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D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后,会凝结而成云致雨
你认为:
1、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谁的 降水多?谁的降水少?为什么?
2、高、中、低纬三个风带控制的地区中, 谁的降水多?谁的降水少?为什么?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的特点


湿润




东风带 西 风 带
信风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低压副热带高压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全球大气压陆带和风增带 温快于海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成因 地表不均,海陆相间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大 西

副蒙古极--西地伯利低亚高气压 太压 阿低带留压6申0N
亚欧大陆 平

一月
30°N
2、形成 过程
切断
一月:陆地T低→冷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七月:陆地T高→热低压 切断 副热带高气压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60N


西
亚欧大陆 平
七月
90°N 60°N
30°N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低气压带区,气流垂直上升,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云致雨;高 气压带区气流垂直下沉,水汽遇热难以凝结,从而晴朗干燥。
中纬西风,从较低纬→较高纬,水汽遇冷凝结,形成湿润的 风;信风和东风,从较高纬→较低纬,水汽遇热难以凝结,形 成干燥的风。
在南北纬600附近相遇形成极锋 。
( ×)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问题回归 “马纬度” 无风的原因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而南、 北纬30度附近气流下沉,形成了副 热带高气压带,致使这里缺云少雨, 风也很少出现。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3.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带 带

带 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零三六九 七压六风 四高三低 相间排列 对称分布
西风带
30°S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60°S
全球气极压带地和风高带 气压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有关风带的说法
甲:每一个风带都位于一个高气压带和一个低气
压带之间,近地面大气由高气压带流向低气压带。
(√ )
乙: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
丙: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温暖气流(极地东风)
与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寒冷气流(盛行西风)
道),结果在
赤道与极地间
存在怎样的热
力环流?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单圈环流
北极
北极
赤道
南极
大家看法
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 流是否能够维持?
不能。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 地球的表面不是均匀的,因此 单圈环流 是不存在的。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2.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又考虑地转偏向力
D
——三圈环流
G 极锋③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成因 ——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表现 ——赤道与极地之间的三圈环流 (一)三圈环流的形成 前提 ——地球表面均匀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探究活动
假设地表均一、
地球不自转
(不存在地转
偏向力),太
阳直射点不移
赤道
动(直射赤
开心听故事
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 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因为 他们不得不把准备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 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 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草料而死 亡,大量马匹也只能命丧大海。人们因此 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 怪的名字—马纬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小结
2、成因和特点
极地高压——热力→wk.baidu.com 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压——动力→暖
气流↓ →干
低气压带
赤道低压——热力→热 副极地低压——动力→冷
气流↑ →湿
信 风、东风:较高纬→较低纬 …升温→干 风带 西风: 较低纬→较高纬 …降温→湿
所以,气压带和风带主要影响各地的降水。因此,判断 各地气候的干湿状况,主要是依据其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
高压副极地低低压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冬季:全大球气压陆带和风冷带 却快于海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600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冬季因陆地气温低, 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气压,切断了副极 地低气压带,使低全球压气压保带和留风带 在海洋上。
G
极地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D G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纬上空
30°N
G
D
赤道低气压带

①低纬环流② 中纬环流③高纬环流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三圈环流——风带形成
② ①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
──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南半球: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情况下
无论南北半 球,气压带 和风带都成 带状分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以亚洲地形为例,观察地球表面是否均匀?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3、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观察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图,回答
副热带 高气压带
下列问题 1.气压带、风带
随 太阳直射点 季
节移动而南北移动
赤道 低气压带
2.就北半球来说,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
夏季偏北, 冬季偏南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 的移动,可判断季节
小结: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气压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类:
(1)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 (2)由于气流被迫上升和下沉引起的(动力原因)
你认为: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 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各属于哪一类?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成因
D
G
极锋
G 极地高气压带 热力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 60°N
D G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 30°N
小结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三圈环流的形成
1、成因:高低纬受热不均→赤道与极地间单圈环流 +
地转偏向力→赤道与极地间三圈环流 2、组成: 低纬、 中纬、高纬环流圈
3、结果: 近地面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二)气压带和风带
1、分布规律 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气压带宽10°,风带宽20°
2、成因和特点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