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教学设计课题课题
班级教案分享:二年级语文声律启蒙
![班级教案分享:二年级语文声律启蒙](https://img.taocdn.com/s3/m/124154c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5.png)
班级教案分享:二年级语文声律启蒙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育者,我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音乐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
而二年级的语文声律启蒙正是一门以感受语音美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语文课程。
如何让学生在这样的课程中感受到美,学习到语言的艺术,是我们每位老师都需要注意的问题。
今天,我将分享一份教案,希望对广大教师同胞有所启发。
I.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声音美、什么是韵律美。
2. 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感受与表达能力,让他们自觉地去发现,去欣赏语言中的美。
3. 通过翻译、填词、句式变换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感。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美感的诗歌作品。
II.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声音美?通过播放戴望舒的《声律启蒙》朗诵,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声音美。
引导学生讨论声音美的概念和作用。
通过比较不同的声音,指导学生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尖细等特征。
2. 什么是韵律美?播放《声律启蒙》,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重复的音节和韵母,学习韵词的基本构成。
通过配对游戏、填空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于韵律美的感受和运用能力。
3. 诗句翻译选择苏轼的《江城子》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古诗中的语言表达,并进行翻译。
通过讨论、了解注释,让学生了解作者意图,从而更好地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4. 填词游戏以《庐山谣》为例,设计填词活动,让学生填入合适的词语,从而体会押韵、对仗和意境的联系。
同时,让学生掌握词语的基本用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5. 句式变换选择经典句子,如《鹅鹅鹅》等,让学生尝试将其变换成不同句式,如倒装句、反问句等,锻炼学生的语感,并促进对于语言的感性思考。
6. 诗歌创作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形式,如五绝、七绝等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创作一首诗歌。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在表现上尽量符合语言美学的要求。
III. 教学方法1. 情感教育法让学生通过理解和表达语言美来体味它的美。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8437d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6.png)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声律启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声律启蒙》。
-学生能够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 学生能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 学生能够运用《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进行诗词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背诵、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 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 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让学生运用《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进行诗词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 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 运用《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进行诗词创作。
2. 教学难点 - 理解《声律启蒙》中的一些生僻字和典故。
- 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 运用《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进行诗词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和节奏。
- 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含义。
2. 讲解法 -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中的一些生僻字和典故。
- 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3. 分析法 - 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声律启蒙》中的一些诗句的含义和意境。
- 通过分析,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4. 比较法 -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声律启蒙》与其他诗词的异同。
- 通过比较,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5. 归纳法 - 通过归纳,让学生总结《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对仗规律。
《声律启蒙》教案课件教案(1)
![《声律启蒙》教案课件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f41157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5.png)
《声律启蒙》教案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声律启蒙》教材第三章“声母与韵母的结合”,详细内容包括:1.声母与韵母的结合原理;2.声母、韵母的分类及发音特点;3.声母与韵母结合的规律及运用。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声母与韵母结合的基本原理,提高发音准确性;2.培养学生对声母、韵母的分类及发音特点的认识,提高音韵感知能力;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诗词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声母与韵母结合的规律;2.教学重点:声母、韵母的分类及发音特点,声母与韵母结合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学具:课本、练习册、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声母与韵母结合现象,激发学习兴趣;2.新知讲解:(1)介绍声母与韵母结合的原理;(2)讲解声母、韵母的分类及发音特点;(3)分析声母与韵母结合的规律;3.例题讲解:以诗词为例,讲解声母与韵母结合的应用;4.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声母与韵母结合的练习;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词创作。
六、板书设计1.声母与韵母结合原理;2.声母、韵母分类及发音特点;3.声母与韵母结合规律;4.诗词创作示例。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首五言绝句;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声母与韵母结合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诗词创作的能力;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声母与韵母结合现象,提高音韵感知能力,为今后的诗词创作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关注细节1.声母与韵母结合的规律;2.声母、韵母的分类及发音特点;3.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二、重点和难点解析1.声母与韵母结合规律(1)声母与韵母结合规律的理解:声母与韵母的结合并非随意搭配,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
教师应详细讲解声母与韵母结合的规律,如声母的发音部位与韵母的发音特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声母、韵母结合后的音节发音规律。
声律启蒙电子教案
![声律启蒙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e9dd4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5.png)
声律启蒙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律启蒙》的背景和作者;2.分析《声律启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4.培养学生对于诗歌韵律和修辞手法的感知能力;5.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分析《声律启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3.培养学生对于诗歌韵律和修辞手法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1.分析《声律启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导入情境法;2.课堂辅助讲解法;3.组织学生研讨法;4.课外拓展、写作等方法。
五、课程安排:第一课:导入与概述(20分钟)1.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声律启蒙》的认识;第二课:分析《声律起蒙》的主要内容(3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讨论课文,归纳出主要内容;2.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出《声律启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第三课:掌握《声律启蒙》中的韵律(40分钟)1.学生跟读《声律启蒙》的诗句,感受其中的韵律;2.分析《声律启蒙》中的韵律规律。
第四课:掌握《声律启蒙》中的修辞手法(50分钟)1.老师出示《声律启蒙》中的诗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2.学生自主学习修辞手法,挑战创作一首符合修辞要求的诗歌。
第五课:课外扩展(30分钟)1.学生自由选取一首现代诗歌进行赏析;2.比较《声律启蒙》和现代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的异同。
六、作业布置:1.选取一首现代诗歌进行赏析,写一篇诗歌赏析作文;2.创作一首诗歌,要求使用《声律启蒙》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七、教学课件与教辅资料:1.《声律启蒙》课件;2.《声律启蒙》辅助阅读材料;3.选编的现代诗歌赏析及写作教程。
八、课堂评价:1.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的活跃程度;2.学生对《声律启蒙》的分析能力;3.学生对诗歌韵律和修辞手法的掌握能力;4.学生赏析现代诗歌和创作诗歌的水平。
九、教学后记:《声律启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本电子教案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声律启蒙》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掌握其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并通过赏析现代诗歌和诗歌创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表格式)(1)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表格式)(1)](https://img.taocdn.com/s3/m/2fffce32915f804d2b16c15d.png)
课题: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备注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第课时课型新授课题: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备注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00a85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a.png)
《声律启蒙》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声律启蒙》是清代许用纯编写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旨在教授儿童音韵、对仗、词汇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是学习汉语古典文学的佳作。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掌握一定的音韵、对仗、词汇知识,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第二章:声母与韵母2.1 声母讲解声母的概念,介绍声母的分类,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声母的发音要领。
2.2 韵母讲解韵母的概念,介绍韵母的分类,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韵母的发音要领。
2.3 声韵组合讲解声韵组合的概念,介绍声韵组合的规则,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声韵组合的发音要领。
第三章:声调与节奏3.1 声调讲解声调的概念,介绍四声的特点,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声调的发音要领。
3.2 节奏讲解节奏的概念,介绍古诗文的节奏特点,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古诗文的朗读节奏。
第四章:对仗与对偶4.1 对仗讲解对仗的概念,介绍对仗的种类,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对仗的运用方法。
4.2 对偶讲解对偶的概念,介绍对偶的种类,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对偶的运用方法。
第五章:词汇与典故5.1 词汇讲解词汇的含义,介绍词汇的来源,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词汇的用法。
5.2 典故讲解典故的概念,介绍典故的来源,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了解典故的含义和用法。
第六章:诗词鉴赏6.1 诗词结构讲解诗词的结构,包括起承转合等部分,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了解诗词的基本构成。
6.2 诗词风格讲解诗词的风格,包括豪放、婉约等,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诗词特点。
6.3 诗词鉴赏方法介绍诗词鉴赏的方法,如关注语言、意象、情感等,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技巧。
第七章:古诗文朗读7.1 朗读技巧讲解朗读技巧,包括声音、语调、情感等,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古诗文朗读的方法。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008b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b.png)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律启蒙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掌握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和要点。
3. 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律启蒙的概念和历史背景a. 声律启蒙的定义和含义b. 声律启蒙的发源和发展历程2. 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和要点a. 初学启蒙课文的选取和组织b.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技巧c. 声律启蒙的操作步骤和方法d. 声律启蒙的学习效果和评价标准3. 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a. 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音韵辨析能力b.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c. 提升学生的表达和演讲能力d. 开展语音语调训练和表演活动三、教学过程1. 声律启蒙的概念和历史背景a.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声律启蒙的定义和含义。
b. 给学生介绍声律启蒙的发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声律启蒙的兴趣。
2. 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和要点a. 教师选取一篇经典的声律启蒙课文,给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
b. 讲解声律启蒙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分析和理解。
c. 帮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的学习效果和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a. 进行一系列的语感培养活动,如听音识声、字音辨析等,培养学生对声律的敏感度。
b.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包括对诗歌、韵文等的朗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c. 开展表达和演讲训练,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d. 定期组织语音语调训练和表演活动,提升学生的语音表达和表演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声律启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况。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开展作品展示和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教学建议1.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对声律启蒙的兴趣,设计有趣而具体的教学活动。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声律启蒙的知识。
声律启蒙大学教案
![声律启蒙大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af487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a.png)
课程目标:1. 理解《声律启蒙》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 学习和掌握《声律启蒙》中的声律特点和对仗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4. 通过学习《声律启蒙》,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教学对象:大学中文系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 《声律启蒙》的声律特点。
2. 对仗技巧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对《声律启蒙》中复杂对仗的理解。
2. 将声律特点和对仗技巧应用于创作中。
教学准备:1. 《声律启蒙》文本。
2. PPT课件。
3. 相关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文学地位。
2. 引导学生谈谈对《声律启蒙》的初步印象。
二、学习声律特点1. 教师讲解《声律启蒙》的声律特点,如平仄、韵脚等。
2.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声律之美。
3. 分组讨论,总结声律在《声律启蒙》中的运用。
三、对仗技巧学习1. 教师讲解对仗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学生分析《声律启蒙》中的对仗例子,体会其对仗之美。
3. 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对仗句子。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学生分享对《声律启蒙》的进一步理解。
二、声律与对仗应用1. 教师引导学生将声律和对仗技巧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2. 学生分组讨论,创作短小诗歌或对联。
3. 各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三、拓展阅读1. 教师推荐与《声律启蒙》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享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声律启蒙》声律特点和对仗技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创作作品的质量。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二)2024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f288b8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0.png)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二)引言概述:声律启蒙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设计方法,通过音韵、韵律等声音元素的学习与运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详细介绍声律启蒙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从词语搭配、声调变化、语音节奏等方面展开,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声律启蒙教育。
正文内容:一、词语搭配1. 学习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 掌握词语之间的搭配规律3. 能够灵活运用词语进行表达4. 引导学生进行词汇搭配练习5.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词语搭配的尝试二、声调变化1. 学习不同音调的发声方式2. 感知声调对语言表达的影响3. 进行声调演练,提高发声准确度4. 锻炼学生的声音控制能力5. 实践中应用不同声调进行表演和朗读三、语音节奏1. 学习语音的基本要素和运用规律2. 加强对语音节奏的敏感度3. 理解节奏在语言中的作用4. 进行韵律演练,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性5.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语音节奏进行朗读和演讲四、歌曲和诗歌1. 选择适合声律启蒙的歌曲和诗歌2. 注重歌曲和诗歌的音韵特点3. 进行歌曲和诗歌的整体欣赏4. 学习相关表达技巧和表情动作5. 鼓励学生进行歌曲和诗歌的创作和表演五、声律启蒙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1. 音韵元素在语文、音乐等学科中的联系2. 探索声律启蒙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3. 利用声律启蒙提升学生的学科整体素养4. 开展跨学科的探究学习活动5. 总结声律启蒙对其他学科学习的积极影响总结:通过声律启蒙教学设计,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受语音的魅力,加深对词语、声调、节奏的理解,提高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在其他学科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教师在实施声律启蒙教育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声律启蒙小学教案设计意图
![声律启蒙小学教案设计意图](https://img.taocdn.com/s3/m/734973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c.png)
声律启蒙小学教案设计意图教案标题:声律启蒙小学教案设计意图教案设计意图:1. 引发学生兴趣:通过声律启蒙教学,激发学生对语言和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2. 培养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声律启蒙教学,培养学生对声音、韵律和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语感。
3. 提升语文水平:通过声律启蒙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词语和句子结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4. 培养创造力:通过声律启蒙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声律启蒙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案撰写建议和指导: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2.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声律启蒙教材和文学作品,设计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讨论、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教学过程:分析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展示、讲解、练习、巩固和评价等环节。
5. 教学资源: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材、课件、图片、音频等资源,以及学生的学习材料和活动道具。
6. 评价与反馈:设计合适的评价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7. 拓展与延伸: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一些拓展和延伸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8.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一些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9. 教学反思: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关于声律启蒙小学教案设计意图的建议和指导,希望对您的教案撰写有所帮助。
幼儿园声律启蒙课教案:引领幼儿音乐天赋潜能
![幼儿园声律启蒙课教案:引领幼儿音乐天赋潜能](https://img.taocdn.com/s3/m/3dd66bc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5.png)
幼儿园声律启蒙课教案:引领幼儿音乐天赋潜能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音乐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儿园声律启蒙课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激发幼儿音乐天赋潜能,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声律启蒙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二、声律启蒙课的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通过声音、节奏、音调等元素的训练,引导幼儿对音乐的基本要素有所认识,并激发其音乐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通过声律启蒙课的教学,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力,培养其音乐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声律启蒙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集体活动的开展。
三、声律启蒙课的内容设置1. 声音的认知。
教师可以通过发声、辨音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声音,并理解声音的基本特征。
2. 节奏的感知。
通过打击乐器、拍手、跳舞等方式,让幼儿感知节奏的变化和规律,培养其音乐节奏感。
3. 音调的训练。
教师可以借助简单的乐曲或儿歌,让幼儿认识不同的音调,并进行模仿和练习。
4. 歌曲的学唱。
选择一些节奏简单、音调优美的儿歌,让幼儿学唱,并注重发声和表现。
四、声律启蒙课的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
通过各种音乐游戏,引导幼儿感知音乐元素,培养其音乐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2. 听觉教学法。
通过让幼儿听不同的声音、音乐,激发其音乐感知能力,培养其音乐审美情感。
3. 视觉教学法。
通过图画、乐谱等形式,让幼儿初步认识音乐符号和音乐理论知识,培养其音乐素养。
五、回顾与总结声律启蒙课的教学,旨在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引领幼儿认识音乐基本要素,激发其音乐天赋潜能,培养其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素养。
教师在设计声律启蒙课教案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注重听、说、唱、做结合,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学习音乐,为其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ff73c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8.png)
《声律启蒙》教案1、《声律启蒙》(一)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所《声律启蒙》的相关知识,对押韵有初步的认识,大体了解所含典故的内容。
2、使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对押韵有初步的认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声律启蒙》是古代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律启蒙》。
二、范读、带读《声律启蒙》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三、释读1、师读、讲解XXX,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XXX对去燕,XXX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讲解:三尺剑:《汉书》高祖为黥布流矢所中,医曰:可治。
高祖曰:吾提三尺剑取天下,非命乎?命在天,虽XXX 何益。
XXX:《左》XXX侵齐,士皆坐列,曰:XXX之弓六钧。
皆取而传观之。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讲解:清暑殿:《阳宫殿簿》内有清暑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XXX与XXX中秋夜游月宫,见榜曰广寒清虚之府。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2、学生一起说文意。
3、了解知识链接三、朗读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竞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云对——雨,雪对——风,……”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拓展活动:师生交换,明白诗句的压韵。
五、总结课文2、《声律启蒙》(二)教案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所含典故的内容。
2、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节选部分,大部分学生能背诵。
3、使学生在诵读、感悟、会商、交换的过程中不竭提高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节选部分,大部分学生能背诵。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1-5)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1-5)](https://img.taocdn.com/s3/m/9db19ccc680203d8ce2f249e.png)
1. 一东(节选)教学内容: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教学过程:一、播放《声律启蒙》(一东)歌曲播放视频:《声律启蒙》(一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声律启蒙》书籍。
这首歌的歌词源自一本书——《声律启蒙》,它是由车万育编写的。
声——声音,律——音律节奏。
这本书是专门训练儿童对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书。
这里的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好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声律启蒙中的(一东)三、学习《声律启蒙》。
1.正字正音、发现韵脚、读出韵律。
(1)师范读(课件出示)老师给大家读一读,请看大屏幕,注意听清老师读的字音,找找声律的感觉。
(师配乐范读)(2)找特点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押韵。
我们一起把最后一个字读一读。
(生读)这最后的一个字叫韵脚,文章押韵就会使人觉得像旋律般优美。
刚才我们说了,律就是节奏。
自己读读,体会一下。
字对着或者有节奏。
字数相对,你们看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
这是声律启蒙的一个重要特点。
不仅字数相对,它的内容也是相互关联的。
(3)生自读(正音)了解了声律启蒙的这么多特点,你想自己读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指读,一人一句。
(纠正字音,节奏、韵律、字音)最后一句最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齐读)(4)个体读和齐读。
(5)打节奏读。
2. 了解内容、事物相对,讲解典故,激发想象,读出韵味。
这段文字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请大家自己看书默读、借助注释,把不明白的地方看一看,画一画,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巡视。
(1)三尺剑、六钧弓。
师:这和军事有关了,关于三尺剑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师讲故事)相对着剑的是弓了。
六钧弓什么意思?要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弓。
想象着读一读。
(2)师生配合读。
(3)师生对读。
3. 出示图片,进行联想、找到感觉,读出意境。
(1)同学们读的真美,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画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声律启蒙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声律启蒙](https://img.taocdn.com/s3/m/e468bc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c.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一种特殊的诗歌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声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声律启蒙教学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份针对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声律启蒙。
引言: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入声律启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探索如何结合声律启蒙教学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声律启蒙教学的重要性声律启蒙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增强语感:声律启蒙通过对声音的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节奏和音调的感知能力。
这种感知能力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思想的基础,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感。
2. 提高表达能力:声律启蒙通过唱和朗读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声律启蒙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加自信和准确地表达自己。
3. 培养创新思维:声律启蒙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声律启蒙的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声律启蒙以下是一份针对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声律启蒙。
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和语感。
- 培养学生对音节和音调的理解。
-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对声律的感知- 让学生听不同的声音,如乐器声音、动物的叫声等。
请学生发表对这些声音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特点和魅力。
第二步:引导学生对音节的认识- 通过快乐的语音游戏,让学生玩基于音节的游戏,比如关键词游戏,学生需要根据给出的词语,找出其中的音节。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c73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2.png)
《声律启蒙》教案教案名称:《声律启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声律启蒙》的作者苏轼以及该作品的背景和特点;2.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结构;3.学习并掌握《声律启蒙》中的一首词或曲子;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欣赏《声律启蒙》的其他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声律启蒙》的作者苏轼,以及该作品的背景和特点,引起学生对该作品的兴趣。
二、核心内容教学(30分钟)1.教师介绍《声律启蒙》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分析其特点和意义,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解读。
2.教师导读《声律启蒙》中的一首词或曲子,让学生仔细品味其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3.学生跟读词或曲子,理解其中的声律和意境。
三、练习与巩固(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自选一首《声律启蒙》中的其他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回答问题:该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它通过何种手法表达主题?给你的感受是什么?2.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欣赏。
四、拓展与应用(20分钟)1.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诗词或曲子,用《声律启蒙》的创作手法进行模仿或改编,发挥自己的创作能力。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与他人分享。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与鼓励,对学生在分析、欣赏和创作方面的进步给予肯定。
2.教师总结《声律启蒙》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在日常学习中继续学习和欣赏文学作品。
拓展活动:1.提供更多《声律启蒙》的相关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扩大视野。
2.组织学生进行文学演讲或朗诵比赛,以加深对《声律启蒙》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资源:1.《声律启蒙》的诗词或曲子文本;2.相关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资料。
教学反思:《声律启蒙》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该作品的学习与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本教案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在文学领域的素养。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声律启蒙》教案
![《声律启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f969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b.png)
《声律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背景、作者及文学价值,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其中的片段;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朗读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声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声律启蒙》的背景、作者及文学价值2. 第二课时:学习《声律启蒙》中的声母、韵母、声调知识3. 第三课时:学习《声律启蒙》中的对仗、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4. 第四课时:分析《声律启蒙》中的经典片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5. 第五课时:总结学习收获,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声律启蒙》中的声母、韵母、声调知识,理解对仗、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分析《声律启蒙》中的经典片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声律启蒙》的背景、作者、文学价值及文中的声律知识。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3. 采用朗读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4. 采用背诵法,加强学生对文中经典片段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声律启蒙》的背景、作者及文学价值有一定的了解。
2.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中的经典片段。
3.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声律知识,能够理解对仗、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4. 学生能够分析《声律启蒙》中的经典片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5. 学生对古典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培养了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声律启蒙》原文及其注释、翻译;相关背景资料;教学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声律启蒙》原文,了解基本内容;搜集作者及作品的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一)2024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54cbf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7.png)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一)引言概述:声律启蒙教学设计是针对儿童音乐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声音和音乐的感知与表达,提升儿童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分五个大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正文内容:1. 教学目标:- 培养儿童对声音和音乐的感知能力。
- 培养儿童对声音和音乐的表达能力。
- 培养儿童对节奏和音调的感知和掌握能力。
- 培养儿童对音乐欣赏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 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 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音调、音乐符号等。
- 儿童歌曲的唱法和歌词学习。
- 节奏感训练和韵律感训练。
- 创作和表达自己的音乐作品。
3. 教学方法:-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儿童感知和表达声音。
- 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活动,使儿童能够真实地感受音乐。
-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资源,增加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 分组合作教学: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个性化教学: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特点,个性化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
4. 教学评价:-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儿童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来评价他们的音乐能力和兴趣。
- 口头评价:通过问答和讨论等方式,评价儿童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 创作评价:评价儿童的音乐创作作品,包括音乐作品的创新性、表达力和艺术性。
- 组织评价:评价儿童在合作和沟通方面的表现,包括小组合作和集体表演等。
5. 教学策略:- 激发兴趣:通过引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 分层教学:根据儿童的音乐水平和能力,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 情感鼓励:通过赞扬和鼓励,增强儿童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自信心。
- 想象创造:鼓励儿童进行音乐的想象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 跨学科教学:将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be21c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1.png)
声律启蒙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声律启蒙》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由学者贾存仁编纂。
该书以诗词的形式,通过对仗、韵律、意境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儿童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本教案旨在通过声律启蒙教学,提高学生对汉语音韵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其文学素养,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如对仗、韵律、意境等。
2.培养学生对汉语音韵美的感知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其文学创作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声律启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对仗的技巧与应用3.韵律的规律与特点4.意境的营造与表现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声律启蒙的背景及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对古典诗词的喜爱及感受。
2.声律启蒙基本概念与分类(1)教师讲解声律启蒙的基本概念,如对仗、韵律、意境等。
(2)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声律启蒙的分类及特点。
3.对仗的技巧与应用(2)学生进行对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韵律的规律与特点(1)教师讲解韵律的规律,如押韵、平仄等。
(2)学生通过诗词鉴赏,感受韵律之美。
5.意境的营造与表现(1)教师讲解意境的营造方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2)学生进行意境创作练习,提高文学素养。
(1)教师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分析其声律特点。
(2)学生进行诗词创作,运用所学声律知识。
7.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及创作成果。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探究能力。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诗词创作质量,考察其声律知识掌握程度。
3.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4.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促进相互学习。
六、教学资源1.教材:《声律启蒙》2.辅助材料:古典诗词选集、声律启蒙相关书籍3.多媒体资源:诗词鉴赏音频、视频七、教学建议1.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声律启蒙诵读教案
![小学生声律启蒙诵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d38b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0.png)
小学生声律启蒙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3.掌握声律启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能够朗读和背诵声律启蒙的诗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声律启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声律启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能够朗读和背诵声律启蒙的诗歌。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声律启蒙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声律启蒙的韵律之美。
2.学习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10分钟)。
教师向学生讲解声律启蒙的基本知识,包括韵律、押韵、对仗等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声律启蒙的特点。
3.学习声律启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声律启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朗读、背诵、韵律感训练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声律启蒙的基本技能。
4.诵读练习(20分钟)。
教师选择一些经典的声律启蒙诗歌,让学生进行诵读练习,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5.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声律启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提高朗读和背诵的能力。
四、课堂延伸。
1.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声律启蒙诗歌,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语感。
2.朗诵比赛,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才华,激发学生学习声律启蒙的兴趣。
3.创作诗歌,引导学生进行声律启蒙诗歌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声律启蒙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诵读练习和课外阅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律启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其中的第一篇“一东”全篇压“ong”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别有韵味。
学情分析:
通过平时的基础积累,学生能感受到古诗文的节奏韵律,但难以用语言表达。
学生朗读时能用心体会诗句意境,但头脑中缺乏想象。
学生积累诗句数量充足,但不会学以致用,感受其中的在联系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去引经据典。
在理解方面,要求学生应该大致了解古诗文的意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2、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容。
3、通过讲解《声律启蒙》书籍特点,引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探索,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4、在一种典雅的国学氛围中受到熏,培养学生温文儒雅的气质,提高学生在修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声律启蒙》的音调特点,了解“对对子”的基本特征,增强学生语感。
2、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带上节奏,找到韵味,想象意境的熟练诵读《声律启蒙》“一东”的部分容。
声律启蒙
第一课一东
教学容:
声律启蒙第一课《一东》第一节。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的朗读韵文。
2、初步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能熟练朗读韵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故事导入:《夸父逐日》
师:今天,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对韵歌,请大家看。
2.出示韵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燕对鸣虫。
二、指导过程
(一)初读原文:
1、教师示读原文;
2、教师领读原文;
3、学生互读,后指名读:谁来读给大家听?
4、听完他们的朗读,让我们自己再来读一读,一定要把字音都读准。
(二)品读对韵:
1、孩子们,现在让我们都来看这一段对韵歌,里面藏着的对子可
真不少,你能找出来吗?(PPT,大屏幕)
2、生汇报:
预设:
(1)云对雨
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2)指导朗读:
师:来,咱们把前面这一部分连起来读一读。
A、谁来试着读一读?
B、讲授:这么简单的对子,如果我们能读得更加干脆利落,会
更好听,不信,你们试试看。
(生自由读)
C、指名读
(3)还有对子吗?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4)指导朗读:
这组对子,比起刚才字数多了,你认为我们该怎么读更好听呢?
讲授:读起来不能那么干脆,但我们读起来,既要流畅,还要让大家听出清晰的节奏。
A、教师读
B、自己试试看
C、谁想读?
D、小嘴角翘起来,头摇起来美美的读,就更好听了,自己再试试
看
(四)讲授韵脚朗读方法
下面,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落在大屏幕上,再把这几句对韵连起来再来读一读。
(五)学生自由朗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
第二课一东
教学容:
声律启蒙第二课《一东》第二节。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的朗读韵文。
2、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朗读背诵韵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一东的第二节。
出示一东的第二节韵文。
二、初步练读
1、教师示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三、反复诵读
1.自由读
2.同桌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小组轮读
5.配乐读
四、讲述故事
《嫦娥奔月》
五、配乐全班齐声朗读。
第三课一东
教学容:
声律启蒙第二课《一东》第三节。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的朗读韵文。
2、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能熟练的朗读背诵韵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一东的第三节。
出示一东的第三节韵文。
二、初步练读
1、教师示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三、反复诵读
1.自由读
2.同桌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小组轮读
5.配乐读
四、配乐全班齐声朗读。
第四课二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朗读声律启蒙·二冬篇。
2、熟读韵文,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受大自然的相对的动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熟练朗读韵文,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感受国学瑰宝之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兴导入:
1.上课前,老师请一位同学背诵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
2.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声律启蒙第四课《二冬》,课件出示韵文原文。
二、初读原文:
1.教师示读。
2.教师领读,学生跟着读。
3.学生同桌之间自由练习朗读。
三、反复练读:
1、学生自由练读;
2、全班齐读;
3、男女生比赛朗读;
4、小组比赛朗读。
四、韵文典故
师讲故事《叶公好龙》
五、全班配乐诵唱
第五课二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朗读声律启蒙·二冬篇。
2、熟读韵文,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提问了解大自然的相对的动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熟练朗读韵文,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感受国学瑰宝之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了声律启蒙二冬的第一节,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冬的第二节。
2.课件出示韵文原文。
二、初读原文:
1.教师示读。
2.教师领读,学生跟着读。
3.学生同桌之间自由练习朗读。
三、反复练读:
1、学生自由练读;
2、全班齐读;
3、男女生比赛朗读;
4、小组比赛朗读。
四、韵文典故
师讲故事《《妇打虎》
五、全班配乐诵唱。
第六课二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朗读声律启蒙·二冬篇。
2、熟读韵文,了解对子的相关特点,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提问了解大自然的相对的动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熟练朗读韵文,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感受国学瑰宝之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了声律启蒙二冬的第二节,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冬的第三节。
2.课件出示韵文原文。
二、初读原文:
1.教师示读。
2.教师领读,学生跟着读。
3.学生同桌之间自由练习朗读。
三、反复练读:
1、学生自由练读;
2、全班齐读;
3、男女生比赛朗读;
4、小组比赛朗读。
四、韵文典故:
师讲故事本节韵文典故。
五、全班配乐诵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