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学——第十三章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ppt

合集下载

生物制药学——第十三章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

生物制药学——第十三章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

配方模式:
有人乳、全蛋白、FAO(联合国粮食组织)、 FAO-WHO(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血浆游离氨基酸模 式。
不同类型的AA输液
氨基酸 营养输 液 代血浆 用输液 止血用 氨基酸 输液 婴幼儿 用氨基 酸输液 是一种给人体补充蛋白质营养的静脉注射液, 其氨基酸组成的配比依 其模式不同而不同,如 FAO 模式、FAO/WHO 参考模式、人乳和鸡 蛋蛋白模式、土豆-鸡蛋模式等。 此类氨基酸输液以及补充维持患者血容量为目的,通常采用 11 种氨 基酸组成,输液中加入右旋醣酐等作为血容量补充剂。 这种氨基酸输液由普通氨基酸输液与止血剂如氨基己酸组成, 它一方 面补充因失血引起的蛋白质损失,同时阻止继续出血。
碱水解法:
方法: 6 mol/L 氢氧化钠或4 mol/L氢氧化钡,100 ℃ 水解6 h。
产物:多种氨基酸混合物。
优点:水解迅速而彻底,色氨酸不被破坏;
缺点:含羟基或巯基的氨基酸全被破坏,且产生消旋, 工业上多不采用。
酶水解法:
方法:在一定pH和温度条件下,经蛋白水解酶作用 产物:氨基酸和小肽 优点:反应条件温和,无需特殊设备;氨基酸不被 破坏,无消旋作用;
第一节 氨基酸类药物
本节内容
一、氨基酸类药物概述及分类 二、氨基酸类药物的制造方法 三、氨基酸输液
3
一、氨基酸类药物概述及分类
(一)氨基酸的分类
1.蛋白质氨基酸:编码氨基酸(20种)
脂肪族、芳香族、杂环族; 酸性、中性、碱性
2.非蛋白氨基酸:不是蛋白质组分(450种以上)
D型氨基酸、β-氨基酸、γ-氨基酸等 (瓜氨酸、鸟氨酸→精氨酸 )
吸附法: 离子交换法:
(3)氨基酸的精制
结晶、重结晶、溶解度与重结晶结合

生物制药工艺学 第13章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酶类药物讲学课件

生物制药工艺学 第13章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酶类药物讲学课件
的决定性条件; 第四,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 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邓小平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公有制 表 经济为 主 体现
公有资产 在社会总 资产中占 优势
金属辅基与酶活性关系 Cu、Zn-SOD:Zn与分子结构有关,与催化活性无关 Cu与活性有关,对酶活力是必需的 Mn-SOD:Mn对酶活力是必需的 Fe-SOD:Fe对酶活力是必需的
1.以牛血红细胞提取Cu、Zn-SOD的工艺
【收集】
【洗涤】
新鲜牛血 离心
红细胞
2%NaCl
【溶血】
干净红细胞
H2O,30min
再次,有利于增加生产、扩大服务;
最后,有利于积累资金,增加财政收入;
此外,还可以促进经济落后地区、落后行 业的经济发展。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 讨论
1.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说出,多种所有制 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新变化?
2.如何评价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 优劣,应该以什么为标准?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我们身边的公有制企业
中国石油
大唐电信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第二,消灭剥削 ,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第三,保证其它所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
生物制药工艺学 第13章 生化 药物制造工艺(酶类药物)

生化药品生产技术

生化药品生产技术
Ø对易受重金属影响的,可添加EDTA等螯合剂。
(3)抑制水解酶的作用:抑制剂、热等。 (4)其它保护措施:冷、热、酸、碱
(三)影响提取的因素
1、温度
提取温度 ↑溶解度 ↑ 。
温度↑ 物料的粘度↓,有利于分
子扩散和机械搅拌。 对不耐热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
一般在0~10℃进行提取。
2、酸碱度
多数生化物质在中性条件下较稳定,pH 值一般应控制在4~9范围内, 避免目的物 的等电点 。
(一)生物药物原料的选择、预处理、 与保存方法
(二)生物药物的提取 (三)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天然生物材料制备生化药物的过程
基本原则 v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新鲜材料 v来源丰富易得 v制造工艺简单易行 v成本低 v经济效果好
v机械法 v物理法 v生化和化学法
v酸、碱、盐水溶液提取法 v表面活性剂与反胶束提取法 v有机溶剂提取法 v双水相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技术 v分子蒸馏法
石油醚
脱脂(脂类、色素、萜类等)
苯、乙醚、氯仿、 甾类、萜和挥发油、生物碱、
乙酸乙酯
各种苷元
正丁醇

乙醇、甲醇
蛋白、多糖以外的各类成分

苷、生物碱盐、鞣质、氨基
酸、蛋白、糖
2、溶剂选择的原则
①目标成分易溶,杂质成分难溶; ②惰性,不与目标成分反应,即使发生反应也应该属于可逆性的; ③经济、安全、后续操作容易进行。
人工制备的生物原料:工程 菌、工程细胞及转基因 动植物等。
动物脏器: 胰脏、脑、 胃粘膜、肝脏、脾 脏、小肠、脑垂体、 心脏等。
人体组织:人血、尿 液、胆汁
天然生物材料来源
海洋生物:海藻、腔肠动 物;节肢动物、软体 动 物、棘皮动物、鱼 类、爬行动物、哺乳 动物。

生物制药工艺学课件

生物制药工艺学课件

基因突变与蛋白质改造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蛋白质进行定点 突变,以改善其功能或提高其稳定性 。
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正常基因导入病 变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基因。
基因诊断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检测基因突变、单 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疾病,为疾病的 预防和诊断提供依据。
细胞工程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实现细胞的 大量扩增和生产,用于药物筛
采用先进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如超滤、纳滤、色谱等,降低下游 处理的成本。
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培养
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实现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培养,提高单位体积 内的产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副产物利用和废物处理
通过合理利用副产物和有效处理废物,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物 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05
CATALOGUE
特点
以生物技术为基础,涉及微生物、细胞、酶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利用,具有高度 专业化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
生物制药工艺学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抗生素生产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抗生 素等药物。
疫苗制备
利用微生物或细胞培养技术制 备疫苗。
重组蛋白质药物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蛋白质 并生产药物。
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 疾病和癌症等疾病。
生物制药工艺学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生物制药工艺学概述 • 生物制药工艺流程 • 生物制药工艺中的关键技术 • 生物制药工艺的优化与改进 • 生物制药工艺的法规与伦理问题
01
CATALOGUE
生物制药工艺学概述
生物制药工艺学Leabharlann 定义与特点定义生物制药工艺学是一门研究利用生物技术制备药物的方法和过程的学科。

生物制药工艺学第13章生化药物制造工艺核酸药物

生物制药工艺学第13章生化药物制造工艺核酸药物

3.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单核苷酸类:AMP、UMP、IMP、cAMP、CoA 等 核苷二磷酸类:尿二磷葡萄糖(UDPG)、胞二磷胆碱(CDP-
Choline) 核苷三磷酸类:ATP、CTP、UTP、GTP 等 核苷酸类混合物:5-核苷酸、2 -核苷酸、3-核苷酸等
4.多核苷酸: 二核苷酸:CoⅠ、CoⅡ、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多核苷酸类:RNA、DNA、poly I:C、poly A:U、转移因子(TF)

依据结构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分类
具有天然结构的核酸类物质
如:肌苷、ATP、GTP、CTP、UTP、CoⅠ 等
来源:提取或发酵 特点:毒副作用小
自然结构碱基、核苷、核酸类结构的类似物 如:巯嘌呤、阿糖胞苷、聚肌胞等 来源:以核酸类物质为前体通过“化学法”
或“酶法”进行半合成 特点:毒性较大
RNA的生产
生理盐水捣碎1m i n 离心30 m i n
沉淀
沉淀
生理盐水洗3次
【提取】
SDS
-乙醇-水 离心
【沉淀】
上层液 乙醇
沉淀 【干燥】
固体DNA(粗) (有活性)
加5%S DS 溶液至1/1 0体积
粗品DNA加水溶解 搅拌1h,离心1h
Na Cl 至1M 冷乙醇
DNA沉淀
上清液
核苷酸的制备
水解法
发酵法
IMP积累的主要途径(前提)
◆保证IMP合成路线畅通:
保证关键酶PRPP转酰胺酶的活力---解除腺嘌呤及 衍生物的组遏和反馈抑制
◆阻断IMP的去路:
阻断SAMP合成 阻断IMP的分解
筛选获得缺乏SAMP合成酶的腺嘌呤缺 陷菌株,提供亚适量的腺嘌呤。
◆使积累的IMP渗透到细胞外: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课件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课件

05
生化药物制造的未来 展望
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01
02
03
基因工程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 新型生化药物,提高药物 疗效和安全性。
细胞工程技术
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实现 细胞培养和细胞分化,为 生化药物的生产提供新的 途径。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在生化药物制造 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如 纳米药物载体、纳米药物 制剂等。
20世纪初,生化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开始起步,主要集中在酶和多 糖类产品的开发。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化药物的种类和应用 范围逐渐扩大。
成熟阶段
20世纪末至今,生化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成为 医疗保健领域的重要支柱之一。
02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流 程
原料选择与处理
原料选择
VS
详细描述
基因工程技术通过克隆和表达目标基因, 实现对生化药物的合成和生产。该技术广 泛应用于蛋白质、酶、细胞因子等生化药 物的制备过程。基因工程技术能够提高目 标蛋白的表达量、纯度和稳定性,降低生 产成本,为生化药物的生产提供新的途径 。
细胞工程技术
总结词
细胞工程技术是利用细胞进行生化药物生产 和改造的技术,具有高活性、高表达、高产 量等优点。
资源循环利用
02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社会责任
03
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和社区发展,实现企业与
社会的和谐发展。
THANK YOU
根据生化药物的种类和生产需求 ,选择合适的原料,如天然动植 物、微生物等。
原料处理
对原料进行清洗、破碎、提取、 分离等预处理,以便后续的生化 反应和提取分离。

生化制药学课件

生化制药学课件
生化制药学
参考书
• • • • 夏焕章,熊宗贵《生物技术制药》,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宝泉 《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齐香君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 郭勇. 《生物制药技术》(第2版),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 • G 沃尔什 《生物制药学》(原著第2版),化学工业 出版社
• • • • •
熊宗贵《生物技术制药》,高等教育出版社 褚志义《生物合成药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马清钧《生物技术药物》,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陈代杰《微生物药物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王军志《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科学 出版社
杂志 • 中国抗生素杂志 • 药物生物技术 • 生物工程学报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一)天然生化药物
1.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 包括天然的氨基酸、复方氨基酸及氨基酸衍生物
胱氨酸
N-乙酰半胱氨酸
谷氨酸
(一)天然生化药物
2.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1)多肽类药物
(2)蛋白质类药物
催产素

水蛭素(抗凝血,防血栓)
(一)天然生化药物
3.酶与辅酶类药物 (1)助消化酶类 (2)消炎酶类 (3)心脑血管治疗酶类 (4)抗肿瘤酶类 (5)其他 (6)辅酶类
382.5 252.3
分子质量大、结构复杂、生物技术合成
分子质量小、结构简单、直接化学合成
二、生物药物的性质
1、 使用安全,毒性小。 2、 浓度低,杂质含量高,活性高。 • 如胰腺中脱氧核糖核酸酶的含量为0.004%,胰岛 素的含量为0.002%。胆红素在胆汁中的含量为0.05% -0.08%。生长激素抑制素(Somatostatin)在十万只 羊的下丘脑中才含有l mg。
基因治疗 反义核酸药物

生物制药工艺学生化药物制造工艺糖类药物课件

生物制药工艺学生化药物制造工艺糖类药物课件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慢性肝炎、肿 瘤有一定疗效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可克服肿瘤化疗 和放射治疗引起的副作用。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乙型肝 炎及急慢性盆腔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福州海王金象中药制药有 限公司
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
化学药 化学药
用于白细胞减少症,传染性肝炎,神经衰 弱等症的辅助治疗
肿瘤辅助治疗
生物制药工艺学生化药物制造工艺糖类药物
17
肝素生产工艺
1.盐解-离子交换生产工艺
猪肠粘膜
【提取】 PH9.0,50~55℃,2h
【吸附】
提取液 714树脂4mol/LNaCl
树脂吸附物
3mol/LNaCl
洗脱液
【沉淀】 乙醇
粗品肝素 【溶解】
1%NaCl,pH1.5
中药
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
北京协和药厂
化学药品
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萎缩性肌强直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以及因免 疫功能所致的各种疾病。
江西大茅制药有限责任公 司
中药
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药厂 中药
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
中药
保定三九济世生物药业有 限公司
中药
用于神经衰弱,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症,电离辐射及职业性造血损伤及肿 瘤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等症。
滤液
【脱色】 滤液 【沉淀】 肝素钠精品
糖科学






生物制药工艺学生化药物制造工艺糖类药物
1
糖类药物 的分类
单糖
低聚糖
糖的衍生物
多糖
葡萄糖、果糖、 氨基葡萄糖、
维生素C等
蔗糖、麦芽糖、 乳糖、乳果糖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氨基酸类药物ppt课件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氨基酸类药物ppt课件
(2)工艺路线
(5)作用与用途
L一胱氨酸具有增强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促进 皮肤损伤的修复及抗辐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辐射 损伤、重金属中毒、慢性肝炎、牛皮癣及病后或产后 继发性脱发。
(二)发酵法
现在 20 多种氨基酸绝大多数都可以用发酵法生产 或试生产。
氨基酸发酵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者系指通过 特定微生物在以糖为碳源、以氨或尿素为氮源以及其 他成分的培养基中生长,直接产生氨基酸的方法。
1、氨基酸的营养价值及其与疾病治疗的关系
氨基酸为构成天然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故蛋白质 营养价值实际是氨基酸作用的反映。健康人靠膳食中 的蛋白质获取各种氨基酸满足机体需求。 临床上常通过直接输入氨基酸制剂改善患者营养状 况,增加治疗机会,促进康复。 2、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3、治疗肝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至今已发现有 450 种以上非蛋白氨基酸。其中存在 于植物中的约有 240 种,存在于动物中的有 50 种,其 他多存在于微生物中,还不断有新发现的这类氨基酸 问世。
3、衍生氨基酸
经酶催化修饰或化学修饰,在氨基酸的活性基团 上进行甲基化、乙基化、乙酰化、酰胺化、磷酸化等 (由此形成氨基酸衍生物)。 4、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依据人体能否合成划分,氨基酸可分为必需氨基 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不同的生物,要求的必需氨基酸 也不同。人类必需氨基酸有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 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 8种。 精氨酸、组氨酸在人体内合成速度很低,要给予 补充,故又称半必需氨基酸。
L-Lys自乙醇水溶液中得针状结晶,其盐酸盐为 单斜晶系白色粉末,无臭、味苦,熔点263~264℃, 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和乙醚。PI为10.56。
含量测定:采用电位滴定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生氨基酸:以初生氨基酸为前体转化成的其他氨 基酸。
P394, 图13-1
发酵的基本过程





















25
碳源:淀粉水解糖、糖蜜、干薯粉、甲醇、乙醇等。 氮源:硫酸铵、尿素或豆饼水解液等。 菌种:细菌、酵母菌(野生型或人工诱变营养缺陷性)
*绝大部分氨基酸可通过发酵法生产 • 缺点
碱水解法: 方法: 6 mol/L 氢氧化钠或4 mol/L氢氧化钡,100 ℃
水解6 h。 产物:多种氨基酸混合物。 优点:水解迅速而彻底,色氨酸不被破坏; 缺点:含羟基或巯基的氨基酸全被破坏,且产生消旋,
工业上多不采用。
酶水解法: 方法:在一定pH和温度条件下,经蛋白水解酶作用 产物:氨基酸和小肽 优点:反应条件温和,无需特殊设备;氨基酸不被
破坏,无消旋作用; 缺点:水解不彻底,产物中除氨基酸外,尚含有多
肽。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蛋白及蛋白胨。
(2)氨基酸分离
溶解度法:溶解度的差异 特殊试剂法:
邻二甲苯 4 磺酸 亮氨酸 盐 氨水 游离的亮氨酸 HgCl2 组氨酸 汞盐 处理 游离的组氨酸 苯甲醛 精氨酸 苯亚甲基精氨酸 HCl 游离的精氨酸
3.衍生氨基酸:活性基团经化学修饰 谷氨酰胺、5-羟色胺酸、硫酸甘氨酸、磷葡精
氨酸等 4.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8种必需AA(人): 亮、异亮、赖、苯丙、甲硫、 苏、色、缬。 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能自身合成
(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1. 氨基酸的营养价值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2. 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3. 治疗肝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4. 治疗脑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氨基酸及衍生物 5. 用于肿瘤治疗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6. 其他氨基酸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三篇
重要生物药物制造工艺
第十三章 生化药物制造工艺
生物药物的类别
(一)天然生物药物 1.微生物药物 microbiol medicine 2.天然生化药物 Biochemical medicine 3. 海洋生物药物 marine medicine
(二)生物技术药物(新生物制品) 1.DNA重组药物(DNA recombinant medicine)——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药物 2. 基因药物
生化药物发展概况
有机溶剂分级分离、等电点沉淀等 --------粗提物
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超滤等技术 --------提高了产品的纯度和收率
多种层析技术、超速离心等 --------高纯度的生化药物
分类
氨基酸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 蛋白质类药物 核苷酸与核酸类药物 酶类药物 多糖类药物 脂类药物
200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氨基酸原料药
二、氨基酸类药物的制造方法
(一)蛋白质水解法 L-胱氨酸、L-半胱氨酸
(二)发酵法 苏、异亮、缬、精、组、脯、鸟、瓜、赖、亮
(三)酶转化法 丙、天冬、色
(四)化学合成法 甘、蛋、丙、丝
(一)水解法
1、基本原理与过程
以毛发、血粉及废蚕丝等蛋白质为原料, 通过酸、碱或酶水解成多种氨基酸混合物, 经分离纯化获得各种药用氨基酸的方法称 为水解法。
产物浓度低,设备投资大,工艺管 理要求严格,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L-赖氨酸的制备(发酵法)
赖氨酸的性质: pI 10.56,不溶于乙醇、乙醚,可易溶于水。
作用与用途: L-Lys为必需氨基酸,也是复方氨基酸输液的重
要成份之一。近来有关研究发现赖氨酸对人的脑 部神经中枢细胞有很好的修复作用,还可以治疗 癫痫病、老年性痴呆、脑出血等。
1.药理学特性:
1 药理活性高,针对性强
2 毒副作用少,营养价值高
3 生理副作用常有发生
免疫原反应,过敏反应
2.理化特性:
1
有效物质含量低,杂质多,工艺
复杂,收率低,技术要求高。
2
结构复杂,生物活性受空间结构
严格限制,稳定性差。
3
生物材料易染菌,腐败。
3.天然生物药物是新型药物的先导物
通过合理的药物设计,可以创造 出疗效更高,作用更专一,更易为机 体接受,副作用与不良反应更小的新 药。
(三)合成或半合成生物药物
生化药物的定义、特点、分类
定义:具体运用生物化学研究方法,从
生物体中经提取、分离、纯化等手段获得 的天然存在的生化活性物质或将上述这些 物质加以结构改造或人工合成创造出的自 然界没有的新的活性物质,通称生化药物 (Biochemical medicine)。
生化药物的特性
吸附法: 离子交换法:
(3)氨基酸的精制
结晶、重结晶、溶解度与重结晶结合
2、用水解法生产氨基酸的品种及工艺
L-胱氨酸的制备 HOOC CH CH2 S S CH2 CH COOH
NH2
NH2
L-Cys2的特点:pI 5.05,不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可溶于
无机酸或无机碱。
工艺路线:
毛或发 酸水解 水解液 NaOH中和(pH 4.8) 粗品Ⅰ 粗制:HCl、活性炭 滤液 NaOH中和(pH 4.8) 粗品Ⅱ 精制:HCl、活性炭 滤液 氨水中和(pH3.5~4.0) L 胱氨酸
* 主要过程:水解、分离和结晶精制。
(1)蛋白质水解
酸水解法:
方法:6~10 mol/L 盐酸或8 mol/L 硫酸,110~120℃ 水解12~24 h。
产物:多种氨基酸混合物。 优点:水解迅速而彻底;无消旋作用; 缺点:色氨酸全部被破坏;丝氨酸、络氨酸部分破
坏;天冬酰胺、谷胺酰胺脱酰胺基;产生大量废 液污染环境。
含量测定:滴定法 作用与用途:p393
(二)发酵法
发酵的基本原理:
利用微生物酶的作用,将培养基中有机物转化 为细胞或其他有机物的过程。
初生氨基酸:微生物利用固氮作用、硝酸还原及自 外界吸收氨使酮酸氨基化成相应的氨基酸。或微生 物通过转氨酶作用,将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移至另 一种α-酮酸上,生成新的氨基酸。
维生素与辅酶类药物
第一节 氨基酸类药物
本节内容
一、氨基酸类药物概述及分类 二、氨基酸类药物的制造方法 三、氨基酸输液
3
一、氨基酸类药物概述及分类
(一)氨基酸的分类
1.蛋白质氨基酸:编码氨基酸(20种)
脂肪族、芳香族、杂环族; 酸性、中性、碱性
2.非蛋白氨基酸:不是蛋白质组分(450种以上)
D型氨基酸、β-氨基酸、γ-氨基酸等 (瓜氨酸、鸟氨酸→精氨酸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