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鉴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物保护与鉴定

二名词解释:

1. 铭文

是指在金属铸器,如鼎、钟等上以或突起或凹陷的形式铸造或刻制的文字。

2. 款识

通过刻、划、印、画、写等方式遗留在器物上的图案和文字。其种类有年号款、斋堂款、人名款、地名款、吉祥款、赞颂款、干支款等等。款识的内容、字体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给我们鉴定瓷器的时代、窑口提供了依据。

3. 铸瘤

青铜器在铸造过程中,铜液凝聚在器物表面,冷却后形成瘤状的浮凸。它是铜液冷却时慢慢形成的,出现的位置不固定,甚至在花纹中也能见到,外观上它影响了花纹的美感,但却是真器的正常现象。铸瘤是与铜器整体形成,不易打磨掉,绝不会剥落。

4.“干坑”、“水坑”

青铜器锈蚀方面的辨伪的业内术语。干坑指北方出土的铜器,其地子锈色呈灰白色或黑灰色。水坑则谓南方出土的铜器,其地子锈色多呈碧绿色。

5. 瓷器

瓷器就是以瓷土作胎,表面施有高温钙釉,在1200℃左右(可稍有不同,只要瓷胎烧结即可)的温度下烧造而成的器物。

6.主题纹样

又叫主题纹饰,指装饰于器物的显著部位,起主要装饰作用,能直接反映出装饰风格的纹样。是相对于附属纹样而言的。主体纹样十分醒目,让人一目了然。

7. 软玉

指闪石类中某些(如透闪石、阳起石等系列矿物)矿物组成的集合体,成分主要为硅酸钙、镁、铁。细小的闪石矿物晶体呈纤维状交织在一起构成致密状集合体,质地细腻,韧性好。软玉有很多种,颜色也有很多,但都具有油脂光泽。中国新疆和田是软玉的重要产地,那里的软玉被人们称之为“和田玉”。

8. 含玉

也称“唅玉”,是死者含在口中的葬玉。含玉的来源是古人不忍心死者空口而去,因而把宝爱的东西放入死者口中。其形状本无定制,用贝、用珠、用玉、用金银货币都可以,但用得最普遍的,是蝉形玉。含玉之所以多取蝉形,在内涵上,一是取其高洁,二是取其复活和新生之义;在形式上,则是取其与舌的形状相似。

9. 金花银器

指器物由银制成,而器物上的花纹则使用了鎏金的手法,属于鎏金银器的一种。唐朝鎏金银器大量出现,除通体鎏金外,更多的是局部鎏金,尤其是只对花纹部分鎏金,其余部分则保留银的本色,从而形成黄、白鲜明对照的艺术效果,极富装饰感。这类器物在唐代文献中被明确的称为“金花银器”。

三简答:

1.为什么说青铜器的历史价值主要由铭文来体现?

一、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证。青铜器铭文可以和史料相互考证(王国维“二重证据法”)。

二、为失载或记载甚少的上古国家提供了宝贵资料。

三、为研究当时社会状况、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情况提供了原始资料。

2.青铜器辨伪主要有哪些方面?

青铜器辨伪,一般从器形、花纹、铭文、铸造工艺、锈色等方面入手。

3. 青铜器有哪些主要纹饰?

兽面纹(饕餮纹)。商代早期的兽面纹比较简单;商代中期的兽面纹,兽目在纹样中非常突出;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是兽面纹式样最多的时期,角形的特征很突出。

龙纹。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凤鸟纹。商代早中期青铜器上,凤鸟纹不多见;商代末期凤鸟纹多了起来;周人以凤鸟为祥瑞之鸟,故自西周初期起凤鸟纹便成为青铜器的主题纹饰;至西周中期,凤鸟纹的使用达到了高峰,称为“凤纹时代”。

其它动物纹和植物纹:动物纹主要有虎纹、牛纹、象纹、鹿纹、兔纹、蜗身兽纹、蛇纹、龟纹、蟾蜍纹、鱼纹、蝉纹等。植物纹主要有蕉叶纹等。

几何纹。由几何形的线形组成的纹饰,有连珠纹、弦纹、云雷纹、乳钉纹、贝纹、绳纹等等。

4.从史料归结出的青铜器伪器有几种情况?分别对这些造伪情况进行简述。

一、真器改造,即将真器加工、改造为不合定规的奇特形制。手法一,将真器主体添加部件;手法二,将分属几件真器的残

件拼凑成一件。

二、全器伪作。有两种方式:1.以真器为模,用翻砂法或失蜡法铸成;2.不以真器为模本,参考《博古图》等书自行设计形制、纹饰。

三、真器作伪铭,即在原来无铭的真器上伪制铭文。

四、真器后制伪纹饰。包括两种情况:1、在原本素面无纹的真器上作伪纹饰;2.在有简单纹饰的真器上增补伪纹饰。

5.简述青铜器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

夏代青铜工艺处于初期阶段。夏代一开始就出现了礼器和兵器两大类,奠定了中国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的构架模式。

商代青铜冶炼技术进步,青铜器种类相当丰富,商代青铜器庄重、威严、华丽、神秘,具有“狞厉之美”的特色,反映了当时工艺美术高度发展水平。

西周时期青铜器全面继承了殷商时期的冶铸工艺技术,把中国青铜器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打破了周王室对青铜礼器的垄断,各诸侯国纷纷自行铸器。青铜铸造技术进步,出现了金银镶嵌的手法。

秦汉以后,因为铁器的普遍使用、礼制的不断衰落以及漆器和瓷器的发展,青铜器的地位不再重要,逐渐被漆器、瓷器所取代。青铜制品在秦汉以后仍被生产,已经完全转变到日常生活用器上去了。

6.青铜器的仿造和伪造有什么区别?

仿古与伪造二者制作的目的与性质均不同,由此在器物上也表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有必要加以区别。

伪造青铜器主要是为了牟利,而仿造青铜器则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或是出于复古以宣扬传统礼教之目的。

仿古铜器有以下特征:一是常铸有铭文表明是仿制品。二是仿制品在形制与气韵上多与原器有差异,只是大体取商周铜器之外形,但在局部(如部分结构与纹饰,特别是纹饰方面)多有随意变形,这是因为既是仿造,不像作伪,故不必追求逼真,往往是只求形似,而不严格遵从古制,甚至还有所变化,体现种种时代风格。

7.宋代瓷器出现兴盛局面的原因。

一、工艺技术方面——唐、五代时期的制瓷基础。

二、社会原因方面——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社会风气方面——“郁郁乎文哉”、“斗茶”。

8.瓷器鉴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瓷器鉴定的主要内容:辨真伪,断时代,判窑系(口),评价值。瓷器鉴定的方法:看造型,看装饰,看胎釉,看工艺,看款识。

9.简述玉器的文化内涵。一、德行操守。

二、富贵的宣示。

三、吉祥终身伴随。

四、免祸保平安。

五、延年益寿,驻颜美容。

四、论述:

1. 试论述青铜器与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关系。

一、青铜器发展与古代奴隶制度息息相关。从整个奴隶制度发展与消亡来说,青铜器的发展是以夏商奴隶制社会的建立为起点,在商周初奴隶制发展到高峰时期,青铜礼器也达到了它光辉的顶点。春秋以后,奴隶制开始衰落了,青铜器也开始走下坡路。到战国晚期,青铜器主要是青铜礼器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在每一个奴隶制王朝,青铜礼器被统治阶级用来祭天祀祖,宴飨宾客,歌功颂德,死后埋葬于地下。显然它是为奴隶制统治服务的。

二、青铜礼器是国家的象征。对于一个奴隶制国家来说,青铜礼器尤其像鼎之类的重器是社稷的象征,它的存亡就是国家的存亡,古书有“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的说法。青铜器的使用必须恪守法度,而不能逾越。生前如此,死后埋葬也是如此。(2分)青铜礼器被制度化、神秘化、权力化,不是一般的实用器。对于一个奴隶主贵族及其家族来说,青铜礼器是他们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三、青铜器的使用体现了古代礼乐制度的功能。中国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制度在青铜器上的“物化”,它用以表明奴隶制等级制度,以器的多寡与不同的组合形式来显示不同地位、身份的贵族的价值(例:西周“列鼎”制度: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这种组合体现了一定的功能。这是中国青铜器的又一特点。青铜器是物质的,但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产品。

2. 青铜器的各种形制及用途。

青铜器形制的分类,科学的方法是以用途分类,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等。

食器又可分为饪食器与盛食器两大类。饪食器有鼎、鬲、甗;盛食器有簋、敦、豆、盂等。

酒器主要可分为饮酒器和盛酒器两大类。饮酒器有爵、角、觚等;盛酒器有方彝、尊、斝、卣、觥、盉、壶、钫、罍、瓿等。水器多用于盥洗,所以亦称为盥器,又可分为注水器,承水器,盛水器三种,器型不多,主要有盉、盘、鉴、匜、壶、盂等。兵器有戈、钺、矛、剑等。

乐器为祭祀或宴会时演奏用,有钟、镈、铙等。

此外,青铜器还有钱币、钱范(铸造钱币用)、青铜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