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县域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09-12-03T17:07:13.43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0月下旬刊供稿作者:胡格吉勒图

[导读] 一定意义上说,我国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就是小城镇的发展

胡格吉勒图(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煤炭销售中心)

摘要:文章分析我国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沿革与现状。指出,在长期没有得到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劳动者本身的技能素质,依然遇到诸多障碍。

关键词:城镇化劳动者劳动技能

0 引言

一定意义上说,我国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就是小城镇的发展。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1个阶段是1949~1957年的初步发展阶段。这1阶段有3个突出特点:一是建制镇数量从1949年的2000个左右增加到了1954年的5402个;二是城镇人口增加较快,1949年为765万人,1957年增加到9957万人;三是城乡人口流动性显著,迁入与迁出的比例为1:1.8。

第2个阶段是1958~1978年的停滞发展阶段。1978年建制镇数量只有2173个,比1954年减少了近60%,集市由5万多个减少到2万个左右。在城镇人口流动“大跃进”的1958~1960年,虽然城镇人口增长了31.4%,使得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9.7%,但随后几年的国民经济调整,立即压缩了城镇人口,1965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4%。“文革”的10年更是制定了一系列减少城镇人口的政策,使城镇人口增长非常的缓慢。

第3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阶段。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从事第二、三产业,也加快了农村第2、第3产业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步伐,这为农村小城镇的孕育、成长创造了必要的机会和条件。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相关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共有城市660个。其中,县级市374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56.7%;《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城镇人口为5428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1.8%。

1 基本特征

1.1 发展速度快,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改革开放后,我国新增城市和城镇几乎都是县级市,有的地级市也是由原县级升格的,建制镇的增长更快。1978年到1998年,县级市由93个发展到384个,增加291人,增长3.13倍;建制镇由1978年的2850个增至1998年的1.9万个,增长6.66倍,2003年,建制镇的数目已经达到

2.05万个,居住着1.85亿人口。除建制镇之外,还有近3万个集镇,拥有人口5000多万人。与此同时,这些城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高地,乡镇工业的总产镇和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发展成为县域经济中心,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1.2 地域差异明显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优于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而且这种差距有拉大趋势。经济上的发展差距决定了城镇化在发展速度、总体规模和建设水平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地区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地区逐步形成了城市群和城镇密集区,城镇化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则显得发展缓慢,活力不足,城镇密度比较低。

1.3 县域城镇化滞后于非农化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应是相适应的。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加快工业化积累,我国采取了城乡分割、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政策,使得我国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水平。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是空间布局过于分散而且规模都较小,不能很好推动非农化的发展。同时,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以及长期提倡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政策,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

2 县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县域城镇化在推进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和整个国家推进城市化一样的问题,比如体制问题、城市化滞后工业化的问题等。但是,我国目前的县域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农村和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相对于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县域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广大农村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于县域城镇化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农村和城镇两个角度来分析。

2.1 农村方面首先,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农村工业化的低水平。县域工业企业大多都是一些小规模的国有或集体企业以及一些乡镇企业,只有少部分国家重点企业,而且管辖权往往也不归县级政府。这些县域工业企业大多都是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装备落后、产品升级缓慢,缺乏竞争力。在东部发达地区,有些规模较小的县域工来企业经营较灵活,还参与市场竞争找到生存空间,但是绝大多数的县域企业在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都显得疲软乏力。这些企业,不仅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有的甚至还成为县域财政的负担。

其次是,农业产业化亦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农业产业化是农村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应采取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针对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思考,提供了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山东省的潍坊、烟台以及广东省的部分地区,都提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口号,并以此规划了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但是,绝大多数的中西部农村,农业业自身发展的水平低,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低,而且本地市场的购买力也有限,一些农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没能进行进一步的加工,造成了巨大浪费。

第三,农民普遍缺乏科学知识。2003年,全国农村仅有小学36万所,初中37251所,高中2288所,在校学生数分别为7689.2万人、3160.4万人和210.4万人,毕业人数分别为1523.4万人、937.4万人和47.8万人,农村中还有约10%的成年人不识字。这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据贵州省对其省内86个乡镇的调查显示,贵州省乡镇县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约为8.92%,而小学、初中程度的劳动力则多达80%。因为劳动者文化素质低,懂得劳动技术技能的就很少。该调查显示,贵州省乡镇无劳动技术能力的劳动力达42.55%。当前,我国农村农业各业普遍缺乏具有技术专长的劳动者,在农村劳动力中受到专业教育的不到3%。

2.2 县域城镇方面首先是县域城镇缺乏科学的规模。县域范围内小城镇的规划主要是针对县域经济集中的县级市、县城、城关镇、建制镇等进行的,而这些城镇的发展是和这些城镇本身以及县域范围内的其他周边地区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这些小城镇的规划必须树立起区域的观念,从县域整体着眼来制定发展目标和建设标准。但目前,我国一些小城镇在规划上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全局的观念,对于县域内的城镇的定位不准,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以及设施的标准等都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大多数小城镇功能单一,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发展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