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管理指标汇总

合集下载

合理用药指标

合理用药指标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

一.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1. 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目的:考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门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病人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病人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病人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此项是以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如分组(手术组、非手术组或预防组、治疗组)计算,同期总出院人数不相同时要考虑权重。

二.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

目的:测量每例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者平均用了几种抗菌药物。

出院患者:因在抽样期间,住院患者用药没有停止,无法计算,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同期:在一个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总人数。

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抗菌药物品种数:按抗菌药物的通用名统计。

统计:抽样期间,全部出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总品种数除以同期使用抗菌药物

三.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目的:测算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平均费用

出院患者:因在抽样期间,住院患者用药没有停止,无法计算,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同期:在一个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总人数。

抗菌药物的费用按药品最近的购入价格(按商品名计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8月27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据文件附件整理出18个指标:

1、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量占比(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2、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

3、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40%

4、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60%

5、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s

6、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30%(腹股沟疝修补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关节镜检查、颅骨肿物切除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等手术为0)

7、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4小时的百分率(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8、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率100%

9、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10、住院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比(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11、门诊静脉输液率(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12、急诊静脉输液率(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13、住院静脉输液率(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14、住院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15、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30%

16、住院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50%

17、住院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80%

18、处方/医嘱合格率(每月接受处方点评的医师比例≥25%,每位医师被点评处方/医嘱不少于50份)(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附件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品规口服剂型≤5个注射剂型≤8个

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3个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品规≤4个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4个

深部抗真菌类药物品种≤5个2

特殊使用级抗菌

药物使用量占比

3 抗

门诊患者

抗菌药物

使用率

20

%

20

%

20%

≤10% ≤25% ≤5% ≤20%

物使用率急诊患者

抗菌药物

使用率

40

%

40

%

50%

≤10% ≤50% ≤10% ≤20%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使用率

60

%

60

%

70%

≤40% ≤60% ≤5% ≤60%

4

住院患者抗菌药

物使用强度

注: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出院患者

平均住院天数≤40

DD

Ds

≤40

DD

Ds

≤40

DD

Ds

≤30

DDDs

20DDDs

(按照成

人规定日

剂量标准

计算)

≤5

DDDs

≤40

DDDs

、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

6 I类

Ⅰ类切口

手术预防

用抗菌药

物疗程≤

24小时的

百分率

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情况Ⅰ类切口

手术预防

用抗菌药

物时机合

理率

100%

Ⅰ类切口

手术预防

用抗菌药

物品种选

择合理率

7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比

8 静

使

门诊患者

静脉输液

使用率

急诊患者

静脉输液

使用率

住院患者

静脉输液

使用率

9 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

1 0 接

接受抗菌

药物治疗

的住院患

者抗菌药

物使用前

微生物(合

格标本)送

检率

≥30%

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接受限制

使用级抗

菌药物治

疗的住院

患者抗菌

药物使用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指标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指标

之相礼和热创作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目标1、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 2、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0%.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运用率<60%. 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运用强度<40DDDS/100人/天. 5、住院患者手术预防运用抗菌药物工夫操纵在术前30min~2h(剖宫产手术除外). 6、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运用抗菌药物<30%,7、准绳上不预防运用抗菌药物手术(1) 腹股沟疝修补术(包含补片修补术) (2) 甲状腺疾病手术 (3) 乳腺疾病手术 (4) 关节镜检查手术 (5)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 (6) 颅骨肿物切除手术(7) 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8、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运用抗菌药物工夫<24小时. 9、接受限定运用级抗菌药物医治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运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50% 10、接受特殊运用级抗菌药物医治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运用前微生物送检率>80%.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工具,然而过度或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引发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和蔓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为了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保护患者免受感染,并减少耐药性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评价指标和要求。本文将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相应的指标和要求。

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1. 根据感染病原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包括抗菌谱、药敏试验结果、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考虑。

2. 根据感染疾病的病情选择药物:轻、中、重度感染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用不同的抗菌药物,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3. 坚持药物的适应症使用原则:合理诊断、明确感染部位和病原学证据,严格遵守药物使用的指南和规范,避免滥用和误用。

4. 根据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使用抗菌药物:了解当地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并充分利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

1. 医院级指标:

(1)抗菌药物管理政策的完善程度: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指南的制定和更新、院内感染控制制度的落实情况等。

(2)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评价:根据标准化指南对医生临床用药行为进行评价,包括是否按照指南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是否合理使用联合用药等。

(3)抗菌药物的目标使用率:通过对医院的病历进行审核、收集抗菌药物使用数据,计算合理使用率。

2. 科室级指标:

(1)抗菌药物管理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科室需建立专门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明确管理责任和考核指标。

(2)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统计和汇总:收集科室使用抗菌药物的数据,并定期向医院进行报告,供上级部门评估。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

一.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1.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目的:考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门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病人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病人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病人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此项是以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如分组(手术组、非手术组或预防组、治疗组)计算,同期总出院人数不相同时要考虑权重。

二.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

目的:测量每例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者平均用了几种抗菌药物。

出院患者:因在抽样期间,住院患者用药没有停止,无法计算,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同期:在一个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总人数。

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抗菌药物品种数:按抗菌药物的通用名统计。

统计:抽样期间,全部出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总品种数除以同期使用抗菌药物

三.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目的:测算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平均费用

出院患者:因在抽样期间,住院患者用药没有停止,无法计算,

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同期:在一个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总人数。

抗菌药物的费用按药品最近的购入价格(按商品名计价)。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质控的两项核心指标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质控的两项核心指标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质控的两项核心指标

摘要:

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二、抗菌药物管理质控的核心指标

1.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

2.抗菌药物的用药安全性

正文:

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武器,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不仅可以有效治疗感染,还可以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二、抗菌药物管理质控的核心指标

1.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

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临床治疗中,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范围和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原菌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抗菌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抗菌药物的用药安全性

抗菌药物的用药安全性是指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用药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医疗机构

和医务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总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和质控是提高抗菌药物疗效、减缓细菌耐药性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抗菌药物管理控制指标

抗菌药物管理控制指标

抗菌药物管理控制指标

1.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抗菌药物应仅用于确诊或高度怀疑感染的

患者,并且需根据确定的病原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2.限制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细菌感染,但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应该限制其使用,尤其是对于轻度

感染或无明确定位的感染患者。

3.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处方:医师在处方抗生素时应该进行合理的患者

评估,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免疫状态、感染的病原菌等。同时,

应根据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

4.提高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水平: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可以准确判断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相应的药物敏感性,避免滥用或误用抗

菌药物。

5.建立和完善抗菌药物的专门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抗菌

药物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监督抗菌药物使用的政策和指导原则,并提供

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6.宣传和推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知识:通过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

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意识,避免滥用和过度依赖抗

菌药物。

7.积极开展药物耐药性监测和研究工作:定期进行药物耐药性监测和

研究工作,了解和掌握细菌耐药性的流行趋势和变化规律,及时调整抗菌

药物选择策略。

8.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抗菌药物管理控制涉及多个领域和多个部门,需要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耐药性防控工作。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管理控制指标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遏制细菌耐药性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药物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出现,保护患者的健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1.指标概述

1.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定义

1.4 背景

2.应用指标

2.1 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1.1 细菌分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

2.1.2 药物选择原则

2.1.3 治疗速度和风险评估

2.2 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2.2.1 剂量计算

2.2.2 细菌耐药性和剂量调整

2.2.3 给药途径选择

2.3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2.3.1 联合用药的指征

2.3.2 联合用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3.使用指标

3.1 用药时机和疗程

3.1.1 急性感染的用药时机

3.1.2 长期治疗的用药时机

3.1.3 疗程的确定

3.2 抗生素预防

3.2.1 手术前预防用药

3.2.2 孕产妇分娩前预防用药

3.3 应用抗菌药物的特殊人群

3.3.1 儿童

3.3.2 孕产妇

3.3.3 老年人

3.3.4 肾功能不全患者

4.检测与监测指标

4.1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4.1.1 临床标本采集

4.1.2 细菌培养和鉴定

4.1.3 药敏试验的方法和解读

4.2 抗生素血药浓度监测

4.2.1 监测的指征

4.2.2 监测方法和解读

5.预防抗菌药物滥用指标

5.1 宣传教育和信息传递

5.2 个体抗生素使用评估

5.3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和评估

5.4 滥用抗生素的处理和惩罚机制

6.附件

6.1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

6.2 抗生素使用和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报告

7.法律名词及注释

7.1 药品管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7.2 标准药品:指按国家药典或药典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规定生产和质量控制的药品

抗菌药物控制指标

抗菌药物控制指标

抗菌药物控制指标

接受限制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

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接受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

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80%。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医务科

2018-1-1

抗菌药物指标详解

抗菌药物指标详解

15
限定日剂量DDD
DDD为药物主要适应症的平均每日维持剂量 (成人)每天每100或1000名住院病人抗菌药 品消耗的DDD,DDD提供了一种与药物价格和配 方无关的测量单位。
DDD
(defined daily doses, DDD) The DDD is the assumed average maintenance dose per day for a drug used its main indication in adults DDD以成人每日常用剂量作为标准剂量,将不同药物 的消耗量换算为统一标准单位。可以计算单一病例或所有 病例使用药物累积DDD或平均DDD,也可以计算使用不 同种类药物的累积DDD。目前国外有关抗菌药物临床使用 的研究大多采用这一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DDD为研究 药物使用合理性的指标,并颁布了用来规范此类研究的每 一种抗生素的标准DDD值。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 总费用 同期使用抗菌药物出院 总人数 抗菌药物费用
释义
13
(二)抗菌药物用药指标(indicators of antimicrobial drug use) 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住院患者使用抗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 总例数 100% 同期总出院人数 菌药物百分率

6
(一)处方指标(Prescription indicators) 3.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指标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指标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指标

1、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

2、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0%。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

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S/100人/天。

5、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min~2h(剖宫产手术除外)。

6、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30%,

7、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

(1) 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

(2) 甲状腺疾病手术

(3) 乳腺疾病手术

(4) 关节镜检查手术

(5)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

(6) 颅骨肿物切除手术

(7) 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

8、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小时。

9、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50%

1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80%。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重要指标解读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重要指标解读

表- 3 申请科室
╳ ╳ ╳ 医院“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
会诊记录单
申请抗菌药物名称
否□ 姓别 年龄 床位 住院号
微生物送检: 是 □ 患者姓名 临床诊断:
患者病情要点、治疗概况:
申请理由:
申请人: 会诊意见:
(职称: 年 月


会诊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四)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案例)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抗菌药物选择; 预防给药时机;给药疗程))
内容:
一.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二.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三. I-类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一.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和《2012年 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2‟32号) 精神,要求医疗机构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 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 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一)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 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2.“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 副 作用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 可使用。
则: 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上例:20×3=60(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附件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说明:

1.医疗机构确因诊疗工作需要,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超过上述规定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办理。

2.表格中的空白项,表明该指标未设定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做好相关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3.表格中所称合格标本是指下呼吸道痰标本(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胞数>25个/低倍视野)、肺泡灌洗液、清洁中段尿液、组织和血液、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

4.表格中第8项“静脉输液使用率”、第9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是指所有药物的静脉输液,不单指抗菌药物的静脉输液。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8月27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据文件附件整理出18个指标:

1、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量占比(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2、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0%

3、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40%

4、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60%

5、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s

6、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30%(腹股沟疝修补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关节镜检查、颅骨肿物切除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等手术为0)

7、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4小时的百分率(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8、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率100%

9、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10、住院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比(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11、门诊静脉输液率(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12、急诊静脉输液率(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13、住院静脉输液率(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14、住院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根据医院现况制定

PDCA指标)

15、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30%

16、住院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50%

17、住院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80%

18、处方/医嘱合格率(每月接受处方点评的医师比例≥25%,每位医师被点评处方/医嘱不少于50份)(根据医院现况制定PDCA指标)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标

一.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1. 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目的:考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门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病人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病人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病人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此项是以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如分组(手术组、非手术组或预防组、治疗组)计算,同期总出院人数不相同时要考虑权重。

二. 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

目的:测量每例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者平均用了几种抗菌药物。

出院患者:因在抽样期间,住院患者用药没有停止,无法计算,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同期:在一个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总人数。

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抗菌药物品种数:按抗菌药物的通用名统计。

统计:抽样期间,全部出院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总品种数除以同期使用抗菌药物

三.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目的:测算患者住院期间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平均费用

出院患者:因在抽样期间,住院患者用药没有停止,无法计算,故使用同期出院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同期:在一个抽样时间段内,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总人数。

抗菌药物的费用按药品最近的购入价格(按商品名计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XXXX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五、重点内容

(二)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诊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六)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综合医院)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抗菌药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0.5至 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I类切口手术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

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

38号

四、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一)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二)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三)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四)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

38号

一、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

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

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备注:

1.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

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4.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二)分级管理办法 2.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

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关:

静脉穿刺术、XX活检术、XX检查术,腹膜置管、造瘘、胸腔穿刺引流术

《XXX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大提升活动考评细则》201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