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十章考试重点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1)改变不良行为,惩罚是有必要的。
(2)惩罚的两种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 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 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活动。
(3)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否则损害学生自尊,或 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行为。
四、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 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 用。
(一)奖励
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 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 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 奖励应该及时。外部物质奖励不可滥用。
(二)惩罚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 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
强化不仅包括外部强化,还包括自我强化和替代强 化。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 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 己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2、态度的情感成分
2013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第十章-态度和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学习态度的实质,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态度。对于该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经常表现为趋避、喜恶等,这些倾向性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又不是一一对应的。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倾向,但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二)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结构比较复杂,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理解品德这一定义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第二,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第三,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虽然品德离不开道德,但是品德与道德也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为:
心理学第十章
第二部分心理学
第十章个性心理特征
一、名词解释
1、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气质: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识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才能与天才:是指为了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才能既包括一般能力,又包括特殊能力。天才是指才能的高度发展。它是各种能力的最完备的结合,使人能够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
5、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大脑的解剖生理特点,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6、智力:即一般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7、智商:是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为了避免计算中出现小数,将商数乘以100,又叫比率智商,以后韦克斯勒又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
二、填空题
1、一般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又叫智力。
2、特殊能力是为完成专门或特殊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3、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能力为前提。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
4、勤能补拙说明了性格的勤奋能弥补能力不足心理原理。
5、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6、大多数人素质相差不大,他们的智力发展的差异是由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造成的。
7、智商表示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之间的关系,即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之比。
心理学练习题(第十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十章)
一、填空题。
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总体上来看呈正态分布。
3.特殊能力是一般能力在具体活动中的具体化。
4.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5.巴甫洛夫发现人的神经系统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征。
6.才能的高度发展即天才。
7.当个人把某个群体作为一种尺度,使自己行为有所参照,那么这个群体被称之为参照群
体。
8.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9.气质具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二、选择题。
1.具有核心意义的性格的结构特征是(D)
A、理智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态度特征
2.在智力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是(D)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能力
3.下列哪种是人的特殊能力(C)
A、观察力
B、记忆力
C、节奏感
D、注意力
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反映人的个性的(D)
A、整体性
B、稳定性
C、社会性
D、独特性
5.“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属于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A)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6.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序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C)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7.个性的个别性集中表现在(C)
A、个性倾向性系统
B、自我意识系统
C、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D、动力特征系统
8.巴甫洛夫发现神经系统具有(D)三个基本特性。
A、强度、指向性和平衡性
B、强度、指向性和灵活性
C、强度、平衡性和稳定性
D、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自考《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
《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由来及发展,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历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方法。本章重点如下:
〔一〕基本概念:感应性P8、心理、心理状态P5、认知过程P2、情感过程P3、意志过程P4、个性P4〔二〕思考题:
1、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怎样证明?
答:动物对生物学刺激做出反应,说明心理现象产生。蚯蚓试验证明。
2、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何本质区别?
答:语言的出现,产生了思维,对事物本质做出反应。
3、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如何证明?P7
答: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脑的发展导致心理的发展。〔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如狼孩等〕〔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应。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有何根据?P15-16
5、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意义?P18〔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基本概念:神经元P27、突触P29、本能、反射P49、反射弧P49、反馈P49、兴奋过程P47、抑制过程P47、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P50、第一信号系统P53、第二信号系统P53〔二〕思考题:1、简述突触的结构和功能。P29-30
答:突触的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突触的机能主要是使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进行通讯联络,使神经冲动有效地在神经系统内传导。
2、为什么说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有何根据?P30
3、简述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的功能。P33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名词解释
1.品德
2.道德
3.前习俗水平
4.道德情感
5.意义障碍
4.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认同B.模仿C.从众D.内化
5.(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A.意向B.品德C.态度D.观念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所表现或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是( )。
A.依从B.认同C.内化D.参与
7.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化分为( )。
A.顺从、认同和内化B.顺从和认同
C.逆反、认同和内化D.认同和内化
8.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
A.道德意志B.道德行为C.道德信念D.道德情感
9.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
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
1O.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行为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认识
11.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
A.一年级B.三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
12.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B.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好孩子”取向阶段
A.组织B.反应C.接受D.性格化
16.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 )。
心理学第十章
第十章
1、人际交往:动态的角度来说,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间接的交流和物质方面的交
换.静态的角度来说,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一种非规范性的关系.
2、人际交往的条件:交往双方共同理解并使用的符号系统、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
界干扰、信息接受者有适宜的心理准备。
3、交往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信息源、信息、信息渠道、接受者。
4、信息的转换有两个基本操作:编码和译码。
5、根据社会个体人际反应的外部表现,可分为:外露型、内涵型、伪装者。
按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分为:血缘型、地缘型、业缘型。
根据对需要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把人际关系需求分为:包含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情
感的需求。
依据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将人际关系分为:谦让型、进取型、分离型。
根据人们交往的相互关系,可将人际关系分为:合作型、竞争型、分离型。
根据人际关系的维系程度,人际反应方式分为:稳固型、松散型、偶发型。
6、简述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及意义?
答: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等。
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动机是人际交往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交往手段。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及行为等心理因素的不同组合,相互作用,形成人际交往不同的思想基础,动作特征、感情色彩、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从而表现出人际关系的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包括低层次(低水平人际关系)、中等层次(一般水平的人际关系)、高层次(高水平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
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
一、单选题
1.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 ( )为中介的。
A.动机B.态度C.需要D.体验2.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时,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 (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3.俗话说的"想吃粥,又怕烫"是指动机冲突中的 (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4.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评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方式,或用学习反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是激发学生的( )。
A.成就动机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5.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动机分为 ( )。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C.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D.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6.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文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 ( )。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具有最强大的力量C.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D.不同的人对低级需要的需求是不同的7.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遵循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说()。
A.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个U字形曲线B.中等强度的动机具有最高的工作效率C.动机越强,工作效率也越高D.不同的任务具有相同的最佳动机水平8.当人们的意志行为受到干扰或阻碍时会体验到挫折,挫折时会产生的反应?( ) A.情绪性反应B.理智性反应C.个性变化D.智力变化9.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 ( )。
2021年自考《学校心理学》第十章 家庭心理咨询
2021年自考《学校心理学》第十章家庭心理咨询第十章家庭心理咨询
1、家庭心理咨询的原则和形式:
中立性原则;客不雅性原则。
形式:06年04
1)个人心理面接;2)并行心理面接;3)协同心理面接;
2、亲子关系的概念和特点:07年简答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法定的血缘关系,同时也是指父母如何养育、对待子女,反过来又是如何对待、认识父母的这样一种互助的社会人际关系。
特点:一是互动性,即亲子之间是彼此依存、彼此作用而向前发展的;
二是阶段性,亲子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的发展又是具有阶段性的。
3、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07年04
家庭心理咨询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互补的关系,其主要咨询的问题分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儿童、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发展,在家庭生活中的适应问题等。
第二,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
第三,亲子关系的类型调整。
第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第五,对在学校和家庭中已经产生不适应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儿童、青少年的指导和咨询。
4、亲子关系的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保姆林德的父母教育四维度:
第一,父母控制性维度。
第二,成熟性要求维度;
第三,交往性维度;
第四,支持性维度;
后来,他把亲子关系划分为四个类型:
1)权威型:高控制、高反应;
2)专制型:高控制、低反应;
3)宽容型:低控制、高反应;
4)放任型:低控制、低反应;
日本意天良理学家户川行男、品川不贰郎等提出十类:
一、拒绝亲子关系:1)消极的拒绝型2)积极的拒绝型
二、支配的亲子关系:1)权威型2)野心型
三、过庇护的亲子关系:1)干涉型2)不安型
四、服从的亲子关系:1)溺爱型2)盲从型
教师资格考试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
第十章情绪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2.情绪纬度和情绪纬度理论 1、情绪的纬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 2、情绪纬度的理论:(1)【三维理论】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纬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纬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纬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纬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纬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纬度之间的关系。(2)【四维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等四个纬度。 3.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4.情绪与脑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主要与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部位有密切关系。其中边缘系统在情绪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正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位活动,而负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主要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外分泌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5.情绪理论 1、情绪的早期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坎农-巴德学说』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 2、情绪的认知理论『阿诺德“评定-兴奋”说』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
心理学[第十章情绪和情感]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情绪、情感的基本问题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人的情绪、情感总是和一定的刺激情景相联系。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自我感受。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是表情,比如面部表情、姿态表情等。生理唤醒是指伴随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反应。
二、情绪和情感的相互关系
情绪和情感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某些时候统称为感情。它们的区别主要是:
(一)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关的体验,例如饮食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能引起愉快或不愉快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常用来描述具有稳定的、深刻社会意义的感情。
(二)情绪带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某种情境的消失就会使得某种情绪消失;而情感具有较大的深刻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受情境的影响很小。
(三)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因此带有冲动性;情感的产生则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因而较少冲动性。
情绪和情感虽然有区别,但是二者又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的。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而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深含着情感。
三、情绪、情感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心理生活和社会实践
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动机作用
情绪、情感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
第十章品德心理
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一、品德与道德
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心理学研究对象。
道德是由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动规范。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道德不以个人的存亡为转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最高水平是道德信念)
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
第二节品德的形成
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
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指南,成为人的道德信念。
二、道德品质形成的开端与基本条件
(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多开端性(可以从知、情、意、行根据实际选择)
(二)、条件
1、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
2、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3、在道德实践中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特殊性
1、知情意行在教育活动中经常是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2、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3、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来形成(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同伴交往)
四、品德形成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理论
1、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对偶故事)
2、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10岁是分水岭),过程不可逾越。
3、发展阶段:
①自我中心主义(2~5岁):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②权威阶段(6~8岁):权威的规则与要求不能更改。
③可逆阶段(8~10岁):平等阶段,道德行为准则只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
④公正阶段(11~12岁):真正的平等。
4、评价:研究有创造性;但当时影响不大。
发展心理学[第十章成年中期心理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成年中期心理的发展
成年中期作为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像其他阶段一样,有自己的特点。它由青年而来,向老年而去,其间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过程所反映出来的生理、心理特征就是中年期的发展特点。
第一节成年中期的一般问题
一、年龄阶段
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划分青年、中年、老年的年龄界限也随之变动;并且在具体研究中,由于所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不同个体健康状况和衰老程度相差很大。
二、基本特征
中年期处于青年和老年之间,因此,中年人的生理变化反映的就是由青年到老年生理方面的变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身体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体重不断增加、身体发胖、头发开始变白、变稀,脸部、颈部、手臂、手等处的皮肤开始变得粗糙,视力和听力开始下降。人到中年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在逐渐变老,甚至意识到死亡问题.由于更年期的出现,健康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中年人的智力发展表现出一些复杂的特点,在这个时期,由于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中年人的人格发展过程也更复杂。
第二节成年中期的生理性特征
人到中年后期,既是生理成熟期,又是经历巨大变化的转折时期,医学上称为更年期。男性和女性都有更年期.
一、更年期
(一)女性更年期
女性更年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即性腺功能开始衰退直至完全消
失的时期,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为8~12年.多数妇女的更年期发生在45—55岁,平均年龄为47岁左右,也有少数人要到55岁左右才进入更年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质的增强,绝经期已经出现了向后推延的趋势。在更年期中,妇女出现的诸多症状统称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及个性倾向性
2、成就动机理论
默瑞认为,人格的中心由一系列需要构成,其 中之一即成就需要,这一需要使人表现出:追 求较高的目标,完成困难的任务,竞争并超过 别人。 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难度较大,有一定 风险的开创性工作,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 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成就动机低 的人,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少的任 务或职业。
(1)马斯洛将人的社会性需要也看成是与生 俱来的潜能,将人类的一切需要都看成是由潜 能决定的,因此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 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马斯洛强调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 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 作用。 (3)马斯洛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他的许多概 念是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 念的现实社会内容。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 个体成败的经验,一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1、个体成败的经验 个体成败的经验也有两类:一类是个体成败的 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这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 成的最主要因素。 另一类是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这类经验是 行为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 验,它对自我效能感也具有重要影响。
2、个体的归因方式
个体的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 感的形成。如果个体将成功的经验归因 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任务 难度等,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 力等,也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单选题] 1、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A 伦理的道德情感
B 想象的道德情感
C 直觉的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单选题] 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
[单选题] 3、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A 道德认识
B 道德信念
C 道德情感
D 道德意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道德信念。
[单选题] 4、()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 能力
B 性格
C 态度
D 气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态度是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单选题] 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它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人们坚持某种道德义务并决心践行它的时候,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使人们严格要求自己,果断地做出行为抉择,并努力保持自己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单选题] 6、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 知识经验
B 观念和信念
C 道德认识
D 道德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心理学考试重点考点
第一章绪言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是指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务地特征与联系的心理活动。情绪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的心理活动。意志过程是人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在一定的动机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2、认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的关系:前者是后两者的基础,而后两者可以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推动人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发展和深入。
第二章个性心理
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倾向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它是人的心理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是多种心理特征地独特组合,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差异。
第三章暂时神经联系
1、什么叫做“暂时神经联系”?
暂时神经联系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本来对动物有机体没有意义的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在大脑的相应区域引起了兴奋,同时无条件刺激物在大脑的另一区域也引起了兴奋,经过不断反复,两个兴奋中心之间形成了暂时神经联系,从而形成条件反射,这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
2、心理活动的反映形式有哪些特征?
(1)它不仅能对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做生物学上的反映,而且能对刺激物的信号意义做出反映,后者是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2)心理的反映形式是在个体的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能行为。(3)心理的反映是通过高级神经活动的分析和综合过程实现的,并随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育完善而不断提高其分析综合水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心理健康本章重点:
1、心理健康的标准
2、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3、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4、挫折产生的原因
5、焦虑的应对策略
6、心理防御机制
第一节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科学的健康观念:
1、1948年,WHO提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1978年,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概念: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二)鉴定原则: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三)心理健康等级:1、一般常态心理;2、轻度失调心理;3、严重病态心理。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四、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与工作;
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2008.4)1.有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20%归属于智商,80%归属于情商。情商应归属于心理健康标准中的哪个方面?( )
A.悦纳自己
B.人际关系和谐C,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D.适应环境好(2008.7简答)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2009.4,2007.7,2006.7简答)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节心理健康与压力
一、压力及其来源:
(一)压力概念: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二)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源
1、躯体性压力源
2、心理性压力源
3、社会性压力源
4、文化性压力源
二、压力的身心反应:
(一)压力下的生理反应:
个体在压力状态下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经历警觉反应、抗拒、衰竭三个阶段)
(二)压力下的心理反应:
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等适应性心理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但过度的压力会带来负面反应,出现消极的情绪。三、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一)影响压力的因素:1、经验2准备状态3、认知4、性格5、环境(二)处理压力的方法:
1、不良的应对方法:依赖药物;酗酒抽烟
2、正确的应对方法: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6)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2007.7)与心脏病发作有密切关系的是()
A.躯体性压力源B心理性压力源C.社会性压力源D,文化性压力源(2007.4)18.在全新的生活环境中,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会使人产生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源属于()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D,文化性压力源(2006.7)17.出国留学,缺乏对环境改变所应有的心理准备,难以适应异国文化背景,这种压力来自于()
A.社会性压力源
B.躯体性压力源
C.文化性压力源
D.心理性压力源(2006.4简答)简述压力的影响因素
(2009.7简答)正确应对压力的策略有哪些?
第三节心理健康和挫折
一、挫折的概念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1、外在因素: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
2、内在因素:个人生活条件、人格特点、心理状态、经济水平等
三、挫折后反应:
(一)攻击行为:直接、转向、自我攻击(二)冷漠:
(三)幻想:(四)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保护自己。
1、否认
2、幻想
3、压抑
4、投射:
5、反向
6、转移
7、退行:
8、文饰:
9、补偿 10、升华:
四、挫折的应对策略:
(一)正确认识挫折(二)改变不合理观念
(三)加强修养,勇于实践(四)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2009.7)17.把失恋的挫折感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这种心理防御方法称为() A.升华B.转移C.文饰D.压抑
(2008.7)17.“考试不及格,则说考题太难超出要求。”这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A,反向B.否认C,文饰D.压抑
(2008.7)18.对挫折的积极应对反应是()A.幻想B.升华C.投射D.退行(2007.4)16.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A.反向
B.投射
C.转移
D.退行
(2006.7)18.突然遭遇亲人亡故的个体,初期的反应可能是“这不是真的”。这是哪种自我防御方式的表现?()A.否认B.幻想C.升华D.投射(2006.4)7.身体残疾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事业的成功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种人运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A.反向B,转移C.补偿D.文饰
(2008.4,2007.7,2006.7名词)挫折
(2007.4 论述)33.试述心理挫折的应对策略。(10分)
第四节心理健康与焦虑
一、焦虑的概念
正常焦虑与焦虑障碍(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二、焦虑的主要类型和产生原因:
(一)广泛性焦虑障碍
(二)恐慌障碍
(三)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社会恐惧症、特殊恐惧症
(四)强迫症
(五)创伤后应激症
三、焦虑的应对策略:
(一)认清焦虑状况:身体、思维、心理
(二)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1、不回避;2、正面迎战;3、做记录(三)学会放松自己
(四)运用想像减轻焦虑
(五)进行理性思考
(2009.7名词)焦虑障碍
考点小结 1、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2、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3、压力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4、处理压力的正确应对方法 5、挫折的概念以及挫折后的反应 6、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 7、挫折应对策略 8、焦虑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