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村地下水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农村供水调研报告

农村供水调研报告

农村供水调研报告农村供水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供水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村供水调研,旨在了解农村供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农村供水问题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我们选择了某县的若干个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了解他们的供水情况,并观察农村供水设施的运行状况。

2.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对农村供水问题进行量化分析,了解农民对供水设施的满意度以及其对供水的需求。

三、调研结果经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我们获得了以下调研结果:1. 农村供水设施老化严重:部分农村的供水设施建设年代较久远,存在设施老化、漏水等问题,影响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

2. 供水管网覆盖不完善:有些农村缺乏供水管网,导致一些地区水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

3. 水质不达标:部分农村水源受到污染,水质不达标,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4. 农民对供水设施的满意度较低:调查显示,农民对供水设施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对供水的质量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

四、问题分析1. 投入不足: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存在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供水设施无法及时维修和升级,影响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

2. 管理不善:存在一些农村供水机构管理混乱,责任不清晰,缺乏有效的运维和管理机制。

3. 水资源管理不合理:缺乏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利用率低下,供水不均衡。

五、建议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1. 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对农村供水设施的投入力度,优化供水设施建设,确保供水设施的质量和可靠性。

2.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供水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和权力,并提供足够的经费和人才支持,推动供水设施的运维和管理。

3. 水资源合理配置:加强对农村水资源的管理和调控,推动农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确保供水的均衡和可持续性。

4. 提高农民的意识和参与度: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供水的认识和意识,积极参与农村供水管理和维护,形成共建共治的格局。

区域农村供水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区域农村供水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

区域农村供水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区域农村供水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引言:供水是农村发展和生活的基础设施之一,但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供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发展的瓶颈。

由于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地区的供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对农村供水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推动农村供水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供水风险分析1. 水源供应风险农村地区通常依赖自然水源,如河流、湖泊、井水等。

然而,由于一些地区水资源紧缺,水源供应存在一定的风险。

尤其是在干旱季节,水源的稳定性受到更大的挑战。

2. 水质安全风险由于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低,农田和畜禽养殖等活动对水质的影响较大。

水源的污染和水质的恶化成为农村供水的一大风险因素。

3. 供水设施老化风险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财政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的供水设施往往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和更新。

这使得供水设施存在老化风险,可能导致供水中断或供水水量不足。

4. 人力资源不足风险农村地区的水务管理普遍面临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农村人口流失和人才外流的问题,导致农村供水管理的人员配置不合理,技术力量不足,从而影响了供水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应对措施研究1. 多元化水源补给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水源补给措施,如收集雨水、引入地下水、水库蓄水等,以减少单一水源供应的风险。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提高水质安全保障加强农业和畜禽养殖活动的水资源保护,加大污水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确保农村供水的水质安全。

此外,要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禁止非法排放、乱倒垃圾等行为。

3. 资金投入和设施更新加大农村供水设施的修缮和更新力度,提高供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水平。

同时,加大对农村供水设施的资金投入,优化供水设备的配置,确保农村供水的可持续发展。

4. 人才引进和培训加强农村供水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供水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唐海县地下水现状及治理措施研究

唐海县地下水现状及治理措施研究

唐海县地下水现状及治理措施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唐海县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地下漏斗、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的现状,制定了节约用水、压采限采、人工回灌等措施,从而达到缓解并遏制地质灾害的目的。

关键词:地下水;超采;治理唐海地区由于多年来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区域性地下漏斗,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唐海县地处渤海湾北岸,在冀东平原区的南部边缘,陆地形成较晚,县境北部主要为滦河下游冲积扇的末端,南部海岸地貌特征明显。

唐海县处于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境内河流均属于季节性河流,由北向南穿越县域入海。

地质属中生代和新生代第四系地层,境内土壤表面质地因受母质与海水、河流的影响,由北向南逐渐粘重,形成了北部沙质、中部壤质、南部粘质的状况。

境内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为古滦河与沙河冲积而成,富水的粗中砂层薄而少,水质、含水层及岩性变化都较复杂。

分布在第六、八、九农场北部的全淡区浅层地下水和位于六、八、九农场以南地区埋藏于微咸水、半咸水、咸水体之下的深层承压淡水两部分是唐海县可利用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唐海县内人畜饮水和工业用水靠机井开采地下水供水,县地下水开发利用在区域上基本为分散开采方式,但在县城内则是高度集中开采,开采井数占全县总开采井数的10%,开采地下水量则占全县总开采量的30%,使得城区地下深层淡水水位埋深下降,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

据1981数据显示:全县共开采地下水2768万m3(其中为人民生活供水124.58万m3,为畜牲饮水供水72.82万m3,为工业供水1094万m3,为农田灌溉供水1476.6万m3),与可利用地下水资源相比,超采1698万m3,其中深层地下水超采1319万m3,出现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漏斗面积323km2,涉及到九个农场,漏斗中心静水位由1975年5~8m,下降到1981年的15~27m,平均每年下降1.66m-3.16m。

农村环保政策对农村地下水保护与管理

农村环保政策对农村地下水保护与管理

农村环保政策对农村地下水保护与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下水资源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威胁,环保政策对农村地下水的保护与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一、农村地下水资源现状我国农村地下水资源是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但由于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不科学开发利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下降等问题严重,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地下水资源超采的情况,给农村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二、环保政策的重要性环保政策对农村地下水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保护农村地下水资源、预防地下水污染、建立健全地下水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加强监测与评估农村地下水保护与管理的重要一环是加强监测与评估工作。

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对农村地下水位、水质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是有效保护农村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四、推动农村生态建设农村地下水保护与管理不能脱离农村生态建设。

推动农村生态建设,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改善农田排水体系等都对农村地下水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推动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对于农村地下水保护与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利用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对地下水资源进行高效监测和评估,可以更好地指导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六、加强农村地下水管理农村地下水保护与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

加强农村地下水管理,建立地下水使用许可制度,明确地下水开采和利用的权限和义务,是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七、加强宣传与教育农村地下水保护与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加强宣传与教育工作,普及农村地下水保护知识,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地下水资源,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是有效促进农村地下水保护与管理的重要途径。

八、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对违法乱采乱建等行为严厉打击,确保农村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保护农村地下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地下水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地下水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地下水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壳深处的水资源,它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干旱地区,地下水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首先,地下水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

在许多干旱地区,表层水资源不足以满足农业的需要。

而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作为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

通过井水抽取和输送系统,地下水可以被引入农田,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

这种灌溉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难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供应。

其次,地下水可以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因素。

农业生产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

水资源是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条件之一。

地下水源的存在可以保持农田湿度,提供生态系统所需的水分。

而且地下水的温度相对稳定,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许多湿地、水体、动植物群落和土壤微生物都依赖地下水的供给,因此地下水的稳定性对农业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另外,地下水可以缓解农业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挑战,这对农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而地下水的储量较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表层水资源的不足。

通过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可以让干旱地区的农业得以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通过节水灌溉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地下水还对农业经济的繁荣起着推动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的充足供给可以保证农田的灌溉需求,稳定农作物产量。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推动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出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最后,地下水的管理与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原则,以保护资源环境。

关于加强农村安全饮用水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加强农村安全饮用水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加强农村安全饮用水管理的调查报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报告的使用越来越频繁,所以写报告时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为了让你不再担心写报告,下面是关于加强农村安全饮用水管理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加强农村安全饮用水管理的调查报告1为推进我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有效提高安全饮水工作水平,根据20xx咨询工作计划,CPPCC部分成员于10月10日至17日组织对叶村、石爻等6个镇的13个村、5个安置点和1家供水公司进行了初步调查。

10月22日,组织部分成员深入大井镇集中式供水点,在叶村镇建设方利民供水站和何家源供水点,通过现场检查、入户走访、听取汇报、面对面讨论等方式,对我区农村安全饮用水进行了集中调查。

调查报告如下:一、现状及特点20xx年以来,我区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投资xx万元,建成xx个供水工程。

其中地下水水源为xx,地表水水源为xx,设计供水能力为xx万m3/天,供水范围覆盖全区xx个乡镇办事处,解决了xx万人的饮用水问题。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xx%,供水保障率xx%。

全区农村安全饮用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第一,领导重视,尽职尽责。

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民生工程,成立了以区长为总指挥、副区长为副总指挥、发展改革、财政、水务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指挥部,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

明确了组织领导、主要责任和部门协作责任,巩固了工作任务,圈定了时间节点,强化了推进措施,为全区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有序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区政府及职能部门坚持有利于用水、节约成本、后期管理、向饮用水困难地区、旅游景区、移民开发区和城市规划区倾斜的工作思路,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与镇村布局规划、移民开发区建设规划的协调衔接。

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全区扶贫攻坚的总体部署,科学合理地编制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农村供水安全保障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农村供水安全保障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农村供水安全保障长效管理机制研究摘要: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村供水安全保障工作,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饮水状况得到了改善。

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大,水资源禀赋不同,供水安全保障方面还存在许多短板和不足。

部分区域饮用水安全保障基础条件差,缺乏长效管理机制,技术力量薄弱,导致现有成果还不稳定。

因此,需进一步巩固农村供水安全体系,探索建立产权主体、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明晰的政府管控新机制,基于市场化视角和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提出合理的水费征收和高效运维措施,形成集日常管理、专业维护、督查监管于一体的村镇供水长效管理机制,村镇供水工程实现以水养水、盈亏自负、持续发展。

农村供水工程的稳定运行,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

“十三五”期间,各地结合当地实际,从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探索,凝练出一系列典型管理模式,强化农村供水安全的示范引领。

关键词:农村供水;安全保障;长效管理;机制1农村供水安全保障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农村供水工程是重要的公益基础设施,关乎亿万农村群众民生福祉。

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安全保障长效管理机制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稳定农村供水服务。

长效管理机制可以保证农村供水服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农村居民长期享受到优质的供水服务。

(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长效管理机制可以促进对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

(3)加强水质监控和管理。

长效管理机制可以建立健全水质监控和管理体系,对农村供水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安全问题,保障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4)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长效管理机制可以加强对居民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意识,促进农村居民自觉保护水资源和环境。

(5)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长效管理机制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民勤县加强地下水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路(上报)

民勤县加强地下水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路(上报)

民勤县加强地下水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路近年来,进入民勤的石羊河入境流量,已由上世纪五十年代占流域总径流的3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8%。

导致民勤灌区地下水的大规模开发并严重超采,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差,生态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民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平衡水土资源,发展节水产业和沙产业,已成为维护民勤绿洲生存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地下水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依据地下水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保持可利用水资源量与综合蒸发蒸腾量的基本平衡。

蒸发蒸腾量的消耗,重点以农作物消耗为主。

平衡关系可以简单表示为:ET i(腾发量)= P(生育期降水量)+M(生育期灌水量)+[W(播种前土壤含水量)+W(收割后土壤含水量)]-R(地表流失量)-D(深层渗漏量)民勤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处理好农业灌溉和生态建设的对立统一关系,既不能依靠有限的地表水资源和少量的天然降水,也不能一时指望外流域调水,只能根据民勤实际,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保持水土资源的有效平衡。

保证地下水位埋深在适度范围内变化,发挥地下水库的多年调节作用,调剂年度降水和上游来水丰枯不均和农田灌溉用水不协调的矛盾。

民勤地下水管理的主要原则:一是保持灌区综合腾发量与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基本平衡;二是根据灌区多数机井及其水泵性能(主要是扬程),规定机井最低动水位的极限埋深。

依据灌区综合腾发量等于灌区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原则,确定每年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和地下水的变化幅度,可作为地下水开采的控制指标。

二、地下水管理的目的和要求1、根据民勤实际,对地下水实行计划开采,近期使超采逐年减少,水位下降速度延缓,最终达到采补基本平衡。

2、压缩种植面积,调整机井布局,提高灌溉效率。

3、保护地下水质不被污染。

4、分配水权,实现对地下水开发的有效管理,建立节水型社会。

5、宣传节水灌溉知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全民节水的自觉性。

三、地下水管理工作的任务1、管理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成立由主管农业和水利的副县长任主任委员,水利、农牧、电力、乡镇等有关部门和乡镇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成立灌区农民用水者大会和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以社为单位设立协会理事兼管水员,推行“水管单位+农民用水者大会+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户”的管理模式。

湘阴县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成效与经验

湘阴县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成效与经验
治 水创 造了一 个 良好 的社 会环境 。
入 18万 建成 城市绿 化 保洁地 表 水提 水泵 站一 处 ,从 而 4 确 保 了封 井改水 工作 的顺 利进 行 。
( )明确政 策 , 4 支持 鼓励 。对 主 动封 闭 自备水 井 、 按
时 完成 改水任 务 、 依法 办理 《 水许 可证 》 自觉 安装 取水 取 、
建设 节水 型社 会 。
的地 下水 资源 1 0 0万 t 7 以上 , 而 能满 足居 民 的生 活用 从
水 需 求 ,缓 解 水 资 源 的 供 需 矛 盾 ,工 业 生 产 改 用 地 表 水
后 , 以充 分地 利用 湘 阴县过境 的地 表 水资 源 , 好地 实 可 较
现 了全 县 水 资 源 的综 合 利 用
备 水井 . 学处 理 废 弃水 井 1 科 5眼 , 得 了 比 较 理 想 的 T 取 作 效 果 和社 会 效 应 。
细记 录 , 析掌握 数据 , 立电子 自动化 网络 。 分 建 ( )设立 饮用 水水 源保护 区 。为确保 饮用 水安 全 , 3 政 府 应 当尽快 划定 饮用 水水 源保 护 区 , 置醒 目标 志 , 设 定期 监 测水质 , 取有 效措施 防止水 源枯 竭和水体 污染 。 采 ( )规 范取 水用 水 行为 。实 施最 严格 的水 资源 管理 4 制度, 对各 取水 单位 严格按 照《 水许 可和 水资 源费征 收 取 管 理 条例 》 的要 求 , 依法 办理 取 水 许 可手 续 , 安装 合格 取
2 封井改水工作措施
为保 护有 限 的地 下水 资 源 , 解供 用 水矛 盾 。 府 采 缓 政
取 了以下 T作措 施 :
富 , 达 29 1 高 9. 3亿 m3 , 为 较 好 地 利 用 地 表 水 资 源 提 / 这 a 供 了有利 条件 。 县 城 文 星 镇 位 于 东 部 低 山 岗 地 ,湘 江 河 畔 , 面 积 l 6 k . 口 1 mz人 3万 . 来 以 饮 用 优 质 纯 净 的 地 下 水 而 自豪 。 历 城 区共有 取用 地 下水 的单 位 3 2家 , 白备 水 井 5 7眼 , 取 年

关于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管理的调研报告关于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管理的调研报告一、前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安全饮水的需求日益提高。

但是,由于地下水的污染、自然灾害及水源构成的困难等问题,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居民依旧未能跨越饮水安全的门槛。

因此,促进农村安全饮水,既是维护民生稳定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为此,本文将通过对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调研,提出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管理的建议。

二、农村安全饮水现状调研1.农村饮用水水源据调研,我国农村饮用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和山泉水。

其中地下水占比近70%,而山泉水占比约30%。

目前,全国具备农村自来水管网的地区仅占30%左右,绝大部分地区仍以井水、河水、塘水和雨水等为主要饮用水源。

其中,井水的占比高达70%左右。

2.农村饮用水水质据环保部对我国农村饮水水质进行的调研显示,我国农村饮用水的水质普遍存在问题。

其中,地下水污染率高达44.3%,其中排污口、农村化肥和农村污水、垃圾等是主要污染源。

此外,山泉水也存在水质受自然因素影响而不稳定的问题。

3.农村饮用水安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村饮用水中总共发现超标问题1098个,其中砷、氟、硒、铵盐和氮等重金属元素超标问题尤为严重。

同时,由于地下水或山泉水受自然因素影响,农村居民普遍存在不注意饮水卫生、私自开辟井、使用原始污水灌溉等问题。

三、农村安全饮水管理存在的问题1.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针对农村安全饮水的管理机制较为单一,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投入保障机制。

主要表现为环保部门管得较少,水利部门管得较多,缺乏统筹管理。

2.管理手段不得力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分散,资源状况不同,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有效控制。

其次,农村居民的饮水水源互为独立,各家都需要独自处理水质,而这种处理过程难以进行比较和衡量,难以达到国家的安全饮水标准。

3.工作机制不完善农村安全饮水的工作机制较为僵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农民充分发挥农田水资源的效益。

一、进行合理的田间灌溉田间灌溉是农田水资源利用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应采取适当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 井灌技术井灌技术是一种将水从井中抽取,通过管道输送到农田进行灌溉的方法。

利用井灌技术可以精确计量用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减少水资源浪费。

同时,可以利用滴灌、喷灌等方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2. 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一种以小水流量、低喷灌强度进行灌溉的方法。

通过微灌技术,可以将水精确地输送到农作物根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的蒸发和流失,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

3. 洞洞灌技术洞洞灌技术是在农田中埋设一定深度的塑料水管,通过水管分段向下设置水孔,将水平灌溉改良为纵向灌溉,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

二、实施节水灌溉措施除了改变灌溉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实施节水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1. 土壤保水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秸秆覆盖和保持土壤结构等方法可以改善土壤水分保持性,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2. 利用雨水通过设置集雨设施,收集雨水用于田间灌溉,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农民可以利用屋顶和房屋周围的排水系统收集雨水,设置储水设备,用于农田灌溉。

3. 科学制定灌溉计划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土壤状况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合理制定灌溉计划,避免过度灌溉和不足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推广节水农业技术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1. 温室大棚种植利用温室大棚进行种植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温室大棚还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护作物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2. 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如滴灌、喷灌等设施,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农田水分的利用率。

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现状

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现状

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现状一、背景介绍中国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利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人们对农村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面积广阔,资源分布不均,管理难度大,并且受到地理、人口、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利用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二、农村水资源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许多农村地区的自来水供应仍不完善,农民用水困难。

其次,农田灌溉水利设施老化严重,效率低下,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另外,农村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监管和处罚不到位,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

三、影响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的因素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利用问题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

首先,农村地区地形复杂,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缺水。

其次,农民水资源利用观念滞后,存在随意浪费水资源现象。

另外,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资源恶化致使供水困难。

四、农村水资源管理现状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许多村民用水困难,灌溉设施老化严重,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当前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监管不到位,导致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五、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农民用水需求大,但供水不足;农田灌溉设施老化,效率低下,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水质问题较为严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

六、农村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水资源管理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严格的处罚措施等。

由于农村地区面积广阔,资源分布不均,管理难度大,农村水资源管理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七、提高农村水资源管理水平为了有效管理和利用农村水资源,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来水供应能力,改善农田灌溉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惩处水资源污染行为,保护好农村水资源环境。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灌溉水源措施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灌溉水源措施

地下水超采对农业灌溉水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保障农业灌溉水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进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

一、地下水超采对农业灌溉水源的影响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农业灌溉水源供应不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地下水超采还可能导致地下水质变差,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需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保障农业灌溉水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措施1. 加强地下水监测和评估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掌握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制定合理的管理和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实施严格的地下水开采许可制度建立健全地下水开采许可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和开采范围,规范农业灌溉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农业灌溉水利效益,降低灌溉水耗损,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4. 发展替代水源加大替代水源的开发力度,如地表水资源、雨水集中利用等,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缓解地下水超采的压力。

5. 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加强对农业用水的管理,促进农业用水的合理利用,优化农业灌溉结构,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6. 完善政策法规完善相关的地下水管理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地下水超采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处罚违规行为,保护地下水资源。

三、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意义和前景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保障农业灌溉水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前景。

通过综合治理措施,可以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农业灌溉水源的稳定供应,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也能够提升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灌溉对水资源的消耗,减轻地下水超采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推进与落实为了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

农民供水保障方案

农民供水保障方案

农民供水保障方案为了保障农村地区的供水安全,实现农民饮水安全,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依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采取不同的供水措施,对农民的供水进行全面覆盖与改善,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以下是在农民供水保障方面两种主要方案。

方案一:地表水供水方案1. 建设村级水厂村级水厂的建设是农民地表水供水的主要手段之一。

以村庄为单元,建设具备一定规模的水处理厂和配水网,通过管网将处理后的水源送入村民家中。

村级水厂一般采用混凝沉淀、砂滤、活性炭吸附、消毒等工艺,降低水中的浊度、腐殖质、有机物及细菌病毒等危害物质的含量,从而提高供水水质。

2. 修缮既有的山泉水源山泉水是一种可再生的水源,其水质优良且适合直接饮用。

对于一些尚未污染的山泉水,应该对其进行修缮和管理,建立保护机制,从而提高农民饮水水质的安全性。

3. 建设水窖在没有条件改造水源的情况下,水窖是一种常用的供水手段。

水窖是地下藏水空间的工程,其优点是简单易建、不易受到外界污染。

适当修建水窖,可以在抗旱等紧急情况下保障农民的饮水需求。

方案二:地下水供水方案1. 井水供水井水是生活用水一种常见的地下水资源,通过井水进行供水,可以满足农民基本用水需求。

但要注意,井水的含有化学物质和微生物的含量高,当水泵长期停放不用时,污染物容易酝酿滋生,影响饮用水的卫生品质。

建议将井水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检测水质。

2. 水库引水水库引水则是利用山地流水引水工程,将山区的水库引入县域内,并通过输水管路将其输送到农民的家中。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互济效果好,但是建设成本较高。

3. 浅层地下水利用浅层地下水是地下水的一种资源,通过利用浅层地下水为农民提供饮水。

目前,许多地方都已经尝试利用浅层地下水进行饮水供应,可达到一定的节约使用地下水资源的效果。

综上所述,保障农民供水安全需要依据当地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供水。

需要从改善供水设施、增加地表水的开发、提高井水的卫生品质、引入山地流水等方面入手,提高农民对取水点周围生态的保护意识,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用水安全。

临漳县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对策

临漳县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对策
0 1 3年 1 1月 第2 3 5卷 第 6期
地 下水
G r o u n d wa t e r
NO V., 2 01 3 Vo 1 . 3 5 N0. 6
临 漳 县 地 下 水 资 源 评 价 与 管 理 对 策
谢 炳 勇
( 河北 省水 文水 资源勘 测局 , 河北 石 家庄 0 5 0 0 3 1 )
临漳县 浅层 地下 水 动态类 型基 本属 于入 渗一开 采 型 。 临漳县 浅层 地 下水埋 深 分布 的总体 趋势 为 由西 向东逐 渐
式 中: Q 排为地 下 水 总排 泄 量 ; Q 河 排为河 道 排 泄 量 ; Q侧 排 为 侧 向排 出量 ; Q 排为 越 流 排 泄 量 ; Q 为 浅 层 地 下 水 实 际 开 采量 ; s为潜 水蒸 发量 。 临漳县 多年 平均 地下 水 总排泄 量 为 1 4 4 1 8万 m 。其 中 潜 水蒸 发量 、 河道 排泄量 均 为零 , 侧 向流 出 量 、 越 流 排 泄 量均 忽 略不 计 , 浅 层地 下水 开采量 为 1 4 4 1 8万 m 。 2 . 3 地 下水 补排 平衡 分析 水 均衡 是指 多年 平均 地下 水总 补给 量与 总排泄 量 的均衡 关 系 。在人 类活 动 影 响 和 均 衡期 间代 表 年数 并 非 足够 多 的
细, 西部 以砂 砾 、 卵石 为 主 , 向东 过 渡 为 粗 中砂 到 中 、 细 砂 和
在 总补 给量 中, 矿化度 M≤1 g / L的补 给量 为 9 2 4 8万 m , 其 中降水人渗补 给量 6 8 7 1 万 m , 山前侧 向补 给量 3 5 7万 m , 地表水 体入渗 补 给量 2 0 2 0万 m 。矿 化度 1<M≤2 g / L的补

昌黎县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

昌黎县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

昌黎县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王丽芹【摘要】此文对昌黎县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核定了全县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及建议.【期刊名称】《河北水利》【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1页(P43)【关键词】地下水;水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作者】王丽芹【作者单位】昌黎县水务局【正文语种】中文地下水资源作为昌黎县主要供水水源,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迅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主要是为了摸清昌黎县地下水资源状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加强监督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人水和谐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水利技术支撑。

1.1 水文地质一是地下水类型。

昌黎县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赋存严格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气象水文诸因素的制约。

按其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3种类型。

二是含水层特征。

第Ⅰ含水组。

分布全区,主要含水层由砂、砾石、卵石组成,从西向东,由卵石逐渐过渡为砾石、中砂和细砂。

北部层数单一,厚度变薄,南部层数增多,总厚度加大,但粒度变细。

含水层厚度6.38~24.16m,底板埋深10~30m。

第Ⅱ含水组。

第Ⅱ含水组遍布全区,主要含水层岩性为砂、砾石、卵石层。

含水层厚度15~80m,底板埋深54.2~108.80m。

唐庄子以北,与第Ⅰ含水组之间没有稳定隔水层,以南呈2~5层含水结构,其间有亚砂土、亚黏土、黏土和淤泥相隔,厚度1~4m。

三是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侧向径流以及灌溉回渗等补给。

全县总的地下水径流方向由北西向南东,从山区流向平原。

北部山区,赋存于表层风化裂隙中的基岩裂隙水,埋藏较浅。

南部平原区含水层颗粒较粗,以卵砾石为主,径流条件较好。

地下水主要排泄方式为地下径流、蒸发、人工开采。

乡镇农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成果报告

乡镇农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成果报告

乡镇农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成果报告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对农村地区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大。

本报告旨在总结乡镇农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成果,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目前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情况1. 水资源利用状况乡镇农村水资源利用主要集中在农田灌溉和家庭用水方面。

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得知目前农田灌溉占用了乡镇农村水资源的大部分,而家庭用水只占很小的比例。

这说明我们在水资源配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

2. 水资源污染状况乡镇农村水资源遭受污染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农村生活污水、农药残留等都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威胁。

污水排放和农药使用需要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管控,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三、成果报告1. 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通过引入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减少了水的浪费,提高了灌溉效率。

(2)建设水利设施。

加大投资力度,修建更多的水渠、水塘和蓄水池,以便更好地收集和分配水资源。

(3)建立农田灌溉管理机制。

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农田灌溉管理工作,加强对灌溉水的监测和管理。

2. 居民生活用水管理为了提高居民生活用水的管理水平,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建立居民生活用水计量制度。

通过安装水表,实现对居民生活用水的计量管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

(2)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增强居民对节约用水的意识,培养居民良好的用水习惯。

(3)加强水源保护。

通过建立和完善水源保护区,确保居民用水的安全和可靠性。

3. 水资源污染治理为了解决乡镇农村水资源污染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增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数量,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2)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变传统农业对水资源的污染情况。

县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

县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

县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摘要:随着宣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宣威对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而其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又是水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科学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工业与农业的发展,促进宣威水利建设工程和相关水利管理工作的发展,本文将对在县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方面进行着重探讨。

宣威市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但由于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从而造成在宣威境内地表水并没有非常充足的地表水资源,另一方面,地下水资源是指由于天然的降水等补给而产生的相关地下水,宣威市降水全年偏少,同时由于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成地表水下漏严重,导致地表水资源紧缺。

1水资源的目前状况宣威国士面积6O75平方公里,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革香河和可渡河属北盘江水系珠江流域,小江属金江水系长江流域,宣威境内每平方公里的降水量4O万立方米左右,年水资总量24亿立方米,水库塘坝年畜水2亿多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百分之八点五。

在相关工业与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效率,对其有着直接影响,同时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也直接影响宣威的水利建设相关工作,在目前宣威对水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主要是最大程度的利用地表水资源,其中包括客水和过境水资源,以及相对较少的地下水资源。

相关数据和研究表明,整体来看宣威全年降水量偏少,人口150余万,人均占有可用水资源量1760立方,接近世界人均用水控制红线。

但其农业并不需要大量的灌溉用水,并且去地表径流,年流量较大,地下水资源较为充足,但宣威范围内人口数量较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市内总体而言水资源并不富裕,而在另一方面,由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其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干旱,夏秋多雨,5至10月份的降水占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夏季降水明显较多,而在其他季节降水相对较少,而且由于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得地表水在水资源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这是由于地表水下落严重所导致的。

农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实践案例研究

农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实践案例研究

农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实践案例研究农村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农村水资源,许多地区采取了各种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实践。

1. 问题陈述农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中包括水资源过度开发、水质恶化、水污染等。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农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2. 水资源管理模式某地区的水资源管理部门实行了“河长制”管理模式,将河流的管理权下放到各乡镇一级。

每个乡镇设立了专职的“河长”,负责监督所辖河流的管理情况。

这一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对农村水资源的管理效率,加强了社会各界对水资源的管理参与。

3. 农民水资源保护意识在另一地区,农村居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得到了有效提升。

通过开展水资源保护教育活动,提高了农民对水资源宝贵性的认识,从而减少了浪费现象,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生态农业水资源管理一些地方采取了生态农业的方式,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生态农业不仅改善了土壤质量,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同时也减少了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为水资源的保护贡献了力量。

5. 农村水污染治理在应对农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某地区通过建设生态池和湿地,对农村水体进行治理,净化了水质,改善了水环境。

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农村水污染的程度,保护了水资源。

6.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村水资源保护还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通过修建水库、灌溉渠等水利工程设施,提高了灌溉效率,增加了农田用水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更好管理和保护。

7. 农村水资源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农村水资源监测体系,对于有效管理和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

某地区建立了定期监测水资源的机制,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为有效应对水资源管理挑战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农村供水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供水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供水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农村供水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供水差距问题逐渐凸现。

为了解决农村供水问题,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必要对农村供水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

本报告旨在对农村供水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农村供水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农村供水的需求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改善农村供水,为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农村供水现状分析1. 农村供水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外流和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增加,农村供水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农村供水存在以下问题:(1) 供水能力不足:农村供水管网建设滞后,供水设施老化,供水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

(2) 水质问题:农村水源相对城市水源更为分散,易受到污染的影响。

农村地区水质普遍较差,存在水质不合格、未经处理的问题。

(3) 缺乏管理和维护:农村供水管网缺乏长期管理和维护,存在漏水、损坏等问题,影响正常供水。

(4) 增收难题:传统的自来水收费模式难以在农村实施,导致供水企业资金困难,影响供水设施和管网的维护和改造。

农村供水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迫切需要解决。

2. 农村供水需求农村供水需求主要包括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需求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其中,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主要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主要为灌溉用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农村居民用水主要依靠自备水源,自来水覆盖率较低,自来水管道未到户、水质差、供水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农民生产用水需求则主要用于农业灌溉。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农田灌溉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农村供水设施滞后,农田灌溉设施不完善,农业灌溉用水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三、农村供水可行性分析1. 政策支持国家政策对农村供水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完善农村自来水供应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域农村地下水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单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八县结合部,自古以来就有“四省通衢、中原锁钥”之称。

辖22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浮龙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人口123.4万。

单县生态环境优良,属黄淮冲积平原,为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

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自然环境好,是中国西红柿之乡、青山羊之乡、楹联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长寿之乡、优质小麦基地县、平原绿化县、油料基地县、新能源产业百强县、绿色能源示范县、科技进步先进县、最具发展潜力县和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县、生态经济十强县、平安建设先进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县、生态园林城市。

1.农村地下水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存生活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程,是关注民生、解除民忧、谋求民利的具体体现,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农村供水工程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

目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低,设施简陋,用水方便程度较低,饮水安全问题严重。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不同步
由于饮水不安全地区主要集中在水质差、县乡交界的偏僻地带,饮水规划相对先前一步,而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多选择在交通、住房、水源等条件较好的地方,因此,客观上增加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新农村改水工程建设结合的难度。

如果要求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势必要对规划进行调整,有的地方调整幅度较大,而国债资金使用方向有着严格规定,这种调整势必导致投资地点与国家批复投资地点不一致。

如何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改水工作有机结合,成为现阶段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2.2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民参与度不高
调查发现,许多地方在工程建设的选点、工程规模和资金来源等方面,对农民公开得不够。

多数农民知道水价由电费、维护费和管理人员补贴等组成,但不知自己所交水费是如何确定的,不清楚水价成本到底是多少,水价应该如何定,定多少才合理。

2.3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饮水工程建设后直接交给用水单位管理,由于管理人员工资较低而没有专人
负责(基本都是兼管),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收取水费、看管设备和定时供水,存在管理不到位、不及时的现象。

2.4水价偏低,水费收取不及时
由于农村还没有形成用水交费的观念,对水价的承受能力低,因此价格管理中存在着水价偏低,有的村(居)收取的水费甚至不够电费,造成饮水工程无法正常运转,不能回收资金、形成良性循环,对以后的持续发展,带来困难。

3.建立长效机制管理的建议
3.1加大《水法》等政策法规宣传力度
针对农村传统的用水习俗,绝大部分农民缺乏节水意识的现状,扎实开展节水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型现代媒体与传统的标语、专刊及村公开栏等形式,宣传水利法规和节水小常识,将节约用水条款写进《村规民约》,建立农村饮用水长效管理机制,让群众节水意识入心入脑。

3.2以水养水,建立规范的用水管理模式
我县农村饮用水管理模式主要有四种:⑴城乡一体化供水,主要是集镇附近村,由城镇自来水公司负责管理运营。

约占总人口10%;⑵村委会自行管理,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约占总人口70%。

⑶承包经营管理,由村委组织招标发包给单位或个人管理,发包期一般10-15年,约占总人口10%。

⑷农民用水者协会(或村老年协会)负责管理,占总人口10%。

从目前管理成效看,第一三种模式最为正常,第二四种模式因受管理人员素质、经费保障等因素影响,运营状况时好时坏。

事实证明,管理是关键。

对已建投入使用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可否采取产权拍卖,长期承包与政府扶助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来推动和规范农村饮用水管理,使农村、农民能真正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最终实现以水养水的良好运营机制。

3.3提高农村饮用水管理队伍素质
当前,全县农村饮用水工程有管理组织的约占85%,但各地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要提高管理水平、关键是提升管理者的素质。

为此,政府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教育、培训和考核,受益村要推荐1-2名有文化、有技术、有责任性、事业心,公道正派、且群众信任的村民代表担任饮水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必须通过政府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培训工作要经常性、长期性地进行。

3.4健全农村饮用水应急防范机制
针对农村饮用水面广点多,意味着风险点多,不可预测突实发事件概率增大的情况。

因此,要实施好县政府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农村饮水安全分散工程实施方案》,县水利部门与乡镇要建立工作专班、定期检查督促,加大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取水许可证审批、发放。

县水利部门、乡镇要制订和完善农村饮用水应急预案,一旦有水质事件发生,及时启动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5建管并重,健全农村饮用水保障机制
经验收合格的集中供水工程,要统一管理、维护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不断增强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后劲。

就我县而言,单靠村级保障供水经费是不现实的,其因一,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有很多村是空壳村、负债村;其二水费收取困难,农村、农民的传统观念水是天降的,是白用的,尚未树立商品水意识;其三政府没有设立长效管理专项资金。

同时,要明确县水利行政部门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后管理的主管部门,卫生部门、环保部门为水质监测和供水水源保护的责任部门。

3.6科学制定水价,实行有偿供水
集中式供水工程应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供水水价;对于分散式供水工程以保证工程日常运行、维修和更新为前提,按照供水成本计收水费,由受益村村委会或用水户协会自主管理。

经济困难的地方成本水价一时不能到位的,应确保运行费和维修费,采取乡村经济或财政补助措施,确保饮用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同时,要强化水源保护,落实专人巡查。

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与环保、卫生等有关部门根据水源类型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管护范围,保护区内严禁存在任何污染源,建立保护制度,落实防护措施。

根据农村实际,在水源保护区或管护范围,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

同时加强水源区森林资源保护,充分发挥森林水源涵养作用。

[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