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二节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第二课时)示范教

第二节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第二课时)示范教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都是周期函数,它们的周期分别 为$2pi$、$2pi$、$pi$。
周期性质的应用
利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可以简化一些复杂的三角函数式,或者解决 一些与周期性相关的问题。
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规律探讨
01
振幅变换
通过改变三角函数前的系数,可以实现振幅的变换。例如 ,$y=Asin x$($A>0$)的图像是将正弦函数的图像在y 轴方向上拉伸或压缩$A$倍。
06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本节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01
通过推导和实例,学生掌握了如何利用和差化积公式将复杂的
三角函数表达式化简为基本的三角函数形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02
学生学会了如何将两个三角函数的乘积转化为和差形式,从而
简化计算过程。
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
03
通过推导和练习,学生掌握了如何利用倍角公式将角度加倍后
第二节简单的三角 恒等变换(第二课时 )示范教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础知识回顾 • 三角恒等式推导与证明 • 三角恒等式在几何中的应用 • 三角恒等式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本节课程主要内容
回顾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正弦、余弦、正切等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 质。

321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

321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
推导方法
利用倍角公式和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通过代数运算进 行推导。
注意事项
在应用公式时,要注意正负号的选择和角度的范围,避免 出现错误。同时,要注意公式的使用条件,如当$A$为钝 角时,半角公式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04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求值类问题解决方法
1 2
已知条件直接代入法
将已知条件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三角函数变换
通过对三角函数的图像进行平移、伸缩、对称等变换,可以 得到新的三角函数图像。这些变换对应于三角函数的性质变 化,如周期变化、振幅变化等。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及运用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利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可以得到一系列的诱导公式,如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倍角公式等。这些公式 可以简化三角函数的计算和证明过程。
综合应用类问题解决方法
01
熟练掌握三角恒等变换 公式及其变形,能够灵 活运用。
02
对于复杂的问题,要善 于将其分解为简单的子 问题,分别解决后再综 合。
03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 观察问题的特点,选择 合适的解题方法。
04
多做练习,积累经验,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
05
学生自主练习与巩固提高
基础练习题选讲
THANKS
感谢观看
在化简复杂表达式时,未能正确运用三角恒等式进行变换。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说课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说课
利用三角恒等式对边长进行变换, 可以解决与边长相关的问题,如勾 股定理的证明。
面积和体积计算
通过三角恒等式计算多边形、三角 形和立体的面积和体积,提高计算 效率和准确性。
三角恒等变换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
在物理中,力的合成与分解需要 用到三角恒等式,如力的平行四
边形法则。
振动和波动
在研究振动和波动问题时,三角 恒等式用于描述振幅、相位和频
率之间的关系。
电磁学
在电磁学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 可以用三角恒等式表示,从而简
化问题的分析和计算。
三角恒等变换在三角函数极值问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中的应用
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通过三角恒等式将函数表达式进行变换,求出函数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
极值点判断
利用三角恒等式判断函数的极值点,确定函数增减性的变化。
优化问题
通过三角恒等式将优化问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形式,如利用三角恒 等式求解最短路径问题。
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三角恒等变换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三角恒等变换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未来,三角恒等变换将 会更加深入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尤其是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三角 恒等变换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三角恒等变换的发展方向也将更加多元化,包括算法优化、数值稳定性、应用拓展等方 面。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三角恒等变换的计算效率也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际问题。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开课教案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开课教案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一、课标要求:

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以及运用这些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三角恒等变换位于三角函数与数学变换的结合点上.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在学习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使学生体会三角恒等变换的工具性作用,学会它们在数学中的一些应用.

1. 了解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向量方法的作用;

2. 理解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3. 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以引导学生推导半角公式,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不要求记忆)作为基本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转化的观点去处理问题的自觉性,体会一般与特殊的思想,换元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等数学思想在三角恒等变换中的应用.

二、编写意图与特色

1.本章的内容分为两节:“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在学习本章之前我们学习了向量的相关知识,因此作者的意图是选择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作为基础,运用向量的知识来予以证明,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容易接受;

2.本章是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作为基础来推导其它的公式;

3.本章在内容的安排上有明暗两条线,明线是建立公式,学会变换,暗线是发展推理和运算的能力,因此在本章全部内容的安排上,特别注意恰时恰点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对比、联系、化归的观点去分析、处理问题,强化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设计变换思路的意识;

4.本章在内容的安排上贯彻“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叶的内容”的理念,严格控制了三角恒等变换及其应用的繁、难程度,尤其注意不以半角公式、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作为变换的依据,而只把这些公式的推导作为变换的基本练习.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建议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教学设计 说课稿  教案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整体设计

一、教学分析

本节主要包括利用已有的十一个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本节的内容都是用例题来展现的,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和变换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本节把三角恒等变换的应用放在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间的内在联系上,从而使三角函数性质的研究得到延伸.三角恒等变换不同于代数变换,后者往往着眼于式子结构形式的变换,变换内容比较单一.而对于三角变换,不仅要考虑三角函数是结构方面的差异,还要考虑三角函数式所包含的角,以及这些角的三角函数种类方面的差异,它是一种立体的综合性变换.从函数式结构、函数种类、角与角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找一个切入点,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可以联系它们的适当公式进行转化变形,是三角恒等变换的重要特点.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经历二倍角的变形公式推导出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能利用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推导出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体会化归、换元、方程、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并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形,体会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高二数学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通用11篇)

高二数学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通用11篇)

高二数学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通用11篇)

高二数学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 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基本的三角恒等式,如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

2、能够运用三角恒等式进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1、三角恒等式的理解和记忆。

2、三角恒等变换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三角恒等式的灵活运用和复杂三角表达式的化简。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三角恒等式、例题和练习题。

2、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已知的三角函数公式推导出新的三角恒等式?

二、新课讲解

1、讲解三角恒等式的基本概念,介绍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公式。

2、通过实例演示如何使用三角恒等式进行三角恒等变换。

3、引导学生总结三角恒等变换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三、课堂练习

布置一些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

四、巩固提升

分析一些较复杂的三角恒等变换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灵活运用三角恒

等式进行化简。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三角恒等变换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三角恒等变换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例演示和课堂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但在处理较复杂问题时,部分学生仍显得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设计更多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三角恒等变换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与导学案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与导学案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与导学案导学案(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一、知识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在单位圆中的几何意义。

2.提问:在任意角A上可以建立正弦、余弦、正切的函数关系。那么这些函数关系是否有规律可循呢?

二、概念引入

1.引入三角恒等变换的概念,即正弦、余弦、正切之间存在一些特定关系,这些关系称为三角恒等变换。

三、常见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

1.正弦函数的恒等变换:

(1) 正弦函数的余角关系:sin(π/2 - A) = cosA

(2) 正弦函数的余弦关系:sinA = cos(π/2 - A)

(3) 正弦函数的补角关系:sin(π - A) = sinA

(4) 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关系:sin(A + 2πn) = sinA,其中n为整数

2.余弦函数的恒等变换:

(1) 余弦函数的余角关系:cos(π/2 - A) = sinA

(2) 余弦函数的正弦关系:cosA = sin(π/2 - A)

(3) 余弦函数的补角关系:cos(π - A) = -cosA

(4) 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关系:cos(A + 2πn) = cosA,其中n为整数

3.正切函数的恒等变换:

(1) 正切函数的余角关系:tan(π/2 - A) = 1/tanA

(2) 正切函数的倒数关系:tanA = 1/tan(π/2 - A)

(3) 正切函数的补角关系:tan(π - A) = -tanA

(4) 正切函数的周期性关系:tan(A + πn) = tanA,其中n为整数

四、常见的三角恒等变换推导

1.根据角和差公式,推导正弦、余弦函数的恒等变换公式。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的教学设计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2.解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四.第三章第二节,是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后的内容,其的中心任务是通过以知的和(差)角公式知识以及诱导公式,探索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通过简单运用,使学生初步理解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原则。

二、目标及其解析

目标:1 . 掌握运用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进行三角变换的方法和思路;

2 . 弄清代数变换与三角变换的不同点;

3 . 正确地对形如sin cos y a b αα=+的三角函数的性质进行讨论。

解析:1.能够利用换元、逆用公式等方法对三角函数式进行恒等变换,化简三角函数式,提

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 弄清代数变换与三角变换的不同点,认真体会三角变换的特点,提高推理、运算能力;

3. 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我们在组织和引导探索恒等变换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还有探索过程必需的基础知识学生是否熟练掌握的问题,运用已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问题.。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为了加强学生对.复习提问,创设情境的理解,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我将由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出发,推导出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基本流程

1.复习公式,引出课题 问题1:什么是倍角公式 问题2:α与

2

α

有什么关系? 2.通过例题及变题,熟练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思路,方法。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本节主要包括利用已有的十一个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编写意图与特色

本节内容都是用例题来展现的。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

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已有的十一个公式为依据,以推导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的推导作为基本训练,研究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在与代数变换相比较中,体会三角变换的特点,提高推理、运算能力。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变换的特点,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变换过程的设计,不断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变换过程的能力。

五、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讲授式教学

六、教学设想:

研究和(差)公式,倍角公式以后,我们就有了进行变换的性工具,从而使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更加丰富,这为我们的推理、运算能力提供了新的平台。下面我们以题课的形式讲解本节内容。

例1、试以cosα表示sin2α/2,cos2α/2,tan2α/2.

解:我们可以通过二倍角公式cosα=2cos2α/2-1和cosα=1-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高一备课组

一、教课内容及其分析

(1)教课内容: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2)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 . 必修四第三章第二节,是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及二倍角公式后的内容,本节主要包含利用已有的十一个公式进行

简单的恒等变换 , 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 . 本节的内容都是用例题来显现

的 , 经过例题的解答 , 指引学生对变换对象和变换目标进行对照、剖析 ,

促进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 如何依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

以及变换过程中表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进而加深理

解变换思想 , 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

二、教课目的及其分析

(一)教课目的:

1、会利用已有的十一个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2、能依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领会在变换过程中表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

思想方法 .

(二)分析:

1、经过经历二倍角的变形公式推导出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能利用和

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推导出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 领会化归、换元、方程、

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2、理解并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

变形 , 领会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

3、经过例题的解答,指引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照、剖析,促进学生形成

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依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

中表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进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

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

三、学生学习况情剖析

教学设计2:5.5.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教学设计2:5.5.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5.5.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教学目标】

1.了解半角公式及推导过程.

2.能利用两角和与差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求值、化简及证明.

3.掌握三角恒等变换在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中的应用.

【要点梳理】

1.半角公式

2.辅助角公式

a sin x +

b cos x =a 2+b 2sin(x +θ).(其中tan θ=b a ). 【思考诊断】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sin15°=± 1-cos30°2.( ) (2)cos15°= 1-cos30°2.( ) (3)tan α2=1+cos αsin α

.( ) (4)倍、半是相对而言的,α可以看成2α的半角,2α可以看成4α的半角.( )

[答案] (1)× (2)× (3)× (4)√

【课堂探究】

题型一 求值问题

【典例1】 已知sin α=-45,π<α<3π2,求sin α2,cos α2,tan α2

的值. [思路导引] 由α是α2的二倍,可以运用二倍角公式,同时注意α2

的范围. [解] ∵π<α<3π2,sin α=-45,∴cos α=-35,且π2<α2<3π4

∴sin α2

= 1-cos α2=255, cos α2

=- 1+cos α2=-55,tan α2=sin α2cos α2=-2. [名师提醒] 解决给值求值问题的思路方法

(1)先化简已知或所求式子;

(2)观察已知条件与所求式子之间的联系(从三角函数名及角入手);

(3)将已知条件代入所求式子,化简求值.

[针对训练]

2.3《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

2.3《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

2.3《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所以OC 是∠AOB 的平分线, 因而θ=α+β−α2=

α+β2

。 故OC=(rcos α+β2

,rsin

α+β2

).

又r=|OC|

=2|OB|cos ∠COB =2cos

β−α2

=2cos

α−β

2

所以OC=(2cos

α−β2

cos α+β2

,2cos

α−β2

sin

α+β2

)

于是,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 cos α+cos β=2cos α−β2cos α+β2 sin α+sin β=2cos

α−β2

sin

α+β2

这个公式是否对任意角α,β都成立? 除了通过几何图形可以得到公式,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方法二:

我们用字母A,B 来表示α+β2

,

α−β2

.设A=

α+β2

,B=

α−β2

.

则A+B=α,A-B=β.

于是cos α+cos β=cos(A+B)+cos(A-B)

=cosAcosB-sinAsinB+cosAcosB+sinAsinB

=2cosAcosB =2cos

α−β2

cos

α+β2

cos α-cos β=cos(A+B)-cos(A-B)

左右两边分别相减,得

cos(α+β)-cos(α-β)=-2sinαsinβ.

将上式两边同除以-2,得

[cos(α+β)-cos(α-β)].

s inαs inβ=-1

2

前面学习的和差化积公式,均是cosα±cosβ以及

sinα±sinβ的形式,现在我们来学习如何对sin x+ cos x这种形式进行三角恒等变换。

为了找到变换思路,我们先借助计算机画出函数

y= sin x+cos x的部分图象,如图。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图与正弦函数y=Asin(w x+φ)的图象很相似。于是,我们可以猜测:是否存在某个正数A和角φ,使得y= sin x+cos x可化为y=Asin(w x+φ)的形式,即能否找到某个正数A和角φ,使sin x+cos x=Asin(w x+φ)成立?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三角恒等变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三角恒等变形的公式,理解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培养的定向思考和逆

向思维能力,理解化归思想。

2、能独立分析和解决一些三角问题。

过程与方法

理解并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形,体会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三角恒等变换的模式

难点对变换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把三角恒等变换的应用放在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间的内在联系上,从而使三角函数性质的研究得到延伸.三角恒等变换不同于代数变换,后者往往着眼于式子结构形式的变换,变换内容比较单一.而对于三角变换,不仅要考虑三角函数是结构方面的差异,还要考虑三角函数式所包含的角,以及这些角的三角函数种类方面的差异,它是一种立体的综合性变换.从函数式结构、函数种类、角与角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找一个切入点,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可以联系它们的适当公式进行转化变形,是三角恒等变换的重要特点.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主动探究,启发式教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反思,构建知识络

(二)典例解析,形成技能 专题一 三角函数式的求值问题

三角函数式求值主要有以下三种题型.

(1)给角求值 一般所给出的角都是非特殊角,要观察所给角与特殊角间的关系,利用三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17页的第一课时“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 了解三角恒等变换的概念;2. 学习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公式;3. 学会运用三角恒等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公式,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转化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公式;

难点:灵活运用三角恒等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教材、练习本、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教师展示一个实际问题:一个正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求分割后的三角形的面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三角恒等变换解决此问题。

2. 知识讲解: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

(2)教师讲解三角恒等变换的概念,并展示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公式;

(3)教师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运用方法。

3. 随堂练习:

(1)教师给出几个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辅导。

4. 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三角恒等变换:

1.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2.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1/2 base height;

3. 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公式:sinα = sin(π/2 α),cosα = cos(π/2 α),tanα = tan(π/2 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本节主要包括利用已有的十一个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编写意图与特色

本节内容都是用例题来展现的.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

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已有的十一个公式为依据,以推导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的推导作为基本训练,学习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在与代数变换相比较中,体会三角变换的特点,提高推理、运算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变换的特点,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变换过程的设计,不断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变换过程的能力.

五、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讲授式教学 六、教学设想:

学习和(差)公式,倍角公式以后,我们就有了进行变换的性工具,从而使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更加丰富,这为我们的推理、运算能力提供了新的平台.下面我们以习题课的形式讲解本节内容.

例1、试以cos α表示2

2

2

sin ,cos ,tan 2

2

2

α

α

α

解:我们可以通过二倍角2cos 2cos 12

α

α=-和2cos 12sin 2

α

α=-来做此题.

因为2cos 12sin 2

α

α=-,可以得到2

1cos sin 2

α

-=

; 因为2

cos 2cos 12

α

α=-,可以得到2

1cos cos 2

2

α

α

+=

又因为2

2

2

sin 1cos 2tan 2

1cos cos 2

α

α

ααα-=

=+. 思考:代数式变换与三角变换有什么不同?

代数式变换往往着眼于式子结构形式的变换.对于三角变换,由于不同的三角函数式不仅会有结构形式方面的差异,而且还会有所包含的角,以及这些角的三角函数种类方面的差异,因此三角恒等变换常常首先寻找式子所包含的各个角之间的联系,这是三角式恒等变换的重要特点.

例2、求证: (1)、()()1

sin cos sin sin 2

αβαβαβ=

++-⎡⎤⎣⎦; (2)、sin sin 2sin

cos

2

2

θϕ

θϕ

θϕ+-+=.

证明:(1)因为()sin αβ+和()sin αβ-是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因此我们从等式右边着手.

()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两式相加得()()2sin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即()()1

sin cos sin sin 2

αβαβαβ=

++-⎡⎤⎣⎦; (2)由(1)得()()sin sin 2sin cos αβαβαβ++-=①;设

,αβθαβϕ

+=-

=, 那么,2

2

θϕ

θϕ

αβ+-=

=

把,αβ的值代入①式中得sin sin 2sin cos

2

2

θϕ

θϕ

θϕ+-+=.

思考:在例2证明中用到哪些数学思想?

例2 证明中用到换元思想,(1)式是积化和差的形式,(2)式是和差化

积的形式,在后面的练习当中还有六个关于积化和差、和差化积的公式.

例3、求函数sin 3cos y x x =+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sin 3cos y x x =+这种形式我们在前面见过,

13sin 3cos 2sin cos 2sin 223y x x x x x π⎛⎫⎛

⎫=+=+=+ ⎪ ⎪ ⎪⎝⎭⎝⎭

, 所以,所求的周期22T π

πω

=

=,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

点评:例3是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应用的举例,它使三角函数中对函数

()sin y A x ωϕ=+的性质研究得到延伸,体现了三角变换在化简三角函数式中的作用.

小结:此节虽只安排一到两个课时的时间,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要对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加深认识,学会灵活运用.

作业:

157158P P - 14T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