、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35、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36、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37、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38、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9、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40、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41、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42、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的诗词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浓墨淡彩的一笔,很多经典名句流传于世。下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10首描写爱情的经典诗词名句,并且给它排了个名次,指标主要有两个:经典指数和深情指数。 第一位、《长恨歌》——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经典指数:10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10分 荡气回肠的唐代爱情史诗、凄美迷离的皇家爱情悲剧,流传千古的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白居易的这首叙事体长诗《长恨歌》让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形见绌。乐天居士细致地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其中有“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仙乐风飘处处闻”等很多经典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体会该诗的深情之处一定要全诗从头到尾阅读,尤其是结尾几句唐明皇在七夕神游月宫时与杨贵妃相会时那种哀怨缠绵的深情场面感人至深。无论经典指数还是深情指数,该诗都是满分,成为冠军当之无愧。 第二位、《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9.5分 李商隐的几首《无题》首首皆是经典,像“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都是描写爱情方面让人击节叫好的绝句,从中实在是难以取舍。这首是我最喜欢的,只是在读书时代经常用来比喻教师。几首《无题》词句优美,寄情深微,意蕴幽隐,蕴涵在诗中的款款深情让人回味无穷。该诗之所以成为榜眼,其他几首也有推波助澜之功,这是对李商隐的诗描写爱情成功的肯定。 第三位、《摸鱼儿》--金: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9分)得分:9分

即景抒怀诗、借景抒情诗鉴赏

即景抒怀诗、借景抒情诗鉴赏 即景抒怀诗 即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诗人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怀诗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了“景”的触动而起的,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那么,这类诗该如何欣赏呢? 首先,要欣赏即事感怀诗的“事”与“怀”结合得是否高明。 且看下面这首唐诗: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龙钟:泪水淋漓沾湿的样子。 诗的前两句抒写自己离开了故乡,立马在西域路上。回望长安景色,一种从未有过的孤寂凄凉之感袭上心头,不禁思乡念亲,双泪痛流。这里真实而率直地抒写了诗人的这种心情,令人感到亲切可信。后两句生动传神地写了路中偶遇奉命返京述职的故知,急切地托他带个报平安的口信回家的情景。这里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和相逢的意外所引起的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眷念之情。 此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这瞬间的触动所表达的感情正是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一经诗人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便具有了典型的意义。诗作在平易之中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其次,我们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 我们来看唐人崔护具有传奇色彩“本事”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于此诗的“本事”是这样的:“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叩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发不胜情

抒情诗大全

抒情诗大全抒情诗大全 1、《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秋风清》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3、《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望月有感》 唐·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5、《戏问花门酒家翁》 唐·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6、《少年游》

宋·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7、《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8、《遣悲怀》 唐·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9、《塞鸿秋》 元·张可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残,恼人鸾影闲团扇。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10、《绮怀诗》 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11、《宿山寺》 唐·贾岛

精选100句有关爱情的经典诗句

精选100句有关爱情的经典诗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2、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清平调之二》 3、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5、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6、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8、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9、当初不合种相思。——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10、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11、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1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13、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14、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15、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16、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17、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李煜《更漏子金雀钗》 18、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19、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20、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21、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李白《秦女卷衣》 22、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其一》 23、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 24、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2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26、空劳纤手,解佩赠情人。——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即景抒情诗练习

即景抒情诗学案 一、课后练习 (一)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的爱国情感。 2、“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 _ ___ ___________。“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 ____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的感情基调。 3、《登幽州台歌》千百年来为人所传颂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此有何感想? (二)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从月亮在海上升起,勾起两地相思之苦,竟夕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中才能相见,描绘出了深深的怀远之情。找出其中以月喻人的至理名言,并作赏析: 2、这首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3、前人曾称此诗“是五律中《离骚》”,认为它并非借月来怀念远方之人,而是一首有所寄寓的政治抒情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三)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起来回味无穷。 3、为什么说诗的尾联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动态。试以此诗作分析说明。 (四)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前八句诗中,诗人描写了那些意象? 2、思考:春天的花是五彩缤纷的,为什么说它“似霰”?诗人为什么说“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诗歌是怎样描写春江月色的?表现春江月色怎样的特点?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借景抒情诗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如下面这首唐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有人评论这首孟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谒〔求荐之意〕之痕”.那么,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荐之意表达出来的?

这首干谒诗〔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飞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是把眼中景与胸中情结合得极好的范例.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绮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这说明,抒写离情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如下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岳 杜甫

抒情诗歌朗诵稿大全

抒情诗歌朗诵稿大全 诗歌朗诵就是朗诵者用清晰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引入的动作把原诗歌、作品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以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引起听众的共鸣为大家分享了抒情诗歌的朗诵稿一起来看看吧! 我坐在江南烟雨中 远望那皑皑的雪山 东北南方几千里的相距 我眺望着眺望着 却跳不出这杨柳 跳不出这烟雨 亦跳不出这人群 去不了到不了你的身旁 长白我多么渴望靠近你 只因那人在这群山中守候了十年 我多希望靠近一点 却发现一切都是那么无可奈何 八月的忧伤深邃无涯 灵魂背负尘世的迷茫 游走于古老的丝绸之路 目击万物死亡的荒漠上 野草一片…… 走在沙漠的光阴离死亡

很近很近 我的诗心泛滥流成沧海……我把死亡的近归还荒漠 一个叫绝望 一个叫忧怆 我的诗心泛滥流成沧海……光阴只有在沙漠里凝聚 野草一片…… 垂死的胡杨傲立荒漠 北风撕裂的枯枝 以千年不倒的姿势 目睹岁月侵蚀的痕迹 日已殇! 万物在恐惧里 陷入深深的沉默 时光的轨迹走入诗中 化作吟唱的野花 岁月剥蚀的红尘 在我的诗心里沉沦 堆成桑田 背负伤感的灵魂 只身徒步过沙漠……

童年,把时间和记忆拉长难以忘怀的是 躺在青草上仰望 深远的天空 几朵流浪的白云 偶尔的几群雁南飞 引起无边的思绪 从雨城开始到旱城结束火车奔跑象你一样 在大地寂寞穿行 轻轻的风拨动梦的琴弦然后无声的走远 那草原那风筝 单车恋人 那划破手指头的刀片 全隐退到岁月深处 当你亲手折断 那朵永远无望盛开的花朵一些声音在喊着回家 一些阳光下落不明 母亲的白衣裳一直晾不干是我无法安放的疼痛

一只奋飞的鸟 撞碎摩天楼的透明玻璃;时代把我的影子遗弃 我背叛善良的旨意 走进末路的彼岸 无人无声 空洞的梦以及残阳 多少一生飞翔的鸟呵 最后的翅膀流落他乡 这一天 我的命途注定没有诗歌现实和梦斗争 沉入深秋的落叶满地 红色的夕阳 失去爱的暖意 你的指尖该会多么凉 黑夜接纳了这的世界 游子沉寂在路上 没有路灯…… 你独坐在发霉的雨季里剪短了幻想和长发 断层的故事和地面

即景抒情诗诗四首

《即景抒情诗诗四首》教辅 一、登幽州台歌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因《谏灵驾人京书》一文为武则天所赏识,用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属官),后任右拾遗。三十八岁时退职返乡,不久被县令段简害死于狱中。 此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军中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无将略”,不到一年兵败,情况危急。陈子昂向武进言,请求遣万人为前驱击敌,武不允。子昂“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乃署以军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者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时人莫不知也。”(卢藏用《陈子昂别传》) 幽州台,又称蓟北楼、蓟丘、燕台,传说为燕昭王为招纳人才所筑的黄金台。燕昭王为战国时燕国君主,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召来乐毅等奇士,国力大盛。但在《战国策》、《史记》中皆未见筑台之事,汉末孔融《论盛孝章书》云:“昭王筑台,以尊郭隗。”筑台之说始见于此。魏晋以后,始有燕昭主筑黄金台之说,但说法不一。蓟丘,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 2.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诗人登幽州台之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索和感慨。(主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诗人登上幽州台时,想到自己怀抱旷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并沉沦下僚,想象当年燕昭王何等礼贤人才,自己却偏偏未能赶上,昔日的遗迹已荡然无存,惟有丘陵高树而已。其《燕昭王》诗:“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俯仰千古,茫茫宇宙,漫漫苍穹、不禁悲从中来。此二句从时间角度着笔,“前”与“后”、“古人”与“来者”对举,用两“不见”相连,表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像燕昭王那样的贤明君主,古代有,我不曾见;将来有,我亦不可见,千载而下,为何我如此遭遇?想到此,悲愤填膺,发出了封建社会千千万万怀才不遇之士共同的心声,因而引起千百年人们的共鸣。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想到宇宙寥廓与绵长,个人却渺小与短暂,更何况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于是伤感无限,涕泪交横。“独”字,正写出了诗人寂寞凄凉的心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 3.鉴赏要点 鲜明的宇宙意识和社会意识是本诗一大特点。 全诗直抒胸臆,破空而来,感情的潮水澎湃而出,震撼人心,具有苍凉悲壮的阳刚之气。 4.相关资料 全诗突如其来,如山洪暴发;又戛然而止,如大河入海……“独”字承上启下,“念”字统摄全篇。反复吟咏,一位独立苍茫、思索人生课题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便跃然纸上,而浩浩无涯的时空背景,也随之展现。诗人所“念”的人生课题带有普遍性与永恒性,兼之全诗直吐胸臆,气

借景抒情的诗句

篇一:借景抒情的古诗 借景抒情的古诗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借景抒情诗

精选借景抒情诗 抒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关于抒情诗内容,供大家参考!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雨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借月抒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看见天上的明月,低下头思念故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美景何时有,手捧酒杯问青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我何时能在明月照耀下回到故乡。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连着海水,海上的明月与潮水一同起落。 《宿建德江》 作者: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 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就是诗人张继在国家遭受战争、自己赶考落榜,处于痛苦、彷徨、忧愁和无奈之时,借景抒情之作。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0407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作品中,刻划了苏秦、张仪、冯谖、鲁仲连等策士的生动形象的是(C)。P1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春秋》 2.下列诗句中,运用比兴手法的是(B)。P12 A.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3.屈原根据民间祭祀之礼、歌舞之乐进行再创作的作品是(B)。P20 A.《九章》 B.《九歌》 C.《天问》 D.《招魂》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D)。P38 A.《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B.《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C.《长恨歌》 D.《离骚》 5.《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一句中,“夫人”的意思是(C)。P52注解 A.晋文公的夫人 B.秦穆公的夫人 C.那人,指秦穆公 D.这人,指晋文公 6.下列成语中,出于《冯谖客孟尝君》的是(B)。P67 A.道路以目 B.扶老携幼 C.缘木求鱼 D.寡不敌众 7.李白“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等诗句,明显是出自于(B)。 A.《鱼我所欲也章》 B.《逍遥游》 C.《劝学篇》 D.《离骚》 8.“劝百讽一”的基本模式属于(B)。P127 A.骚体赋 B.汉大赋 C.东汉抒情小赋 D.骈赋 9.《谏逐客书》点明题旨的方法是(A)。 A.开门见山,篇首点题 B.画龙点睛,篇末点题 C.首尾叙议,中间点题 D.隐含于叙事中 10.贾谊《过秦论》和晁错《论贵粟疏》在性质上都属于(A)。P139 A.政论散文 B.历史散文 C.人物传记 D.汉赋 11.《汉书》的体例属于(C)。P204 A.编年体国别史 B.纪传体通史

古诗借景抒情鉴赏

古诗借景抒情中的景、情关系 一、景、情反衬 情、景反衬是指在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保持反对应,用美好的景物来抒写内心的悲苦之情,而用令人感伤的景致来抒发快乐愉悦的心情。 1、以哀景写乐(豪)情 “以哀景写乐”,无论是诗或曲,都较为少见。这大约是因为,旧时代的文人“不如意事常八九”,一遇哀景,则感慨系之,所以悲秋之作甚多;情绪高昂的稀有。过多也就未免令人厌腻,乃至形成滥调。因此,“以哀景写乐往往却给人强烈的新鲜感”。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寓意,月亮和“我”都是一样的孤独寂寞的;“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落日” 比喻自己黄昏晚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出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某种壮怀、豪气,非要借助哀境的反衬,不足以倍增光彩。 《塞上作》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律诗的前四句,写西汉时的“天之骄子”匈奴,正在白草连天、荒原落日的塞外射猎示威,哀景写得十分凄烈。但下面笔锋一转,别开洞天:“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这后四句,写边防将士的昂扬斗志,风格豪放,气宇沉雄,令人鼓舞,一点也没有愁眉苦脸的样子。但是,这样的豪情正是借助于前面的哀景反衬出来的。 景象愈是凄烈荒凉,愈反衬出百折不回的英雄气魄。若改成丽日晴天,春风和畅,反而衬托不出雄伟博大的气象来。哀景对于反衬某些豪情是有特殊妙用的。 《诗经·采薇》篇中更是有情、景反衬的经典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树枝柔弱随风飘拂的样子。来思:指归来时。思,语末助词。雨雪:下雪。霏霏(fēi):雪下得很大的样子。)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 王夫之认为走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未必正确。这位士卒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心里非常痛苦,当他终于能够结束服役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不只是单纯的高兴,而是百感交集。他希望马上能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而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因为自己离开家已经很久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一种不胜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时他复杂的感情。

现当代抒情诗

现当代抒情诗 《系一根心弦》 泰戈尔 你七弦琴流泻的乐声 跌宕,变幻。 琴弦向我悄悄地系上 一根心弦。 从此我的心一年四季 与你弹奏的乐曲一起 铮铮作响, 我的魂与你的旋律一起 袅袅荡漾。 你的眸子里闪耀着我的 希望之灯, 你的花香中交融着 我的憧憬。 从此白天黑夜, 在你绝世的娇颜之间 我的心放光,开花, 怡然轻晃, 我魂灵的影子隐现在

你的脸上。 《我的恋人》 戴望舒 我将对你说我的恋人, 我的恋人是一个羞涩的人, 她是羞涩的,有着桃色的脸, 桃色的嘴唇,和一颗天青色的心。她有黑色的大眼睛, 那不敢凝看我的黑色的大眼睛---- 不是不敢,那是因为她是羞涩的,而当我依在她胸头的时候, 你可以说她的眼睛是变换了颜色,天青的颜色,她的心的颜色。 她有纤纤的手, 它会在我烦忧的时候安抚我, 她有清朗而爱娇的声音, 那是只向我说着温柔的, 温柔到销熔了我的心的话的。 她是一个静娴的少女, 她知道如何爱一个爱她的人, 但是我永远不能对你说她的名字,因为她是一个羞涩的恋人。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拜伦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消磨这幽深的夜晚, 尽管这颗心仍旧迷恋, 尽管月光还那么灿烂。 因为利剑能够磨破剑鞘, 灵魂也把胸膛磨得够受, 这颗心呵,它得停下来呼吸,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 虽然夜晚为爱情而降临, 很快的,很快又是白昼, 但是在这月光的世界, 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1817.2.18 查良铮译 《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 舒婷 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 祝福我吧, 因为灯还亮着。 灯亮着—— 在晦重的夜色里, 它像一点漂流的渔火。 你可以设想我的小屋, 像被狂风推送的一叶小舟。

借景抒情的古诗10首

借景抒情的古诗10首 导读:以下是小编为你收集的几首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的古诗。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喜欢。 1、《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抒情诗大全

抒情诗大全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抒情诗大全 1、《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秋风清》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3、《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望月有感》 唐·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5、《戏问花门酒家翁》 唐·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6、《少年游》 宋·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7、《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8、《遣悲怀》 唐·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9、《塞鸿秋》 元·张可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伤情燕足留红残,恼人鸾影闲团扇。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一行写入相思传。 10、《绮怀诗》 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11、《宿山寺》 唐·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12、《减字浣溪沙》 清·况周颐

古代爱情诗词经典名句

古代爱情诗词经典名句 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2、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3、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 4、只因会尽人间事,惹得闲愁满肚皮。 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6、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7、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8、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9、众里寻她千百度,木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0、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1、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1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3、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14、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7、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18、海水,除巫山不是。取次花回,伴修道伴君。 19、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20、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 21、一事无成惊逝水,半生有梦化飞烟。 22、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23、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2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5、一夜白头万事非,对花对酒断肠归。满地空余梨花雪,鸳鸯何时知双飞。 26、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27、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8、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29、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30、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3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32、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3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4、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35、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36、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37、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 38、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39、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40、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4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43、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4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6、直到相思了无益,未妨难过是情狂。 47、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48、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