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全切回肠膀胱

合集下载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目的:探讨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治疗晚期膀胱癌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9例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1例术后出现尿路感染,1例出现肺部感染,经治疗均痊愈出院。

结论:加强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标签: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护理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1]。

临床表现主要以无痛性间歇肉眼全程血尿为主,也有膀胱刺激征、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全膀胱切除是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治疗的金标准[2]。

但这种手术比较复杂,创伤大且手术时间长,患者住院时间比较长,并发症多。

因此,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我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晚期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9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9例,均为男性,年龄54~70岁,平均年龄62岁,首次经B超、CT、膀胱镜下取活组织检查诊断为膀胱癌7例,曾经接受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例,本组病例均行开放式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术后恢复良好。

2 护理措施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尿流改道,患者排尿方式改变,术后需终生佩戴集尿袋,对患者打击很大,术前患者常有恐惧、绝望、疑虑、紧张或抑郁心理[3]。

因此护理人员应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手术方式、尿流改道的认知程度与接受程度。

向他们讲解膀胱癌的病理、演变及转归,说明膀胱切除的必要性及远期效果。

介绍既往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患者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1.2 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按医嘱及时采集各种标本并送检,协助患者完善各项铺助检查,了解患者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状态,嘱患者戒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1.3 饮食护理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
(7)分离膀胱、前列腺与直肠间的间隙将膀胱向前方牵引,显露精囊 三角,于精囊远侧、前列腺基底部后方用钳提起denonvillier筋膜 后层并切开,在该筋膜前后层间的腔隙内紧贴前列腺钝性分离至 前列腺尖部,将前列腺与直肠分开。若局部粘连未能进入此腔隙, 则先进行步骤8,然后于侧方紧贴前列腺向后、向内分离,即可 进入两层筋膜间的平面。
切断、上翻尿道
单纯性膀胱切除术 手术步骤
• 5.两把大弯钳尽可能靠近膀胱壁钳夹、切断膀胱后 侧韧带,用10号丝线8字形贯穿缝扎。向下分离至膀 胱颈部。同法处理左侧膀胱后侧韧带。
• 6.将膀胱颈周围游离后,于膀胱颈上方用大弯钳钳 夹,于钳的远端用电刀将膀胱切除。止血完善后,用 可吸收缝线缝合闭锁膀胱颈断端。
此外,对于已有远处转移的膀胱癌患者,为缓解膀胱 肿瘤局部浸润或出血症状,可行单纯膀胱切除术。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
术前准备
充分术前准备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①心血管系统及肝肾功能检查、胸片、排泄性尿路造影; ②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如存在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或严重
贫血等,应先纠正,必要时输血; ③术前3天口服抗菌药物准备肠道,术前2天进半流质饮食,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
膀胱全切除术分类
• 单纯性膀除而不切除周围 的组织和器官。对性功能正常、无前列腺疾病的男性患 者,可不切除前列腺和精囊腺,以保存术后性功能及生 育能力,否则应将前列腺和精囊腺同时切除。
在女性患者中,单纯膀胱切除时不需将阴道前壁和 尿道外口切除,但在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为完全缓解术 后症状,应同时切除阴道前壁和尿道外口。
(7)切开覆盖膀胱顶的腹膜,切断膀胱韧带,将膀胱与周 围组织分离。
(8)助手用持纱布球的卵圆钳从阴道插至后穹隆,并向头 侧抬高,将阴道壁顶起,分离阴道侧壁与直肠交界处 的上缘,显露位于阴道左侧的膀胱外侧韧带。钳夹、 切断及结扎该韧带,直达盆腔深部、盆内筋膜壁层和 脏层及反折处。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护理体会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护理体会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分析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15例膀胱癌的临床资料。

结果3例在早期剖腹探查中明确诊断,8例于伤后2 d明确诊断,4例在术后5~15 d才明确诊断,随访4~5个月,其中3例吻合口轻度狭躁,2例肾轻度积水,余10例均正常。

结论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可控效果好,并发症少的术式,它的诞生,给膀胱癌患者带来福音,维护了患者的自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质量要求更加迫切,膀胱全切术后,理想的膀胱替代手术应在生理上与解剖上达到正常膀胱容量,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患者易于接受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患者,男12例,女3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52岁,均因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术后3例发生吻合口轻度狭窄,两例肾轻度积水,其余均正常出院。

1.2方法15位患者按不同病种、不同文化、不同年龄分组进行比较15例膀胱癌患者,浸润性膀胱移行细泡癌7例,移行细泡癌半部分鳞化5例,腺癌2例,鳞癌1例,均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膀胱全切采用顺行逆行相结合的方法,截取末段回肠排成W形褥式缝合制作储尿袋,输尿管以乳头发包埋术种植。

2结果手术后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实施整体个案护理,认真观察病情及时有效对症处理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观察不同文化程度术后恢复无明显差异,不同性别组中女性对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术后恢复焦虑程度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中中年组对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恢复焦虑值高于老年组。

3討论3.1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终末或全程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或伴有疼痛、排尿困难肿块等症状当患者知道自己患上癌症后,绝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焦虑不安,恐惧心理,加上对膀胱全切的担心术后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因此,首先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安慰患者,列举同类患者手术成功的例子,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2,3]。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82例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82例

3 8・ 9
广 东医学
20 0 9年 3月 第 3 O卷第 3期
Gu n d n dcl o r a Ma.20 V 1 0. o a g o gMe i un l aJ r 09. o.3 N .3
膀 胱 全 切原 位 回肠 新 膀 胱 术 8 2例 术
赵 泽驹 ,陆立 ,罗旭
胱全切术 , 膀胱 次充 盈下逐 渐分 离其 顶部 、 两侧 壁 , 先 后切 断结扎膀胱上动脉 、 输精管及输尿管 、 精囊 腺及膀
10~ 4 i, 8 20r n 平均 12m n a 9 i。围手术期输血 1 , 中出血超过 1 0 8例 术 0mL的 6例 , 0 盆腔纱布填塞止血 1 , 例 并发 直肠损伤的 7例 ; 术后肠梗 阻 1 , 2例 肠吻合 口瘘 1 , 例 盆腔脓肿 3例 , 输尿 管瘘 2例 , 轻度 肾积水 1 例 , 1 中度 肾积
月对 8 2例男性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 回肠新膀 胱术 , 随访至今 , 效果较为满意 , 手术技能和并发症 的处理 已 较 为成熟 , 本文就这 两方面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1 资 料 与 方 法
离 。分离耻骨后 间隙达耻骨 前列腺 韧带水平 , 缝扎前
列腺表面静脉 , 环行切开前列腺包膜 , 分离前列腺 到其
术技 能 和 处理 并发 症 的 能 力
【 关键 词】 膀胱肿瘤 ;回肠 ;外科手术 ;并发症

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 回肠新膀胱术 已经成 为治疗
氏筋膜 , 于精囊腺 间 、 、 后 直肠筋 膜前方 剪开进 入狄 氏
高分化 、 多发 、 发及 期 以上浸润性膀 胱癌 的首选 复 术式 , 由于手术技 能要求较 高 , 但 并发 症较多 , 未能 在

手术记录---(传统)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

手术记录---(传统)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
麻醉成功后,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作下腹正中切口,下起耻骨联合上,上至脐上2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牵开腹直肌,暴露充盈的膀胱。

游离膀胱腹膜反折,游离膀胱右侧壁,分离右输尿管,钳夹离断,近膀胱端接扎。

游离膀胱侧壁,膀胱侧韧带分束缝扎离断,推开子宫,游离子宫膀胱间隙。

同样方式处理左侧。

游离耻骨后,缝扎止血。

游离尿道,沿膀胱颈口剪断尿道,移去膀胱。

膀胱标本见右侧壁广基菜花样肿瘤,距颈口>3 cm。

冰冻报告:切缘未见癌细胞,有异性增生。

创面彻底止血。

沿髂外动脉、髂外静脉清扫淋巴结,游离闭孔神经,切除整片淋巴组织、脂肪组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同样方法处理左侧。

打开腹膜,分离阑尾系膜,缝扎离断,切除阑尾,残端接扎荷包包埋。

取末段回肠40cm,仔细分离肠系膜,断端用碘伏消毒。

用1-0丝线对肠管进行端端缝合,恢复肠道连续性。

回肠段用稀碘伏冲洗,暂时控制肠管系膜后,沿系膜对侧缘剖开,把肠断折叠成W形,用2-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形成一个新膀胱。

游离两侧输尿管,分别插入双J管,分别种植于新膀胱。

放置Fr-22导尿管,尿道断端与新膀胱作外翻间断缝合,气囊注水15ml,稍作牵引,新膀胱注水200ml,未见明显渗漏。

用稀碘伏冲洗盆腔,放置左右两侧引流管。

缝合腹膜,把新膀胱置于腹膜外。

逐层缝合腹直肌前鞘、皮下组织、皮肤。

术毕。

术中出血约150ml,情况稳定,安返病房。

全膀胱切除正位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全膀胱切除正位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代 膀胱 术是 一 种 直接 牵 涉 到 泌 尿 系统 和 消 化 系统 的 大手术 , 术 时 间长 , 术 过 程 复 杂 以及 术 后 排 尿 能 手 手 否 自控 是 患 者 所 担 心 的 问 题 。因 此 , 前 患 者 的 紧 术
防止发 生 水肿 及 吻 合 口狭 窄 。支 架 管 的长 度 以 患 者 能 够 翻身 为宜 , 翻身 时检 查 支架 管有 无 扭 曲 、 压 、 受 脱 落 等 。术后 1 ~3d内 引流 尿 可 呈 淡 红 色 , 渐 转 为 逐 淡黄色, 一般 每侧 引流尿 为 5 0ml 0 以上 , 侧 大 致 相 两 同 , 一侧 或双 侧 引流 尿 突 然 减 少 甚 至 无 尿 , 在 无 若 可 菌 操 作 下 用 生理 盐 水 5 1 行 低压 冲洗 , 排 除 ~ 0ml 若
本 组 患者 均 获得 随访 , 随访 时 间 1 1 ~ 8个 月 , 排 尿 情况 良好 l 例 , 过性 尿失 禁 5例 , l 一 出现 尿失 禁长 达 半 年者 1 , 例 经进 行 提肛运 动锻 炼后 均恢 复正 常 。
3 讨 论 3 1 术前 护 理 . ( ) 理护理 : 1心 患者 行膀 胱 全 切 回肠
引流不 畅 因素 的无 尿 , 警 惕 发 生 急 性 肾功 能 衰 竭 。 应
张、 惧 、 恐 焦虑 等 心理 反 应 对 术 前 及 术 后 都 会 产 生不
利 影 响 。所 以 , 我们 采用 心理 疏 导 的方 法 主动 关 心 和
劝 慰 患者 , 针对 性 地 做 好 解 释 开 导 工 作 , 向患 者 介 绍 有 关膀 胱癌 治疗 进展 和成 活率 等 信 息 、 手术 的重要 性 和必要 性 以及我 院手 术 治疗成 功 的 同种 病 例 , 得患 取 者的信赖 , 消除患者的顾虑 , 减轻患者紧张 、 恐惧的心 理 。本 组患 者 经过 医护人 员 的耐 心解 释 , 大部 分 患者 能消 除顾 虑 , 定情 绪 , 稳 以坦 然 的心境 配 合 治疗 。 () 2 协 助做 好腹 部平 片 和静脉 肾盂 造 影 , 了解 双 侧 输 尿管 有 无疾 患 。并做 好各 种 心肺功 能 检查 , 了解 心 肺功 能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原位膀胱术护理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原位膀胱术护理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回肠原位膀胱术围术期护理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在治疗上回肠通道或结肠通道术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主要的尿流改道方法,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原位新膀胱术得到迅速发展,在一些医院主要的尿流改道方法,近年来,我国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导致膀胱癌的因素有很多,吸烟与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是导致膀胱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多数患者的肿瘤仅限于膀胱,只有小于5%的出现转移。

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经尿道肿瘤切除术(TUR-BT)、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全切术、回肠代膀胱术),放疗和化疗为辅助治疗。

一般是以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为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确诊的,肿瘤坏死合并感染后,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患者和家属开始思想上难以接受,情绪低落,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悲观恐惧、焦虑不安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病情的进展。

一、术前护理1.常规行术前各项检查,如实验室检查、B超、CT影像学与膀胱镜检查等,督促患者搞好个人卫生,术区备皮、药物过敏试验、配血等,通知患者术前12h禁食,6h禁水。

术前3天开始行体位训练,指导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并进行雾化治疗、吹气球等锻炼其肺功能。

2. 心理护理:由于该手术创伤大,病人有严重心理负担,因此应介绍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先进性, 讲解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向患者介绍同类手术成功的案例, 以增强患者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3.充分的肠道准备:肠道准备是否充分及完善会直接影响手术质量及伤口愈合。

患者术前1周口服甲硝唑0.4g,3次/天, 术前3天开始无渣流质饮食,术前1日、术晨行清洁灌肠,并密切观察灌肠后患者的排便情况,直到排出液与灌洗液一样.则肠道准备完毕。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由于中老年人脏器的储备功能低下、反应迟钝,而手术创伤大,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同时,应经常询问病人,注意病人的意识状态。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的护理配合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对5例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患者做好术前及术中护理。

结果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具有解剖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等优点。

结论积极地手术配合及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腹腔镜;膀胱全切;手术配合随着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愈来愈多的腔镜手术代替开放手术,而微创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愈合快等优势,也越来越被更多的手术患者接受。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的开展,也证明了微创手术的进步。

我院自2012年至今开展了5例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术中强调医护之间默契配合,护士应充分了解膀胱的解剖结构,熟悉手术步骤,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保证,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例,男性4例,女性1例。

年龄56~68岁,平均年龄62.3岁。

其中3例为复发性膀胱癌,术后病检均为高分化肌层侵润性尿路上皮癌,未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

1.2手术方法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平卧位,臀部稍垫高,头部降低15度。

采用五点穿剌法建立气腹进行腹腔内操作。

首先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再游离双侧髂总动脉分叉处以下输尿管,游离输精管、精囊及前列腺后壁;游离膀胱前壁,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离断尿道;然后分离膀胱侧韧带及前列腺侧韧带,切除膀胱前列腺;在下腹正中作5~6cm切口,取出标本,再将回肠拉至切口外,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术(Bricker术)。

1.3结果本组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10~430min,平均387min。

术后肠功能恢复2~5d,术后3d可下床活动,术后均恢复顺利,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1~3月患者回肠膀胱造口無并发症发生,能自我护理,恢复正常生活。

2巡回护士配合2.1术前准备2.1.1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前1d,巡回护士加强对患者访视,并认真阅读患者的病历,了解患者生化指标检查结果,从而对患者手术风险等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生理、心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微创泌尿外科是泌尿外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开展泌尿外科微创技术 并熟练掌握此技术对一个骨干泌尿外科医生至关重要。如:腹腔镜在泌尿 外科的临床应用是一个微创技术泌尿外科临床应用的重大突破。 实例: 患者许来友、男、39岁,住院号:330669,左侧腰部疼痛3个月病史。B超;CT证实双侧肾囊肿,最大直径10.5cm,行腹腔镜左肾囊肿切除术, 随访1年疗效满意 5、微创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兴起,使复杂尿石症患者得到有效和减 少许多痛苦的治疗。大有取代开放手术的趋势,本地区是尿石症高发区, 开展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清石术手术,疗效确切,对患者大有好处。 实例: 患者刘淑兰、女、60岁,住院号:383264,检查发现右肾多发结石3年, 术前经过有关检查如:B-超、CT示:右肾结石多发,最大3.3*1.7*5.6cm。 充分术前准备后,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清石治疗疗效满意,随访半年无特 殊不适。
例、T1G32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5例,回肠膀胱坏死2例,乙状结肠膀胱前列腺窝 嵌入2例,内疝2例,伤口感染不愈合裂开2例。结果 13例患者在术后3-18天,平均 9.8天内分别行肠管粘连松解术、回肠膀胱重做术、坏死肠管切除术及伤口清创术。术 后随访6-12月,没有失访者,平均7.7个月,结果显示再次手术的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未 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回肠膀胱术后可发生粘性肠梗阻、回肠膀胱坏死及内疝等并 发症,完备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时妥善的再手术可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均有利于防止粘连的形成。
本组 2例回肠膀胱坏死的原因:是回肠膀胱肠管供血的血管弓选择不 当,回肠袢选取偏短,张力较大。所以在术中一定要仔细观察,选择血管 较粗供血较好的回肠段以避免因供血不良而导致回肠膀胱坏死,并尽量避 免被选肠段的血管分支损伤和离断,游离肠袢长约15~20cm。此外,腹 壁造瘘“纽孔”不宜过小一般应通过两横指,回肠襻在腹壁造瘘“纽孔” 中能通过顺利,该段回肠系膜与腹壁造口不作缝合固定,以免引起缺血。 本组2例乙状结肠膀胱前列腺窝嵌入打折原因是由于膀胱及前列腺切 除后,此处创面较大且粗糙,术后易形成粘连,故术中应尽可能恢复腹膜的 连续性和完整性,将肠管纳入腹腔使之与膀胱前列腺窝隔开。不妨在切 除膀胱时,先不打开腹膜即在腹膜外进行操作,彻底切除膀胱及前列腺等 器官和组织并充分止血后,再打开腹腔,在腹膜的后下部合适的位置打一 孔洞将输尿管拉入腹腔,再做回肠膀胱。回肠膀胱近端与输尿管吻合后, 可将吻合口放置在腹膜外后下部,然后把孔洞的边缘与回肠膀胱的近段合 适的位置用丝线适当缝合几针,这样可以避免吻合口瘘尿到腹腔同时也可 避免肠管在两输尿管之间及吻合口处相邻间隙疝出而发生内疝。
平。回肠膀胱坏死患者1例回肠膀胱肠管几乎全部坏死,1例从乳头向里坏 死约1/2肠管,切除坏死肠管,重取回肠作回肠膀胱并与输尿管重新吻合。
2例乙状结肠嵌入膀胱前列腺陷窝并与此处创面粘连,形成锐角而引起低
位梗阻,手术分离,恢复腹膜连续性,膀胱前列腺窝用脂肪组织填充。2 例内疝患者,1例为部分回肠由左侧输尿管远端与后腹膜的间隙疝出形成
本组内疝2例的原因是由于术中一些间隙遗忘缝
合或缝合间距过大,如回肠袢与后腹膜之间的间隙等,
故凡因手术所造成的一切间隙关腹前都应缝合切实 关闭。本组伤口感染不愈合裂开2例提示我们一定做 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如营养状况改善,肠道准备等。对 年老体弱,营养较差的患者,术中应作减张缝合,并
固定好腹带。术后应加强静脉高营养选用合理的抗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全膀胱切除是浸润性膀胱肿瘤治疗的金标 准[1,2] ,Bricker术是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的标准手术[3][4] 。 但术后早期并发症不容忽视,因其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患者 的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处理常涉及腹部外科及泌尿外科手术 比较复杂,早期并发症主要与腹部外科手术有关,以粘连性肠 梗阻较为多见[5],主要原因:腹膜损伤、异物刺激、缺血改变 等导致。泌尿科医师应熟练掌握普通外科的操做技术和经验, 才能在行Briker术时避免或减少肠梗阻的发生。此外,术后早 期活动以促进肠蠕动及早恢复和用一些促进肠肠蠕动的药,
1、针对我们这一级医院创伤患者较多,所以熟练掌握抢救危重和多脏器创伤 患者的诊疗技术十分重要,泌尿外科专业较严重的创伤是肾脏中重度损伤,往往 合并休克,诊疗不当会危及患者生命。 实例:患者张双,男,19岁,住院号: 372420,主因:从6米高处坠落3小时,急诊B-超、CT证实为左肾破裂伤并伴有创 伤和失血性休克,故急诊行左肾切除术并救治休克,痊愈出院,随访3月工作生活 正常。 2、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多发病常见病,尤其是农村地区更为常见, 面对此问题开展压力性尿失禁诊疗工作势在必行,TVT-O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 金标准,也是一种技术水准和技巧很高的手术。在京郊泌尿外科专业独立并较多 开展此项技术唯有我科。 实例:患者段淑慧、女、53岁,住院号:371541,患 压力性尿失禁10年的病史,给其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经有关检查如:尿垫 试验;B-超示:无残余尿;尿动力学等检查:ALPP《60cmH2O,证实为压力性 尿失禁Ⅲ型。 行TVT-O手术,随访一年,疗效满意 3、晚期膀胱癌的治疗是泌尿外科的重要任务之一,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和诊疗常 规能明显的改善预后,该类手术也是泌尿外科最大的手术之一。 实例:患者付怀 武、男、69岁,住院号:377874,间断性肉眼血尿半年,入院经有关检查: 如:;B-超;CT提示膀胱内广泛占位性病变,双侧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考虑为 T3-T4期。证实为:膀胱镜病理活检膀胱移行细胞癌G2,经过充分术前准备,行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和常规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移行细胞癌G2-G3侵及浆 膜外脂肪,膀胱周围淋巴结转移,左侧盆腔淋巴结转移2/6。术后随访8个月,疗 效满意。
二、处理方法
2例因伤口感染裂开者,予即时清创 多次换药待伤口干净长出新鲜肉芽后给 予缝合,9例肠梗阻和2例回肠膀胱坏死的 患者均自原切口入腹探查,分离粘连带, 解除粘连肠梗阻,修补导致内疝间隙和 引起嵌顿陷窝;回肠膀胱坏死患者切除 坏死的回肠膀胱,重建回肠膀胱并与输尿 管重新吻合。
结 果
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手术分离粘连带,顺序排列肠管,适当应用粘连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全膀胱切除
尿流改道
并发症
1996年1月至2007年4月间,在101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患者中术后 因早期并发症再次手术有13例,对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进行分析。现报 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本组13例,均为男性。年龄65~80岁,平均70.2岁。均以无痛性肉眼血尿 就诊,病史1个月~6个月,平均3个月.术前经B超、CT、KUB+IVU、膀胱 镜检查并活检及诊断性TUR等检查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其中T2 3例、 T3 8例。G2 5例、G3 6例、 T1G32例。均采取膀胱全切回肠膀胱尿流改 道方式。其中4例行局部淋巴结清扫术即:仅切除闭孔内淋巴结及脂肪 组织,其余9例行常规淋巴结清扫术即:上至髂总血管分叉水平、股生 殖神经(外侧)、旋髂静脉和下腹淋巴结、髂内血管(后侧),包括闭 孔、两侧坐骨前、骶前淋巴结。其中2例在术后7~8天在间断拆线时伤口 裂开,并有炎症表现,考虑为伤口感染。9例患者术后出现腹痛、腹胀症 状,4例患者症状时轻时重,5例逐渐加重,9例经保守和对症处理,效果不明 显,腹部X-线平片均示有液气平,证实为肠梗阻。另外2例在术后4~5天出 现回肠膀胱乳头变黑,并有血性物流出,但患者无明显不适,提示回肠膀胱 部分坏死,13例均行二次手术。第二次手术与第一次手术的间隔时间 2~18天,平均9.8天.住院时间34~191天.平均71.8天。
1.
陶然、42岁、 1989年7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现 郑州大学医学院),学士学位,2006年晋升为泌尿外科专业 副主任医师。从事本专业18余年。曾在北大一医院泌尿外科 学习和研修三年,期间作为国内访问学者和跨世纪人才,在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资助下师从于著名泌尿外科专家、郭应禄 院士。并被推荐参加了为期半年的“中国泌尿外科医师人才 工程”第二期培训。2005年底至2006年初在约翰霍普金斯大 学医学院和马里兰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中心留学进修;也在 新加坡中央医院泌尿外科研修过。于2007年上半年作为中国 泌尿外将才工程之学员,受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培训学院的派 遣再度赴美,在旧金山大学和南加州大学泌尿外科中心进修 学习并参加AUA泌尿外科年会,在手术台上接受南加州大学 泌尿中心Down. Skinner教授的教诲和指导。在本专业中华 牌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0余篇,代教、指导的本专科 医学生和住院医师200余人。
2002年9月经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委员会评审取得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职务任 职资格,加强理论学习同时创新实践,全面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科室业务发展 做出了突出贡献。 1、通读吴阶平泌尿外科学上下卷和选读八版原版坎贝尔泌尿外科学和即时出版 泌尿外科专业刊物。 2、任职期间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等中华牌杂志发表论文6篇。 3、每年在泌尿外科临床一线工作平均超过320天,从未休过工龄假和病事假。 4、曾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里兰大学、旧金山大学、南加州大学泌尿外 科中心进修学习,目睹世界级大师手术技艺,更新观念,感受他们敬业精神,明 确了努力方向,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准, 5、年均诊治门诊患者约4200例和年均独立完成泌尿外科专业手术约230余例, 其中包括根治性膀胱全切和尿流改道术及相关淋巴结清扫术、前列腺癌根治术、 肾肿瘤根治术、复杂结石取石术、熟练掌握经尿道腔镜手术,如:TURP、TURBt.熟 练掌握“TVT-O”等微创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初步掌握输尿管镜诊疗术和经 皮肾镜技术,引入经尿道“分步骤和低压电切”技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和高危患 者。作为本地区泌尿外科专业专家委员会成员积极参加院内外会诊和医疗鉴定。 6、门诊采取“药物三联疗法”治疗3000余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取得了满意效 果。 7、每年努力申请科研课题,已和同道一起完成了两项首发基金课题。 任职以来无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差错发生。支农下乡210个工作日帮助当地医院 开展新业务切实解决当地群众的疾病痛苦。任职以来带教学生近200名和住院医师 30余名。每年保证有15天到社区服务。积极投身我院信息化管理改革、发展和创 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