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2007~2016年225例首次发生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趋于年轻化;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性别和不同年龄组上存在差异。结论“三高”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和年轻化严重侵蚀着人们的健康。加强健康宣传,改变烟酒等不良嗜好有利于预防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标签: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复杂多样,主要危险因素与既往研究报道的[1]大致相同。其中男女患者均以血脂异常者最多,血脂异常比例高达69%,血脂异常是近年来公认的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之一,在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高脂血症时可激活凝血过程,凝血酶在病变局部形成,不仅促进血液的凝固,同时促进间质细胞的增生,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激活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从而增加卒中风险[2]。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也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也已赢得临床医者的共识。本研究选取2007~2016年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49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缺血性脑卒中个的危险因素,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2016年成都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49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2]。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静脉窦血栓、颅脑外伤或窒息所致卒中、脑血管造影(DSA)或其他手术所致医源性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与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并参考TOAST病因学分类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危险因素、病因分析。所有入选的患者均经过常规血液学、胸片、心电图检查。本研究涉及的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均为既往研究证实报道或参照国际国内公认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用以比较组间变量;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225例患者中男155例,平均年龄(41.75±6.01)岁,女70例,平均年龄(38.96±8.29)岁;低于30岁(含30岁)的患者以女性为主,女性∶男性=11∶9,P<0.05;男性则在≥45岁的患者中占优势,男性∶女性=60∶20,P<0.05。青年缺血性卒中在同时期全部脑卒中患者中的比例亦呈逐步升高趋势,见表1。

2.2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高血压、肥胖及酗酒等。不同性别间危险因素分布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男性依次为血脂异常、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酗酒及肥胖等;而女性依次为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肥胖、偏头痛等。主要危险因素分布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并非多中心随机性研究,难以客观反映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确切发病率。但统计显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并不少见,其在同时期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比例高达14.30%,其中45岁以下患者亦占总数的9.22%,和国内王银霞等[3]报道9.85%,付春丽等[4]报道8.99%以及陈璇等[5]多中心研究9.77%的结果相近。我国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例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年龄正在趋于年轻化,这些应引起医学界足够的重视。

我院神经内科将此项目作为常规检查,对异常升高者均给予维生素B6、B12和叶酸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高血压和肥胖作为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因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也是青年脑卒中不可忽视的。吸烟和酗酒在男性患者中作用巨大: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祖细胞减少,不利于微血管新生及损伤的大血管修复,且卒中风险度随吸烟量的累积而增加[6];酗酒则可引起脑血管痉挛,降低脑血流促进卒中的发生。而男性患者中相当多有吸烟和酗酒的不良习惯,这也许是随着年龄增长男性患者逐渐占优势的原因之一。女性中偏头痛患者16例(22.86%),是女性发生卒中的特殊原因。目前偏头痛和脑卒中相关性尚不明了,可能与脑血流量减少、急性炎症递质释放等有关。但临床必须特别关注这类患者,在针对偏头痛对症治疗的同时必须提前想到预防可能发生的脑卒中。研究尚发现激素替代治疗、卒中前酗酒、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恶性肿瘤和妊娠等少见的危险因素,这些少见危险因素不容忽视,可能这些单一因素在脑卒中发作中作用甚微,但是某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却影响巨大。如患偏头痛的女性口服避孕药或吸烟,其卒中发生率将大大增加。既往研究表明家族史和卒中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小于65岁的任何类型卒中均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本研究发现卒中家族史在大于44岁人群中作用更明显说明卒中家族史可能通过其他危险因素介导促使卒中发生。卒中的遗传机制是复杂的,包含了不同文化、环境和生

活方式的影响。但本研究结果或许能为进一步探索基因或环境等在青年卒中中的作用带来一点启示。

统计显示:30岁以下患者女性居多,45岁以后男性患者则逐渐占优势。因为低龄组患者病因以OTH型为主,尤其是免疫相关性疾病包括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而这些疾病都多发生于女性,本研究中45例临床诊断血管炎和14例烟雾病中,女性分别占了30例和9例;45岁以上患者中卒中家族史、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疾病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小于45岁者。更多的传统危险因素在男性和随着年龄的累积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缺血性脑卒中逐渐以男性为主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根据不同年龄和性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干预,在预防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些以往大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开始较多地出现在青年人中,而这种急剧变化最明显是发生在44岁以后。这除了年龄增长本身带来的影响,更多是因为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三高”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和年轻化严重侵蚀着人们的健康。因此,加强健康宣传,改变烟酒等不良嗜好有利于预防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参考文献:

[1]Bi Q,Wang T,Zhang W.Frequency and etiological diagnosis of ischemic stroke in Chinese young adults[J].Neurol Res,2012,34(4):354-358.

[2]焦淑潔,滕军.中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2,07(2):109-112.

[3]王银霞,赵世刚,齐晓飞,等.青中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13,28(4):383-387.

[4]付春丽,王俊海.青年和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及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105-107.

[5]陈璇,高小平.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3,40(4):304-307.

[6]陈丽薇.中青年缺血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75-76.编辑/杨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