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启迪

合集下载

货币战争读后感经典版

货币战争读后感经典版

货币战争读后感经典版《货币战争》一书是我近期读过的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经济学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货币战争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全球货币体系的运作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结合书中的重要观点和我个人的思考,谈谈对这本书的一些感受和启示。

首先,我被书中描述的货币战争的概念所震撼。

在这本书中,作者指出,世界各国之间的货币竞争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涉及到国家的主权、利益和命运。

在这场战争中,各国通过贬值自己的货币来提高出口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多的贸易顺差和经济利益。

这种竞争性货币贬值的行为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货币贬值趋势,最终损害到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货币战争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零和游戏,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贬值自己的货币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全球货币体系的崩溃和经济的衰退。

其次,我深刻认识到货币战争对于世界经济的巨大影响。

货币战争导致了全球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和剧烈波动,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货币贬值引发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也给普通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此外,货币战争还会导致跨国公司的利润下降、就业的减少和贸易关系的紧张。

可以说,货币战争不仅是一场对货币的竞争,也是一场对全球经济繁荣的挑战。

再次,我认识到世界各国要想摆脱货币战争的困境,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和协调。

书中提到,货币战争的根源在于各国对于自身利益的追求,每个国家都想通过贬值货币来提高自己的出口竞争力,这种单边行动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无法估量的风险。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协调,制定出符合各国利益的货币政策和贸易规则,才能让全球货币体系恢复稳定,保障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最后,我在书中找到了一些应对货币战争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提出,世界各国应该实施货币联盟,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防止各国通过单边贬值来获取经济利益。

此外,作者还建议各国加强货币政策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制定出一套适用于全球经济的货币政策框架,以避免货币战争对世界经济的破坏。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读后感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读后感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读后感《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以三百年的历史纵深,全面阐述欧美主要金融势力集团的形成、发展、排挤、冲突、联合与制衡,系统解析当今世界幕后主宰力量的运作和决策机制,第一次揭开了统治世界的“国际银行家族俱乐部”的神秘面纱,洞穿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隐匿的惊天阴谋,并由此预言:世界单一货币将在2024年成为现实。

书中首次披露了作者多年心血研究成果——西方金权的人脉关系网。

这是正确理解当今世界频繁出现的金融危机、战争冲突、动乱政变、全球议程、地缘政治、大国关系的指南针。

全书故事扣人心弦、语言通俗生动,以独特的金融视角解读世界重大事件,全景揭秘主宰当今世界的金融幕后推手的真面目。

作者宋鸿兵先生堪比中国经济学界的“鲁迅”,言语犀利、逻辑严谨、敢为人先、忧国忧民,中国未来经济上的真正强大、领先,需要一批像宋先生这样的思想家!能成就出这样的着作,笔者认为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气,敢于挑战权威、固有观念的勇气;二是天赋,毫无疑问,作者对世界金融史的分析、判断绝不仅仅是靠知识的积累可以做出来的,这是一种知识积累、归纳分析方面的天赋。

看过此书,就不难理解了现今中东的以色列地区为何冲突不断;也就理解了世界顶级富豪们如洛克菲勒式家族“大道无形”的秘密、也就理解了世界超级富豪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捐出所有财产成立基金会的真实原因……这些观点独特、新颖,相信不久的将来仍会引起广大媒体的.注意与讨论!《货币战争》已经让很多人开始了解一些金融知识了,了解金融史和货币的发展和意义了。

《货币战争》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兴起写起,通过这个金融界的绝对一哥的发展,充分了解了货币是个什么东西;充分展现了那些大金融家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剪广大人民的“羊毛”的;让大众了解了过去那些深藏在富豪和精英才懂得的游戏规则。

不止中国人,就连生活在发达的欧美国家的人们恐怕也不曾知道,谁在掌握着他们的国家?货币和他们到底什么关系?美联储竟然是个私人组!而大银行家和大资本家当然希望广大人民永远蒙在鼓里,而只有精英才能运作这个机构。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心灵鸡汤们说:当 你放弃越多,你就
拥有越多
“家道中落” 1
的洛克菲勒家 族
2
杠杆效应与财 富控制
3
国会的调查
4
基金会、精英 集团与政府
5
基金会与教育 系统
公众意见塑造
世界政府: “盎格鲁-美利 坚权势集团” 的奋斗目标
格林斯潘:经济机器 的工程师
朝鲜战争使格林斯潘 一夜成名
安·兰德:格林斯潘 的精神导师
美元的结局
“大力神”们 俯瞰下的世界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宋鸿兵(196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毕业于美利坚大学,世界金融历史学者,经济学者、金融史学者。 他著有《货币战争》系列丛书,长期高居中国财经图书畅销榜榜首,因为在书中成功预测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 年金融海啸而备受**。
精彩摘录
04
金融创新的 革命
06
“既是骗子 又是预言家”
03
垄断被打破: 犹太银行家 族的崛起
05
动产信贷银 行:贝列拉 的挑战
法兰西银行:打败贝 列拉的战略制高点
克里米亚战争
天主教银行家:第三 股势力
金权的进化:从所有 权到控制权
奥古斯特·贝尔蒙 特的“美联储”
赛利格曼:从小商 贩到国际银行家
纽约的上流社会
谁是上帝之手
1
安·兰德的伪 命题
2
如果“大力神” 们罢工
3
黄金:精英们 的理想货币
4
扭曲的美元与 “债务堰塞湖”
5 世界经济的未
来:14年的 “消费大萧条”
2024年1月1日, 1
世界单一货币 启动
2
单一货币:历 史的终结者
3
危机来得正是 时候

【最新推荐】货币战争2读后感-word范文 (2页)

【最新推荐】货币战争2读后感-word范文 (2页)

【最新推荐】货币战争2读后感-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货币战争2读后感货币战争2读后感苦战20天,终于把《货币战争2》解决了。

第二本的信息量是第一本的10倍有多。

它讲述了德、英、法、美等国近300年的商业史,还以“阴谋论”的形式介绍了各国银行家族如巴林家、罗家的兴衰成败,以及他们和历史著名人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拿破仑、俾斯麦、希特勒等各路改写历史的大人物,都被描绘得与国际银行家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其中有启发意义的,包括“ 使徒会”、“ 基金会”、“ 单一货币=黄金+碳货币”。

历史的车轮在前进,相似的一幕幕惊人地重演着。

“金权天下、渠道为王”始终贯穿着整本书。

西方近300年的商业史,再结合中国近30年改革开放的商业史(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给予了我对中国未来的无限遐想。

当今的美国和中国,在某方面的关系与20世纪30年代的英美之间的关系极其相似。

金融中心刚起步,投机严重,监管混乱,产能过剩,内需不足,严重依赖海外市场需求,缺乏资源定价权。

这既是贴切地形容现在的中国,同时也是那时美国的真实反映。

正因为有了一场全球大规模的战争,美国才能成功的坐上全球第一把椅子。

而现在美国最害怕的,也正是中国的崛起。

因此美国极力利用台湾来形成对中国的第一包围圈,就是怕中国冲出太平洋。

所以台湾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是一部分而已,还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就好比一战战败的德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被英国封锁了出海口,以致强大的海军被歼灭于内海中而“毫无用武之地”。

“ 金权天下、渠道为王”,用这里的话来说就是“特权天下,关系为王”。

正因为国家的崛起不断受到西方列强的狙击,才使统治阶级不得不用特权来维护自身在神州大地上的利益免受倾巢之灾,而同时广大人民也不得不为国“牺牲”,对特权阶级作出妥协。

货币战争2读书笔记

货币战争2读书笔记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读书报告0121104065 刘梦扬德语系内容介绍:《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是2006年出版的《货币战争》的延续。

事实上《货币战争》系列目前为止共出版4本书,其他的两本分别题为”金融高边疆“(以金融视角看近百年来中国历史)和”战国时代“(以国际储备货币的战略价值为中心,着眼美欧亚三者的货币博弈)。

第二册”金权天下“以三百年的历史纵深,全面阐述欧美主要金融势力集团(即作者梳理出的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17大国际银行家家族)的形成与发展、排挤和冲突、联合与制衡,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如普奥战争,雾月政变,日俄战争,犹太复国,希特勒新政,朝鲜战争等等,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并得出了金权天下"17个主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图,系统而且深刻地解析了当今世界幕后主宰力量的运作和决策机制,可以说是”国际银行家俱乐部“的案底和金融潜规则大曝光。

书中最后预言世界单一货币将在2024年实现,提出美元最后必将崩溃,而与此同时美国也可以丢弃一系列的债务(包括欠中国的),并列出完美而致命的组合:世界单一货币=黄金+碳货币,世界单一的诚实货币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分析与评价:之前读过第一册,《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与第一册相比,内容有一些重叠,但积累了更大量的史实来对17大家族主要在欧洲的兴衰与博弈进行演绎。

形式有点类似于《战国策》这样的国别体,在空间分了德国,法国,荷兰,英国,俄国,奥地利,意大利和美国,在时间上纵深,从1723年跨越到2024年,最后预言了第二轮金融危机和2024世界单一货币将启动运行。

纵览全书,有几点引起较多争议和思考:1.选材众多,横亘古今,纵横捭阖,荦荦大端,就必然存在一个材料的可靠和真实性的问题。

一个论点以若干论据作为支撑,一个母理论,母命题更是又由若干子理论,子命题引发。

倘若这些论据和子理论,子命题本身就存在缺陷,站不住脚,那么也就是没有充分条件来推导出下一步的理论,一切论断与阐述也将变得没有意义。

看完【货币战争】后的一点想法

看完【货币战争】后的一点想法
由于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西方的不少问题确实不是光靠我们的常识就可以解释得通的。例如我们很自然地以为中央银行是国家所有的,故而当听说美联储是私人银行的时候我们便感到很不可思议。其实从根上说这个与我们文化上思维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梁漱溟先生曾说过,西方文化是思考人与自然的文化,中国文化是思考人与人的文化,印度文化是思考人与自己的文化。人与人的关系上升到大规模的形式便是政治行为组织。我们中国“易”文化在现实中就是以这个为中心进行的。这也导致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的“权力中心论”。国人对权力至上深信不疑,最明显的就是毛主席那句名言——没有政权就丧失一切。在我们的历史里,只听说过被破产为国,或者被抄家,没听说过哪个很有钱的光靠钱就能控制国家的,在这个事情上明朝的沈万三和清朝的和珅都是好例子,富可敌国,其实只是说说而已,太有钱是容易被皇帝借了不还或者被抄家的,但是宋鸿兵先生指出西方竟然就有这种情况。西方人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比较实在的物质上面的,而我们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非物质的理念上面的。西方人讲究个人权益,而我们中国人讲究集体和谐,正所谓“谈钱伤感情”,这个钱其实就代表广义的物质财富,我们是讲感情的嘛,当然假仁假义假感情也为宋先生货币战争中的术语,暂称西方人思维的重心是“金钱中心论”。
《货币战争》系列是宋鸿兵先生写的关于世界金融问题的书。记得刚开始看的时候,真是令人感到振奋,大有石破天惊的感觉。确实很难得有这样给人以冲击力的书。里面很多东西令人难以置信,但是逻辑上的成立又令人不得不信。国际银行家们以“大道无形”的方式制造危机以赚取超高额利润的手段令人叹为观止。书中揭示出了一个在三权分立招牌下实际是金权天下的西方。拥有着大批财富的银行家们通过控制货币发行权,人为地制造或者放大经济危机,从而使人们对经济丧失信心并利用这个机会以超低价格购买优质资产,这一组合拳动作统称“剪羊毛”。

货币战争批判读后感货币战争2读后感

货币战争批判读后感货币战争2读后感

货币战争批判读后感货币战争2读后感说实话,《货币战争》这本书中的语言很是吸引人,有点像小说,读起来没有一点枯燥的感觉,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使得书不太严谨。

缺乏了真凭实据,也没有相应的数据等等,而且逻辑紧密型不高,有些地方让我难以相信。

数据图表的缺乏,大量的命题,缺乏了有效的数据来做证据,而真实严谨的数据,是经济理论的基石。

就拿这本书中介绍的十七世纪以来,国际金融是如何通过夺取货币发行权而掠夺人民财富的,并揭露出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如:林肯,肯尼迪等美国总统的死亡原因,美国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等。

这些信息让我忍俊不禁,瞠目结舌。

所以我个人觉得应当要批判的读这本书才好。

还有一点就是这本书读着得时候总让我感到有着不断的阴谋存在,暗箱操作这类的,也就是说,这本书充满了一种阴谋论。

其实我觉得阴谋论对于这本书最现实意义的贡献在于它的方法强调的军事思维,兵者,诡道也!《货币战争》的最核心的观点便是黄金才是财富的最终代表,应当恢复金本位制。

书中甚至提出中国政府应当大规模收购黄金建立黄金中元化。

记得书中的梅耶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让我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这话充分体现了国际金融家们不惜一切的想获得货币发行权,就是为了利用货币发行权制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以便他们赚取人民财富。

而黄金的话便成为了他们发财路上的绊脚石。

因为黄金价值稳定,不像货币那样经常面临着升值或贬值的问题,其中原因亦是因为黄金其实是属于一种资源,产量有限且较为稳定,不类货币可以那样随意发行。

因此,黄金可以比较稳定的表示商品的价值。

在我看来,如果黄金价值跟不上现在经济发展,必定造成通货紧缩,显然引起经济衰退。

所以恢复金本位制也是行不通的。

货币战争感1

货币战争感1

货币战争感想梅耶·罗斯柴尔德有一句话:只要我能狗掌握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学期开始第一节课,刘老师跟我们谈论了一些人生,讲到了对他深有影响的两本书——《明朝那些事》,《货币战争》。

并希望我们也能在这学期花一些时间来阅读这本书。

大概在一个月前我把《货币战争》看完了,没能有时间阅读《明朝那些事》——一本对老师的历史观产生极大影响的书,不过不会遗憾,在大学期间我会完成对他的阅读。

现在就来谈谈我的感受吧,只看了一遍,感悟不会太深,也不会形成系统的理解,不过还是荣幸跟刘老师进行交流,浅谈我的理解!在图书馆借阅时发现有两本——《货币战争》,《货币战争之金权天下》,第一本书主要讲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主的银行家如何获得主要国家的货币发行权(以美国最为曲折艰难),以及获利手段。

第二本书主要讲这些银行家如何对这些国家的政策产生影响以及获利手段。

阅读完后,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些银行家为什么这么做。

我给我自己的解释: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例,在他们成为超级财富以前,我可以对他们的做法理解为止对财富的追求。

梅耶`A`鲍尔,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一人,在获得德国王室威廉王子的300万美元后,开始了他的征服,老大阿姆斯洛镇守法兰福总部,老二所罗门到维也纳开辟新战场,老三内森被派往英国主持大局,老四卡尔奔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根据地,并作为兄弟之间的信使往来穿梭,老五詹姆斯执掌巴黎业务。

他们也不负所望,内森在滑铁卢战役中一举夺得伦敦金融城的主导权,从而掌握了英国的经济命脉;詹姆斯通过对法国债卷的操作,完全控制了法国金融;所罗门通过对奥地利外长梅特涅的控制,成为奥地利金融和经济的主宰者;卡尔成为意大利宫廷的的财政支柱,影响力遍及意大利半岛;老大阿姆斯洛成为德意志的财政部长,所开银行成为德国的金融中心。

就这样,罗斯柴尔德家在19世纪中叶,英、法、德、意、奥等欧洲主要工业国的货币发行大权均落入其控制之中。

在其征服之中所使用的手段,对一个国家产生深刻的影响,要么是战争,要么还是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启迪人气:410 时间:2009-11-07 23:41:03/131607809.html《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启迪毫无疑问,政治和金融从来是手拉手的。

——罗斯柴尔德2009年7月,期盼已久的《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出版,我第一次去追一本书,此前看宋鸿兵第一本《货币战争》,多年废止的发散性思维被激活,对西方金融历史窥一斑也。

今一口气读完第二本,早醒来、午睡间、晚休前,会议间、洗手间、堵车间、办公间、饭局间等,和书朝夕相伴的时光里,对世界的金融格局渐有明晰地图,即草拟读书笔记如下,点燃思想启迪的火花,凝存一颗智慧的钻石,恒永久,一刻永流传。

1、再次廓清以罗斯柴尔德为首的17大西方银行家族,在近现代300年历史间的形成、发展、排挤、冲突、博弈、合纵、连横,最终大隐隐于市,以黄雀在后之无形手法,有形地掌控地球的方略。

格林斯潘的精神导师,犹太女作家安·兰德著《阿特拉斯耸耸肩》,废话通篇,但有一句却是顶级精英们的心里话:只有最无知愚昧的人才会依然信奉那个陈旧的眼见为实的说法,你所看见的正是首先需要被怀疑的。

当今浩瀚世界,欧美政府只是影子政府,背后有一张天罗地网,盎格鲁—美利坚权势集团的垄断资本家,勾结犹太人银行家族,玩弄人类经济活动于鼓掌之间,战争与和平只是攫取财富的可选手段和形式,其终极理想是毁灭美元,形成世界单一货币,通过金融大力神之力量,超越地域政治,力图在2024年前后控制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2、背后力量的解读。

其一,17大银行家族,采用联姻方式,相互通婚,互为犄角,形成合力。

大家族管理严窗铁律,对血统的理解远超常人,智商高达184的维克多·罗斯柴尔德就读于剑桥时,很想随剑桥五杰之一菲尔比去欧洲游历,体验冒险和刺激的岁月,然罗氏家规无法成行,旅游况如此,何况婚姻?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均有政治和亲,除妥靖苟安之外,做大做强之心昭然若揭。

其二,基金会。

民选的西方政府应普罗大众之需,有反垄断法、遗产税、资本利得税等,本拟从源头上打击垄断,瓦解超强力量,以维护众生平等。

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金融寡头,立以财富游戏新规则,基金会完美现世,其等舍弃所有权名义,得到控制权实质。

他们通过表面的代持机构,来实施“形散而神不散”的关键股权和董事会的控制力,钱捐进基金会后,慈善和环保用途仅为大雅之堂的幌子,实占极少比例,而投资给国计民生的重量行业的多级公司方为主谋,才是庞氏骗局局外的庞氏真面目。

接受投资的实体董事会必须由基金会指定和委派,那些CEO总经理在硝烟滚滚的商场搏杀中挥汗如雨,全为木偶戏。

进而,基金会通过联姻家族,交叉持股,多重保险锁定控制权,稳坐钓鱼船。

基金会还具有最最强大的免税法律保障,财务报表可免去审计和公示,政府监管无可奈何花落去,金权贵族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在基金会庇佑下,财富代代放大,富可敌国,早可回首兮。

者乎!今天的美林和高盛原来只是渺渺星际中一个名字和符号而已。

者乎!盖茨和巴菲特全捐身家成立慈善基金会,原为克隆洛克菲勒,故技重施,做戏也。

狡猾啊,如果你是从极端邪恶的聪明蜕变而成,那么,你会将芸芸众生引向地球何方?难道真有轮回,金权下奴隶制的复辟?其三,愚民的教育。

我等熟知的心灵鸡汤说教:当你放弃越多,你就拥有越多。

洛克非勒、卡耐基等基金会采用“渠道为王”之贸易情报手段,长年投资于美国教师协会和教材编写,庞大资金注入全美高等院校,逐渐调理一统几代人的思想模式,灌输精英文化,学生们困于象牙塔里,正为数理化勤学苦练,奔着金融权贵们的理想前进,若有突破柱状图和线态图之数学天才闪现,例如格林斯潘等,即高官厚禄,拢入外交协会等精英组织,扶植培养,以观后效。

其四,铲除异己,毫不手软。

书中质疑了巴顿被谋杀、韩航KAL007航班神秘空难的官方解读,提出佐证,系指国际银行大家族策划的惊天暗杀。

前者为干掉仇视红色苏联的巴顿,避免二战后美苏擦枪而影响以色列建国,后者因为飞机上有美国众议员、民主党总统竞选大热,巴顿的表弟巴顿·麦克唐纳,其具崇高理想,维护美国独立宪法,勇于挑战洛克菲勒及隐形寡头的邪恶控制,反对超越美国主权的金权统治,反对全球化和世界政府的阴谋,结果被干掉了。

其实,我一直认为,信仰传统基督教的美国人,是淳朴善良的,在资本家设计营造的民主体制笼罩下,亦肆意滋长着草根的无穷力量,美国政府法律规定,每个百姓都有持枪权,这条法律有一条立法本意“倘若政府施行暴政和独裁,苛政猛于虎时,百姓即可揭竿而起,武装起义”。

历史啊,实乃正义和邪恶长期斗争的结果。

3、作者的愿景:回到未来。

作者以美国大片《回到未来》,警醒我等读者,回到未来,实际是先回到过去,有所作为,然后再来改变未来。

为写该书,作者翻阅超过100本著作,力求打开“潘多拉之盒”,作者甚至深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家欲壑难填之本质有了新的视野角度,资本家为了利润,可以将绞死自己的绳索卖给无产阶级。

人的认识真乃一波三折,初中读政治经济学,我觉得资本家被骂个半死,青涩间出道社会,又觉资本主义不乏人性光辉,甚至一改形而上学之僵化,温情脉脉,我喝足了心灵鸡汤,今看该书,咀嚼世界,思想竟复回昔日从前,跌撞出来的真理,正如书中所云:我们知道我们知道的,我们也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

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

书中洋溢着探索和发现的激情文字,启迪着我们不知道中的不知道。

作者宋鸿兵最后断言,资本家最后的阴谋是,采用致命而绝美的组合:黄金+碳货币,建立世界单一货币。

利起早兮远矣,1971年黄金和美元脱钩后,资本家已经储备3万吨黄金,同时,罔顾非洲成千上万儿童饥寒交迫而死,罔顾第三世界每天的贫困和战争致人民丧命,40年前便已策划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的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口号,现已根植成百姓心中地球第一威胁的标签,假以时日,《京都议定书》在前,以碳的排放上限制造稀缺性,排放配额形成虚拟货币的抵押信用属性,另有黄金固有的商品货币属性,于是乎,世界单一货币在欧元1999年建立之日,便已按照资本家的时间路线图,有条不紊全速向前。

宋鸿兵是一个纯粹爱国者,书中大声疾呼国人猛醒,同志们,别再昏睡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

振聋发聩尔,我缓缓合上该书,打开书柜,束之高阁显要位置,成为余之智库。

光阴似箭,历史沧桑,我预想女儿很快会问我:爸爸,货币战争是什么战争?我准备回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比核战争还可怕。

女儿问:美国人也怕货币战争么?我准备回答:也怕。

女儿问:美国人科技那么先进,为什么会怕?我准备回答:美国人后面还有一帮人,是恶魔。

女儿问:恶魔有什么可怕的,不是还有上帝吗?我准备回答:战争可能会在星期天打起来,上帝休假不在,只有我们才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上帝。

女儿眨了眨小眼睛,咯咯咯笑将起来:爸爸,我们是上帝。

读《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一点感想人气:409 时间:2009-11-07 23:48:23读《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一点感想宋鸿兵写的《货币战争》确实写得非常深刻,庞征博引,见解深刻,令人叹服。

任何一场战争,其背后打的都是钱与粮,一日没有钱粮,战争就无以为继。

交战的双方必定都会因为战争而备受亏损,大伤元气,然后在战争的背后为交战双方提供融资的国际银行家们却非常喜欢战争,因为是战前、战中、还是战后,他们都能从中捞取巨额的金融利益。

看此书时,我不禁联想到在当今的全球金融市场上,中国的工行、建行、中行为何稳坐了市值的前三把交椅。

我想这与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对独立有很大关系。

欧美的金融体系都掌控在犹太银行家手中。

而中国的金融体系很独特,几乎完全不受犹太银行家的掌控,相对独立。

这要完全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

如果说战争背后打的都是钱粮,那为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能够战胜美英帝国主义所支持的国民党呢?如果从金融资源上看,贫穷的中国共产党无疑不是美英所支持的蒋家王朝的对手,那为何国民党会落败呢?从金融的角度又如何解释呢?这是因为中国的国情跟欧洲很不一样,那时的欧洲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都是工业国家,所以钱粮资源决定着战争的可持续性。

而中国不同,中国那时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部分,虽然蒋家王朝在中国的大城市中无疑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毛泽东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通过数块革命根据地的苦心经营,特别是通过土改,赢得了全中国农民的支持,全中国的农民都认识到,只要支持共产党打败蒋家王朝,那么就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并且甩掉欠地主阶级的债务包袱。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赢得全中国农民的心,自然也就赢得了天下。

蒋家王朝在大城市中拥有的势力再大,无奈大城市都处在广大农村的包围之中。

要说到战争背后的钱粮,其实共产党干得也不赖,粮从哪里来?毫无疑问,肯定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支持,粮肯定就没问题了。

那么钱的问题呢?钱在国共内战中发挥什么作用呢?一是需要钱来买军火,二是需要钱来支付军饷,这是战争中钱的最主要的两项用途。

作为军饷而言,因为共产党成功地在农村地区实行土改,所以赢得了农民兄弟们的支持。

对于农民而言,钱或许还不是最重要的,土地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够得到土地,全家人就有了生存的根本,至于军饷嘛,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土地,军饷不发也行,只要有饭吃有土地即可。

而武器弹药的问题无疑是共产党的短板,但是共产党也出了吴运铎这样的人物自己发展兵工厂,同时共产党也从苏联得到了一些军火的支持,另外也从国民党军队那里缴获到了一些武器,此外从投降的日军那里,特别是东北的关东军那里得到了不少武器。

从总体人力与资源上来看,共产党其实处在优势,只是刚开始在武器弹药上落后于国民党,所以刚开始只能处于战略防御。

正是因为共产党深深知道自己掌握着怎样的资源,所以毛泽东才那么自信地能够在几年内打败蒋介石。

那么打败国民党,把蒋介石赶到台湾去之后,共产党大刀一挥,不承认帝国主义同清朝政府及民国政府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这一招够狠,使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没有任何的债务负担。

这一刀切下去,英美银行家们伸向中国的手被齐齐砍断,他们的金融势力都同蒋家王朝联结在一起被一锅端地送到了台湾,由蒋介石去偿还欠英美的债务。

所以新中国从一建国开始,银行体系就不受掌控全球的犹太银行家网络的支配。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二十年里,中国只同一个大国就是苏联保持外交关系。

后来中国欠下了苏联巨额的债务,在中苏关系破裂之后,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勒紧裤带还苏联的债,中国人民经过好几年的艰辛终于还清了外债。

虽然艰辛,但是从此以后,中国的金融体系不再受制于任何国外势力,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今天的金融危机未必不是犹太银行家们策划的一次阴谋,但是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牢牢地掌控在中国共产党的手中,相对独立,中国的金融机构参与世界金融市场的程度也不深,所以中国的金融机构没有受到这次金融风暴的重创,因此才能在这次金融海啸中屹立潮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