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时文言文比较阅读

合集下载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完美版)ppt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完美版)ppt
应对策略
掌握常见特殊句式的特点及规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句子结构,注意省略成分的补充。
文言文文化背景的难点与对策
总结词
文化背景差异、历史典故、时代背景
详细描述
文言文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和时代背景与现代存在较大差异,这增加了对文言文理解的难度。例如,古代 官职、地名、制度等与现代不同,同时文中可能涉及历史事件、人物等典故,需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 。
逻辑推理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 法,推断出作者未明确表述的观点和意图 。
练习题目的反馈与改进
自我评估
学生应定期对自己的练习结果进行自我评 估,发现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不足之处,
并制定改进计划。
A 总结词
及时反馈和改进是提高文言文比较 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B
C
D
经验总结
学生应不断总结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经验 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应对策略
了解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积累常见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相关内容含义。
05
CATALOGUE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练习与提高
练习题目的选择与设计
总结词
选择与设计练习题目是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重要环节,需要注重题 目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选择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详细描述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主要用于经典文献、历 史记录、文学创作等方面。其语言特点包括多用单音节词、 省略句子成分、使用修辞手法等,表达简洁而意义深远。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总结词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将内容相近、形式相似的课文放在一起阅读。

有课文内容的比较、有词语意思的比较、有写作特色的比较、有文学常识的比较等。

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

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可以激发思维的创造性,总结文言文阅读的规律和方法。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应先求同,再找异,我总结了几个方面。

一、阅读时可从文体入手进行内容的比较。

例如《马说》和《爱莲说》,都是古代的一种体裁,都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马说》借题发挥,通过封建社会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爱莲说》通过对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列文章:《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五柳先生传》《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他们的体裁有所不同:有议论文、有记叙文。

从古代文体来看,有“记”(《桃花源记》);有“说”(《爱莲说》);有“铭”(《陋室铭》);有“表”(《出师表》);有“传记”(《五柳先生传》)。

“记”“说”“铭”都是古代文体中的一种。

但无论是在表现思想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体现写作方法及写作的特色上,都是大不相同的。

如:《陋室铭》《爱莲说》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桃花源记》《惠子相梁》故事性强,想像丰富。

《鱼我所欲也》虽是议论文,但善于比喻,大量使用排偶句,富于文采和气势。

以上作品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程度上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意志情趣:《桃花源记》寄托了陶渊明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

《陋室铭》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

《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五柳先生传》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精神。

中考语文第3篇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检测

中考语文第3篇古诗文阅读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复习检测

4.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用“/”断三处)(3分) 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5.王导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两则短文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结合《〈资治通鉴〉两则》的相关内容,阅读陆游的《追感往事》,联系全诗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追感往事①[宋] 陆游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②.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注】①这首诗写于南宋嘉泰元年,诗人当时七十多岁.②秦:指秦桧,主张议和投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__·南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对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节选自《吕氏春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每小题1分)(1)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2)将军宜枉驾顾之( )(3)孤不度德量力( )(4)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5)其谁可而为之( )(6)平公曰:“善.”遂用之( )2.翻译下列句子.(4分)(1)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谈谈刘备和晋平公在选贤任能上的异同.(2分)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__·沈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乙】凡音①,生于人心者也.乐②者,通伦理者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知声③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是故审④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⑤,非致⑥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知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选自《礼记》,有删改)【注】①音:歌曲.②乐:这里是音乐和舞蹈(有时还包括诗歌)相结合的总称.③声:这里指声音.④审:仔细考察.⑤食飨(_iǎng)之礼:指食礼和飨礼,用于宗庙祭祀或招待宾客.⑥致:极.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知音而不知乐者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B.唯君子能知乐虽有千里之能(《马说》)C.而治道备矣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D.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客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5分)(1)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礼乐皆得,谓之有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断两处)(2分)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4.(1)甲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兴趣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文告诉我们制定礼乐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请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20__·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题目.【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①,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汝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②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③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④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节选自清代吴敏树《书谢御史》)【注】①用事:掌权.②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③削其籍:革去他的官职.④筇屐:筇,竹杖.屐,登山用的鞋.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亦不详其姓字详:知道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俦:辈(同类)C.人避之,莫敢诘诘:质问(责问)D.先生文章名一时名:名气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因以为号焉故自号曰醉翁也B.或置酒而招之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C.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假他事削其籍以归乃悟前狼假寐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怒,命卒曳下奴,笞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写,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1)甲文中第二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语呼应了第一段中“__________”和“忘怀得失”两句,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隐士性格.(2)乙文中人们称赞谢御史“此真好御史矣”,是有感于谢御史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谢御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3)两文都写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的兴趣爱好,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五、[20__·鄂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隆中对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节选自陈寿《隆中对》)【乙】高帝求贤诏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①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②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③下相国,相国酂侯④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⑤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⑥、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⑦病,勿遣.(选自《古文观止》)【注】①伯:通“霸”.②游:交游.“从我游”即参加治理天下.③昌:周昌,跟从刘邦入关破秦,建汉后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④酂侯:即萧何.曾为__县吏,秦末佐刘邦起义.在楚汉战争中有大功,官居丞相,封酂侯.⑤御史中执法:即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⑥义:通“仪”,指仪表,包括身材尺寸、肤色.⑦癃(lóng)病:手足不灵活的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谓为信然(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3)患在人主不交故也( )(4)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君与俱来B.凡三往,乃见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其有意称明德者其如土石何D.皆待贤人而成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4.甲文写徐庶对诸葛亮的赞语和向刘备提出“枉驾顾之”的建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列举周文王和齐桓公的例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甲文中刘备“思贤若渴”,乙文中汉高祖刘邦发诏令求贤,他们都渴求贤才来辅佐自己,但他们求贤的目的又有所不同.请指出不同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20__·淮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左传》)【乙】 (刘备)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①.吴将皆欲迎击之.陆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②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逐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③于木石之间,徐制④其敝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⑤,更尝⑥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⑦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⑧,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⑨此寇,正在今日.”乃敕⑩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节选自《资治通鉴》)【注】①夷道猇(_iā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__市西北.②纵:即使、纵然.③罢:通“疲”,疲乏.④制:掌握.⑤猾虏:狡猾的家伙.⑥尝:经历.⑦干:做.⑧便:便利.⑨掎(jǐ)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⑩敕:命令.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吴将皆欲迎击之.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1)公将鼓之( )(2)彼竭我盈( )(3)犹难尽克( )(4)诸将并曰(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诸要害皆已固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简要分析甲文为什么略写齐鲁两军战斗的经过.(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曹刿与陆逊都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采取的方法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拟训练一、[20__·湖州模拟]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题目.【甲】咏项羽于季子北伐虽全赵①,东归不王秦②.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注】①北伐虽全赵:指项羽破釜沉舟败秦救赵之事.②不王秦:没有在秦地称王.【乙】垓下之围(片段)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①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注】①舣船:停船靠岸.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地方千里( )(2)愿大王急渡( )(3)怜而王我( )(4)顾见汉骑( )2.用“/”给下面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3分)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中的“空”与诗中“空歌拔山力”的“空”情感最相近的是一项是(3分)(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D.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5.自古以来人们对“西楚霸王”项羽褒贬不一,请结合以上两则古诗文说说你眼中的项羽.(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__·临海模拟]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甲】齐欲伐魏,淳于髡①谓齐王曰:“韩子卢②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③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④,各死其处.田父⑤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⑥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选自《战国策·齐策》)【乙】晋灵公造九层之台,费用千金,谓左右曰:“敢有谏者,斩!”荀息闻之,上书求见.灵公张弩持矢见之.曰:“臣不敢谏也.臣能累十二博棋⑦,加九鸡子⑧其上.”公曰:“子为寡人作之.”荀息正颜色,定志意,以棋子置下,加九鸡子其上.左右俱慑息⑨,灵公气息不续.公曰:“危哉!危哉!”荀息曰:“此殆不危也,复有危于此者.”公曰:“愿见之.”荀息曰:“九层之台,三年不成,男不耕,女不织,国用空虚,邻国谋议⑩将兴,社稷亡灭,君欲何望?”灵公曰:“寡人之过也,乃至于此!”即坏九层台也.(选自《说苑》)【注】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②韩子卢:韩子,韩国;卢,良犬名.③东郭逡(qūn):东郭,东城;逡,狡兔名.④罢:通“疲”,意思是乏、累.⑤田父:农夫.⑥顿:困顿、疲弊,这里指“使……困倦”.⑦博棋:棋子.⑧鸡子:鸡蛋.⑨慑息:因害怕而屏住了呼吸.⑩谋议:指侵略.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淳于髡谓齐王曰( )(2)犬兔俱罢( )(3)臣能累十二博棋( )(4)邻国谋议将兴(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兔极于前皆以美于徐公B.以棋子置下可以一战C.天下之疾犬也能以径寸之木D.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其真无马邪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息正颜色,定志意,以棋子置下,加九鸡子其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自古臣子劝谏要讲究方法.淳于髡和荀息在劝谏时都用了什么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3分)三、[20__·温岭模拟]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魏徵称所任【甲】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②.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乙】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五年,天下大稔③,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④,取给于道路焉.上谓长孙无忌曰:“贞观之初,上书者皆云:‘人主当独运威权,不可委之臣下.’又云:‘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唯魏徵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海自服.’朕用其言.朕能任魏公,公能称所任,则其功岂独在朕乎!”(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注】①回:回转,扭转.②霁威:息怒.③稔:庄稼成熟.④赍粮:携带干粮.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4分)(1)徵奏事固久不已( )(2)米斗直绢一匹( )(3)流散者咸归乡里( )(4)中国既安,四海自服(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魏徵被唐太宗誉为“能称所任”,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他得此赞誉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体通史,由司马光主编.编这套书是为治国提供借鉴.在节选的乙文中,你认为编者希望阅读者从唐太宗的治国策略中得到哪些借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20__·杭州模拟]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甲】李允则守雄州,北门外民居极多,城中地窄,欲展北城,而以辽人通好,恐其生事.门外旧有东岳行宫,允则以银为大香炉,陈于庙中,故不设备.一日,银炉为盗所攘①,乃大出募赏,所在张榜,捕贼甚急.久之不获,遂声言庙中屡遭寇,课②夫筑墙围之.其实展北城也,不逾旬而就,虏人③亦不怪之.则今雄州北关城是也.大都军中诈谋未必皆奇策但当时偶能欺敌而成奇功.时人有语云:“用得着④,敌人休;用不着,自家羞.”斯言诚然.(《梦溪笔谈·权智》)【乙】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⑤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兵法》)【注】①攘:偷盗,窃取.②课: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③虏人:即上文的辽人.④着:合适,恰当.⑤佚:通“逸”,安逸.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故不设备前人之述备矣B.遂声言庙中屡遭寇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C.北门外民居极多居数月D.斯言诚然诚如是,则霸业可成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断三处)(3分)大都军中诈谋未必皆奇策但当时偶能欺敌而成奇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乃大出募赏,所在张榜,捕贼甚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参考示例,给下面句中的加点词作批注.(4分)久之不获,遂声言庙中屡遭寇,课夫筑墙围之.[示例]“遂”字写出李允则督促工人筑围墙拓展北城的举动是当时紧张情况下的顺势而为,是水到渠成的事,显示李允则用计之高明,环环相扣.其实展北城也,不逾旬而就,虏人亦不怪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文李允则成功扩展北城和《曹刿论战》中鲁国以弱胜强都运用了乙文中的计策,请结合相关内容分别加以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20__·台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晏子列传【甲】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乙】越石父贤,在缧绁①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注】①缧绁(léi_iè):捆绑犯人的绳索,借指监狱.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比肩继踵而在( )(2)故宜使楚矣( )(3)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4)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晏子短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B.齐之临淄三百闾久之,越石父请绝C.不然晏子戄然D.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学而不思则罔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然则子何为使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晏子对待楚人和越石父,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文段,对他不同的态度作出评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师预测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和诗歌,完成题目.辛弃疾传(节选)耿京①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②.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③,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④,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⑤.弃疾时年二十三.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节选自《宋史》,有删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①耿京:农民起义军首领,曾率领义军抗金.②南向:指率军回归南方,归附宋朝.③劳师建康:劳师,犒劳军队.建康,地名,南宋时期的行都.④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⑤佥判:即签判.宋代各州幕职,协助州长官处理政务及文书案牍.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 )(2)弃疾还至海州( )(3)径趋金营( )(4)安国方与金将酣饮( )2.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文中的“悠悠”一词有以下两种理解,你赞同哪一种?结合诗歌说说理由.(4分) A.长久、遥远 B.忧愁、思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合甲、乙两文,说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题目.戏答元珍[宋] 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①.曾是洛阳②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③.(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注】①物华:美好的景物.②洛阳: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祐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③嗟:叹息.养鱼记①[宋] 欧阳修折檐②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③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④不筑,全其自然.纵锸⑤以浚⑥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乃求渔者之罟⑦,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⑧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⑨昏而无识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选自《欧阳修文选》有删改)。

《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

《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

一.比较阅读文言文《童趣》和《咏雪》:【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项为之强.()徐.喷以烟()为之怡然..称快()鞭.数十()驱.之别院 ( )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公欣然..柳絮因风起( )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 未若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雪寒日.内集能张目对日. B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撒盐空中差可拟.C、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D、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3.翻译句子(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4.甲乙两文都包含生活情趣,甲文通过 , 及鞭打虾蟆三件事写出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而乙文通过“”和“”来比拟“大雪纷纷”,写出了谢太傅一家“讲论文义“时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5.甲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乙文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比拟“大雪纷纷”,妙趣横生,结合两篇短文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呢?二.比较阅读文言文《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022-2023学年度七下期中专项复习13: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度七下期中专项复习13: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原卷版+解析版)

七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十三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原卷)【2022春·江苏无锡·七年级统考期中】文言文对比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①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②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自《后汉书》)【注释】①捐:丢弃。

②趋:快步走向。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____________ (3)累寸不已____________ (4)羊子感其言____________2.下列四组虚词中,两者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以至于寸B.乃:蒙乃始就学乃捐金于野C.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异断斯织乎D.而:结友而别而远寻师学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夫子积学,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4.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乐羊子之妻是怎样的人?【2022春·江苏泰州·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课堂笔记》第一、概述在《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中,我们将了解有关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和文学作品的内容。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意义,并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来提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第二、评估主题本课程涵盖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多个方面,包括以《诗经》、《楚辞》等为代表的我国诗歌,以及《诗经》中的《关雎》等诗篇,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

需要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来评估此主题。

可以从我国古代文学的背景、特点和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深入挖掘其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另可以通过解读《诗经》中的经典诗篇,如《关雎》,来体验其艺术魅力和情感内涵。

第三、撰写文章在本文中,将按照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从我国古代文学整体概况开始,逐步展开对《诗经》及《关雎》等具体内容的解读和论述。

通过逐步深入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并欣赏我国古代文学之美。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对其中代表性的诗篇进行解读,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表达,还可以进一步理解我国文化的根基和精髓,从而提升自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文还将包含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以便读者能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主题。

通过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多方面剖析,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把握其内涵和意义,从而更好地领略我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第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我将综合个人对我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对经典诗篇《关雎》等的解读,共享我对古代文学艺术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读者通过我的文章,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学,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总结,《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是一堂有关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彩探索课程,通过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拓展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次有益的阅读体验,并引发对我国古代文学的更深入思考和探索。

最新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精讲精练课件13 三峡

最新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精讲精练课件13  三峡

(4)良多趣味(古义:甚,很。今义:好)
字词积累
(1)虽乘奔御风(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2)素湍绿潭(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词类活用 (3)回清倒影(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4)每至晴初霜旦(名词作动词,下霜)
(5)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旷的山谷里)
返回目录
续表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介词“于”)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清”“荣”“峻”“茂” 前分别省略主语“水”“树”“山”“草”)
峡景观却尽收眼底。春夏秋冬四季齐全,山水草木面面俱到。语
言简练,让人叹服。文虽简练但生动逼真,如“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仅八个字就写出了江水的迅疾;“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则展现出一幅美妙的山水画,使人如临其境。
返回目录
续表
(3)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 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述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作者写景, 写作特色 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写法,寥寥150余字,就把三峡的万千景象尽 收笔底。
【字词解释】 ①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 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
返返回回目目录录
重岩 叠嶂③,隐 天 蔽 日, 层层悬崖,排排峭壁,隐没了天空,遮住了太阳, 自 非④ 亭午⑤夜分⑥,不见 曦 月⑦。 如果不是在正午、 半夜时分,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返回目录
内容理解
(一)内容理解简答题。 1. 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写作 特点) 夏__天__,__江__水__满__溢__,__一__泻__千__里__,__给__人__以__惊__心___动__魄__之__感__。__春__冬__季__,_ 水__流__和__缓__,__潭__深__水__碧__,__优__美__、__雅__致__。__秋__季___,__万__物__萧__条__,__凄__清__哀_ 婉__,__引__人__悲__伤__垂__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比较阅读公开课课教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公开课课教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公开课课教案文言文比较阅读课教案课型:研究课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掌握、熟悉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组合形式。

2、了解比较阅读的三类基本题型。

3、掌握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调动知识积累,完成划分节奏、字词解释、翻译等基础题。

2、初步学会比较材料的基本内容、不同的情感倾向、写作手法等。

教学方法:研究探讨法归纳整理法练归纳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讲义教学过程一、导入(导)所谓“夫战,勇气也”,在中考复中,同学们首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战术。

大家对文言文比较阅读很头痛,今天这节课就教大家一些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战术。

二、熟悉战况(查)请同学们看文言文比较阅读讲义。

学生归纳:白话文浏览选文一般以文段形式呈现,多为两个,偶有三个。

有三种组合情形:一是课内与课内型;二是课内与课外型;三是课外与课外型。

三、了解题型(读)研读课本中供给的5篇比较浏览练中找出白话文比较浏览的基本题型。

同座位讨论明确。

基本题型:①划分节拍;②实词虚词的解释,句子翻译及运用;③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比较材料中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比较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等,以及用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链接相关资料,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的题型。

四、作战要点(论)学生小组讨论,通过看课本上的练,接洽自己的经验,概括完成白话文比较浏览的问题有哪些方法。

全班讨论,教师明确。

一)、基本方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

找出练中相应的例题。

解答基础积累题,如①②类题型,要利用一切提供的信息,包括出处、题目、注释等,并调动过去的知识积累,从中得到结论。

解答第③类题型,是比较阅读的难点二)、白话文比较浏览基础题复学生讨论明确。

中考语文复习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词语解释文言断句翻译句子课件4

中考语文复习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词语解释文言断句翻译句子课件4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
(一)词语解释、文言断句、翻译句子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
考向探究
一、[2017·嘉兴、舟山]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范石湖①使北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 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 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
表达习惯一致。 战”。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专题八 联读文本及其他
专题八┃连读文本及其他
考向探究
一、[2017•金华]阅读《偷书贼》一书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偷书贼
[澳] 马克斯•苏萨克/著 孙张静/译 内容提要: 1939年的德国,9岁的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被迫送往慕尼黑远 郊的寄养家庭。6岁的弟弟不幸死在了路途中。在冷清的葬礼后, 莉赛尔意外得到她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 这将是14本给她带来无限安慰的书之一。在养父汉斯•休伯曼 的帮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尽管生活艰苦,她却发现了一个比食物 更难以抗拒的东西——书。她忍不住开始偷书。莉赛尔,这个被称 为“偷书贼”的可怜女孩,在战乱的德国努力地生存着,并不可思 议地帮助了周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们。 这是个讲述书是如何振奋灵魂的令人难忘的故事。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 考向2 文言断句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虏 中 群 臣 咸 不 /平 议 羁 留 使 /人 而 虏 主 不 可。
Hale Waihona Puke 考向探究应考策略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断句能力。划分句子的 节奏,首先要疏通句意,然后根据句意再进行分析 判断。“虏中群臣咸不平”的意思是“金国群臣都 感到愤懑不平”,应该划开;“议羁留使人”的意 思是“商议扣留范成大”,应断开;“而虏主不可 ”的意思是“金主认为不可以”。这样答案就很明 显了。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说课稿课件(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说课稿课件(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更、挐、沆砀、焉得、 强”等文言词。
2.翻译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句,赏析美景,了解白描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张岱的“痴”,体会作者清高自赏的生活态度和 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培养学生的雅趣和爱国之情,引 导学生正确的评价作者。
4
教学重点: 1.借助工具书掌握文言词汇。 2.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作者的“痴”。
10
二、反复朗读,感知文本
1.读顺,读通
下面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拏 毳衣 雾凇沆砀 一芥 铺毡 强饮 (幻灯)
2.读出节奏
请一个学生读课文,这次要求更高一点,不仅要读准字音还
要注意节奏。
3.齐读课文。
4.结合注释自由读课文,疏通文意。
(设计意图: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学生阅
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能
1
2
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是部编本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诗文在描写景物、
抒发感情的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
抱负。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熟读成熟,积累文言词语,并体会古人寄托于山
水名胜中的思想情感,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本
文是一篇描写雪景的小品文,写于明亡以后,作
教学手段:PPT(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使课堂讲 解思路清晰,提示到位,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作用。)
9
本课计划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 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 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 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 意韵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 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设计意图:创设轻松的课堂气氛,拉近师生 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走进文 本做铺垫。)

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中考语文《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
欧阳修希望当权者能守住初心,为百姓兴利除弊。(2分) 品质:
以民为本、关心民生的君子品质。
【参考译文】(二)秦曹国刿将论领战王翦奉命率领六十万大军取代李 信去攻打楚国。楚国王获翦悉大王败翦楚增军加了兵力来进攻,于是调集全国 的军秦队王来翦抗将击兵秦六军十的万进代攻李。信王击翦荆(①率。军荆)闻到王战翦场益后军,而就来立,即乃构悉筑国 坚始心去弹中不王翦追注固终他询和兵出翦之:曰不的们问跳以。使,①:出工,:越王拒人令荆“兵事并“障翦秦问壮:士应进且军碍日。:卒士荆战行亲营等王休“可出国防自中活。士翦军用击,守同有动王/中至。,即洗,士人。翦大戏,”楚沐不卒”角每乎破坚荆国而肯一听天斗?荆壁数。善主道此吗让”军而挑饮动用报士?对。守战食出餐告卒”曰(之而抚战后休。回:节,秦循,养。这答“选不不之王沐楚样说方自肯出/亲翦浴军过:投《战,与说多了,“石百。乃士:次很改军超战荆引卒“出久善队距奇兵而同士兵,伙正。略数东食卒挑王食在”·出。佚。现战翦以做于挑翦战久在,便抚投是战因》之可秦派慰掷,,举),以军人关石王终兵 去10打.结仗合了两。个”语楚段军的屡内次容出,兵概挑述战曹但刿是和秦王军翦并分不别出是兵如应何战在,战(争楚中军) 无把奈握只时得机向的东。撤(退3分。)王翦乘机出兵追击,命令精锐部队奋勇追杀, 结果大败楚军。
A醉翁亭记 B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海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 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 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點。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 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 “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 ”同修起居注, 遂知制语。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奉使河东。自 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 "麟州,天险,不可废;废 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 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课件

应对策略: (1)比较文章内容异同
“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④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
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⑤。周公⑥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⑦于百里。太公⑧之封
于 则齐鲁也在, 所亦损为乎方,接触百在传里所播也益;乎地?非徒不取足诸也彼,以而与俭此于 ,百然里且。仁今者鲁不方为百,里况者于五杀,人子以以求为之有乎王?者君作子,
牛刀小试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 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①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
可布席坐。 ②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接触侧传方播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③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 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 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 接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 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例:尝/与人佣耕。 “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 例:可/以一战。 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 例:问/(渔人)所从来。 “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例:宜乎/众矣。 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 等的后面要停顿。例:孤/常读书。
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⑨,志于仁而已。”

13文言文比较阅读(知识汇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学科知识能力培养与训练

13文言文比较阅读(知识汇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学科知识能力培养与训练

文言文比较阅读所谓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内容和形式有一定联系的两则或几则文言材料放到一起,让考生分析比较,求同存异,深入理解材料的内涵和本质,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综合阅读能力和比较辨析能力。

近年来在很多考区的中考试题中都出现这种题型,它已成为中考文言文的主要考查形式。

题目除涉及断句、实虚词,句子翻译理解外,还注重考查学生对选文思想内容、写作手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异同的理解、鉴赏、评价和探究等能力,体现了向外拓展、异同辨析、启发思维的特点。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试题具有如下特点:1.就命题材料而言。

所选材料可以是文章的片段,也可以是完整的文章;可以是课内篇目,也可以是课外内容;可以是两则材料,也可以三个甚至更多。

材料的组合可以是课内文章的比较,可以是课内与课外的比较,也可以是课外内容的比较;可以是同一作者不同文章的比较,可以是不同作者相似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题材不同体裁作品的比较,还可以是作家作品和作家事迹的比较。

总之,选材内容丰富多彩,组合形式灵活多样。

2.就题型设置而言。

题型趋于多样,客观选择与主观表述兼顾,越来越注重主观表述题,综合性要求增强,鼓励创新的开放性试题不断涌现。

3. 就评价标准而言。

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兼顾,要求学生能联系实际适当分析;感受理解与语言表达兼顾,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表达能力;统一性与差异性兼顾,尊重差异性,提倡多样化,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索、创造性思考。

文言文比较阅读考查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异中求同异中求同是常见的比较题,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一般选择差异较大但本质上又有一定联系的材料,要求考生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探究、发现并概括材料的共性。

例1.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河北专版中考语文课内20篇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第13篇醉翁亭记(河北2008年以单篇形式考查此篇)

河北专版中考语文课内20篇文言文阅读含比较阅读第13篇醉翁亭记(河北2008年以单篇形式考查此篇)

第13篇醉翁亭记(河北2008年以单篇形式考查此篇)欧阳修【全文中心】本文的主线是“乐”字。

而“乐”是通过“醉”体现出来的。

“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而真正让人“醉”“乐”的原因正是此处秀丽多姿的景色。

也正是这让人“游而忘返”的景色中的“滁人游”“太守宴”,形象地表现了“官民同乐”的主题。

【文学常识】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

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在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中,发挥了特殊作用,他一扫唐五代文坛浮艳艰涩的流风,建立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

著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等。

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D )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环.滁皆山也环:__环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__茂盛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饮少辄.醉辄: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__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__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云归.而岩穴暝.归:__聚拢__暝:__昏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野芳.发而幽香芳:__香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伛偻..提携伛偻:__腰背弯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弈.者胜弈:__下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觥.筹交错觥:__酒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树林阴翳.翳:__遮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鸣声上下..上下:__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C.野芳发.而幽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饮.少辄醉造饮.辄尽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语文ⅱ语文版第13课(鸿门宴)文言文阅读练习

语文ⅱ语文版第13课(鸿门宴)文言文阅读练习

语文ⅱ语文版第13课(鸿门宴)文言文阅读练习【一】课内阅读〔86分〕〔一〕阅读文章第一段,完成1-5题。

〔19分〕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1、给以下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3分,每3字1分〕①沛公欲王.〔〕关中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范增说.〔〕项羽曰④好.〔〕美姬⑤皆为.〔〕龙虎⑥未得与项羽相.〔〕见⑦使子婴为相.〔〕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分,每词0.5分〕①旦日飨.士卒〔〕②范增说.项羽曰〔〕3、解释以下多义词。

〔7分,每空0.5分〕⑴军①沛公军.霸上〔〕②为击破沛公军.〔〕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⑵相①未得与项羽相.见〔〕②使子婴为相.〔〕⑶为①为.击破沛公军〔〕②皆为.龙虎〔〕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⑷在①沛公兵十万,在.霸上〔〕②此其志不在.小〔〕⑸于①使人言于.项王曰〔〕②贪于.财货〔〕③长于.臣〔〕4、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

〔4分,每句2分〕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译文: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译文:5、依照文段内容填空。

〔4分,每空1分〕本段文字交待了刘、项双方的对比,说明项羽一方,。

但如今双方如今本应“戮力攻秦”,而曹无伤的告密,。

〔二〕阅读文章第二段,完成6-12题。

〔33分〕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文言文比较阅读及答案(合集6篇)

文言文比较阅读及答案(合集6篇)

文言文比较阅读及答案(合集6篇)文言文比较阅读及答案第1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十年春,齐师伐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B、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郦道元《三峡》)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2、理解文段内容,然后填空。

(1)本文涉及到_______的战争,指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战例之一__________。

这场战争中.鲁国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均用原句答)3、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l)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D2、(1)齐鲁长勺之战;取信于民;知己知彼、把握战机(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去访察,但也要根据实情来对待。

(2)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很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去追击他们。

(均意合即可)文言文比较阅读及答案第2篇十年春,齐师伐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4.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在艰苦磨炼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意近即可) 生于忧患 道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 死于安乐 __________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卧薪尝胆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中考示例
例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 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 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 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乙]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①人。少负②气节,沉厚寡 言。天资敏悟,强③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 弓三百斤④。学射于周同⑤。同射三矢⑥,皆中的⑦,以示飞。 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⑧;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 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 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②负:具有。③强:擅长 于。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位。⑤周同:人名,擅 长射箭。⑥矢:箭。⑦的:箭靶的中心。⑧筈(kuò ):箭的尾 部。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4.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 己的话概括。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回答这类题目,先要理解文本大意,给文本划分层次,明确 每个层次的意思,或找出段落中心句,据此寻找概括切入的 角度,按照要求进行概括。 环境优美;生活愉快;民风淳朴;社会安定。(意思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思路分析] 这是四选一式的选择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 答题时应先确定例句中“与”的意义和用法,然后用排除法逐 一排除。
[解析] B项,与:给。其他三项中的“与”作介词,译作“和、 同、跟”等,同例句中“与”的意义和用法一样。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5.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 [思路分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在整 体感知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学会从题干要求上审题,本题 “哪两个方面”与上题“哪些方面”是不一样的。它暗示了 我们提取和概括有效的信息的数量。其次是内容要求一个是 “和谐表现”,另一个是“年少有志”(关键在“志”上)。 刻苦读书;苦练射箭。(意思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犯错误 ) . (3)吴既赦越( 赦免 ) . (4)与百姓同其劳( 劳动 )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理解重 要词语是文言文阅读的关键,测试重点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上,难点在词类活用(词语的语境意义)上。第(1)(2)小题属于课 内,第(3)(4)小题属于课外。第(1)小题考查一词多义,关键是 考查通假字的积累;第(2)小题是对词的语境含义的理解;第(3) 小题的“赦”是动词;第(4)小题的“劳”与“劳其筋骨”的 “劳”用法和含义不同,答题时需要辨析。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然后揭示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示例: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忧患意识不可失,防范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不可少。古人尚且有忧患意识,在生活优裕的今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中学生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沉浸于安逸、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之中,要努力进取,充实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应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入手,指出现实意义在于居安思危,防患未然。言之有理, 符合题意即可。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例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 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 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 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 B.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 C.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 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 也。(《出师表》)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乙]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 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 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选自《史记》)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个人(渔人)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知道)的事,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都长叹表示惋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岳飞因此更加刻苦训练,掌握了周同全部的射箭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把握句子大意,译准句子中的关键词(通假 字、古今异义词)以及句型特征。如第(2)小题中的“由 是”“益”等。
[答案] 舜/发于/畎亩之中。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领悟(朗读断句)能 力。文言文的朗读与停顿在中考中往往是以主观性试题居多, 难度大,得分率低,它通过对知识点的考查,了解学生理解文 言文知识的水平。判定文言文朗读停顿的技巧有:一是找准语 言标志,读懂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按内容和结构层次 去划分;二是抓住句子中的关联词语,认准句子之间的关系; 三是了解特定的称谓;四是根据互文、对偶、排比等手法进行 划分;五是找准语言标志。完成本题可以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 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补之间应停顿。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女忘会稽之耻邪? 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该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意的理解与翻译能力。 中考试题中,对文言句意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读懂字 面的意思;二是概括主旨,有时还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深入探求表达目的,把握深层内涵,此外特别要注意有些句 子的言外之意,翻译才能准确到位。本题翻译时要注意重点 词语通假字“女(你)”以及整个句子的反问语气。
Copyright 2004-20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8题(15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 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 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中考演练
2012年福建省厦门市 【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 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箸箅①,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 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箪,饭今成糜③。”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 相易夺④,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 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箅:蒸锅中的竹屉。②馏:蒸饭。③糜:粥。④ 更相易夺:互相修整缺漏。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邀请 ) . 没有成年。 (2)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意思对即可) )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文言实词的积累以 “一词多义”为重点,要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确定其意义。 [解析] 这两个词,我们在教材上都学过。“冠”在《送东阳 马生序》里学过,“既加冠”,“加冠”表示“成年”,“未冠” 就是“未成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