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内蒙古集宁一中16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东校区)——历史历史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东校区)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一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一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新中国156个重点项目工程,史称“156项工程”。
该工程涉及钢铁、煤炭、冶炼、发电、造船等众多工业领域。
它的实施( )A.有利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B.造成了对苏联技术长期依赖C.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D.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2、中共中央1961年发出《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到年底全国职工减少800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左右,减少供应城镇商品粮三四十亿斤、生活用煤二三百万吨。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八字方针”的调整B.中苏关系的恶化C.知识分子上山下乡D.“左”倾思潮的影响3、建国后,我国农村地区曾经一度出现过“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等称号,对这一时期描述正确的是( )A.建国后对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B.农村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产物C.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D.市场经济体系在农村地区确立4、1984年11月4日,《深圳特区报》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经上级批准,从1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取消粮、油、猪肉票证,实行议价,敞开供应。
”这一政策( )A.有利于增强经济活力B.结束了深圳的计划体制C.表明城市改革的开始D.发挥了市场的基础作用5、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
这反映出中国( )A.已经成为主导全球化的强国B.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C.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成就D.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6、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新中国的GDP增长率在1957年、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个年份的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 )A.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B.生产力活跃,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7、自开埠以来,上海妇女除了传统年节、进香、游春等活动外,开始有入戏园书场看戏听书、观看外国马戏和赛马、游览开放的私家花园的现象。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A.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C. 决定参加共产国际D.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说明中共二大依据国情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共对中国国情认识的加深,C项正确;A项“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虽属于中共“二大”上的内容,但不符合题干材料“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排除;中共“一大”已经参加共产国际,排除B;1923年的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D。
所以选C2.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
这说明新中国A. 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B.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D. 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归绥、迪化等少数民族名称体现了旧中国对这些地区的蔑视,这是大汉族主义的色彩。
而建国之后名称的变化则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A为断章取义,B材料中未体现,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 学习了“一国两制”后,下面四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最符合“一国两制”的理论A. 王山:“一国两制”只适用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不适用B. 赵明:“一国两制”到目前为止还未应用于实践C. 许华:“一国两制”首先要坚持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D. 李力:“一国两制”就是要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答案】C【解析】“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在港、澳、台地区仍保持其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所以答案选C,A项说法错误,中国的“一国两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范例;B项说法错误,“一国两制”已经用于了中国的香港和澳门;D项说法错误,“一国两制”是保持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集宁一中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C. 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是在春秋时期,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反映“牛耕”,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铁农具技术臻于成熟的标志是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排除D;B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
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2.顾炎武曾说: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表明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由“豪强”、“兼并之徒”到“田主”,即体现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而ABD三项均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土地兼并3.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 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 中央集权的削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信息“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由此可见是宗族治理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本题选择C项正确。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集宁一中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C. 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2.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表明()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3.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这种“自治的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 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 中央集权的削弱4.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
《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
这表明()A. 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B.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 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 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5.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和政府约定:商人不背叛公家,公家不得干涉商人营业。
这反映当时()A. 商业经营的社会环境较为宽松B. 工商食官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C. 政府的商业经营政策完全放开D. 商人可以和地方政府分庭抗礼6.在宋代,“发展众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换市场,是沟通城乡的桥梁”。
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 草市B. 夜市C. 晓市D. 街市7.郑和下西洋与麦哲伦航海是东西方航海活动的代表,但两者在对世界的影响上差别巨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 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8.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试题24.《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
……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
左右系,以乎轭也。
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出现于( )A.商周B.春秋战国C。
汉代 D.隋唐25。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自古以来中国十分重视水利建设.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秦国的郑国渠工程和楚国的都江堰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B。
至今流行于新疆吐鲁番一带的“坎儿井”源于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C。
西汉王景治理黄河,使黄泛地区的广袤土地得以重新耕种D.隋唐时期,南方用立井水车、北方用高转筒车作为工具灌溉农田26.下列思想与古代农耕经济不相适应的是()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B.“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C.“使民重死而不远徙”D.“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
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27。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某一水利工程的描述:具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作用,它应该处于以下四大经济区中的哪一经济区( )A.山东经济区 B。
山西经济区C。
江南经济区 D.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28。
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A. 看到有粉彩瓷器B.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C。
2017 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人教版 必修一)
2017年高一历史(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A.小农经济B.手工工场C.商品经济D.精耕细作【考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是以个体为单位,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方式,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政策.【解答】材料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乡村,所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2.1757年,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
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清政府()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压制资本主义萌芽D.重视国内市场开拓【考点】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这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学习时要注意其原因、影响等的学习.【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757年,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闭关锁国政策.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曰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城市()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C.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D.对外贸易活动频繁【考点】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商业发展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文学作品虽然有一定的文学成分,但是也可以作为史料进行参考.唐代的市场有严格的交易时间限制,每天中午时分“击鼓三百声”开市,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闭市,体现了政府对市的严格管制,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故C正确.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故A错误.B材料不能直接反映.故B错误.D是无关项,故D错误.故选C.4.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
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 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 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 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 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皆委之佃户”“余皆佃农也”说明当时个体农耕仍然是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C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情况,A选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农业的生产利润问题,B选项排除。
材料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D选项排除。
2.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
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
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
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
3.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 交通方式的变革B. 土地制度的调整C. 货币制度的改变D. 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
这主要是由于江南是经济中心所在,工商业发达,大量原料运到此地进行加工生产,因此体现的是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明朝土地税收制度有一定调整,但对此影响不大,排除B项;货币制度的变化对该现象不起主导作用,排除C项。
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
)1. 《周礼》曾这样记述西周时期的某项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
”下列有关材料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B. 受封者要向皇帝缴纳贡赋C. 农民在土地上集体耕作D.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土地制度的掌握情况。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所描述的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井田制。
这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作;受封者向周王缴纳贡赋,不是皇帝;土地由嫡长子继承,不能转让和买卖。
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的演变2. 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 自给自足B. 精耕细作C. 男耕女织D. 家庭经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分析材料“杈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可知,材料体现了农民从事多种多样的农业劳动,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A、C、D都与材料无关,所以应选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古代农业的特点3. 下列言论中,与“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相类似的是A. “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弩”B.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C.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高 一历史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Ⅰ卷(共40分)一、单项选择1.历史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与下面两图密切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A.分封制行省制B.内阁制分封制C.分封制郡县制D.察举制行省制2.诗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得益于()A.学校体系的完备B.商品经济的活跃C.文学艺术的昌盛D.科举制度的推行3.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
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皇权受到制约B.君主专制强化C.世袭制度消亡D.地方权力削弱4.下面所列是1840年至1901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中华民族的奋起B.西方列强的入侵C.晚清政府的改革D.近代的民主革命5.下列文献中,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6.某同学的笔记把“梭伦”“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作为关键词。
据此推断他所学习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雅典的民主政治B.古罗马政制与法律C.应该的制度创新D.北美大陆的新体制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8.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两个敌对堡垒”这一说法刻画出的是()A.和平与发展B.欧洲一体化C.美苏冷战D.多极化格局9.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富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他赞扬的是古代中国的()A.商品经济B.工场手工业 C.对外贸易D.小农经济10.明太祖曾告谕“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与此相一致的政策是()A.闭关锁国B.盐铁专卖C.重农抑商D.海禁11.1922年,由北京、上海等地的报社举办了一次民意调查,实业家张謇被民众选为“最景仰之人物”。
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8分。
)1.《周礼》曾这样记述西周时期的某项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
”下列有关材料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受封者要向皇帝缴纳贡赋C.农民在土地上集体耕作 D.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2.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
”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家庭经营3.下列言论中,与“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相类似的是A.“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弩”B.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C.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D. “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4.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落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则材料说明当时A.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 B.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C.市的经营规模有限定 D.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5.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有“寸锦寸金”之称,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织造技术。
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6.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内蒙古集宁一中霸王河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
24.宋初,中书省长官“中书舍人”除特命外,不再起草诏令,而是由皇帝差遣的“知制诰”(或临时差遣的“权知制诰”)负责起草。
这一变化( )A.精简了官僚机构 B.理顺了职官权责C.削弱了宰辅权力 D.提高了行政效率25.德皇威廉二世(1888-1918年在位)在统治了德国20年之后,曾骄傲地声称,他从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
在他看来,“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决议”。
以此分析,在当时的德国( )A.宪法不起任何作用B.专制思想与军国主义色彩浓厚C.议会形同虚设D.德皇掌握行政权26.右图照片中的建筑是清代北京清漪园昙花阁,由一位随军记者拍摄,是最早被摄入镜头的北京景象之一,后该建筑被焚毁,请判断该照片拍摄时间最早可能为( )A.1842年 B.1860年C.1895年 D.1900年27.“一切愿意新生的到这里来罢,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在等待着你。
”《时间开始了》这首诗被称为“开国之绝唱”,诗中美好时间开始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三大战役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 D.改革开放开始28.“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中国在选择政党制度时必然要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合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的政党制度。
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运而生。
”这旨在说明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A.符合传统文化内涵B.是民主革命实践的产物C.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需要D.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29.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
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 )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30.从1999年到2013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02.7亿澳门元增长至4 134.7亿澳门元,翻了好几番;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8.7万美元,增长4.8倍,在经济体排名中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
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大联考试题扫描版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大联考试题(扫描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历史参考答案31.(1)影响:扩大了海外贸易范围和交易规模;(2分)促进了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2分)使广州成为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并出现了“蕃坊”,成为国际都市。
(2分)(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2分)政府开放海禁;(2分)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2分)背景:新航路开辟;(2分)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2分)32.(1)变化:市镇的商业功能日渐凸现;(2分)市镇规模迅速扩大,数量增多;(2分)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2分)(2)现象:工业城市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影响:推动农村城镇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深入农村;大量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转化为城市人口。
(2分)(3)变化:农村:由人民公社体制转变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生产关系。
(4分)33.论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对外贸易政策。
(2分)阐述:工业革命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二战后,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倡导成立关贸总协定,推动自由贸易政策。
(4分)总之,国家经济实力薄弱时,往往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保护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强大时,往往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利用竞争优势发展经济。
(2分)参考论题:国际环境影响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红楼梦》中记载:“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这种祭祀和家宴活动的积极意义是()A. 增强对祖先的崇拜和迷信B. 强化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C. 强化传统教育和宗法制度D. 悼念逝者,寄托哀思2.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 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B. 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C. 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D. 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A. 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B. 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C. 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D. 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4.“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这首民谣应出自( )A. 鸦片战争时期B.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5.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6.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量估计说,一亩地(约当今三分之一亩)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
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7.“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
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
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8.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这说明宋朝时期(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D.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9.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10.北宋时东京开封城内:“倘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
”南宋时都城临安城内沿街的临时工匠,如补锅、修鞋帽、穿珠子、修刀剪、磨镜等匠人,随时可叫唤……有数十种。
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A.行业分工开始出现B.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C.以官营手工业为主要形态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11.某同学搜集到唐朝晚期的二则史料,一则是关于唐文宗禁止京城夜市的诏令,另一则史料中有“锦江(成都)夜市连三鼓(三更)”的记载。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市的管理落后于新形势B.南方夜市比北方发达C.市已经突破时空的限制D.夜市已经与早市相连12.据统计,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白银和200吨黄金,世界金银总产量的83%为西班牙占有。
但到159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死后,他遗留的债务高达1亿金币,被世人讥讽为“黄金漏斗”。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B.金银未转变为原始资本积累C.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阻碍经济发展D.日益崛起的荷兰商业资本的挑战13.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14.一艘货船在1910年离开英格兰,带着铁轨和普通货物前往墨尔本,然后为阿根廷捎上联合收割机,此后装载运往加尔各答的小麦,在此装载运往纽约的黄麻。
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
这主要表明( )A.世界范围劳动分工形成B.科技创新助力世界市场发展C.商品是世界联系的纽带D.英国对海外市场有严重依赖15.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地省份。
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来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
这些举措( )A.有利于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全面控制B.缓解了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C.创造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历史最高纪录D.考虑了国防建设的需要,为后来的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16.下面框内所叙内容为《申报》上的报道。
材料说明( )A.晚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剧烈B.妇女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C.习俗变迁具有自由平等特征D.报纸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潮17.1913-1928年俄国/苏俄/苏联农业生产对比表下列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28年谷物收获量低于1913年收获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集体农庄的建立发挥了社会主义优越性18.有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条件下形成的。
“斯大林模式”不成熟或不完善,主要是因为( )A.基本上延续和发展了“新经济政策”B.受特殊的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C.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局部实行市场经济D.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完全起到阻碍作用19.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20.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
”这表明欧洲国家( )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B.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C.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D.福利政策弊端、问题不断显现21.赫鲁晓夫逐步改革农民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并于1958年最终取消了这一制度,新方法规定由国家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农庄收购农副产品。
这一做法(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考虑了苏联经济发展实际C.为工业提供更多资金D.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22.1973年,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
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
这项规定( )A.使苏联部分工业实现了市场化B.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C.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失败D.提高了苏联工业企业的公有化程度23.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
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A.有效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D.是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24.1992年8月4日《人民日报》载“13年前,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 (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家大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这一现象反映了( )A.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大型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B.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效益显著提高C.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形成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5题17分,第26题17分,第27题18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
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
……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材料二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
苗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
——(南宋)华岳《田家•其三》材料三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材料四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
(6分)(2)据材料二,归纳当时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2分)(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4分)(4)“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
(5分)26.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烟台入口的洋布除少部分在本埠附近及山东东部、南部消费外,大部分进入山东北部、西部地区……1875年,烟台海关税务司就此谈到:“棉布货物由运输商人们运到这里……有八分之六的棉布运往内地,八分之二的棉布可能留下来就地出售……”在90年代,济南府的商人每年购进大约200万海关两的洋布,这几乎全部包揽了烟台进口的洋布。
——《19世纪山东的洋纱洋布输入与运销(1860-1900)》材料二1897年,张謇在《请兴农会奏》一文中指出:立国之本不在兵和商,在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
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相因之势,理所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