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辑校对规范
书刊排版校对知识及常用编辑校对符号标准

书刊排版校对知识及常用编辑校对符号标准书刊排版校对小知识1(科技书中外文符号正体和斜体使用的原则凡是外文符号代表数字含义的用斜体,凡是外文符号代表单位、人名、缩写词、简短语的用正体。
为了更好地掌握规则,还必须熟悉外文常用符号的名称和作用。
2(图书的开本选择和版式设计的原则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强化内容——图书的开本选择和版式设计应根据图书的内容而确定与设计。
3(16开与A4的区别所谓的16开、32开是我国传统的称谓,16开是指全张纸开出十六张同大的纸。
A4是国际系列纸张大小的称谓,表示A系列大纸对折四次(裁切四次)。
B4则表示B系列大纸对折四次。
A5、B5以此类推。
总之,16开中的“开”指的是裁切数量,A4中的“4”指的是裁切次数。
4(中外文混排时,标点符号的用法原则上是汉字后面使用汉字的标点符号,外文后面使用外文的标点符号。
如果版面以汉语为主,偶尔在句子的结尾处出现一句外文,此外文作为句子中的一部分,后面也可以使用汉字的标点符号。
5(书刊正文的行与面的规范原则:“单字不占行,单行不占面。
”16开的版心不低于五行可单占一面,32开的版心不低于三行可单占一面。
如果在稿件中遇到不符合此原则的情况,可以采取紧版或撑版及删减不必要的语句来处理。
注意:紧版或撑版及删减不必要的语句时,最好不要选择单行或几行来处理,最好是整段或几段内容的协调处理。
6(外文分拆移行的原则外文分拆移行必须按音节拆分;单音节不可以分拆移行,多音节可以分拆移行;复合词最好不要再分拆移行;移行不得在上行的行尾、下行的行首只排一个字母或两个字母;移行的连接符必须放在行尾;ships of 72 and a half the Harbour, like room Tao Yuan. Triangle at the cemetery (Shanghai, Nanjing and Hangzhou), and the small triangle (Soviet Union, Ka, Lake) where the hinterland, at the junction of Jiangsu, East, South and west sides respectively, and jiaxing in Zhejiang Province, Wuzhen, Nanxun town and connected. After the liberation, 17 townships, Yan Tomb, provided there is a town, District Administration had in town. A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military's battleground. On November 5, 1937, Japan 10th army landed in Hangzhou Bay, North Bay, on November 12, Shanghai fell. Part of the Japanese army to the North along the flood of jiaxing railway, Jiujiang road, invaded Wu Jiang. On November 18, the Japanese army occupied Wujiang city. Stationed in Wujiang's避免缩写人名、国名或专用名词分拆;避免连续三行分拆,避免隔页移行;在两个元音中间有一个辅音,辅音可与后面的元音分拆在下行;有两个辅音(相同或不同)在两个元音中间,一般可以在两个辅音的中间分拆;在两个元音中间有三个辅音的,一般前两个辅音分拆在上行,后一个辅音可分拆在下行。
图书编辑校对规范

3、计数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等。
例如:
3
4 1005 -23 0.56 -89.39 5
8 9
21.7% 10:3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一、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4、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分、秒等。例如: 正确:公元前21世纪 8-11世纪 9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公元79年 1890年 3月15日 19时30分25秒 11:30 ; 注意:年份不能用简写,如1988年不能简写成“八八年”或者“88年”,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一、应当使用阿例如: 正确:1m(1米) 5g(5克)3A(3安)-15℃(零下15摄氏度) 等;
错误:一米 五克 十五摄氏度 十五℃
2、非物理量量词前的数字。例如: 正确:98只碗 20元 1000个人 11张纸 错误:九十八只碗 二十元 一千个人 十一张纸
错误: 20~30万 3—9亿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六、数字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数字的使用在行文中要注意局部体例的统一。在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 字数字都可以时,选择哪一种,要照顾到上下文的体例,尽量让同一句 话、同一段落或同一页的数字体例一致。当然,照顾局部体例的统一, 应该在遵守数字用法规范的前提下,不能为了统一而强改。例如:
《四书五经》,影印世界书局影印本,2版,120页,北京,中国书店, 1985年。 3、部分表示序列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皆可。例如: 第十届全国书市(第10届书市) 排名第38位 (排名第三十八位) 但有些情况下只能有汉字数字,例如,名列第一,第十三科技博览会, 其一、其二等。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二、应当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
你知道一本书的“书稿”需要进行哪些校样和校对工作?

你知道一本书的“书稿”需要进行哪些校样和校对工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书稿”指的是即将出版的书籍的初稿,它还没有进行最终的排版和印刷工作。
在这个阶段,校样和校对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本书的“书稿”需要进行的校样和校对工作。
一、校样工作1. 版面校样:版面校样是指对书稿的版面进行审查,确保每一页的格式、字体、字号等都符合出版要求。
在进行版面校样时,校样师会仔细检查每一页的字数、标题、页眉页脚等排版细节。
同时,还需要检查段落之间的空白是否合理,图文是否对齐等。
2. 校对插图:如果书稿包含插图或照片,校样师还需要对插图进行校对工作。
他们会检查插图的位置是否正确,质量是否清晰,与文字的配合是否恰当等。
通过校对插图,可以保证书稿的视觉效果更加出色。
3. 临时插页校样:有些时候,书稿中会需要临时插入一些页面,如目录、致谢等。
这些插页需要经过校验以确保其顺序、页码和内容的正确性。
校样师会仔细检查这些临时插页,以保证读者在阅读时不会受到困扰。
二、校对工作1. 语言文字校对:校对员会对书稿中的语言文字进行仔细校对,包括拼写、语法、标点等方面。
他们会使用专业的校对软件,逐页逐行检查每个细节,确保文字无误,并且符合语言表达的规范。
2. 校对引用和参考文献:对于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校对工作,校对员会仔细核对每个引用的来源和页码,确保准确无误。
他们还会检查参考文献的格式,确保符合出版社的要求。
3. 校对数学公式和符号:如果书稿涉及数学公式或符号,校对员还需要对其进行仔细校对。
他们会检查公式的排版是否准确,符号是否符合数学规范等。
4. 校对图表和图示:图表和图示是书稿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校对员会对其进行仔细校对,确保其内容和标签的准确性。
他们还要检查图表和图示的排版是否美观,是否符合学术要求。
总结,对于一本书的“书稿”,校样和校对工作是确保出版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版面校样、校对插图以及临时插页校样等工作,可以让书稿的外观更加漂亮和规范。
编辑操作流程规范

编辑工作流程规范助理编辑主要负责校对、通读、点红统版、过黑马以及对硫等工作。
一、校对的操作流程规范及常见校对符号校对的概念:校对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质疑,以保证图书质量的工作。
校对的基本功能:一是校异同,二是校是非。
校异同是指以原稿为依据或标准来核对校样,把与原稿不同的地方改过来。
校异同强调的是对原稿负责。
校是非是指校对者凭借自身知识储备或其他权威的资料来判断原稿中的是非。
校是非则强调既要忠实于原稿,又要尽可能地纠正原稿中的错误。
常用的校对方法:①对校法是指按照原稿校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符号与原稿完全相符,达到消灭一切与原稿不符的排录错误的一种校对方法。
②本校法是指通过本书前后、左右内容互证,发现问题,订正讹误的一种校对方法。
本校法要求校对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辨错能力,否则,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
本校法的特点是一定要依据本书的内在联系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对照,包括以纲目校目录,以目录校正文,文图相对,文表相对,正文与注释对,名词术语、概念前后对照等,通过对照,发现问题,订正讹误。
③他校法是利用各种标准和规范的图书与所校的原稿对照,找出不标准、不规范的地方并加以改正的一种校对方法。
在校对古籍类、科技类、著作类图书中用他校法最多。
平时我们利用《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来校正文字也当属他校法。
④理校法是校对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对原稿是非作出判断的校对方法。
校对中应注意的问题:1.校对应对老师的原稿负责,改正录入中出现的错误。
如果是粘贴稿、手写稿或图片版的稿件,要逐字校对;对于电子稿,着重校对数字、字母、图表等,注意上下标、正斜体、大小写、字体等。
2.严格按照原稿校对打印稿,双手必须对应指到相应稿件文字,注意所校对的项目整体格式、书眉、章节、标题、命题人、分值、页码;校正打印稿与原稿不符的文字、标符、图表、版式、字体、字号大小等差错。
出版社编辑工作流程——编辑校对标准

出版社编辑工作流程——编辑校对标准出版社编辑工作流程(2010-01-03 20:56:56)标签:出版编辑校对杂谈分类:经验总结出版社编辑工作流程(编辑工作者必修,供出版机构参考)一、策划组稿图书策划组稿,主要包括市场调查、形成选题、论证选题、预约书稿、订立合同等环节。
1.市场调查(1)了解读者需求情况确定拟策划选题的大致内容和读者对象,以及拟策划选题的实用功能(备学、备查、备考等),估计读者能接受的拟策划图书的价位。
(2)了解同类图书情况市场上如有与所拟策划选题同类或近似的图书,了解其编写编辑思路,主要内容及其特色,封面、版式、开本、印制特点,规模(总字数、印张数)、定价(含内文和封面用纸、印张定价),读者群定位和销售情况等。
(3)征求发行中心的意见在选题策划过程中,随时与出版社发行中心保持沟通、联系,并认真听取其意见,修正所策划选题的内容和形式。
2.形成选题(1)通过调查比较、充分地了解市场情况后,确定拟策划选题的内容、形式特点(卖点),同时物色合适的作者。
(2)撰写选题策划报告,详细填写选题申报单,包括书名、作者、读者对象、规模(总字数、开本、印张数)、定价(含印张定价)、出版时间、主要内容及特色(区别于同类图书),成本核算(含稿酬和直接印制成本)以及市场预测(含预计总销售数、销售折扣和盈亏情况)。
3.选题论证(1)将所策划选题首先提交编辑室论证,充分吸收编辑室内部的合理意见,修改、完善选题策划。
(2)编辑室内部论证通过后,将所策划选题提交分管总编审查,按照分管总编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3)所策划选题获分管总编同意后,交出版社编辑委员会论证,回答编辑委员会的质询。
4.预约书稿所策划选题获出版社编辑委员会论证通过后,策划编辑根据编辑委员会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选题,并组织落实。
同时,将有关信息报总编室,以便向教育部报选题计划,向新闻出版总署实名申请书号。
(1)联系作者并向其说明选题策划的详细构想,尤其要说清楚选题的内容特色,并要求其提供编写计划、编写凡例和书稿样稿。
图书编辑校对规范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六、数字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按《规定》,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等一般用汉字数字表示,但近 年来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日趋增多,汉字数字表示的反而越来越少。 这种用法已约定俗成,为广大读者所认同,出版物在使用时应注意规范。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月日之间一定要加间隔号,不能用下脚圆点号,也 不能用顿号,并且月日简称应加上引号。例如:
8、其他应使用汉字数字的。 (1)古诗文中的数字。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韩愈《师说》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2)表示百分比的“成”。例如: 三成 四成 表示十分之一或10%。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三、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皆可的
1、整数一至十,若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要用阿拉伯数字, 其他情况下可兼用,但要照顾上下文,求的局部体例上的一致。例如 8只碗 (八只碗) 1个人(一个人) 三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 九条意见 (9条意见)等 2、古籍的引文标注版、卷次、页码,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皆可, 但应与其所据版本一致。例如: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惯用语:包二奶 不管三七二十一 八九不离十 歇后语:十五个吊水桶——七上八下 缩略语:二炮 三个代表 五讲四美三热爱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二、应当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
2、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数字,连用的两个数字 间不得用顿号隔开。例如: 一两个人 三五天 二十七八吨 三十三四岁 三四万册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一、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1、物理量量值中的数字。例如: 正确:1m(1米) 5g(5克)3A(3安)-15℃(零下15摄氏度) 等;
错误:一米 五克 十五摄氏度 十五℃
基本编辑校对常识

编辑手册对提交个性化出版书稿的要求一、内容1.作者拟出版的文稿,应该传递有益、健康、积极的信息、知识、思想、情感和体验等,不与香港的有关法律相抵触,不宣扬色情、暴力,不俱歧视性语言,及不涉及他人的隐私。
2.作者除了对书稿的语言文字方面的错误和不妥之处要加以修正,对稿件的前言、后记、内封、目录、参考文献等有关材料进行审核校改,还要对引文、注释、插图、数据公式、专有名词等进行校核和订正。
此外,对稿件中的外文文种、字体、角码为设计排版作必要的标注,对正文中某些需要交待的地方也应一并注明。
3.发来的稿件要齐全完整,正文、插图、照片、及封面、封底和扉页的文字内容要一次交齐,排版后不再接受补充的资料。
二、格式1.要求作者、译者提供书稿的MS Word格式的电子文文件(暂时不接手写或打印的文稿)。
2.中文标点符号一律采用全角(全角)格式。
3.外文、阿拉伯数字其及标点符号一律采用半角(半角)格式。
4.中外文标点符号不可误用,中文简体、繁体的标点符号也有所区别(俱体可查阅下文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三、用字1.繁体版书稿建议采用11号细明体字体;简体版书稿建议采用5号宋体字体。
2.文稿中需要用小号字体或其它字体排版之处,或需采用特殊排版的地方,请在书稿中用颜色加括号内文字注明。
3.书稿中使用的计量单位、数字形式应正确统一(俱体要求可查阅下文的“计量单位”及“数字”)。
4.书稿的字数统计以MS Word文檔中“工具栏”下的“字数统计――字符数(含空白)”显示的字数为准。
四、目录、注释和索引1.书稿目录条目应与内文一致,未经排版时可暂不列出页码。
2.若书稿有注释,请在内文需加注处,用MS Word文檔中“插入栏”下的“脚注――脚注(本页下缘/自动编号1,2,3,…)”插注码。
3.若书稿有索引,请统一附录在全文末尾。
基本编辑校对常识一、标题一本书里,由于内容层次的需要,有大小各级标题,如篇题、章题、节题等等。
最大一级的标题就叫一级标题,依次是二级、三级标题…… 这种多极别的标题,在理论、史地读物和科技读物中较为常见。
编辑部校对及奖惩细则范本(三篇)

编辑部校对及奖惩细则范本第一章:校对工作职责和要求1.1 校对工作的职责:- 负责对编辑部提交的各类文稿进行语法、格式、标点等方面的校对- 确保文稿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易读性- 提出必要的修改建议,改善文稿的表达和语言质量- 保护文稿的原创性和版权,在发现抄袭、抄袭调整、剽窃等问题时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 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文稿的保密性和安全性1.2 校对工作的要求:- 具备良好的中文语言基础和书面表达能力- 熟悉中文书写规范和常见的文稿格式要求- 熟练掌握校对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如文字处理软件、校对符号等- 具备细心、耐心、责任心和保密意识-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第二章:工作流程和验收标准2.1 校对工作流程:(1)接受编辑部提交的文稿,并对文稿进行初步检查,包括识别错误、标点符号、格式问题等。
(2)对文稿进行仔细阅读和校对,确保语法、拼写、标点、格式等方面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在校对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与编辑部成员沟通并提出修改建议。
(4)完成校对后,将修改后的文稿及时提交给编辑部。
2.2 验收标准:- 文稿中没有明显的语法、拼写、标点等错误- 文稿的格式符合编写要求和规范- 文稿的表达清晰、准确,语句通顺、连贯- 没有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 校对工作按时、按量完成第三章:奖惩细则3.1 奖励机制:-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优秀的校对人员将获得奖金、奖品等奖励- 被编辑部及上级领导表扬的校对人员将获得荣誉证书或奖状3.2 处罚机制:- 对于严重违反保密规定、重复出现相同错误、严重影响文稿质量等情况,将给予警告、罚款、调整工作岗位等惩罚措施- 严重侵权行为,经过调查核实后,将予以辞退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以上是编辑部校对及奖惩细则的一个范本,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编辑部校对及奖惩细则范本(二)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制度1、为了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在公司范围内实行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一、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5、代号、代码和序号中的数字。例如: 桂新出发【2000】7号文件 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 国际标准书号ISBN 7-219-03960-3/K· 796 JZ20Y2-C型燃气灶 5/6次特快列车 201号运动员 6、引文标注版本、卷次、 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不一致外,一般 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例如: (1)列宁:《新生的中国》,见《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22卷,20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李四光:《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载《中国科学》, 1973(4),400-429页。
但在具体的语境中,用汉字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可灵活掌握, 但要保持局部统一。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四、《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适用范围
《规定》适用于除文艺作品和重排古籍外的各类出版物。文艺作品中的 数字使用可灵活处理。重排古籍的数字必须用汉字数字。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五、数值和量值范围的表示
《规定》对数值和量值范围的表示法的说明比较笼统、宽泛,有几处需 要补充说明。 1、表示数值范围的连接号形式。《规定》规定: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 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浪文连接号“~”。实际上,这条规定适用 于科技类图书。非科技类图书除浪纹号外还可使用一字线连接号“-”或 半字线连接号“—”。 注意:用汉字数字表示数值范围时,不能使用连接号,而一般用汉字 “至”或“到”表示。如‚四至八人‛‚七到九年‛,不能写成‚四— 八人‛‚七—到九年‛。 2、百分数的范围。 正确表示法:20%~30% 1.5%~11.29% 错误:20~30% 1.5~11.29%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三、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皆可的
1、整数一至十,若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要用阿拉伯数字, 其他情况下可兼用,但要照顾上下文,求的局部体例上的一致。例如 8只碗 (八只碗) 1个人(一个人) 三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 九条意见 (9条意见)等 2、古籍的引文标注版、卷次、页码,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皆可, 但应与其所据版本一致。例如: 《四书五经》,影印世界书局影印本,2版,120页,北京,中国书店, 1985年。 3、部分表示序列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皆可。例如: 第十届全国书市(第10届书市) 排名第38位 (排名第三十八位) 但有些情况下只能有汉字数字,例如,名列第一,第十三科技博览会, 其一、其二等。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一、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1、物理量量值中的数字。例如: 正确:1m(1米) 5g(5克)3A(3安)-15℃(零下15摄氏度) 等; 错误:一米 五克 十五摄氏度 十五℃ 2、非物理量量词前的数字。例如: 正确:98只碗 20元 1000个人 11张纸 错误:九十八只碗 二十元 一千个人 十一张纸 3、计数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等。 例如: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二、应当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
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谚语、缩略语、歇后语或具有修辞 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数字。例如: 词:一概 四肢 一方面 十堰 十滴水 三叶虫 四边形 星期五 路易十四 二氧化碳 七绝 六六六粉 等; 词组:二万五千里长征 四书五经 五四运动 九三学社 八国联军 二律背反 五子登科 九九归一 四世同堂 ; 成语:一心一意 二龙戏珠 三阳开泰 四分五裂 五花八门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八面玲珑 九霄云外 十全十美 谚语: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 ;三百六十行,……;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惯用语:包二奶 不管三七二十一 八九不离十 歇后语:十五个吊水桶——七上八下 缩略语:二炮 三个代表 五讲四美三热爱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二、应当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
7、含有年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中的数字,一般应 使用汉字数字。当涉及1月、11月、12月时,月日之间应加间隔号,并 外加引号;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加引号,视事件的知名 度而定。例如: ‚一· 二八‛事变(1月28日)‚一一· 一〇‛案件(11月10日) ‚一 二· 九‛运动 三八妇女节 八一三事变 等无需‚·” 8、其他应使用汉字数字的。 (1)古诗文中的数字。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韩愈《师说》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2)表示百分比的“成”。例如: 三成 四成 表示十分之一或10%。
另外,“二”与“两”用法有别,“一两个”,错误的“一二个”, 不规范写法,容易误解“十二个”。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二、应当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
3、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必须使用汉字数字。例如: 几百米 十几人 几万分之一 十几天 4、重排古籍中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数字。 5、竖排文字中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数字(除与外文字母、罗马数字连用 可顺时针90°排版外)。例如: 任了的七洗 何,,年衣 问没用六机 吴 题出了月是型文 。过三三一小勇 年日九天家 多买九鹅的 JZ20Y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二、应当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
2、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数字,连用的两个数字 间不得用顿号隔开。例如: 一两个人 三五天 二十七八吨 三十三四岁 三四万册
注:相邻的两个数字表示概数时不能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三五天‛,错误的‚3、5天‛ ‚七八十年代‛错误的‚7、80年代‛、‚70、80年代‛;
第二部分 量和单位的用法规范
关于“量”和“单位”的使用规范,1993年,国家技术监 督局发布了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 3100~3102-93), 除古籍类和文艺类出版物外,所有出版物特别是教科书和科技 书刊,在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书写规则时,都应符合 此国家标准的规定。 量和单位涉及面广,使用中容易出错,其不规范用法或错误 用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六、数字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概数、约数的使用要避免表意重复,出现冗余成分。例如:
到会代表有三四十个左右 约有一百来人出席庆典 来人50岁上下 其中,“三四十”是概数,加上“左右”表意重复,
“左右”为冗余成分,应删除。
3、公元前纪年要加“公元前”,公元后纪年可加“公元”,也可不加, 但如果容易产生误解。例如: 公元前78年—12年,此处“12年”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是公元前12 年还是公元12年, 正确写法为:公元前78年—公元前12年(公元12年)
4 1005 -23 0.56 -89.39
3 5
8 9
21.7% 10:3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一、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4、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分、秒等。例如: 正确:公元前21世纪 8-11世纪 9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公元79年 1890年 3月15日 19时30分25秒 11:30 ; 注意:年份不能用简写,如1988年不能简写成“八八年”或者“88年”,
但有些情况可用省年号,如1988年可省写成“’88”。 年月日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如: 1988年3月15日 1988-03-15 其中,不满“10”的月份前面需要补“0”; 1988.3.15 其中,年月日之间用下脚圆点号,不用间隔号或者顿号。 11:30 (错误11︰30 ) 其中,时分秒的分隔符要用冒号,不能用 比号。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五、数值和量值范围的表示
3、用“万”“亿”表示的数值范围。 正确:20万~30万 3亿—9亿 错误: 20~30万 3—9亿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六、数字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数字的使用在行文中要注意局部体例的统一。在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 字数字都可以时,选择哪一种,要照顾到上下文的体例,尽量让同一句 话、同一段落或同一页的数字体例一致。当然,照顾局部体例的统一, 应该在遵守数字用法规范的前提下,不能为了统一而强改。例如: 该省从机动财力中拿出1 900万元,调拨钢材三千多吨、水泥两万多 吨、柴油1 400多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一句话中既用了阿拉伯数字又用了汉字数字,体例不统一,“三千 多”“两万多”应改为“3 000多”和“2万多(或20 000多)”。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二、应当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
(3)太平天国纪年。例如: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1860年11月2 日) (4)中华民国纪年。例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能再使用民国纪年,引进台湾版图书时要将书中 的“民国”纪年改为公元纪年,特殊需要保留的要加引号。 (5)干支纪年。例如: 庚寅年四月十六日(2010年5月29日) (6)阴历年月。例如:腊月初八 正月十五 五月端午 (7)藏族生肖纪年。例如: 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1964年10月1日)
第二部分 量和单位的用法规范
一、量名称的使用不规范
1.使用了已经废弃的旧名称。例如: 质量(重量) 密度(比重) 电流(电流强度) 粒子注量 (粒子剂量) 质量热容,比热容(比热) 以上,括号中的名称为已废弃的量名称,一般情况下不可再使用。 2.使用量名称的译名不规范,同一量名称出现多种写法。例如: 吉布斯自由能(吉卜斯自由能) 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 阿佛加德罗常数) 以上,括号内为不规范译名。泊来的量名称,国家有统一的规范的译 名,不能用同音字随意替换译名。
5、注意汉字数字“〇”的字形。汉字数字“〇”与阿拉伯数字 “0”、外文字母“O”字形上有差异,应区别,不要混用。 例如:‚二〇〇一‛ 不能写成‚二00一‛或‚二OO一‛
第一部分 数字数点前或后4位以上数字,一般应采用三位分节法,即从小数 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为一节,节与节之间空1/4字格,废弃传统的千分 撇法。如,2,431.589,1应改为2 431.5891。 但年份、月日、部队番号、电器和仪器仪表型号、标准号等不能用三位 分节法。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